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挑灯看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大问题,只不过这些时日来,不知道自己在无意之中哪里得罪了这位巴先生,是以他才不肯明说,而如现在这般等若是给自己出上这么一道难题罢了。
    高升泰亦非不能容人之辈,否则这么多年来,也早就不会把这位脾气古怪的巴先生留在身边,还倚之为左右手了,是以现下也不多说,只是细细翻看桌案上那巴先生已经按时间顺序放好的几封信柬,希望能从那字里行间,看出问题的所在。
    大理国中几大世族之争,已非一日,自平昔日杨氏之乱后,高段两家虽说表面之上相安无事,然则历来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在大理段氏这个大理国君之外,又平添出一个高国主来,任是寻常百姓,也自然都知道这样二者共存太平无事的状态,未必能够真正维持得了多久。
    前面段正明、段正淳当政之际,段氏与高家一门之间的争斗就已然日趋紧张,也就直到段正淳英年早逝,而续位登基的这位大理日新帝段誉有无心政事,终日只知习武猎奇,这才让得原本已经崩紧了的朝堂局面,又渐渐地缓和了下来,然而任谁都知道,这种情况也不过就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局面既然已经走到了眼前的这一步,那高家与段氏之间,只怕早晚难免会有一场血腥的斗争,毕竟大理国的真正主人,只能够有一个。
    是以虽说这些年来,那位大理日新帝的种种表现,也已经使得高氏一族的势力,甚至包括现任的善阐侯高升泰自己,都已经认为这位日新帝是个无心政务,喜好玩乐的纨绔子弟,对他并没有太多的戒备之意,但是对于段氏一门的种种防备,却也总还是不曾太过松懈,在大理朝堂上下,在那位日新帝的身前身后,总也还是埋下了许多耳目的。
    大理一向奉行闭关自守之策,除开年轻时候那可以纵意行侠的时光,高升泰实在也已经有许多年光景未曾离开过大理国境了,而打正旗号以善阐侯的名义离开大理而前赴宋国,这就更是破天荒的头一遭,现下大理国中虽说高氏一门的势力如日中天,但毕竟也还没有达到真正能够一家独大的地步,没有了他这个善阐侯的压制,也自然要避免生出些什么事端来,是以大理国中自然也有他安排好了的消息渠道,将一些重要的事件,逐日汇集,快马递送,将所有的重大情况,第一时间送到他的手中。
    只是随着他进入大宋之后,路程日遥,哪怕是所谓的飞马递送,也终归还是要拖上不少时日,而现下他进入大宋国境之后,又是打正了大理善阐侯入朝恭贺大宋大捷的旗号,一路行走都是取驿站休息,这样虽然使得那些飞马递送消息的使者不至于找不着人,然则却也是多出了不少麻烦,毕竟大宋这个礼仪之邦,接待来使自有他一系列的仪式法度,尽管在那位秦桧秦相公的有意关照下面,在高升泰他们这一行人的身上,这些东西已经一减再减,尽量以方便为前提,但是那些递送文书的大理使者们,可就还是要沿途履行一些转换通送的过所公验之类文碟的麻烦手续,现下到达他手中的,也应该已经是大理不少天前发生的事情了。
    这些大理国中传来的消息,如无特殊标志的,一般都是由巴先生先行接收,由他翻读分类之后,再送交给高升泰过目,那些先前几日送来的信柬消息,高升泰早就是已经看过的了,是以这一次是直接从今日送来的那两封尚未来得及看的信柬看起,只是看着那两封信柬上所说的,也都自是一些再正常不过的军政民情的动态之类的事情,虽说不能说尽是小事,但也实在看不出什么值得这位巴先生如此大惊小怪的异常的地方。
    高升泰有些奇怪地看了那位巴先生一眼,略略沉吟半晌,这才开始沿着巴先生所理出来的信柬顺序,从头开始又看了一遍。
    那巴先生含着酒,一副不管不顾的模样,但眼角余光,却还是不时扫向那位翻看着信柬的善阐侯,只见得这位高升泰的脸色,渐渐阴郁的起来,不时地将两封不同时侯传来的信柬,交替比照,每对照完一次,脸色就益发地难看。
    “看来这事情确实不小!”好半晌之后,高升泰终于抬起了头来,看着那位巴先生,神色阴沉得几乎可以滴出水来,冷冷地说道:“先生是何时发现这里头的问题的?!”
