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颢也觉得失礼,嘴上却说着“不去就是不去了,累了不成?”
“方才还那样兴致勃勃,这会子功夫就累了?你这样还千里迢迢的跑来干什么?回去待在你的北海王府里!”
明德是知道其中的曲直的“算了,既然元颢累着那就先歇下吧,我让冉凌安排人去暗暗告知笙歌,我们明日一早便去蘅林,这样安排是极好的,刘先生也不必着急的,徐勉他们也不必去的,我派了他去查案子,元颢来到大梁少些人知道是最好的”
冉凌带着安排了元颢的住处,刘勰也回去了。
一阵倦意袭来,他摇摇欲坠的身子是再也稳不住脚步,踉跄了两步扶住床沿才稳住了身子,歇了一阵子,自己解了衣裳,这左手现在是全然没有了力气。
翌日
冉凌吩咐的轿子早就停在了袁府门口,是丁贵妃身边的晏姝随着来的,说是丁贵妃昨日见了笙歌的蜀绣,这日便是想要让她进宫去,这袁大人当然没有推辞的理,唤了笙歌出来随着进宫。
冉凌带着轿子刚好在预计的地方与笙歌的轿子相遇,晏姝才开了口“郡主,奴婢就送您到这里”
“多谢晏姑姑”
晏姝与冉凌示意,向冉凌带来的轿子的轿夫吩咐道“走吧”,冉凌又随着笙歌的轿子到了蘅林去。
☆、把酒作诗翩跹跹
“你可算是来了,这出个袁府还比出大梁的皇宫还难”元颢不遗余力的侃着。“可不及你出了北魏再到大梁来难”
与萧统来这里的一并有萧升、晋安往萧纲、侍中朱异、舍人刘勰、太傅沈约、北海王元颢。
这蘅林是萧衍送给明德的,外人不得进入。林中的树木更是集了天下的树种,因为明德极爱戏曲,林中还设了戏台,除此之外还有亭台。自从元颢发现了这块宝地便把这好地方作为集结地,每次来大梁没去处便都是在这里。明德、刘勰、萧升等及各文人雅士吟诗作词、清谈也常常在这里,这里四季分明,景色极好。
笙歌向沈约、刘勰欠了欠身作礼“这些虚礼做来干什么?快快起来吧”
二叶桉高耸的枝丫摇曳,风过窃窃私语,黑松笔直挺立,直插云天,金银忍东漫天散开的枝丫抽出了新芽,一切都是那样翕和,明德淡淡的说“这桢楠葱葱郁郁倒是个遮阳避雨的好地方”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到了亭里,就着坐蒲坐下,黎月和冉凌斟了酒。
元颢先开了口“先前北魏收编,收了一个才情横溢的人,你们道这人是谁?”
笙歌嗤嗤一笑“你们北魏收编囚来了哪个人我们怎么知道?”
“你是认得的”
笙歌认得?这倒是奇了怪,萧统早些年去过东楚一次,适逢北海王也去东楚,笙歌随萧统行才得以结识元颢,要说元颢和笙歌都认识的人只怕只有太子一人。
“元颢说的莫不是独孤信?”明德回了话。
“好记性,正是独孤信”
笙歌表示诧异,当时与独孤公子也只有一面之缘,只知道他才华惊人“独孤公子怎会?”
“你是有所不知,独孤信是鲜卑部落酋长家的,被朱尔荣收了,皇帝见他文能治国,武能杀敌便破格提拔为别将,这次本来也是要他一起来的,只是皇帝给了他一个新师让他操练,忙不过来。”
刘勰听了有这样一个人便是欣悦不已,可这样的人还偏见不着“这倒是遗憾了,可是听他做过什么诗?”
“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
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
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
如霰独留连。长路邈绵绵。
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
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
“这便是抒发了思乡的情绪”
“可不是?”
