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大郎最感上当的也是最瞧不上的是所谓的“老公饼”、“老婆饼”,乃是极其普通的面饼,味同嚼蜡,与武大郎做的“不思妹”简直天壤之别。
武大郎明知上当,但这是自己点的菜,也无话可说,又瞧一眼红罂粟那副诚心诚意的楚楚可怜相,转念一想:“俺这是为谁节省呢?这店用的是俺老武家的招牌,没找他算账就已便宜他了,吃他点喝他点也不为过。”便放开肚皮大吃大喝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武大郎偶一抬头,不禁一愣。那红罂粟两眼直勾勾地盯在那盘红烧白鲨上,口水流了三尺长,浑然不觉。武大郎看了不忍,忙招呼道:“过来一块吃吧,红小姐。啊不,陪俺喝两盅。”
红罂粟巴不得他这一句话,立即坐到武大郎身边,为武大郎和自己各倒上一杯鹿龟酒,先端杯一饮而尽,飞快地送一个秋波过去,那真叫含情脉脉:“呼!先生真是善解人意,小妹我先干为敬,谢谢!”口中一声“谢”字未完,那双纤纤玉手已用小叉和小网将盘中的红烧白鲨拖到自己面前,用小嘴将鲨鱼的头部咬开一个洞,大口大口地吮吸起白鲨的脑浆来。武大郎不禁暗暗好笑,只装作没看见,一边不停地饮酒,一面吃着人参果,喝着燕窝粥。
那红罂粟别看嘴小,吃得倒比武大郎还多,还一个劲地为武大郎劝酒,给他挟菜:“呼!吃吧,吃吧,别傻愣着。”倒象是她在请客哩。
最好吃的要数生鱼片,采用肉多刺少的棘鬣鱼,去鳞切成薄片。由于用的鱼不同,有的雪白,有的鲜红,再配上黄的花、绿的菜和青白相间的萝卜丝,摆在桌上色彩斑斓,引人食欲。把生鱼片放在小盘内,蘸酱油和着萝卜丝、紫苏叶,和着辣根末,确实别有风味。这道菜武大郎吃得最多。
武大郎酒足饭饱,要了一个牙签剔牙。
“先生,”服务生彬彬有礼地走过来,“请买单。”
武大郎接过账单,端详了半天:“多少?”
服务生欠了欠身:“五十七万呼噜币,折合黄金五千七百两。”
“呼!”武大郎吓了一跳,他娘的,吃他两个大菜、四碟小菜、两片小饼,一碗粥、一盘水果、一杯饮料、一瓶老酒,比一头大象的价钱还多,这不是宰人吗?不过,反正自己身上没钱,死猪不怕开水烫。当下,他翻来覆去、装模作样地掏了半天,当然是什么也没掏出来:“哎呀,抱歉,俺没带现钞,记账吧。”
服务生变了脸:“对不起先生,我们这里一律是现金交易,从不赊账。请看店招。”
但见店招上写得明白:
你来赊帐我困难,我去要帐你嫌烦。
最好你来不赊账,我不困难你不烦。
武大郎只得道:“呼!实不相瞒,朕乃当今土皇,没带现金,日后定会加倍奉还。”
服务生呵呵地笑了起来。武大郎莫明其妙:“你笑什么?”
服务生笑得更厉害了:“呼!你什么不好冒充,要冒充当今圣上?”
老板、账房先生、小姐及众食客都哄笑起来。
武大郎正色道:“朕真是瀛洲皇帝!”
老板笑道:“呼!你是土皇,老子还是玉皇大帝哩!小的么,给我把这个吃白食的打将出去!”
不由分说,一群打手一拥而上,对着武大郎就是一阵爆打。武大郎使出神龟**,他们根本沾不上他的身。
正是:鹿迷秦相应难辨,蝶梦庄周未可知。
第五十二回 饼王绝技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武大郎等他们打得一个个累得趴在地上了,才抖了抖衣袖,从容地站起身,坐回饭桌子前的椅子上,大腿翅着二腿,斜着一只绿豆子眼,对着气得发抖的胖老板不客气地“呸”了一口:“他奶奶个孙子的,谁想吃你们的饭菜,若不是你们小姐死拖硬拉,朕才不光顾哩,别的不说,就说你们那什么老公、老婆饼,简直不能下咽,缺少三蒸、两烤、十八味。”
店老板范不同原是厨师出身,听他话中有话,忙止住众人的鼓噪:“呼!别吵了。听您老这口气,好像也是个行家,姑且何谓三蒸?”
武大郎道:“白水蒸、汤汁蒸、荷叶蒸。”
“呼!何谓两烤?”
“文火烤、武火烤。”
“呼!何谓十八味?”
