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金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了石头像,当下上前问道:“庄先生,您喜欢这个石头雕像?”

庄睿点了点头,不过马上又摇起了头,说道:“这个佛头太残破了,如果是完好的,我会出十万欧元买下它的,不过……太可惜了……”

庄睿说的是实话,这尊佛头被损毁的太厉害了,原本的色彩都没有了,即使自己买下来,也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了。

“哦,那太遗憾了……”

雷诺耸了耸肩膀,他并不是为了这玩意残破而遗憾,只是为了做不成这笔生意遗憾而已。

“如果您能在别的地方,找到完整的这样的雕塑,我倒是可以买下来……”

庄睿有些不甘心的说了一句,这些外国强盗那会着实抢走不少好东西,雷诺家里没有,说不定别人家里有呢。

雷诺摇了摇头,道:“先生,这样的东西,一般都是在博物馆里的,我也不知道谁家里会有……”

“那就算了吧……”

庄睿心里有些失望,继续搜寻起地下室里的物件来,这些东西都有一丁点的灵气存在,庄睿要一一分辨出来,并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

“嗯?这是什么?”

庄睿在佛头的下面,看到几块锈迹斑斑巴掌大小的青铜器,不禁愣了一下,因为他刚才看到,在那几块青铜器里,有一个里面,蕴藏着浓厚的紫色灵气,只是几块犹如铁块一般的东西重叠在一起,让庄睿无法看出到底是哪一块。

“铜镜?!”

当庄睿将桌子上的那几个东西分开的时候,也看出来了,原来这些锈迹斑斑的物件,是四块铜镜,只是有三块腐蚀的太过严重,缺边少角不说,镜面的镜倍上,已经完全看不出铜镜的特征来了。

只有一块,也就是庄睿感应到里面灵气浓郁的铜镜,镜面还算光滑,但是圆边和背面,也是布满了铜锈,用手稍微搓弄几下,那些成粉末状的铜锈,纷纷散落到了地上。

由于锈迹太厚,庄睿也无法看到背面的花纹是什么,所以也无从给这面铜镜断代,不过以其中的灵气含量而言,庄睿知道,这物件应该不简单,都锈成了这样,灵气依然没有流失多少。

“这……这是什么?”

翻来覆去的摆弄了一会这面铜镜之后,庄睿无意中把铜镜的镜面对着灯光,一束并不怎么明亮的光束,反射在了庄睿面前的墙壁上。

第629章 铜镜(下)

镜子在反光的同时,也是有着聚光的效应,照射在墙壁上的光束,明显的要比头上的灯泡亮了许多,只是在那束光线中,庄睿依稀好像看到一点什么东西。

庄睿定了定神,身体向墙壁处靠近了几步,然后拿起镜子,镜面微侧,一束光线随之又反射到了墙上,这次庄睿的手没有晃动,他真的从那团只有巴掌大小的光束中,看出了一丝影响。

在那团光束里,庄睿看到一尊菩萨莲花坐像图案,头挽高鬓的观世音菩萨衣带飘飘,神情安详的坐在一座莲花底座上,手持净瓶,面色慈祥,双眼微闭,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神情。

这个图案并不是很清晰,就在庄睿心情激荡,手稍稍一晃动的时候,观世音的画面就随之消失掉了。

“这……这怎么可能啊?”

庄睿在心里惊呼,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在铜镜里可以显示出图案?自己刚才看镜面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东西啊?

庄睿马上将铜镜反了过来,对着镜面仔细的观察起来,却是发现这镜面光滑无比,并没有什么观世音的图案,可是……那墙壁上出现的影像,庄睿也能确认,那绝对不是自己的幻觉。

深深呼吸了一下,庄睿静下心来,凝神像镜面看去,随着灵气渗入到铜镜里,一种奇怪的感觉在庄睿的心里升起。

就在灵气进入镜面的瞬间,庄睿感觉到这铜镜似乎活过来一般,镜面上那原本细微的研磨纹理,在庄睿的眼中被无限的放大了。

庄睿发现,这些纹理在深浅程度上,都有细微的不同,应该就是这些不同,才使其在灯光的反射下,出现了那尊观世音菩萨的影像,虽然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情,但是庄睿感觉到,自己应该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宝贝。

