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挑灯看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等时候把他们都先行覊押了起来,穷究其责,只怕于前线战事毫无禆益,反倒是容易先行引起国中混乱,再难收拾。”
    那些个职司财务的官员们,在发现了眼前这种完全出乎于他们意料的情况,而且益演益烈,再难收拾之后,也都是一个两个感到惶惑不安,心知如若不撑过这一关,只怕他们人人难免大祸临头。
    毕竟平日里如果只是一些寻常战事、前线争锋,倒也还罢了,然则这一次却是女真数十万大军压境而来,气势汹汹,颇有要一举而覆亡大宋皇朝的意思,这些个官员们有不少还是当日汴京城破之际逃亡出来的人物,对于当时那等惨烈的情境,可谓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无论如何也不敢再想像这临安行在中会再上演当日里汴京城的那一幕。
    更何况,以大宋朝中的以文驭武之策,加上这些个官员们大多都是科举出身,在朝中自有一帮门生故旧可供援引,若是放在平日里,他们就算是克扣些前线将士的军需财物,那些个统兵大将们也不是那么方便就能够面见天子加以控诉,而纵然真正出了什么事情,也自会有人出来遮掩说话,也还未必就真的会闹出什么事情来,但这一次却是天子官家御驾亲征,亲临战阵,莫说是他们拖欠军粮军饷,就是稍微运送得迟延一些,那都是足以直接上达天听的事情,尤其是在这等举国之命运系于一战的关键点上,如果是因为他们的原因出了些什么疏漏,若是因此而导致前线大败,那么女真人兵临城下,到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任人宰害,这自然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然则就算是前线未败,那他们在这等紧要时刻居然拖欠军需,却也必然是洗刷不尽的大罪,到时天子官家得胜还朝,只怕也是不可能放过他们。
    是以这些个主掌财务的官员们,在审时度势之下,也不可谓是不尽力的,这些时日来,为了调集到足够的军需物资,他们之中几乎所有人都已然是将先前所赚来的那份家业又都给赔了进去,说是倾家荡产也不为过,也是想尽了办法,对他们下辖的各路各级财务官员都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示之以威,要求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就近调集到足够的军需物资,送往前线,只是商业繁盛所带来的物资流通,固然有着原有的官方途径所不可及的速度与便利,然则商业网络的物资流通,却也有着特有的规律,在这种鏖战方酣,烽火连天的情况下面,要在前线州郡就近调集到足够的军需物资,原本就是一件并不太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这一次大宋皇朝是不得不面临着两线作战的情况,在这种物资稀缺,商贾纷纷囤积居奇,坐地起价的时候,就算从上到下的各级财务官员们都赔尽家产,舍出了大价钱去,至多也只不过能保得住运送往天子官家那一路方面的军需物资,而至于韩世忠那个方向,在这些个财务官员们权衡轻重之下,也就只能够是暂时舍弃了。
    “这些官员们也确实是已经尽力了,他们非但一个两个都已经拼着倾家荡产,也已经用上了他们所有的本事,把由中枢而直至各级各路所可运用的资源调配腾挪到了极致”,勾龙如渊苦笑着,接着说了下去:“只是这些官员们无奈之下可以做出暂时停止韩世忠韩帅那一路军需物资供应的决定,而全力确保天子官家所在的那一方,然则前线战局瞬息万变,又怎可能是这般权衡出来的?女真大军由天子官家所亲守的顺昌城方向攻进来,跟他们是从韩世忠韩帅镇守的虹县关方向破关而入,对大宋而言,根本没有多大的区别,同样是一场足以导至国破家亡,再重演一番靖康之变的国之浩劫!”
