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看见自己的天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还用我的优势能力,分析、整合、组合的能力,将杂乱的资讯,整合成有系统的知识,在多位同学合力及当时的校长周世斌先生的鼎力支持下,在50周年校庆时出版了《警政学文献分类目录》一巨册,将40年间散落在各图书馆及期刊的专著、论文分类编成系统的目录。我们使用的工具,不过是一张张裁剪成两张名片大小的小纸片,逐一抄录编目、分类。以电脑资讯发达的今天来看这本目录,可能价值有限,但在当时而言却是警政学上的创举!
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在辛法春、顾力仁老师的指导下,这本《警政学文献分类目录》终因学生自力编纂而成,虽然奖励上只是微不足道的奖品和一个奖牌,但对我生命的旅程而言,不仅建立了一个重要的纪念碑,更重要的是让我对知识的领域,有了明确的认识:任何的知识一定要有系统,才有价值,没有系统的知识只是资讯罢了!
往后的考试,对我而言,是轻而易举的……只要准备好老师的答案,在考试卷上铺陈严谨、周到而深入,甚少有不得高分的。毕业时,我以系上第三名毕业。毕业那年即以第三名考上高等考试司法行政观护人类科。每每我遇到苦读而屡受挫败的学子,心中都会升起一股悲悯……用功认真是对的,但一定要用对方法,勤能补拙,但若方向偏了或方法错了,勤反而成了一条无止尽的路,很难见到自己要的成就!
看见自己的天才,就是知道上天赐予你的优势能力到底在什么领域,在自己的优势能力领域里努力,成功是事半功倍。我们会享受生命中努力的每一个过程,虽然,我没有在我最优势的能力……艺术创作上努力,但我用到我“化繁为简”的系统化优势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知识要成为力量,创新虽然重要,系统整合的力量,往往超越创新的价值。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优势能力在哪,只是随着社会流行的价值观随波逐流,耗尽生命的能量,甚至连自己内心拥有的宝藏都不知道怎样开发、利用。
看见自己
知道自己会什么,比知道自己不会什么重要!
在生命旅程中有许多人,把潜能的激发放在如何有好成绩、好业绩、好工作或好职位,以及如何拥有权势、名声、财富上,但每个人要的都不一样,“别拿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耗费生命的能量,别做自己不合适的事,错失生命的机会!”我的优势能力窄而不易被发现,当我了解了,我就学习,尝试把自己放在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上。“天才”未必能换来财富、成功,“天才”却可以丰富我们的生命,成就我们生命的辉煌。
许多人了解了我这一段的成长历程,都会问哪里可以做心理测验,以了解自己的优势能力。别急着找各种各样的测验来评量自己的天才,因为任何测验都只是工具,有它的限制,而且也只有自陈模式评量一种方式,还不如先盘整我们自己的生命经验,了解我们内心渴望实现的目标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
“生命里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渴望你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深入去问,而且重复地探索,如果我们对自己所要的是如此不明确,期待通过文字描述,封闭选项来测验、评量自己,所得的结果,可能和实际的情况,会有很大的差距。别急着立即明确什么,我们内在积存着太多杂乱的经验,蒙蔽误导了我们,使我们以为“成功的经验”就是“优势能力”。先知道自己要去的方向和目标,再找能力,一切会变得容易哦!
试试看!就趁现在!
