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北王"的败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若要报恩,多为先生办事就行了。他问部下都要办哪些事。部下告诉他: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胡宗南满意地点点头:“他的人经常出入敌占区,在生意上与敌伪有往来,这比我们的侦察人员,甚至比军统的谍报人员更容易了解敌伪的情况。你告诉他,替我们多搞些军事情报就行了。另外,还可以向我们报告一些军纪情况,即是我们的军官和士兵在地方上有没有扰民的事发生,地方官员有何劣迹。这些情况也是我们很难了解到的。”
  胡宗南走后,秦进荣仔细分析了胡宗南的一些话。胡宗南鼓励他广泛与各界及将领们交往,同时也极为关注他与各方面的交往,所以他必须极注意在与各方面交往时的言行。对于徐飞虎的利用,除了解敌伪情况外,重在了解地方官员的“劣迹”,这说明胡宗南野心极大,终有一日要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王”。
  当天晚上,几十位第三十四集团军将领聚集在西京饭店,宴请秦进荣。当时秦进荣不过一上校,但诸将领跟他称兄道弟,恭而敬之,并且纷纷举杯,祝他“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实际上不过是“多多关照”、“笔下超生”而已。虽无明言,彼此心照不宣。
  秦进荣举杯答谢:“承诸位将军抬爱,兄弟受之有愧。临来前胡先生叮咛,要兄弟代表先生敬诸位三杯:一、表示先生对诸位恪尽职守、辛勤训军的感激;二、为党国事业,先生不得不严厉要求各位,希望取得谅解;三、彼此戎马倥偬,少有相聚机会,先生与诸位在校长领导之下同舟共济,希望诸位精诚团结,为党国事业鞠躬尽瘁!干!”
  这番冠冕堂皇的话,使听者无不佩服秦进荣“少年老成,语言得体”。在以后的接触中,秦进荣待人绝无恃宠傲慢、故意刁难之处,也不接受任何人的钱财贿赂,更赢得众人的尊敬,在胡宗南面前真可谓有口皆碑。
  然而李晚霞却告诉秦进荣,胡宗南并不完全相信他。据地下组织得到情报,胡宗南命刘横波派情报处的人暗中监视其言行,甚至在他的活动场所,都预先安装了窃听器。
  胡宗南对秦进荣宠信并不虚假,诸将领对秦进荣有口皆碑也使他十分高兴。他虽权倾朝野,没有他办不到的事,但秦进荣实在“资历”太浅,过分重用,连连越级提拔,难免部下不服。不服者虽不敢公然反对,但若在秦进荣办事之中处处掣肘,阳奉阴违,那就不是他的权威所能摆平的了。现在,他看到诸将领一致对秦进荣表示好感,也得到了安慰,对今后重用和提拔秦进荣少了一些顾虑。
  然而在宠信秦进荣的同时,他又对秦进荣有些疑虑。原因来自军统。更确切些说,即是张倩通过戴笠,在他心中留下了阴影。除了他与戴笠的私交之外,对于戴笠所领导的军统的“敏感性”,他还是很佩服的,经过接触,他也改变了对张倩的看法,认为这个女人的确很不一般,是“有些道行”的特务。此外,那件偷袭陕甘宁边区的军机失密案,至今没有头绪。种种情况,使他不得不对秦进荣产生疑虑。万一自己宠信的人出了问题,责任倒在其次——他确信蒋介石不会对他深咎重责,但是,却会受到朝野人士的耻笑,政敌对手的攻击!所以他才命刘横波暗中监视秦进荣。刘横波虽对秦进荣感恩报德,但事关重大,而且是胡宗南的命令,他也不敢徇私,所以对秦进荣布置下了严密的监视。
  秦进荣在情报处和军统的监视之下,处境自然十分困难,所以李晚霞决定非不得已,不约会秦进荣,要求他全力应付困难局面,力争摆脱困境。
  这天张倩拿着一张报纸,来到秦进荣的办公室:“进荣,有个惊人的消息……”说着走到秦进荣跟前,将报纸摊在办公桌上。
  原来是胡宗南集团军办的一张《扫荡报》。秦进荣看到报纸上的头版头条大号铅字通栏标题是:《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公开宣布(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
  秦进荣只看完标题,便抬起头来,毫无表情地注视着张倩。
  张倩被对方看得有点发毛了:“我想……我想和你讨论一下国际形势……”
  秦进荣冷冷地说:“很抱歉,我是军人,只对冲锋陷阵、交兵接刃感兴趣。”
  张倩忙解释:“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闲聊,各抒己见而已……”
  秦进荣冷笑道:“啊,我忘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是搞政治的,所以关心政治。但我们蒋校长最恨军人关心政治——这一点你也是知道的。作为关心我的朋友,你不会将我引入歧途吧?”
