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哥们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羡慕的荣耀。

堂弟蒋运财在扬州最大的一家酒楼为蒋运明和江萧萧举办了排场浩大的定亲宴会。蒋家在扬州的所有亲朋好友几乎都出席定亲宴,场面十分壮观,比普通百姓家的结婚宴还要豪华、喧闹。蒋运明最终醉成了一摊幸福的烂泥。

两天后,辛波开车接上曹亮,毅然前往被隔离的欧阳青住处楼下,探望欧阳青。欧阳青戴着口罩,握着手机,出现在阳台上,精神抖擞地冲两人挥手致意,像是在检阅什么人。曹亮在电话里问他,这段时间跟前妻相处如何?欧阳青嘿嘿乐着,却不肯正面回答。看来破镜俨然已经重圆了。

一个不知从何处冒出来戴着口罩的女新闻记者来到辛波和曹亮跟前,忽闪着两只水灵灵的大眼自报家门过后,便提出希望能够采访居然敢不戴口罩还满世界转悠的辛波。

“辛老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您居然不戴口罩出现在公共场所,您能解释一下,您是怎么想的吗?”女记者隔着口罩,发出沉闷的嗓音。

“你要是把口罩摘了,我就回答你的问题。”辛波乐呵呵地让女记者碰了个软钉子。

年轻的女记者似乎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毅然拿掉了蒙在脸上的口罩,然后带着明显挑衅的目光注视着辛波。那意思是说,这下你满意了吧。

“哎,这就对了!”辛波指着阳台上的欧阳青,对记者说,“看见了吧,那是我的一个哥们儿。我们今天来看望他就是要向他表明,‘非典’不是谁都能得上的。就跟买彩票一样,中大奖的能有几个呀。当然,必要的防范还是应该的。得上的不要害怕,更不能绝望。没得上的也别幸灾乐祸,就更不能自个儿吓唬自个儿。咱北京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倒建议你应该去采访我的一个熟人,前不久还冒着大胆,斥巨资买下了咱北京的一块儿地,准备盖居民住宅楼。像这种人,人家是怎么想的,那才有新闻价值,你说呢?”辛波说完,冲身边的曹亮做了一个鬼脸。

“辛老师,据我所知,这段时间有很多大腕儿、明星纷纷离开北京,去了非疫区躲避‘非典’。那你为什么没有离开呢,能谈谈这其中的原因吗?”记者没有理会辛波企图转移目标的伎俩。

“原因?这没什么原因。我、我压根儿就没想到要躲到什么地方去。老话说得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至于你说的明星大腕儿们纷纷逃走的消息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倒是知道有不少咱北京的假洋鬼子们抱头鼠窜的例子,投奔所谓的第二祖国去了。这些人跟当年历经千辛万苦,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前辈们相比,就很具有典型意义。其实你也可以采访一下那些人,没准儿能出大彩儿。”辛波继续跟记者兜着圈子。

“你认为经过这次‘非典’,是否能够改变人们以后的某些生活方式,或者是生活习惯呢?”记者问。

《哥们儿》第五章(22)

“肯定。现在就已经变了。你看阳台上我的那哥们儿,夫妻离婚好几年了,可是‘非典’却让他们又重新生活在了一起。你看他笑得乱七八糟的样子,就明白了。呵呵……”

抬眼望去,欧阳青也已摘下了口罩,冲着这边嬉皮笑脸、眉飞色舞地比画着,看上去就像个情绪亢奋的哑巴在讲述自己因祸得福的曲折经历。

第二天,京城一家报纸刊登出了一篇标题为“‘非典’时期的非典型明星”的报道。文章很难说是褒奖还是挖苦,反正让辛波心里别扭了好几天。

欧阳青跟前妻确实是和好了。自从出院戒了酒以后,欧阳青的身心奇迹般的得以迅速恢复。他的思维和脾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佳状态,在成熟中又添加了沉稳与平和。那天前妻被意外地隔离在了家里,两人经过了几天的适应,很快就又找回了过去熟悉的感觉,只是没有同床共枕而已。再后来,说不清是谁先主动有所表示了以后,两人就顺理成章地钻进了一个被窝儿,进而发展到了一发而不可收拾的火热境界。

潘文霞跟欧阳青离婚以后,经人介绍,曾经谈过两次男朋友。并与其中的一位有过短暂的同居关系,结果很快就又分手了。因为她发现那男的身上有一种令她实在无法忍受的狭隘和自私。这件事情她暂时还不打算告诉欧阳青,因为她觉得时机还不成熟。如果两人真有一天要谈到复婚的话题时,她会如实坦诚地向他说明这一切的。

