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玉奋斗记(end)-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政长叹一声:“且别忙这个了,部里事务已毕,内禅大典将至。礼部忙完了这一头儿,就该有旨召诸命官、命妇、有爵之人入宫习礼了。总先忙过了这一道,才好想大丫头的事儿。”
  王夫人道:“咱们府里,老太太、大房那边儿并我,都是要去的,东府里珍哥媳妇断无不去之理,两府上下,只剩凤哥儿、大丫头两个能管事儿的人,珠儿媳妇有身子,不能视事,有些让人担心。”
  贾政道:“礼仪上头,咱们家上下早经习过的。只因是内禅大典,本朝未有之事,故要仔细一二,想来不会费时太久。待大典过了,府中有哪个作反的,或打或撵,也就结了!再者,咱们又不是见天不回来。”
  王夫人见贾政说得有理,也道:“也好趁此机会,打听一下哪家有合适的孩子,也好托人说合说合。”
  一夜无话。次日,果有旨意下来,命在京诸命妇并有爵之人入宫习内禅大典之礼仪进退。贾母与王夫人便把家中诸事交于王熙凤照看,又让元春从旁襄助,这才按品妆点进宫。
  这宫也不是所谓“皇宫”,却是与南京“朝天宫”类似的地方,是专为教导文武官员与诸命妇等舞拜礼仪的地方——当然,男女分开。内禅之典比寻常登基大典有所不同,何处跪、何时拜、到某处又要山呼万岁,俱由礼部学究一一考证拟订了来,再由底下人一下报与诸人知晓。活似一出大戏,又像是阅兵彩排,直把一帮养尊处优的贵妇累得话都不想说。这两天,贾府里的奴才格外识趣,都不想在主子累得发躁的时候惹事讨打。
  倒是贾宝玉急得不行,贾母等进宫的原因他是知道的,眼见话已放了出去,元春的事儿还没有信儿呢,新皇就登基了。这一拖二拖的,姐夫就难寻了。然而正值多事之秋,他也无法多嘴。内禅大典刚过,李纨便生了个男孩儿,贾政大喜之余,给这嫡长孙取名为“兰”,望其生如谦谦君子。
  有了这件喜事,元春的事情又要往后放放了。幸而王夫人对亲生女儿也很上心,更发动了娘家人代为推荐。终在年前觉出一人不错,其父是两榜进士,官居侍郎,本人也已是举人功名。贾政闻说是个读书人,就先喜欢上了。贾母因儿子已经有意,也不好阻拦,只说要仔细看看才好。然不想贾府正欲命贾珠以请教功课为名行相看妹婿之实之时,一道响雷劈下。道是这侍郎大人居官不谨,被赶回原籍去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贾宝玉跟前一字摆开两排人,头一排是小姑娘、后一排是小男孩儿。王熙凤让彩明拿着簿子一一念着人名,念到一个,就上前一人,拜倒在地口称:“请老太太安、请太太安、请宝二爷安。”一个个的规矩都很不错,显是有人教过的。选丫环小厮也不是随便选的,先就要挑上资质聪明伶俐学得快的才会奉给贾母等择选。挑完了再教规矩,家下奴才不用说,就是人牙子经手卖人,也要先教点儿规矩的,免得砸了自己的招牌。
  贾宝玉靠在贾母身边,估摸着年纪,这一批人里大概就有以后自己常用的人了。竖起耳朵、睁大眼睛,希望发现未来自己身边的人。眼睛里看到的,都是些长得清俊的小男孩儿和漂漂亮亮的小女孩儿,竟无法一眼看出谁是谁来,听到这些人的名字无非是“小青”、“四姐儿”一类,竟无一个熟悉的人名。贾宝玉确定自己对《红楼梦》没有太深的研究,但是某些比较重要的人名事件还是记得的,比如宝玉身边的茗烟是个活泼的,袭人是个做事周全的、晴雯是个爱要强的……不曾想这些孩子眼个个跟鹌鹑似的乖,名字也很寻常,贾宝玉心下讶异,也只能看贾母行事了。
  彩明念完了名字,王熙凤又指着人介绍:“这几个是咱们府上的家生子,这丫头是白家的、那个是金家的……这几个是外头买来的,那一个姓花……”贾母取出眼镜匣子,从炕桌上的眼镜匣子里取出眼镜,对着底下细细看了一回,复又放了回去。贾宝玉倒对这眼镜起了兴趣,抓起来一看,却是一副玳瑁镜架的老花镜,这东西多多少少让贾宝玉有了一点恍惚之感。贾母道:“快放下了,那是我们有年纪的人用的,你小孩子家仔细看了头晕。”老花镜确实会晕头,贾宝玉依言放下,眼中似有不舍。