“油、盐、糖、酱、醋、胡椒、味精、五香、八角、黄酒、生姜、葱、蒜、小茴香、延岁、生粉、辣椒末、鱼汤汁。”
“呼!如此说来,你老还真懂饼。你既自称皇帝,太后饼自然知道喽?”
“想吃?早说呀!”武大郎转身走进灶间,好在面粉和猪油现成,一会儿功夫就将饼做好,端了出来。
老板尝了一口,不觉称赞道:“呼!入口酥软,味美香醇,妙哉,妙哉!”
“此乃长安名点,用面粉、猪油做成。这可是当年汉高祖刘邦美姬、汉文帝刘恒之母薄氏所享用之饼。尔等也算当了一回太后。”
老板娘五月花问:“呼!妾在车迟国时,尝过一种藏花饼,您老可会做?”
武大郎问:“呼!可有绍酒?”厨师说:“巧了,上次有一郎中路过,送老板一瓶绍兴花雕。”老板命人取来。武大郎当场饼用绍酒和面,把枣泥、果仁、桂花藏于饼中为馅,不大功夫,藏花饼做成。
武大郎请众人品尝:“藏花饼用绍酒和面,把枣泥、果仁、桂花藏于饼中为馅做成,请问味道如何?”
众人争相品尝,老板娘五月花道:“呼!食之香甜爽口,透着酒香味风。好吃好吃!与车迟国做的一个味。”
武大郎道:“换换口味,让诸位尝尝祥德斋的点心?”边演示边介绍道,“祥德斋的点心投料精,做工细。祥德斋的点心重糖、重油、重果料。糖是有名的潮白糖,油是小磨香油,果料有桂元肉、葡萄干、松子儿、桃仁儿、青红梅、桂花、蜂蜜、芝麻、玫瑰等。好了,请诸位品尝。”
“呼!”众人吃了齐声称绝。
武大郎又忙开了,一盅茶功夫,又端出一种饼,洁白如雪,形如碧玉。众人一尝,清香爽口,松软味佳。惊奇道:“呼!这又是什么饼?”
“云南回饼?”武大郎道,“云南回饼产于昆明,是将发过了头的面团加入小苏打揉匀,再擀成一层薄皮,切成小块,在中间点上一个红点,放在炉中烘烤而成。
武大郎道:“众位可曾听说过东坡饼?”大家都表示不知,店小二道:“只听说过有东坡肉,从未听说过还有东坡饼。”武大郎得意一笑:“今天就让诸位开开眼。”一袋烟功夫,武大郎就做好了。
众人一见东坡饼呈圆盘状,有螺纹形的叠痕,色杏白微带黄,中间用红绿糖粒做花,很是好看,哪里还讲什么斯文,每人取了一块,放到口中。没想到好看更好吃,吃起来松脆酥口,醇香而甜美。
武大郎道:“呼!此乃俺的外祖父的姨兄弟的堂姐夫的表叔苏东坡所烹制。当地民谣如此称赞此饼好处:西山风景好,任你乐滔滔;东坡饼未尝,只算白来了。”
武大郎道:“老板,尝下面这饼,可否每人先奉上一杯香茗。”
老板诧异道:“呼!莫非是传说中的武**茶饼?”
武大郎道:“正是。”
老板点点头:“呼!那是要品茗的,看茶!”一面看着武大郎忙碌着做饼,一面向众人解释道:“武**茶饼,系湖北(广济)武**特产,圆形凸面,直径不足二寸;内有芝麻糖馅,凸面下呈半空心状,色泽金黄。每逢年着香茗,尝着茶饼,乃人生一大乐事。”
茶上饼到。众人依言品茗啖饼,厨子感叹道:“呼!曾闻武**茶饼以其脆而醇香,甜而不腻而名闻遐迩。今日一尝,果然名不虚传。”
武大郎让人将筒炉搬到众人面前,将面拍成圆饼放到筒炉中。熊熊炉火烤过,但见出炉的饼制作精湛,小巧玲珑,脆、酥、香、色、味俱全。
这时大熊猫开口了:“呼!这饼奴知道,这叫黄桥烧饼。而且奴还知道为什么叫黄桥烧饼:因圆饼在筒炉中烤熟,故称烧饼。而烤烧饼以黄桥为最佳,故叫黄桥烧饼。”
见大熊猫开口,红罂粟也不甘寂寞:“呼!听说山西小窝头最难吃,您老能将它做成美味吗?”
武大郎道:“呼!这有何难?且看俺手段?又说俺了,说溜了嘴。跟你们在一起,还是说俺比说朕自在。”武大郎选用栗子磨成细粉,配入白糖等佐料,精心烹制,一个个小窝头冒着热气出笼。红罂粟抢先吃了一个,啧啧称赞“哇,松软甜美。简直令人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