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樊家生意做得很大,从丝绸、茶叶到古董、田地都有涉及,樊幼烨又是他唯一的儿子,除了樊家老二樊诸换,所有人都相信他继承这份家业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不过事实却不总是按照人预料的那个方向发展。前面也说过,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樊幼烨这辈子是衣食无忧的,但这个结论是建立在前面的‘如果’这两个字上的。
这个国家的国号为里,当今皇族姓氏为霍,皇帝名为霍德,国号昌远。这些本来和樊幼烨没什么关系,只是错就错在当今的皇帝不得人心,民间已经开始怨声载道,再加上樊诸沅平时工作的时候也对他没什么避讳,樊幼烨也大概的猜到,里国的亡国之日,指日可待。
于是,前面的‘如果’开始破碎……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冬季,樊幼烨十三岁了,篡位的没什么动静、讨伐的还没开始。
这一日,王传灵带着樊幼烨去寺庙里还愿,樊幼烨虽不是她亲生但是对他也是疼爱有加,因为樊幼烨自小都是跟随他长大,而且樊幼烨在某些程度上也是她地位的一个保障。
因此两个人之间并没有生疏感,相处方式和一般母子相差无二,当然那是以前的樊幼烨,现在的樊幼烨对母爱之类都及其生疏,不过还是在极力扮演。
回来的路上,樊幼烨不小心在轿子里面睡着了,醒来的时候众人已经停了,不过不是在家门口,而是在一个热闹的集市上。
王传灵走过来掀开轿门,拉起樊幼烨的手说“今天带你逛逛街买点东西,要是看到有什么想要的,跟娘说,”
樊幼烨还是迷迷糊糊的就跟着她走,反正丢不了就好。
这个时代的商业发展的很好,商人的地位也像是在中国历史上那么低下,在服装、交通工具、礼仪方面也没有太多的限制,就像是一个平常的职业。只是看着满街的景象,相比现代而言感觉还是有些萧条了。
樊幼烨拉了一下王传灵的手说:“娘,街上的人不多。”
王传灵低头看看他,“现在是冬天,而且又不怎么太平,人少也是正常的。”
樊幼烨先是揉揉眼睛然后点点头,王传灵当他是没听懂,解释道:“你想啊,冬天的时候各种蔬菜都没有了,而且鸡鸭鱼都长得比较慢,能够买卖的东西少了,这样这里的人就少了。”
樊幼烨抬起头一脸天真的说“是这样啊!”
王传灵也跟着笑笑,只是马上被一个不怎么悦耳的声音给打断了。
“呦,这不是大嫂和大侄子嘛!怎么有时间来逛街啊?”
这边就看到王传灵脸色一变,再转过脸的时候又换上了柔和的笑意,“是二叔啊。”
来人就是樊幼烨的叔叔樊诸换,一身蓝衣立于街上。虽说是大冷天手里还非要拿一把五尺乌木扇。
樊幼烨对这个二叔本来就没什么好感,但是迫于礼仪,还是上前一步道:“叔父好。”
“嗯,好、好,你们这是来买东西的?”樊诸换一连说了两根‘好’字,眼睛还是盯在王传灵的脸上。
王传灵别过脸,眼里泛出淡淡厌恶。
“嗯,叔父也是来买东西的?”樊幼烨眨着眼睛懂事的问。
“是啊,我那边少个打杂的,想看看这里有没有好的。”
由于樊家的家业大部分都是又长子樊诸沅接手,二子樊诸换也已经成家立业所以早就搬出了大院,与樊幼烨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多。
“那我们就不打扰二叔父了,叔父再见。”樊幼烨弯了一下腰就要拉着王传灵离开。
“先别走,我今天带你去见见世面。”这边已经拉住了樊幼烨的另一只手,“幼烨还没见过人牙子买卖的场面吧?”话是这么问,这边已经扯着往不远处一条小巷子里拐去。
樊幼烨挣扎不开,只好就跟他去了,一方面是真的挣脱不开,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真的想见识一下这‘人才’市场的的真正面貌。
王传灵看孩子被他带走了,也只好跟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俺的新坑,看到的童鞋不要客气的撒花哟~~~~
俺等着乃们的祝福,扭动ing……
2
2、零二 少年,买卖 。。。
虽说反樊幼烨是做好心理准备的,但是看到眼前的状况的时候还是震撼了,一个不大的平地上站着好几群人,大都是八九岁到十八九岁的的青少年,虽然已经是寒冬腊月,身上穿的衣服都很少,有的只能算是用褴褛的布条将自己包裹起来罢了。只不过这些卖家大约是为了照顾‘卖相’问题,这些人的卫生问题还不算很差。
这些人都是三三五五的围在一起,大都是蹲着的,看上去就像是抱在一起取暖。每这么一堆人旁边都会站着一个或者两个相对强壮的男人,手里拿着鞭子或者木棍。
樊幼烨刚把基本状况观察完毕,就见樊诸换走过去站到那些人的中间,双手插在袖口里挺直腰杆,对着那些人说,“你们谁那里的孩子最能干啊?”