  贾母道:“且用心挑挑喜欢的人,挑完了,我给你好东西玩。”贾宝玉倒不大稀罕东西,老实坐在一边看贾母选人。贾母总共挑了十来个小丫头,年纪都在六七岁上下,权充二、三等小丫头。王夫人亦选了五六个,另给贾珠、李纨房里配了几个小丫头,是留着给贾兰用的。邢夫人那里亦补了到了年龄要放出去的人员的缺。贾琏与王熙凤这边儿因是新婚,人手都是配好的,又有王熙凤带来的丫头与陪房家人,这回就不另添了。余下就是给贾宝玉、迎春、探春、惜春选人了。贾母与王夫人自是瞪大了眼瞅着,选了几个伶俐的小厮,房里配了两个二等的、五六个三等的小丫头,李嬷嬷也要随时支应。
  元春身边并无要放出去配人的,这回并不需要选人。余下迎春身边有了王善保家的外孙女,探春亦配的家生子,惜春则由东府里送来人,其余丫头皆由府中补齐,一如元春之制。王夫人又道:“环儿身边的人,也要同宝玉的一样才好。”王熙凤道:“人尽够了。”于是剩下的人里,就比着宝玉的例,补了贾环身边的缺儿。
  王熙凤道:“既这么着,还请老太太赐下名儿来。”
  贾母往下粗粗一看,就随便报了些名词出来——珍珠、琥珀、玻璃、鹦哥、鸳鸯、翠墨、翠缕……贾宝玉听着贾母给这一堆丫头批发出来的名字,这才恍然大悟——合着这些名儿都是后起的!贾母一口气给丫头们起完了名字,看了一眼贾宝玉:“宝玉身边跟着的人,由着他自己取吧,若懒得取,过些时日有兴致了再取也不迟。”
  贾宝玉回忆着书中小厮的名字,只觉得茗烟这名儿不错,干脆便由着原著念阵个名字出来。贾母听着茗烟、锄药、扫花、引泉、挑云、伴鹤的名儿,觉得极雅致,笑着同意了。
  正说笑着,贾政回来了,看样子不像是很高兴。贾政见过贾母,贾宝玉上前见了贾政,王熙凤忙带着人避开了。贾宝玉也踮起脚尖溜往内里去了,贾政心绪不宁,这回倒没有理会贾宝玉。贾宝玉在帘子后悄悄站着,听着贾政对贾母道:“近来朝上不太安宁,外头也乱糟糟的,不停地有御史上本,今儿说这个对上官不敬,明儿说那个贪墨,后天又有枉法的人出来了,不断有人被黜。儿子想着,既然外头乱,不如叫珠儿且不忙回国子监读书,只在家里用功便罢了。”
  贾母道:“你是他老子,自是你说了便是了。”
  王夫人又问:“老爷在外头,可曾听闻与咱们家有关碍的人家里,可有受牵连的?”贾政摇头道:“这倒不曾。”贾母与王夫人都松了一口气。
  ————————————————————————————————
  荣宁二府都没受这内禅的牵累,贾府姻亲旧友也是荣耀依旧,合府上下便都放心地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然而一道旨意却打破了这片宁静祥和,整个贾府瞬间像是变成了一个蜜蜂窝,热闹嗡嗡——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女史协后妃等处理宫中事务。元春正合条件!
  自贾母以下,倒是看好这机会。贾政向天拱手道:“此是不世出之隆恩,实乃三生之幸。”贾母却是另有理由:“宫中女史到了年头就要放出的,不至于在宫中一辈子。且在后妃跟前做过女史,以后婚嫁也显身份,寻常也夫家不敢小觑。”王夫人的心像被人揪起来回翻腾,一回心疼女儿入宫不得相见,一回又觉贾母说得有理。其实三人都明白,既已降旨,断无违背之理。只能急急准备元春备选所用。
  贾宝玉眼冒金星,嘴里发苦,弄了半天,好好一个姐姐还是要进宫的!贾珠见贾宝玉蔫头耷脑,倒也猜着了几分,却不知要如何劝他。贾宝玉眼巴巴地看着元春收拾衣服首饰、看着她整理要带走的笔墨书籍、看着她遣散了身边的丫头——能让带一抱琴入宫已是恩典了,自然不能带一窝子的使唤人去宫里炫耀。贾宝玉鼻子酸得想哭了,然后真的哭了。
  元春红着眼圈儿道:“宝玉,我可就要去了,你在家要听老太太、太太、老爷的话,有不懂的事儿只管问大哥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