  张倩一时张口结舌。
  正在此时,桌上电话铃响了。秦进荣拿起听筒,原来是胡宗南打来的,要他马上去谈话。他放下听筒对张倩说了声:“抱歉,先生找我!”便撤下张倩走了。
  秦进荣没有料到一进胡宗南办公室,胡宗南就向他扬着《扫荡报》,使他不免一愣。
  胡宗南发现秦进荣神色有异,便“唔?”了一声。秦进荣忙定了定神,解释道:“啊……刚才张倩也拿了一张同样的报纸给部下哩……”
  胡宗南很注意地问:“你怎么回答的?”
  秦进荣答道:“部下告诉她,我是军人,交兵接刃、冲锋陷阵是分内之事,其他别无所知!”
  胡宗南一笑:“假如我要和你探讨,你也拒绝?”
  秦进荣答道:“部下愿聆听先生教诲。”
  胡宗南起身朝沙发走过去,并示意秦进荣也过去坐下。
  秦进荣跟了过去,等胡宗南坐下了,才去搬把椅子,在一旁坐下。
  胡宗南回忆着往事:“当年在黄埔军校政治斗争也很激烈。当时国共两党虽说‘合作’,实际却在明争暗斗,同学中有参加共产党的,也有参加国民党的,共产党组织青年军人学会,国民党组织三民主义学会,针锋相对,闹得很凶。‘中山号’事件后,校长要求旗帜鲜明,不允许跨党,于是一些共产党人动摇了,纷纷退党。而后誓师北伐,当时第五期尚未结业,即随部队兵分两路出发,一路由浙江向南京挺进,一路由江西、湖南向武汉挺进。校长到南京,汪精卫到武汉,与校长闹分裂,是谓‘宁汉分裂’。直至‘四一二’公开与共产党分裂。”
  说到这里,胡宗南似乎感慨万千地叹了一口气:“这一部历史轨是孰非,国共双方各执一词。既是历史,只能留得后人评说。要想得到正确答案,至少是百年以后的事了……后来面临抗战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但是,意识形态分歧,并未因此得到解决,所以,两党的分歧,迟早还是要诉诸武力。
  “或者这一次国际共产的瓦解,是一个契机,共产党若能放弃自己的主张,那便能免于刀兵之灾,诚为国家之幸,万民之幸。你以为如何?”
  胡宗南讲话时,秦进荣一边听一边在考虑着如何回答胡宗南必然要提的问题;当胡宗南提出问题时,他已考虑成熟了。他决心试探一下胡宗南。
  秦进荣胸有成竹地回答:“很惭愧——部下既没有研究过三民主义,也没有研究过共产主义,但是,部下认为,既形成一种主义,有那么多人信仰,就不会轻易动摇。更何况中国共产党已拥有一支庞大的武装,而且并没有依附国际方面任何实际的支持,那么,仅仅是一个国际的组织解体,又怎么可能使他们放弃信仰和斗争呢?”
  胡宗南盯着秦进荣:“噢?”
  秦进荣坦然地说:“是的。我不能设想中国共产党人会怎样,我只能以自己来设想:假如我信仰了什么,那么,我决不会因为别人会怎样看待我,或者家庭会是什么态度而改变。”
  胡宗南绷着脸:“这不是很执拗吗?”
  秦进荣承认:“是的!”
  胡宗南仍旧不动声色地说:“我喜欢执拗的人!”
  秦进荣也不动声色地说:“因为先生就很执拗!”
  两人相视有顷,胡宗南先大笑,秦进荣也大笑。
  胡宗南问:“每个人都有信仰,你信仰什么?”
  秦进荣答道:‘哦对什么主义毫无兴趣,也就谈不到信仰。如果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信仰,那么,我信仰真理。”
  胡宗南摇摇头:“人是自私的,有不同的是非标准,都说自己追求的是真理,真理何在?”
  秦进荣赶紧反问:“先生是不是信仰三民主义?”
  胡宗南轻轻哼了一声:“所谓主义,都是某些人冥思苦想编造出来的。马克思死了多年,对他编造出来的主义是否是真理已不负责任了;孙中山也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