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北王"的败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横波说:“两位老人家,我与令郎情同手足,所以不必客气了。再说我到重庆公务在身,也不能久留,还是坐下来谈谈话吧。”
  秦致宇夫妇这才坐下来,问起儿子在学校的情况。
  刘横波盯着对方两位的脸问:“怎么,两位老人家尚不知进荣已离开了学校吗?”
  秦致宇夫妇不禁面面相觑。
  秦致宇说:“小儿一向笔头懒,已有两三个月没有来信了。”
  秦母说:“不怕刘先生见笑,因为去了信不回信,愚夫妇寝食不安。皆因囊中羞涩,否则就去学校看望他了。”
  秦致宇忙问:“刘先生说小儿已不在学校,那么,他去了哪儿呢?”
  刘横波仍旧很注意观察对方夫妇的神色变化:“啊,他去了前线!”
  秦致宇夫妇大惊:“啊!!”
  刘横波又忙安慰:“啊,倒不是去当兵打仗,他是参加了一个抗日战地服务团,到陕西前线第一军去服务了,也不过是做些宣传工作吧。”
  秦致宇夫妇这才舒了一口气。
  秦致宇颇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国难当头,有志青年投笔从戎也是正当的事,但爱于之心人皆有之,刘先生不要见笑啊。”
  刘横波忙说:“哪里!哪里!”他希望对方发问,但显然秦致宇夫妇都不擅辞令,或者是沉浸在对儿子的思念之中,并没有发问。他只好引导地说:“老先生怎么不问问他去第一军的情况呢?”
  秦致宇说:“刚才刘先生不是已说过做些宣传工作吗?再说刘先生没有随去,想必也不尽了解情况吧。”
  刘横波倒被秦致宇的话说愣了:“……啊,我是说至少也应该了解第一军的情况吧,譬如第一军的军长是谁,军队如何等等。”
  秦母笑道:“不瞒刘先生,外子一向迂阔,极少过问军政界的事……”
  秦致宇反驳:“我怎么不过问军政界的事?现在是抗日期间,军队在跟日寇打仗,我怎能不关心呢?这第一军嘛,参加过‘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来又参加过武汉会战。”他问刘横波,“刘先生,我说得对吗?”
  刘横波很高兴地说:“对极了!第一军是国军的精锐,战功赫赫,它的老军长叫——胡、宗、南!”他一字一字地说着,更注意对方夫妇的反应。
  秦致宇点点头:“对,是胡宗南。”他的语气很平静,“不过自武汉会战后,就不怎么听说第一军和胡宗南了。”
  刘横波怀疑地眨着眼:“怎么,老先生竟忘了胡宗南是老先生的故交吗?”
  秦致宇一愣:“故交?”他想了想,又看着妻子,摇摇头,“恕老朽健忘……”
  刘横波提醒对方:“当年在第十一师范学校教过书的……?”
  秦致宇又看看妻子:“唔,当年第十一师范倒是有过一个姓胡的老师,只不过他叫胡寿山……”
  秦母点头附和:“是啊,是叫胡寿山。”
  刘横波观察秦致宇夫妇的神色,确信不是虚假了:“老先生,据我所知,胡寿山就是胡宗南啊。”
  秦致宇似有怀疑:“民国十九年胡寿山回杭州看望我,说他在经商啊……”眨了半晌眼又似有所悟,“啊,胡寿山很灵活的……当然,从军比经商好,更何况当此国家多事之秋。”
  刘横波不禁暗暗赞叹这对夫妇的忠厚本分。因为若是换了另一种人,必然会喜形于色,滔滔不绝地讲起当年与胡宗南在学校执教的情况而引以为荣,也会因儿子去了有特殊关系的人手下服务,前程大有可为而得意。像这样一对忠厚本分的老人,还有什么可怀疑、要考察的呢?
  刘横波草草结束了这次访问,回到办事处,当天晚上就把了解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详细向胡宗南报告了。
  其实在此之前,胡宗南已向戴笠了解过有关秦进荣的情况。
  戴笠与胡宗南既是同乡,又是莫逆之交,胡宗南到重庆,戴笠自然要热情款待。
  在戴公馆这两位盟兄弟促膝而谈。
  胡宗南郑重其事地说:“雨农,我要你帮我了解一个人的情况,必须详细、准确。”
  戴笠忙问:“是什么人?有哪方面可疑?是不是共产党分子……”
  胡宗南笑了起来:“你不要神经过敏好不好!我要了解一个人的情况,只不过为了如何安置他而已。”他将秦进荣的情况说了一遍。
  戴笠听了哈哈大笑了一阵:“真所谓‘无巧不成书’!张倩也让我了解过此人的情况……”
  胡宗南一惊:“她——!为什么要了解秦进荣?”