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又称青铜镜,在远古时期,人们以水照面,铜器发明以后,以铜盆盛水鉴形照影。

在《尚书》《国语》《庄子》等先秦著作中,提到过古人“鉴于水”。而古语释“鉴”字意就为“盆”因此可以说盛水的盆(鉴),就是最早的镜子。

随着合金技术的出现,从殷商时代开始,就有了使用铜和锡或银铅等制作铜镜的历史,铜镜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其背面铸铭文饰图案,并陪钮以穿系,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

商、西周和春秋时的铜镜,在中国历次考古中都有零星发现,而到了战国始盛行,产量大增。

到汉代的时候,由于日常生活的大量需求,加之西汉中叶后经济飞速繁荣,铜镜制作产生了质的飞跃,所制铜镜工艺精良,质地厚重,镜背铭文、图案丰富多样。后经唐宋时代两次发展高峰。

一直延续到到明清时期,随着近代玻璃的诞生,铜镜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在古代的时候,铜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同时又是精美的工艺品,现在一些大博物馆里收藏的铜镜,均是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中是一个成熟和大发展的时期,是中国古代铜镜由稚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也是铜镜的铸造中心,由北开始向南迁移的重要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铜镜在三代(夏、商、周)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铜镜的铸造工艺,还是铸造的数量,都大大超过了以前。

而到了秦汉,出土的铜镜数量最多,使用普遍,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

至于隋唐铜镜,较前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在铜质的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份,在铜镜的质地上就显得银亮,既美观又适用。

到了宋金元的时候,铜镜的制作工艺就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了,大多都是延续了汉唐的风格,只是多出了一些历史故事铜镜等等。

近些年来,收藏铜镜的人也是在不断的增加,价格更是逐年上升,一个品相不错的汉唐铜镜,拍出百万的天价都属正常,而一些有传承的镜子,更是在千万以上。

如果谁能将那两半破镜重圆故事里的铜镜找到,恐怕单是以那故事背景,其价值就不可估量了。

按照铜镜的发展史,庄睿几乎可以断定,这块铜镜绝对应该是隋唐时代的,原因很简单,佛教就是从汉末五代之后传入到的中国,并且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发展。

能将观世音菩萨的佛像,如此费劲心机的用铜镜研磨纹路表现出来,恐怕除了佛教盛行的隋唐时期,再也不会有人花费这么大的功夫了。

只是庄睿不知道这块堪称奇珍的铜镜,为何会流落到了国外?并且这么多年以来,也没有被人发现其中的玄虚。

“跑到国外来淘弄自己国家的宝贝……”

庄睿自嘲的笑了笑,虽然从文物的保存上来说,那些敦煌的经卷和眼前的铜镜,留在国外未尝不可以保存的更好,因为在国内那十年动乱中,不知道有多少文物化为灰烬。

但是从心理上而言,庄睿宁愿收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那些宝贝被焚烧殆尽,也不愿意从别的国家看见自己国家文明的发展历程,因为那是一种无言的嘲讽,提示着百年前中国所承受的那场耻辱。

“这块金属铁片,什么价钱?”

庄睿摇了摇头,收回思绪之后,拿着铜镜对雷诺扬了扬,他这是在欺负雷诺不懂这玩意,故意把铜镜说成了金属铁片。

“哦,不,这位先生,这可是贵国的镜子啊,在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用金属制造的镜子,价格十分贵的,绝对不是铁片……”

庄睿没想到雷诺还懂点这东西的知识,不过听他的话音,了解也不多,当下说道:“就当是镜子好了,但是您能从镜子里面照出自己来吗?”

庄睿的话让雷诺有点语塞,那青铜镜面虽然光滑,但是由于氧化的原因,镜面变得有些模糊,最多只能照出个人影来,和国外那些十六七世纪制作的金属镜子,的确有很大的区别。

说老实话,国外对于艺术品的定义,除了书画类的之外,很讲究实用价值,而这块铜镜背面锈迹斑斑,镜面模糊不清,一没有艺术鉴赏价值,二没有实用价值,摆在房间里都掉份,雷诺实在找不出话来反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