陪孩子一起成长
从警官学校毕业被分配至桃园少年辅导院服务,担任带班训导员,这期间的磨炼,对我的专业生涯有许多启示。
当时一个班大约有五十个左右的学生,由三位老师用轮休方式来带,班上随时保持有两个老师,24小时和学生在一起。看起来,老师对学生应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实际上,老师所能做的十分有限,因为学生的思想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及社会的综合影响。一个老师再怎么贴近学生,也只能规范他的外表,对于他内心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
一个学生被送到辅育院之前,通常都有过数次的犯案记录及进、出警局及少年观护所的经历。在矫治机构里都有一套规矩,老欺新、大欺小、强欺弱,若非深入观察及了解,从外表上根本无从窥见。警官学校四年的教育,使我立定一个方向,就是要终生服务于迷途的青少年。初入辅育院,我只有热忱、理想,却不知该如何着手帮助这些学生,甚至使弱势孩子受到更大的伤害。
记得我第一次偶然发现瘦小的同学,身上都有一块一块红色的肿块,我误以为有跳蚤或皮肤病,仔细一看才知道是以尖物重挫所留下的伤痕。不论我如何询问这些受伤的孩子,他们都只含着眼泪,却不敢供出伤他的同学。这对我而言,是失职,父母把孩子交给辅导机构的老师,老师却无力保护他们,我无法接受自己无能的现实,逐一隔离询问检查,才发现受伤的不止一位学生,矮小、新来的同学几乎都有两三个挫伤。这些同学害怕被报复,都不敢指明是哪些人伤害他们的,在班上都有几位“哥”级人物,我约谈他们,他们矢口否认。直到有一天,我正在上国文课,有位同学却抓狂似的拿笔猛戳另一名同学。事出突然,我制止那位同学后,单独和他谈了一两个小时,才知道班上分为两派,各有首领,新同学来时都要选边站,个子小的常会被打,当替罪羔羊,这些弱小同学为了得到保护,都竭尽所能地奉承、巴结他们那派的老大哥!
知道了这个事实以后,我心中既气愤又心痛,想起自己常受欺负的童年,内心升起了正义之火,恨不得将这些带头闹事的人痛打一顿。但我请教了资深的同事,他们似乎早见惯这些学生的游戏,还告诉我他们是因为港剧看得太多了才这样的。对这样的答案,我实在不能接受!我无法容忍这种恃强凌弱的事实的存在。于是,一天下午运动时,我要所有学生打赤膊,并把身上有戳记的同学一一叫到队伍前面,要所有同学看清楚这些用原子笔或筷子重挫的戳印。这些同学也是父母生养的,今天他们虽然瘦小,但他们也会长大,我不希望再看到这些戳记,否则我将以暴制暴,以百还一,打人一下,我就罚打一百下!
刚开始,我勤于检查,戳记似乎少了!但有一天我看到小个子的学生脸上有一个五指印,找出了打人的同学,当众用藤条打了他屁股一百下。这位大个子的同学,一直到我离开都无法谅解我对他如此重的处罚,他表示是心情不好一时失控才会动手打人。我当时认为所有的暴力事件都来自于情绪失控,所以,打人是没有借口的。他回答我……老师也打人啊!
“以暴制暴”一直是传统的管教模式,但暴力的管教,却是最不好的示范和管教。因为,有形的暴力是伤害,无形的暴力伤害却更长远,精神上的暴力,如冷漠、孤立、敌对、轻视的伤害绝不小于肢体暴力。我经历了好久才体会到,那些被摒弃在两大派系外的同学内心的不安和痛苦!
在辅育院期间,我还发现个子小的同学,动作都很慢,原以为他们年纪小,反应不及。后来才知道他们一个人要洗四五个人的内衣裤和碗筷,大家有泡面、零食可以吃,他们却只能喝汤或捡别人吃剩下的,就连父母帮他们买的新内衣裤,都会被中途拦截,不是晒衣场的衣裤不见了,就是洗澡没肥皂、刷牙没牙膏、吃饭只能配菜汤,不能夹肉、夹菜吃……眼前这种种的不平,在我的内心里形成了一种难以伸展的痛,成人监狱、看守所的陋规恶习,他们都学得惟妙惟肖。
正如我在犯罪学上所学到的犯罪理论所指出的,青少年无法从社会正常的管道得到认同,他就会转向寻求社会的次文化认同。这些孩子和我的人生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成绩低下、人际互动差,都是学校教育挫败的一群,又无法得到家庭的支持及认同,我幸运地有机会找出一条出路,而他们呢?现实社会中如何给一个国中、国小的中辍生一条可努力而有成就的路走呢?
我小的时候,学习不好,还可以去习艺,做雕刻、水泥工、装潢、理发之类的工作,三年四个月出师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现在的孩子都视做工为没出息的苦差事,不甘心于此,但书又读不来,只能流转于游乐场所,个子健壮的逞凶斗狠、鱼肉弱小;个子瘦弱的,只能等着被欺压!公平何在呢?他们的未来何在呢?
我多次企图激励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