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华年(胤礽重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礽接过酒抿了一口,是青梅酒,于是好奇问道:“你似乎很喜欢这种酒?”
  “还好吧,喝起来酸酸甜甜的挺带味的。”
  胤礽点了点头,又抿了一口。
  胤禔在他身前坐了下来,问道:“我看你对那位靖海侯挺感兴趣的?”
  “如何?大哥想说什么?”
  胤禔摇了摇头:“没有。”
  “嗯?”胤礽不大信他这话。
  胤禔无奈一笑:“好吧,我是说,我觉得你似乎对军中之事很关注?”
  胤礽咬下最后一口月饼,用丝布把手擦干净,才慢慢说道:“我若是说我想上战场,大哥信吗?”
  胤禔愣了愣:“上战场?你当真的?”
  “有何不可吗?”
  “倒也不是。”
  胤礽摇了摇头:“说笑的,就算我真想去,汗阿玛也不会同意的。很晚了,我先回去了,大哥也早点回屋歇了吧。”他说完这话,起身便走了。
  胤禔看着胤礽渐渐远去的背影,却是陷入了沉思之中,上战场……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第二日清早,胤礽去给康熙请过安,出来的时候正遇上施琅,对方见着他便恭敬地给他行礼问安,胤礽笑着道:“施大人倒是来得挺早的,这么一大早地就来给汗阿玛请安吗?”
  “回太子爷的话,臣今日要启程回福建去了,臣是来与皇上辞别的。”
  “这么快就要回去吗?”
  “是,台湾之事刚平,还有一些后续事宜要处理,臣难得脱身。”
  “原来如此,”胤礽点了点头:“那你进去吧。”
  施琅谢过,正欲进去,胤礽心思一转却又喊住了他:“施大人,昨日汗阿玛让我与你提问,其实还有一个问题,不知施大人能否回答一二。”
  施琅道:“太子爷请说。”
  “施大人是福建人,在福建沿海一带经营这么多年,水仗也打了不少,这么些年下来,施大人以为收获最丰的是什么?”
  施琅想了片刻,徐徐答道:“不瞒太子爷说,除了积累水战的经验,臣更多地是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不足?”胤礽笑:“施大人这又是在自谦吗?”
  “并非,臣以为即便如今人人称颂臣手下那些精锐水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然则实际上,却仍然是差得远了,只能说,算是碰上了台湾郑氏如今内治不平,又后继无人才堪堪捡了个便宜而已。”
  胤礽闻言微挑起眉:“施大人说得差得远了,又是指得跟得谁比?”
  “当年朝廷为对付郑氏,曾多次求助于驻守于巴达维亚的荷兰海军,”施琅说着摇了摇头:“确实是差得远了。”
  胤礽听了这话却是有些惊讶:“求助荷兰海军?”
  “确有其事,虽然因着种种缘由,最后的合盟并未达成,但臣也曾有幸见识过荷兰海军舰队的威力,的确是让人大开眼界。”
  这些早年的事情,胤礽并不是很清楚,从前他的大多心思都放在京师那一亩三分地,放在与一众虎狼兄弟扯皮讨好他汗阿玛身上,对其他的,他关心的并不多,所以如今听施琅这么说,倒是真的有些意外了。
  “海军舰队?”
  “没错,是海军舰队。”
  胤礽缓缓道:“原来施大人说的不足并非施大人自身的不足,而是指朝廷水师兵力配置比不上他人吗?” 
  “臣失言了,太子爷若是无其他事,臣便进去与皇上请安了。”
  胤礽勾起嘴角:“那你便去吧。”
  施琅又行了个礼转身离开,心道这位太子爷还真挺与众不同的,皇上面前不能说的话说给他听,即使只是点到为止,也许会有意外的效果也说不定呢?
  作者有话要说:兔儿神和兔儿爷是不是一个神仙,呃,没有定论,就当是大哥胡说好了


☆、海军

  
  从康熙那里请过安出来;胤礽再一次出了门,依旧是上回的那间茶楼;今日岳端带了个看着与胤礽差不多大的少年来见他,来人恭敬地跪下给他请安:“施世范叩见太子爷金安。”
  “施世范?你是施琅的儿子?”
  “是,小民的父亲是靖海侯施琅;小民是父亲的第八子。”
  胤礽点了点头,让他起来说话,又给人赐了座;岳端禀报道:“爷;他此番是随同他父亲前来江宁拜见皇上;皇上已经下旨将他留下,稍后会一块带回京去。”
  胤礽看了眼面前的少年;问道:“你多大了?”
