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为后不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迟疑中,凑在鼻端闻了闻,而后神色渐渐浓厉——

    十几日匆匆而过,展眼就到了回宫的日子。

    三月草长莺飞,桃花落了梨花白。

    钦赐的四马紫络軿车早早地在法华寺外候着,褪去了厚重的粗布衣裳,守孝之期已过,丧服不必再穿。

    陈婠换上新制的祥云春锦宫装,裙摆上黄鸟暗纹栩栩如生,是沈青桑亲手刺绣的,工艺非凡。

    安平似乎对要一同回宫的姑子“静慧”有些不满,后来经陈婠提醒,便才不多话,改口唤她沈姑姑。

    上了軿车,便沿着官道渐渐离开了法华寺。

    沈青桑坐在车辙外,身无长物,幽幽远眺,可见曾居住了四年的萍居,在山间若隐若现。

    直到她遇见了陈婠,这个年纪尚轻、却心海深沉的女子,沈青桑便知道,这一天终于来琳。

    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时隔多年,她即将要再次回来。

    “这并不是回京城的道。”沈青桑虽然多年未走,但还是记得的。

    御车的黄门便答,是官道修缮,只得改道回京,耽搁不了许久。

    没走出多久,但见迎面一架輜车缓缓而来。

    而后正正停在她们面前,布帘掀开,那人面容清瘦,温文尔雅,只是一身粗布袍子,昭示着不复从前的地位。

    沈青桑认得他,正是文昌帝的小儿子安王封沈,如今被贬为一届庶人。

    “还请你们主子下车,我有句话要同她作别。”封沈负手而立,虽布衣却仍是不掩高华气质。

    陈婠从帘缝中望了一眼,“青桑姑姑,咱们且尽快入京,不必理会。”

    岂料軿车还未启动,封沈竟是自顾大步而来,伸手便将车窗帘撩起搭在顶上。

    “何必如此绝情,日后咱们定会有再见之时,”封沈笑的令她极不舒服,仿佛要看透她的心思,“这东西有人要送你,想来你是不会忘的。他还有句话托我带给你。”

    陈婠接住他扔进来的事物,仔细一看,竟是把金鞘弯刀,上头镶着绿色的猫眼石。

    封沈笑的意味深长,“他日山高水长,西域乌蒙,见此物如见人。”

    那弯刀,竟是当初天河城山海关前,宇文瑾击杀敌人所用的刀。

    原来,宇文瑾虽名为昭王谋士,只怕早已和安王暗通曲款,那些兵力流入乌蒙,难怪封禛会恨极了安王。

    这其中,还有多少不堪。

    陈婠随手便扔出了窗外,“还请自重。”

    封沈本就身手好,极快地又将那弯刀递了进来,“陈姑娘和宇文瑾相识已久,可叹到现在都不知他真实身份。”

    陈婠摇摇头,“我认识的秦将军战死沙场,不知宇文瑾乃何人。”

    封沈眼中闪过极浅的厉色,“他即便是战死沙场,也是为乌蒙国的存亡而战,陈姑娘应该知晓,乌蒙皇族复姓宇文,宇文瑾正是部族首领左贤王的末子,乃乌蒙国血脉纯正的小王爷,他,岂会甘心俯首称臣?”

    陈婠一滞,尽管脑海中曾有预想他来历不简单,却没有料到会是如此身份。

    而混入汉军数年,能做到定远将军的位置,其间要多少筹谋和隐忍,方可成事。

    听到这番话,陈婠反而释然了许多,虽然立场不同,他的手段极致也不可效仿,但到底是能够理解他的执念。

    说完此番话,封沈饶有兴致地欣赏着陈婠的神情,大约是希望看到惊讶或是恐惧,可到最后,真教他失望。

    陈婠面不改色,只是挥手将帘子放下,“是时候该启程了。”

    那把弯刀仍在地上,被风沙覆了一层。

    恰此时,又一队高仗明黄锦车逆风而来。

    皇上一身玄红二色正服在身,对襟广袖,冠冕缵珠,犹如天人。

    他目光扫过封沈,淡然一句,“你的离京期限将至,朕不想在京城再见到你。”

    沈青桑悄悄趁拜见之时,将脚下的弯刀拾起来,藏于袖中。

    方才看陈妃的神色,想来不是好物,若皇上看见了,只怕不妥。

    封沈径自回身儿,车马简陋,唯有车夫小厮各一人相随,他笑言,“我与故人辞别,应是未曾触犯圣上的法例。”

    封禛缓缓迎向陈婠,将她手牵住,一同蹬车,“旁的故人可以,唯陈妃不可。”