关于复婚的动议当然是欧阳青首先提出来的。潘文霞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起身站到了窗户跟前,背向欧阳青,像是在思索着什么。过了好一阵子,她缓缓地转过身来,表情坦然地讲述了自己曾经有过跟别的男人同居的经历。欧阳青静静地听着,直到潘文霞讲完最后一段话。她说:“我之所以要把这些事情跟你讲清楚,是因为我不想在你面前隐瞒什么。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彼此应该相互坦荡、真诚。你在变,我也在变,我们曾经夫妻一场,后来分手了,现在又走到了一起,这也许只是个偶然,但既然发生了,我想我们都应该更加珍惜这次机会。你说呢?”

欧阳青站了起来,走到前妻的跟前,轻轻地把她搂进了怀里,喃喃地说:“我知道,我、我会的。以前都怨我,我太不懂得珍惜你了!其实,其实我一直都很爱你!前些年,怎么说呢,我、我确实太荒唐了。现在想起来,啧,是挺操蛋的!”

他感觉到前妻的身体在轻微地抽动。她依偎在他怀里,哭了。他感到了一种久违的轻松和快乐。

爱情是春天的植物,它使一切都散发着希望的芬芳,哪怕是它身畔的那些断垣残壁。

——弗洛姆

要说起来,叶远远的茶馆早就应该关门了。既然开着,就得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指示,采取各种规定的消毒措施。一个多月过去了,除了姚凯,几乎再也没有其他顾客光临过茶社。完全是赔本赚了吆喝。几个服务员也都回各自的老家暂避风头去了。姚凯和叶远远的交流从语言到表情再到感觉都有了从量到质的变化。在姚凯内心蕴涵的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而难以克制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姚凯仍然还无法断定叶远远对自己的好感究竟到了一种什么程度。现实中很多事情是无法依照小说创作的逻辑去判断,或者是杜撰编造的。因为叶远远和他毕竟是长着两个脑袋的两个独立、鲜活的个体。对于窥视叶远远的内心世界,他的想象力再丰富也无济于事。为了避免唐突而导致无法挽回的尴尬,姚凯变得越发的谨慎小心了。他随时都在告诫自己,除非对方有所表示,否则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越过正常的界限范围。这种蠢蠢欲动而又举步维艰的荒诞局面令姚凯像只热锅上的蚂蚁,忙乱而又无奈。他发现自己在观察事物和人的能力上缺乏灵性,很多时候都是凭着主观意念和遐想,得出的只有老天才知道是否是真实正确的结论。这种情况用在小说创作中绝对是毫无问题的。但要是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可就实在有点儿不靠谱了。

《哥们儿》第五章(23)

姚凯刚刚进到茶馆不久,便接到了辛波打来的电话。辛波约他在茶馆见面。

半个小时以后,辛波和曹亮到了,没隔多久,老熊头儿和张文也相继出现了。几个人嘻嘻哈哈地讲述着这些日子各自的见闻。老熊头儿心有余悸地告诉大家,前两天他们家邻居的儿媳妇患了感冒,结果一下子来了好几辆救护车、警车,还有一大堆浑身雪白背着喷农药用的那家伙什儿的人,折腾了一个上午。结果虚惊一场。“哎呀,我的妈呀,那阵势就跟美国大片似的,邪乎得人啦!”

“妈的,几天不见,就跟隔了一百多年似的!”曹亮感慨道。

张文的情绪十分低落。这场‘非典’给他的夜总会带来致命的打击。夜总会关门停业了,什么时候能够重新开张,目前还看不到任何希望。这段时间在家里跟老婆没少掐架。儿子张德明在他的眼里也变得越来越没样儿了。他现在几乎完全可以断定,儿子张德明不是他张文的种。这个可怕的念头成了他日夜焦愁和倍受折磨的痛苦根源。想来想去,曹亮和辛波是他现在唯一能够倾诉苦恼的朋友,也想让他们给自己拿个主意。要是再这么下去,他担心自己的神经总有一天会彻底崩溃。

“张文,你这是咋的了,眼圈都是黑的。是不是为夜总会的事儿?”老熊头儿关切地问道。

张文唉声叹气地摇摇头,一副有苦难言的可怜相。

“我说张文,你就想开点吧。你们家夜总会这些年没少挣黑心钱,你就权当这回是老天爷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