    “哦?君侯也看出来了?!”那位巴先生却是没有回答高升泰的问题,反倒是不冷不热地应了一句。
    “董德鈺这几封信柬里的种种马屁,夸得也未免太过火了些,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先生与我都很清楚”,高升泰虽然面色不善,但还是回答了巴先生的问题:“弥平三府之乱,不战而退古笃诚的城卫军,这短短十余天的功夫,就凭明远的本事,哪有可能办得这么干净利落?!”
    (3)(Z)(中)(文)(网)高明远是高升泰同父异母的亲弟,也是现任的善阐节度使,对于这个弟弟的为人本事,高升泰是再清楚不过,虽说他终日里自命不凡,但却实在不过是一个志大才疏之辈,如若不是同宗的其他几位厉害的兄弟在当年争夺高氏家主位置的时候,已然跟高升泰搞得很有几分水火不容,也轮不到这个家伙来坐上善阐节度使这种关键的位置。
    善阐作为善阐侯的直属领地,经过这么些年来的经营,早就俨然已经成为高氏一门在大理国中的国中之国,附近的数府,也都是受善阐节度使的节制,只不过大理国中,不少部族并立,是以一些不规模的冲突也是免不了的事情,这一次本来也就是高升泰刚离开大理国中不久之后,就有一个什么三府之乱的消息传过来,只不过这虽然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但也算得上是大理国中的常态,再加上高升泰对于这一次的入宋之行又是极为重视,是以也就没有折回的打算。
    毕竟那几个部族各自比邻而居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要细数起他们之间的恩怨,恐怕能数到不知道多少代的祖宗之前,所以这种冲突虽然几乎年年都有,规模冲突也都不小,死伤些儿郎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但这几个部族的头人也不至于会自毁根本,干出什么太过出格的事情来,等他们打上一阵,再行加以调解,让他们各自做一些利益上的分割退让,也就是了。
    而古笃诚率领的那支部队,原本就是死忠于段家的力量,驻扎在善阐领地边境,也是段高两家都默认了的一种平衡,现下善阐左近三府起了动荡,古笃诚率部进入这片地方,也是一种惯例了,毕竟现下的大理国主还是姓段的,对于这些部族之间的利益纠葛与调解,段氏一门的势力必然是要参与其中,而近些年来,古笃诚一般就代表了段家的声音,他的举动,也都是双方势力所默认的一种结果,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让高升泰一眼看出不对劲的地方,是今天刚送来的那封信柬上写着的那些对于此次三府之乱的处理,现在离刚刚爆发此次之乱的时间,也不过就是这么十来天左右的光景,但按那信柬上所说,这次乱相却已然全然平定,各部族的头人在经过高明远与古笃诚的居中斡旋之下,都已经止戈息战,退回了各自的地方,而高家与段氏,也都各自借此在这些部族之中又多安插了内应,扩大了影响,可以说是处理得滴水不漏,皆大欢喜。
    但也就是这种结果,反倒是让高升泰觉得这其中必然有什么不对头的地方,毕竟他的那位弟弟高明远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性格,他是最为清楚不过的了。
    面对这种部族之间的争端,原本确实就已经有一整套的流程惯例,只要按部就班,总也不至于会出什么大的差错,这也是高升泰在刚刚接到这个关于发生三府之乱的消息之后,只是感觉到有些麻烦,但也不觉得这是一件太大的事情的原因。然则高升泰却也明白,他这个爱出风头的弟弟,好容易有这么一次高升泰不在国中,可以由他当家作主发号施令的机会,只怕必然是不会甘于寂寞,肯定要上蹿下跳地好好折腾上一番,以显示他也是大理国中高家一脉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只是高明远怎么说也是当了这么多年的善阐节度使,族里也总还有些长辈在,在大分寸上还是能够把握得住的,是以高升泰一直也就并不太介意这个所谓的三府之乱,但今天送来的信柬里面,所讲述的却俨然不是这么一回事情,不由得让高升泰觉得很不对头。
    信柬上所说的那些处理手段,确实也是沿着他们原先就已经约定俗成的那一套去做,而最后所取得的成效,似乎也都是按部就班,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但就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