  “主要是怀疑此人的政治倾向。”
  “政治倾向?”胡宗南摇摇头,“在你们眼里,凡主持正义的人,都怀疑是共产党分子,‘红帽子’满天飞,搞得人心惶惶,这也不大好吧。”
  戴笠有点尴尬地说:“你老兄也言过其实了!我们是于这一行的,敏感一些倒是事实。”
  胡宗南仍旧摇头:“草木皆兵总不是好事。啊,你的事我不管,还是说说秦进荣吧。”
  戴笠答道:“据我们调查,还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胡宗南不满地说:“你怎么跟我搞起虚字眼来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戴笠无可奈何地笑道:“好!好!就算没有吧……”
  “不行!把‘算’字去掉!”
  “好——没有!”
  两人相对哈哈大笑。
  胡宗南又问:“你把张倩派到我那里,是什么意思?”
  戴笠忙解释:“毛人凤不能长期在外。我派张倩去接替他,完全是工作需要啊!”
  胡宗南冷笑道:“雨农,张倩一向以交际花身份在外周旋,可不能在我那儿搞出什么花样来啊,否则我会按扰乱军心论处,决不宽贷!”
  戴笠知道胡宗南是误会了,便笑道:“张倩一向自视甚高,她在交际场中周旋,完全是工作需要。现在她要主持西京站工作,不会再去交际场中周旋的。她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我相信不久你就会改变对她的看法的。”
  胡宗南虽似信非信,也不好再说什么。
  戴笠问起胡宗南为什么要调查秦进荣。胡宗南说明原因,戴笠恍然大悟。其实他当年在杭州时,也曾与秦致宇有过一面之识,对其为人也极佩服。
  “秦老先生当年执教甚严,对子女管教也必然有方。我想他的儿子是不会错的。”
  胡宗南点点头:“是的,很出众哩,我想留在身边着意培养,既能助我一臂之力,也为党国培养出众的人才,岂非一举两得!但在重用之前,是必须了解清楚的。”
  戴笠很赞成胡宗南的严谨态度:“我们的调查仅供参考,你在使用中再考查吧。”
  胡宗南不以为然:“我向来是‘用人不疑’。既用又疑,那还成得了什么事啊。你把调查材料搞一份给我吧。”
  戴笠当即让人从总部资料室找出那份调查材料交给了胡宗南。
  胡宗南有了戴笠交来的材料,又听刘横波讲了调查结果,心里的疑团顿消——他可以坦然重用秦进荣了,而且也有报答老校长当年照顾之恩的机会了。于是吩咐刘横波:
  “明天你拿两千块钱给秦老先生送去,聊济无米之炊;再拿我名片去见杨森市长,请杨市长多多关照,给秦老先生安排工作,解决住房,就说这份情我胡某人领了。你对老先生说,胡某军务在身,这次就不拜见了;进荣在我身边,请他放心;今后有什么事,只管写信告诉我,或者到办事处来,找张良主任帮助解决,千万不要客气、顾虑。”
  胡宗南取了张名片,并在名片后面批了两行字,交给刘横波,又批了一张“着办事处支取两干元现金”的条子,也交给了刘横波。
  胡宗南又说:“此番回去,要立即解散服务团——据戴雨农说,这个服务团只不过是张倩发展特工人员的班子,我们没有必要替她维持。对那些青年,一律发给遣散费,也可以甄别录用一些人——不能要女人,还要特别注意,不要把军统的人吸收下来。”
  刘横波答了个“是’字,看看胡宗南再无吩咐,才敬礼退出。
  胡宗南回到司令部,马上让尤德礼把秦进荣找了去。这回见面,胡宗南态度大变,拉着秦进荣的手,久久不放。
  胡宗南以亲昵的口吻说:“进荣!进荣!你瞒得我好苦啊!为什么不早说是秦致宇老先生的公子呢?”
  秦进荣保持着冷静态度:“实不相瞒,我从来没听家父说过有个当将军的朋友啊。”
  胡宗南哈哈大笑:“那是因为令尊只知有个胡寿山,不知有个胡宗南啦!”说罢又笑。
  胡宗南将秦进荣拉到沙发上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