    此番天子亲征,在战略之上自然是以天子官家所率领的原岳家军旧部这一路的军队为主,而韩世忠所率领的那一路军队,更多地只是起着牵制作用,只是大宋朝一向奉行以文驭武之制,朝中的这些文臣们自然都是科考出身,但也基本都读过兵书,演过武略,虽说不外是些纸上谈兵的东西,然而他们好歹也都明白,两军交战,对方并非是傀儡纸偶,可任由你牵引摆布,现在韩世忠所镇守的虹县关口,在计划上确实是只作为诱敌牵制之用,然则这终归只是画在纸上的东西,如若因为军需粮饷不济,而导致虹县关被女真金人所破,那女真骑军席卷而下,数百里之距,也不过就是一个昼夜的功夫,到时再说什么战略大计,也不外只是一纸空谈罢了。
    “是以如渊这些时日来细思从来,包大仁所提议施行的那两项捐纳之议,虽说未必是老成谋国之策,然则在那等形势下面,却也已经是局势困顿下不得不尔的无奈之举,也算得上是难能可贵的了!”勾龙如渊举起茶碗,抿了口清茶,给他方才的长篇大论下了一个结论:“这些时日来,由施行那两项捐纳所得来的绝大部份钱银,都已然交由那些主掌军需置办的官员们用以筹措前线的粮饷诸项军需之用,也正是因此,韩世忠韩帅那一路的数万将士,总算才没有陷入缺衣少粮,难以为续的地步,也才能够一路支撑直到现在,让天子官家得以从容施展诱敌之计,而有了今时今日这场大捷!”
    “绝大部份钱银?”秦喜听到现在,已然完全明瞭了勾龙如渊在这件事情上面的看法,现在虽然是立场殊异,但勾龙如渊所言入情入理,他却也并没有太多的话可说,只是在勾龙如渊刚刚的话里面,他却听出了一些奇怪的地方,发话问道:“勾龙大人适才所言,似还有未尽之意啊?!”
    “这就是如渊这些日子来行走于街闾之间,所要去看、去听的事情了”,勾龙如渊淡淡一笑,转头看向秦桧,问道:“不知秦相公可还记得当日里那万俟卨被从诏狱里放出来之后,前往相召包大仁往来相见,适时包大仁正在街头陷身于一场口角之中?!”
    “老夫不记得了”,秦桧哑然失笑,说道:“万俟卨本是包大仁的故主,相逢之际恰遇上有些许旧怨纠葛,也属平常。”
    “义父日理万机,自是无暇理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孩儿对于此事倒是略知一二”,秦喜向秦桧一礼,答话道:“孩儿记得当日里包大仁倒也不是在与万俟卨相争,却是在街上遇见一名因岳飞之辈许行他所提议的强征两项捐纳之议,而失去工作,生活无着的老人,在控诉他这两项捐纳实属苛政扰民,逼得他没有活路。”
    “勾龙大人适才所言,秦某也细细想过”,秦喜转头,向着勾龙如渊说道:“包大仁所议虽属情形紧急之下无奈之急,却终归还是苛政无疑,如若当是时岳飞之辈武人在国难当头之际能够放下成见,向我等开诚布公说明所有情形,以我朝堂之上衮衮诸公集思广议,当是不难找出一个妥善的解决之道,只不过岳飞之辈终归太过恪于成见,以至急急推出如此扰民之政,天子官家以临安留守之职相托,那是何等的信任,纵然其有不得已之处,但此举仍是未免太过!”
    “秦大人看来对于当日情形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勾龙如渊对于秦喜的逼问也不着恼,仍然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当日我御史台中也恰有一位同僚正在现场,事后却曾将那情形向如渊详述了一遍,当是时包大仁对那位因着生活无依而当街哭号的老者说道,他征收这两项捐纳,是为均衡贫富之别,截其有余而补之不足,其中一分一毫,都是取自于富商巨贾,而且都会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寻常百姓,只会遍沐其利,而绝不会蒙受分毫之弊!”
    “实不相瞒,如渊对于这位包大仁,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好感,只是当日包大仁的那番话,确是颇让如渊有耳目一新之感”,勾龙如渊对此倒是毫不讳言,微微一叹,说道:“这些日子来,如渊行走于街闾之间,就是为了看看这包大仁当日所说的那些事情,他究竟是真真正正地去做了,做到了,抑或只不过是在当日的情形之下砌词推诿,空发豪言罢了。”
    “听勾龙大人话里话外的意思,这结果我看也不问可知了”,秦喜看着勾龙如渊,冷笑道:“只是我大宋自来以仁孝治天下,安民、赈灾、舍粥、济药如此种种,各条各款,均有专司负责,一切井井有条,纵然南渡之后百废待举,临安行在方圆百里,无论严冬酷暑,也从未有流民曾有冻死饿毙之虞,那包大仁纵然真是将所得财物尽皆还之于民,也不外就是锦上添花罢了,而且于朝廷法度之外,别开旁门,是否合宜,也不过只是在两说之间罢了!”
    “更何况,我大宋向来以礼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