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女作家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识梁凤仪的人都知道她随时随地的写作习惯,尽用所有生活上的时间空隙,不论人在飞机上、车上、船上,只要能坐下,她就摊开稿纸“沙、沙、沙”地写,不曾放弃分秒。发行的书商形容她说:“如果不是眼见,不会信以为真。梁凤仪可以一边在她经营的书店内,监督下属与我们合作收拾与填充书架,一边就坐在书店一角的地上写作。”
  最令人不能不佩服的是,1988年当她承受着匪徒入屋打劫的压力,要与警方携手布下天罗地网,等候劫匪落网时,她也依然伏案疾书,不让报上的专栏脱稿。当时与她并肩作战的警官说:“令我们骇异的不是匪徒的恶行,而是梁小姐在极度困扰之中所表现的冷静与韧力。”
  如何能在写作上发挥这种强劲的自制与意志力,梁凤仪解释说:“自创作中所得到的抒发,其实可以用另外很多较轻松的方法零星替代。销售上获致的经验效益虽然很好,但在商场上不缺比写作更能赚钱的机会。故而,上述二者的得益,并非不可取代。只有读者的拥护,令我想不到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以回报。也因为有着他们的支持,促使我勇敢而乐意地肩负起一份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前的社会责任,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利用其长处、机缘、实力去对民族国家社会作出心力的贡献。要通过文学创作把讯息传达于民,我认为首先要令作品流行,有了广大读者接受,才可以达到目的。市场推广的经验告诉我,要成为流行作家,必须先累积丰富的作品数量,形成一种气候,成为一个系列。在畅销之后,拥有庞大的基本读者层,始在写作上的工多艺熟,熟能生巧情况下,详尽而细致地创作一本更赤裸更坦率更多资料更曲折更不可为世忽视的有关香港过渡期内商政内幕的小说,如此计划安排,成效才会更高。”她又补充说:“我不能打无把握的仗,尤其在严肃的事情上。”
  梁凤仪决意以短短几年时间,为她渴望写成的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前的证券界血泪史做好总准备功夫。因此,体力分明不如青年健旺的她,身旁的商务家事有增无已,但她依然心甘情愿地放弃休息与娱乐时间,力抗身心得以轻松的引惑,在香港那个可以夜夜笙歌、纸醉金迷的环境中,坚持闭门面壁,挑灯苦写。在没有经济要求的压力之下,维持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劳动十四至十六小时,全年没有正式假期的生活方式,一步一步地完成她的心愿。
  显然,她的计划在逐步实现。不但在数量上达到她预期的理想,并在书业市场上引起震撼,就以反映受欢迎程度的销售成绩上,也极可观。她的作品开始出版,随即在香港各大书业的畅销书榜上一直占有席位。1990年与1991年香港举办的大型书展内,她往往是最高本数销售量的作家。1992年香港最具规模的市场统计调查机构SRH宣布,全港书店公认她是最受欢迎的三大作家之一。并获得了香港政府市政局与香港艺术家联盟联合主办的1991年作家年奖,表征了她在写作上的成就。
  同年8月21日,中国大陆中央一级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出版梁凤仪的系列式作品,使她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香港作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向来只出版在文坛上有代表性及肯定地位的文学作品,梁凤仪之入选本身就是对她作品价值的肯定。社长陈早春说:“作者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生活根基,研究过晚清的小说,有过从事戏剧创作和登台表现的经历,深谙通俗小说情节的提炼、故事编织和冲突的处理,作品有较强的可读性。而作品中洋溢的人类正义感、民族自尊心,是颇能感动读者,引起共鸣的。众多女强人的形象,能激励弱者自尊、自爱、自强。她的小说被目为'言情'小说,但她迥异于一般'言情'小说家。即使在爱情的玫瑰色中,也渗透着香港商业社会的光怪陆离;兰阁之中,树荫花下,也跳动着社会的脉搏,除了情人的倩影之外,还有社会的众生相。她着重反映的是香港回归祖国前这一特定时期、特定环境的社会生活。从这种意义上说,梁女士是别的作家所不可取代的,至少在目前。”