此话一出,本来还在一旁打瞌睡、挖鼻孔的人马上靠过来,吵吵嚷嚷的问,“这位爷是不是要孩子啊?”
“我这里有几个好看又能干的,爷要不要看一下!”
“这位爷,我这里可是刚来的新货,可不是被人挑剩下的,没病又干净绝对是好货色,爷要不要过来看看?”
樊诸换最后还是被最后说话的那个人给叫了过去,毕竟是买苦力也不能挑剩下的,万一有什么人命到时候也不好说。这人命在人牙子这里是没什么,这要是买到家里再出事那可就不一样了,所以新货在一定程度上很吸引人。
樊幼烨对这方面不是很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制度,人权什么的在他本来生活的社会就没怎么存在过,所以也没有泛滥的同情心,更何况他现在的身躯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不指望自己的一句“放了他们!”会引来多大的反应。
虽然他还没上大学,不过生活道理什么的都比同龄人知道的多了解的深。他知道当一个人想要战胜一种制度的时候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充分的了解它,找出他的规律然后借助外在的力量去打破;第二种还是了解他,然后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反抗他。
不管是其中那一种,他现在都不可能实现,唯一可以做到的一点就是充分的了解他,至少当自己身处其中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
樊幼烨的眼神跟着樊诸换看过去,说话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嘴上带着毛糙糙的胡子,眼皮底下一条大疤,虽说这个时候天气很冷,此人穿的很少,甚头上围着一条蓝色的头巾,手里拿着一条鞭子,时不时的在地上抽两下扬起一阵尘土。
蓝头巾的旁边是几个蹲在一起的男孩,比起来前面那几个人堆里的的确要干净很多,从樊诸换的眼神也看得出,他现在是比较满意的。
“这可都是从山里面带来的孩子,身世干净的很,不会给您带来麻烦。”人牙子也看出樊诸换的表情,赶紧更加卖力的推销。
“我只要一个孩子就好。”樊诸换慢悠悠的说,眼神开始在几个孩子身上转悠。
“没关系,您随便挑,价钱咱可以慢慢谈。”蓝头巾满脸赔笑只是配上眼下那条疤痕更显得更加狰狞,几个孩子很配合的抖了一下。
想想也就知道,冬天的时候应该是人牙子搜罗孩子最多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粮食供给比较困难,很多家庭在冬天的时候都会面临缺粮的困境,孩子多的人家也会卖孩子,用卖孩子的钱来帮助一家人过冬,还有就是干脆是受不了穷困干脆从贫困的地方走出来的,半路被人牙子给骗到手了,有的则是自己找到的人牙子,在家乡活不下去的时候,有时候找到人牙子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好与坏,只是相对而言。
但是冬天的时候这些孩子却很难脱手,因为要过冬的不仅仅是穷人,么事情做的也不仅仅是穷人,一般情况下,人牙子都会将这些得来的孩子养起来过个几十天,在来年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再卖一个好价钱,不过也不排除急于脱手来赚取微薄利润的,眼前的这几个人应该就是属于后者。
在看这边那几个孩子已经被呵斥着站起来排成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