    封沈与他对视而望,即便已经远于庙堂,江湖不见,但那种微妙的气氛,仍是逼得每一个都透不过气来。

    封沈骤然躬下身子,双手齐平高举过顶,深深一拜,“圣上康明,愿他年,有幸再见,就此别过。”

    封禛不言,就连作别的话也没有一句。

    想来天家情薄,兄弟之情尽于此。

    两队轩车相悖而行,在官道上渐行渐远。

    放下车帘,封沈笑意收住。

    以封禛好战黩武的手段,想来待京城初定后,便会动身西巡,乌蒙国,自然是心腹大患,急于除之。

    兵戈相见之日,不会太久——

    车中,封禛衣冠正色,穿戴很是隆重。

    对于方才之事,封禛亦不打算细问,安王封沈已成往事,再不会有人提起。

    她的婠婠,只能留在自己身边。

    拿出一枚三尾鎏金玉步摇,通身淬红,极是鲜艳贵重,封禛扶着她的肩,替她簪入鬓发间。

    而后又将紫玉琉璃璎珞,戴在她云锦宫装的领襟处。

    这两样配饰,皆是依照正色打造,绝非寻常佩戴。

    “朕说过,会亲自迎你回去。”他俯身,极清浅地在她耳边一吻。

    然后纳入怀中,“朕的香囊呢?”

    陈婠知道他为人执着,定要刨根问底,早有准备,仔细拿出来,青枝柳条外面已然密密实实地绣了一层点缀,十分精巧。

    她亲手戴在封禛腰间的束带上,和左面的玉佩相得益彰——

    来到朱雀门时,封禛站在车下,冲她伸出手。

    陈婠抬眼,但见皇城粉刷一新,鎏金异彩,飞檐高阁,九重天外。

    十里红绸。

    而门楼上红菱高悬,两旁阵列整齐,恭敬而待。

    陈婠施施然踏步下来,封禛执起手,与她一同前行,过处宫人跪伏如海浪,山呼万岁。

    “恭迎皇上圣驾,恭迎惠妃娘娘回宫。”

    眼前玉阶陡直,身旁如山如海,这是皇家最隆重的阵仗。

    而陈婠从离宫时的太子侧妃,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人之下的宠妃。

    宁春缓缓抖开手中卷轴,高声念唱:

    今陈氏贤淑,温婉孝悌,恪守仅训,温躬于朕心。今诏于天下,册封惠妃,立四妃之首,赐封号婉。授宝册金印,赐居毓秀宫。

    素来册封妃嫔只有宝册金印,唯有立后才会行晋封之礼。

    而如今陈婠册封惠妃,非但有封号,排场更在皇贵妃之上。



第45章 暖玉生香暗妒生

    “婉字,通婠,亦如婠婠性格温柔静婉,可还喜欢?”封禛始终牵着她的手,宣召完毕,便携她登高俯瞰,接受朝拜。

    “妾身,愿遵陛下旨意。”

    陈婠唇边挂着淡雅得体的笑容,不卑不亢。

    但从她略显淡薄的语气中,封禛自然听出了她的意思。

    心下不免有些不是滋味。

    裙摆上黄鸟如生,随风微微轻摆,站在那里,温文柔丽,正如花期刚好的白玉兰,清清淡淡,殊而不艳。

    她从前封后,却从没有过封号,众人都尊称她一声陈皇后。

    依古训,妃嫔晋封多以姓名为号,譬如温淑妃。

    若有封号,必定是皇上十分中意,特赐的字,以彰显恩宠隆重。

    朱雀门的玉阶上,封禛忽然侧过头来,见她鬓边的步摇歪了些许,便挽袖随手替她扶了扶。

    皇贵妃率众妃在后面,见皇上对婉惠妃如此偏爱,这才一回宫,连宫门都未入,便迫不及待地加封位份。

    待皇上和婉惠妃徐步而来,皇贵妃已然换上柔和的笑意,如春风一般,她迎上前,关切道,“初迎妹妹回宫,仓促中也并未准备贺礼,明儿再派人送去妹妹宫中。”

    陈婠应承着,却是看向皇上,“皇贵妃不必破费,妾身都听陛下安排便是。”

    皇妃贵心中冷笑,恨她极会作态,无论何时,总能装出一副柔弱堪怜的姿态,好似天下的委屈都教她一人受了去。

    大礼已成,皇上便淡淡一句各自散了,遂陪着婉惠妃去了毓秀宫。

    皇贵妃款款福身,眸子里却是冰冷一片。

    温淑妃轻哧一句,“婉惠妃的本领,旁人可是学不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