沈约接到“他的诗做的必是极好的,哪个时候也让他来清谈”
“必是要让他来的”
明德微微一笑“此般出去,我倒是也识得一个玲珑的人,只是来不及熟识便回宫来了,以后定是要再请教一番的”
黎月研了磨,冉凌便记录了他们做的诗词
明德喝了一口酒
“公子无于隔。 乃在天一方。
望望江山阻,悠悠道路长。”
元颢抽了冉凌手中的软笔自己写了起来,
而后又念道
“千金颍а櫰铮虺饬魉怠
争游上林苑,高盖逗春华。”
刘勰又接了下去
“名利白巾谈,笔札刘王给。
兹乐逾笙磬,宁止消悁邑。”
晋安王萧纲接过传过来的酒一饮而尽
“高秋度函谷, 坠露下芳枝。
绿潭倒云气,花心风上转, 叶影树中移。”
一人接着一人接过了酒做了诗,最后由笙歌收了尾
“坐卧邻空尘,凭附蟭螟翼。
越咫而三秋,度毫釐九息。”
刘勰说道“我们在这里讨论篇籍,商榷古今。我的《文雕龙心》与太子的《文选》选文定篇多又契合之处,何不融在一起?后来人也好一处看了”“此般是不好的,必是要有个分类才好”
元颢也有些乏便提议“笙歌唱一曲来解解乏吧”说着便唤了冉凌拿了乐器来,
笙歌却说“都说萧太子**山水,不好音乐。曾经泛舟后池,番禺侯轨盛称宜奏女乐。太子拒绝‘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但笙歌倒是知道太子琴声不凡,可否为笙歌调上一曲合上?”
这时元颢已经拿上了管萧“明德,你会弹琴?”
笙歌接到“怎么不会?”
“只道以前都是沈先生抚琴的”
别人是不知道,这笙歌和萧纲是知道的,明德琴艺精湛。
他曾经将宽袖长摆作了结,伐了竹、木做萧、枳。求得金、革制成玲、鼓。取来丝、匏做瑟、笙。宫、商、徵、羽响彻寰宇时,就在这亭前的戏台,他隔着水袖提起长摆,缓缓抬步,走上戏台。捻起长袖又洒出白纱,柔声婉转。他唱着苦情曲不敢流泪。走有台步,跑有圆场,唱有曲牌版式,念有韵律,做有做规,舞有舞规。
明德终是摆上了古琴,笙歌提起了裙摆,他的手轻轻的抚着如清晨的露水滴答,隔着山水旁听。
她迂长袖而屡舞,仍然翩跹跹以裔裔。
元颢却停了萧声,萧升也罢了胡琴,她的步调跟着他的琴声越来越远,此刻竟是没有人跟得上了。明德的左手不便,他的琴曲是没有徵和羽这两个音阶的,所以更为独特不易和上。
她在戏台上独舞,他在亭里独奏却是那样的契合,真真只有这样的你才能配上那样的他,真真只有这样的她让你奏琴。
这样便是过了一日,元颢也回了北魏,萧统的《文选》,刘勰的《文雕龙心》亦是更为接近了。
☆、满城肃杀出战征
徐勉和俞药也查清楚了尹柯的案子。
太子眉目轻颦,高高在上的你说临川王萧宏意图谋反,你说是要查明萧宏,所以一步一步不敢轻举妄动,所以你做了“竟陵八友”的小人不顾,所以你包庇临川王的一切,现在是查到哪里去了?尹柯的枉死竟是唤不回你,你还是执意相信着什么?修筑浮山堰,以水代兵,就这样毁了,你还妄想统一南北?萧衍,你还是你吗?还是在生死边缘仍然觉得你是我今生的幸事的父皇吗?
萧衍仍然是一直随着临川王萧宏,执意不让临川王萧宏带兵征讨叛贼文僧明和田守德,就这么当是我大梁白白失了这五万兵马。
萧统也没有劝谏,只因为讨伐文僧明是必然的,只是时机未到,文僧明和田守德一投降到北魏便得到了魏帝元恪的重用,大梁这方萧宏仍是毫无动作
“徐侍郎,临川王之事定要上心”
“是”
521年,太子请旨北伐叛贼文僧明和田守德。
“文僧明、田守徳得我大梁五万精兵降北魏,北魏不和,不伐难以震我南梁大气,奏请吾皇下旨许了德施带兵征伐”明德上谏
萧衍许久才言了一句“众爱卿意为如何?”
“我朝太子骁勇,实属可嘉可赞,文僧明在北魏可谓是如鱼得水,加封进爵,兵力大增,只恐太子千金之躯有了个什么闪失乃是我大梁之祸”说着大臣便矮跪下了身子
太子萧统曾在国内剿叛,平了各方内乱,太子文武双全,这些功绩是无人不认可的。正因如此
“伐文僧明那逆贼下官以为焉不必太子出征,请皇上斟酌。”
一名武将站了出来“下官请旨出征”打仗本就是武夫之事
那样一个人,战场是不适合他的,他这样的人该是被保护在盛世里夜夜笙歌,日日吟诗作词的。
萧衍一时犹豫不决
北康王萧综提了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