  “小民刚满十岁。”
  岳端笑着与胤礽介绍:“爷,您别看他年纪小,本事可不小,之前在福建,他一直跟在靖海侯身边,还上了澎湖的。”
  胤礽闻言也称赞道:“小小年纪就能上战场了,果真是虎父无犬子。”
  对方谦虚道:“太子爷谬赞了,小民不过是跟着父亲在外野惯了,真本事说不上,胆子比旁人大一些而已。”
  胤礽失笑:“天不怕地不怕也算是一种本事了。”
  岳端二人也跟着笑,岳端复又说道:“太子爷,奴才与施老弟也是知交,您之前不是说想了解一些关于靖海侯的事情,此番奴才特地带他前来,您尽可问他便是,他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胤礽调侃他:“一个陈兄,一个施老弟,你的知交倒是挺多的,勤郡王还真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
  “太子爷您就别笑话奴才了。”岳端拱手向胤礽讨饶。
  胤礽笑够了,问那施世范:“方才勤郡王说,你跟着靖海侯一块上了澎湖战场?”
  “确有其事,不过父亲没准我上最前线,只让我在后面看着。”
  胤礽赞许地慢慢说着:“那也不错了,那么,爷问你,你对海上行军作战之事了解多少?”
  “实不相瞒,小民从三岁大就开始随着父亲在海上跑,跟那些水师兵混在一块,与他们一起操练,镇日在水上漂泊,海上作战小民虽然没有实际经验,却也是看了不少,学过了不少,纸上谈兵一二,还是能说上一说的。”
  施世范自信地说着,胤礽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你父亲可有与你说过荷兰海军之事?”
  施世范听胤礽提到这个,便有些诧异,道:“有,父亲不但说过,还经常在小民面前反复提起。”
  “是嘛,那你倒是说说,他都跟你说过些什么?”
  施世范沉思片刻,道:“按父亲所说,皇上早在继位之初,便有收复台湾的决心,然则其时郑氏水军强大,有兵十万余人,船三百于艘,且兵精粮足,而我朝水师初建,尚不成为规模,委实难以匹敌,盘踞在巴达维亚的荷兰人为图以台湾为中转与大清和倭国通商贸易,便主动提出与朝廷联手,以作为交换,当时荷兰人的十几艘战舰和千余海军已经到了五虎门外,打着助大清的旗号请求通商停泊,并遣使而来表达了他们的意愿。”
  胤礽闻言挑起眉:“朝廷同意了?”
  “没有,荷兰人的条件太过苛刻,既要开放沿海港口允许他们自由贸易,更想重获台湾据为己有,皇上自然不会答应,适逢当时郑成功去世,郑氏内部为争王位内讧,朝廷那时的政策是以借机招抚为主,便拒绝了荷兰人的提议。”
  “后来呢?”
  “后来郑经出尔反尔拒绝和谈,皇上恼怒之下才决定改抚为剿,向荷兰人请求援助,荷兰人趁机提出十一项条款,包括攻克台湾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可获得在我朝一切自由贸易的权利,朝廷不得横加干涉,且台湾岛从郑氏处收回后交由荷兰代管,荷兰人可在岛上自由居住等,荷兰人的意思是要朝廷答应这些条款,便出兵援助,为了稳住他们,朝廷当时是先给了口头上的承诺,让他们先出兵日后再签订条约,那是唯一一次我朝水师与荷兰海军组成的盟军一起进攻金门,起初收效显著,郑氏节节败退,只是眼看着胜利在望之际,荷兰人却再次提出要朝廷签订那份条约才肯继续出兵,而在郑军新败,部下诸将纷纷叛降的情形下,朝廷的本意也是不想再与他们合作下去便干脆让他们回了去,对郑的作战方针再次改为以招降为主。”
  胤礽听到这里却是笑了:“这么说起来,倒是朝廷的不厚道了,利用完了人家不给半点好处又把人给赶了回去。”
  施世范赔笑:“那是他们得寸进尺,狮子大开口在先,是他们自找的。”
  “你接着往下说。”
  “再后来三藩叛乱,皇上没了多余的心思顾及台湾,其后的十几年双方相安无事,父亲一直在福建训练水师,到后来,郑经也死了,三藩又平了,而福建水师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不需要借助外力也能与郑氏抗衡一番,所以去年能够一举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