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8·23炮击金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3日、748分———51分,我5艘鱼雷艇相继以单艇进入距离3-4链以内,此时,靠目视和敌猛烈火力已可判断,前方敌舰并非“美坚”,而是“维源”,但部队已经撒开,不可能再收拢兵力转移攻击目标了。
  180、178、177、103分别占领敌左舷40°~50°射击阵位,105占领右舷80°、距离5链阵位,相继发射。“维源”灵活规避,舰上2门76炮、1门40炮、5门20炮疯狂拦阻。鱼雷无一命中。
  174向“沱江”发起攻击,同样未果。
  23时53分,180退出战斗中舱机故障,操纵失灵,高速大旋回撤出。突然174从左舷高速驶来。 瞬间,两艇相撞。180前机舱底龙骨被撞断裂,前进仅几十米,艇尾翘起即沉没,人员落水。
  174前机舱上甲板左舷被撞开一30公分长大裂口, 挣扎一段后亦归于沉没,人员落水。
  加之前役损失之175,战功显赫的鱼雷快艇一大队一中队3条艇至此全军玉碎。
  许多海军老头说:174、180如果不互撞,可能还有救,不一定沉的了。
  呜呼,战争无情!战争的残忍性、严酷性恰在于,你不能企望付出了鲜血就一定收获胜利,你还得准备抛洒了热血却不得不面对无奈的失利。战争是个常常按照“不一定”行车走道的家伙。
  仗打得很不理想,值得反思检讨之处甚多,当年的“战报”记录了查找出的若干教训:
  经过8月24日海战以后, 敌对我鱼雷艇的攻击已有戒备,以机动性好、火力强的大型舰艇加强护航并对我鱼雷艇可能来袭的方向加强了警戒,我未根据这些情况,适当地改变兵力使用和战术手段,以致造成鱼雷攻击失利。
  鱼雷艇与护卫艇的协同组织得不好。鱼雷艇速度快,在前航行,护卫艇速度慢,反而随后跟进,势必形成鱼雷艇先到先打,使高速护卫艇起不到按计划直接掩护鱼雷艇攻击的作用。
  艇队出击后,岸上指挥所担心海上指挥员对情况处理不好而过多地干涉了他们的行动,指示通报频繁,战斗七十八分钟,给艇队发报六十四份,实际上艇队只译出七份,影响了通信联络的畅通。
  岸指对情况掌握不准确。岸上雷达将“美”字号误判为“维源”号,指挥所未加分析。当鱼雷艇在接敌中与“美”字号相遇时,指挥所却认为是“维源”号舰,而令鱼雷艇避开,结果放掉了主要攻击目标。
  指挥艇有16人之多,人员过于集中,一方面会影响战斗指挥和战斗动作,另一方面指挥艇遭到损失,会造成失去对整个兵力的指挥。
  180艇雷达故障后不能排除。转移引导关系又不及时;超短波故障后,灯光、手旗又因事先没有规定简易信号,无法实施指挥,形成单枪匹马,个个跃进,攻击无效果。
  此次战斗,处于两次台风间隙,风大浪大涌大,实际上不宜使用鱼雷艇作战。指挥上有急躁情绪, 浪大,快艇速度又高,却过早地打开鱼雷固定栓,因此有3条鱼雷未经发射自动落水。另涌浪使队员艇逐次掉队,形成单艇攻击。如指挥艇当时能适当地控制航速,保持队形形成扇面射击,六艘艇攻击一个目标,是有可能奏效的。
  若干误算与教训,使已数次将敌人抛进大海的张逸民终于体尝了一回落海的滋味。老人回忆:
  那天, 我还是在180上,放雷转弯时,敌人一串40炮打中我右舷6、7
  发,机舱进水,一部主机停了。后甲板,中了一发76炮弹,舵系统失灵。
  我一低头,一块弹片正好把头皮削去一溜,你看,现在这里还有个疤。世
  界上就有这么巧的事,我要不低头,破片肯定镶到脑瓜里去了,现在哪还
  能同你坐在这说话,早喂了鱼啦。
  单车、舵失灵,180只能在海上划圆跑,也是巧了,174猛地从我右边
  冲过来了。我喊:减速!减速!撞上我了!说时迟那时快,就听砰的一声
  巨响,大脑还没反应过来哩,人已经在海面上漂起来了。
  由于艇下沉速度太快,我没来得及穿救生衣。头上微音帽的电线和艇
  还连在一起,艇下沉,把我一个劲地往海底拽,我赶紧把帽子摘掉。这时,
  我身边有4个人,敌舰距我只有200米,我说:都把救生衣解开,绝对不能
  当俘虏!电信班长汪继源说,我们响应参谋长号召。他们解开了救生衣,
  拿在手里。多好的战友啊,上岸后,就凭这一条,我一一给他们请功。雷
  达班长李尊伦把他的救生衣递给我,我没要,坚持了近一个小时,漂过来
  一个密封的瞄准具箱,我就抱着这个箱子游,这玩艺救了我一命。
  漂了近两个小时,发现另外一股十几个人,其中有两个重伤号,我组
  织大家把几件救生衣连在一起,让重伤号躺在上面。有人讲,应该向西游。
  我说,不要游,任它漂,人游没有海流力量大,一定要保持体力。我一会
  喊张三,一会叫李四,提醒千万不要散开,都围着我漂。鼓励同志们:岸
  上一定会派船来找我们!