  人民文学出版社破天荒地推许香港作家,并作系列性出版,首先推出梁凤仪的三本作品是:《花魁劫》、《醉红尘》、《豪门惊梦》。随即引起新闻界的关注报道,消息发放全球,很为文化界瞩目,在各重点城市先后举办梁凤仪作品研讨会,纷纷发表的评述文章,转载各报刊,并修辑成专书《海峡两岸的梁凤仪》(1992年,勤+缘出版社)。
  综观梁凤仪作品在中国大陆作系列式出版及发行后所达至的成绩有下列数项:(一)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发行后一个月内就宣布再版,印销售数量约达三十万册。发行后两个月,即1992年11月全国新华书店及其他书店向人民文学出版社订购之册数,已令梁凤仪财经小说肯定在国内售出一百万册。(二)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签名售书创下一天销售三千册记录。在上海成绩更好,新华书店一天售出四千册。(三)新华社及中国新闻社将有关销售发布全球,中央电视台晚间七点新闻联播即日报道梁凤仪作品新闻发布会情形。台湾、香港以至全球各地之华文报刊均热烈转载。(四)随即引起海峡两岸电视台争相开拍梁凤仪财经小说的热潮。在台湾更有电视台版权争夺战,最终由上海电视台,陕西电视台与台湾电视台率先以协拍形式合作制播梁凤仪作品系列、诚属创举。(五)1992年全国书市在四川举行,宣布梁凤仪财经小说为最畅销书籍。
  这位被中国文坛领袖人物之一的冯牧先生称为“劳动模范”的香港女作家,除了励志创作外,从没有放弃创业的念头与行动。配合她本人的写作理想,于1990年12月创办勤十缘出版社,并在两年内被SRH调查报告报道为全港三大最受欢迎的出版社之一,已出版了九十余位海内外作家共二:百余种图书,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书本再版率达百分之八十,只有两年便出现股东意料之外的溢利。
  集团辖下的黄金屋图书公司是在香港经营数十间百货连锁店的中文书总代理,成绩亦有目共睹。
  梁凤仪认为:“经营出版社是将理想与商务配合,市场永远容得下悉心经营的生意。而实际上,读者风气很值得培养,因为一个愿意在课余工余阅读的人,即使他以此为消闲节目,也可以同时增加知识,并强化他应付危机的能力。”
  在营商、写作、照顾家庭之余,梁凤仪还尽她的一份力量筹组了一个香港政府批准的勤十缘慈善基金,以捐助华人社会之文艺活动、清贫奖学金及支持各种善举为目的。成立后,参与过的慈善活动有:香港警察子弟奖学金、香港英皇学院同学会东南亚七天学术交流团赞助、香港国际经济学会学术研究赞助、华东水灾救助、香港女青年会举办青少年阅报剪报比赛赞助、工业工程师专业协会大专奖学金、老舍国际学术研讨会赞助、上海学术发展基金会赞助等,以及积极捐助学业成绩优异及能写好中文文章的年青人奖学金,并鼓励他们学成后回到自己国家来工作。
  梁凤仪在企业上的成就,当然远远不如李嘉诚、霍英东、郑裕彤等香港富豪巨子,在文学上的地位,也不是冰心、老舍、巴金等公认的文学作家。然而她笃行“勤+缘'信条,充分发挥不折不挠,不亢不卑的时代女性奋斗精神,加上她的崭新创意,以及对国家、民族、社会、时代的爱护与抱负,处处都显示出高贵的情操,且发挥到企业与写作上,自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未必单纯以企业的资产值去衡量企业家的成就,那要牵涉到若干客观条件。若以企业家的创业态度、奋斗精神以及善用手上机缘条件得出的成就而论,梁凤仪是获得相当高分数的年青企业家。
  她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的一席话,表达了她的内涵:
  我觉得人生除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以外,也必须面对工作、事业、各种人际关系、国家和民族等问题。故此,我尽我最大的努力,盼望通过我写的故事,对现代人的爱情人情作出描写,对工商界可能出现的阴险奸诈、对九七年之前出卖中国民族与香港利益的政治阴谋,都提出指控,也对现代女性在国际都会中的奋斗作一些报道,更对香港回归祖国过渡期以内应有的良知操守作一个交代。
  她的作品,正是她这种愿望的深沉的展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