  敌舰渐渐开远了,对它的担心一放松,才感觉到冷。虽是八月天,海
  水仍很冷, 风一吹,人都不会讲话了,猛打哆嗦。可以想象24日175的战
  友在海里泡了两天,有多艰苦。有两个东西很烦人:小海蜇,一会蜇你一
  下,刺疼刺疼的;另外是海鸥,围在头顶呱呱叫,飞得低胆大的还啄你一
  口。那一带鲨鱼很多,嗅到鱼腥味就会游过来,脑子想,弄不好就要喂鲨
  鱼啦。当时很明白,生与死,机会均等,各占百分之五十。人确实到了九
  死一生的地步了。
  身处绝境,其实没有时间想太多事,或者说想法非常简单,首先一条,
  宁肯牺牲了,绝对不能当俘虏。还有一条,我手下的人一个也不能当俘虏。
  尽管战斗失利了,但人要讲忠讲义,党教育了我培养了我,需要时,就要
  以死为党尽忠。
  大概到了半夜3点多钟, 海面传来高速炮艇的马达声。我很熟悉,知
  道是自己的船。我带着一枝手枪,等高速炮艇距离一、二百米时,对空打
  了3枪。 但没把子弹打完,剩下几发准备如不遇救,留给自己。他们还是
  发现了,靠过来,把我们一一捞起来。上了船,人冻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四肢都好像被木板夹住,不会动弹了。
  两艇25人, 全部获救。上了岸,大家都很懊丧。本来,180还有一台
  发动机是好的,我的驾驶技术一流,如果不相撞,我有办法把它开回来。
  174它伤在头部,如果加力开高速,让艇首昂抬起来,舱里组织堵漏排水,
  也可能不会沉。可惜它一减速,船头大进水,再加速,头太沉,不管用了。
  为什么会失利?我始终认为,1958年9月1日的天气,不适宜鱼雷艇出
  击。
  8月24日那天, 风平浪静,有的地段,海面就像镜子一样平。飞鱼在
  我艇前腾跃而起,一飞就是四、五十条,能飞四、五米高,百十米远,有
  的落到甲板上,好看极了。这样的天侯对鱼雷攻击很有利。
  9月1日不同了,台风刚过,还有五、六级风,海面涌浪太大。我当海
  军以来。从来没有呕吐过,那天颠得哇哇吐。风浪大了鱼雷艇就很难保持
  队形,没有队形也就谈不上什么战术了。另外,一浪过来,艇上了高峰,
  紧接着跌进浪谷,紧接着后面的浪头又打过来……这样一颠一震,打开保
  险栓的鱼雷很容易自动从发射管中脱落入海, 那天,我们6条艇,还没战
  斗呢, 自己先甩掉了3条雷。岸上有些领导不是很懂海上,他在雷达里一
  看到目标,本能反应“你们得给我干掉!”主观上急着要敲掉敌舰,客观
  条件放到次要位置上去了。平时遇到这样的天气是不会出海训练的,那天
  用鱼雷艇,实在是难为了一帮战友弟兄了。
  没打上,岸上雷达误判要负很大责任。另外,岸上指挥也显得机械、
  呆板;不灵活,攻击的方位角都给你规定得死死的。就我自己而言,没有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勇气,不按命令办,敌人进了料罗湾,这个
  责任怎么负?但从那以后,我接受了教训,不管你什么命令,我根据海上
  实际情况来处理,只要同样达到预期的目标。
  从海上指挥看,问题也不少,基本上是各打各的,打乱仗,我的通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