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传奇"商人胡雪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语,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过则相规,言而有信”等等,这些都是都说明了诚信对于做人的重要性。做人如此,做生意更应如此,如果得不到顾客的信任,其商业必定也走得不会太久。

做人讲诚信,是人生宝贵的财富。诚信,历来被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的国家,要敬业而恪守信用,要节约资源而富有爱心,只能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民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其中有“一省”就是每日反省一下自己与朋友交往时是否有违诚信。这些说明了圣人与贤者都是十分重视诚信的。做人要言而有信,说一句算一句,才能交得的朋友,因此,人生的道路就会变得开阔起来。

信誉,是商场的第一法则

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信誉的好与坏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败的衡量标准。如果没有好的信誉,就没有了好的形象立足于社会,更没有好的发展。在商业战场上更是如此,信誉就是力量,信誉就是金钱。谁能把握住这一法则,谁就能取得商业战争的胜利。

胡雪岩被称为清朝“第一财神”,并不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他曾协助左宗棠开办洋务,兴办工业,成为徽商著名的代表人物。在胡雪岩年轻的时候,他身无分文。但是,他凭着自己一向言而有信、一诺千金,获得了人们的信任。也正是因为他信守诺言,朋友们才会为他筹集一万石大米,并帮他装运上船,使他走向成功之路。后来,胡雪岩创办“胡庆余堂”,立下了“戒欺匾”,他始终恪守“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获取厚利”的经营之道。“胡庆余堂”的发展成为与北京“同仁堂”并列的南北两大中药业巨头。这与胡雪岩做人做事讲诚信,守诺言是密不可分的。

信誉与商人犹如水与鱼的关系。商人离不开顾客的信誉,就如同鱼离不开水一样,没有了信誉,商人的生意就不会撑得太久。那些留传了百年的老字号,哪家都离不开几个“诚信”的故事。纵观中国历史,“信”一直被人们看作是做人之本、立身之本的重要法则。不仅仅在商界要讲信誉,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信誉对于经营者来说,是任何资本都无法与之比拟的。要想建立良好的信誉,经营者就必须坚持按规矩来办事才是最关键的。我们常说,经营者的信誉建立在货真价实的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的老实诚信、实实在在的依约上的。总而言之,这些能够帮助建立信誉的关键就在于照规矩办,只有规规矩矩按照大家都知道的,也是大家应该遵守的规矩办事,才能使人信服,也才能建立起信誉。没有人会相信,一个人做事不顾章法、不守规矩,就能够获取商场上胜利的。

雪岩启示:

做人做事要言而有信,做到说一句算一句,才能建立良好的信誉。信誉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要想有好的信誉度,就必须要诚实做人,本分做事,才能成就大事业。诚信,能给你带来一生的财富。一个有信誉的人,他的感召力是巨大的,产生出来的力量可以把不可能变成现实。无论环境如何恶劣,只须坚持诚信做人,以信为本,必能成功地创造出奇迹。

第六十二章  背信弃义不可为

胡雪岩从来就不做背信弃义的事。因为他知道信用对于一个人或一个商人多么重要!“信”是经商获取成功的重要法宝。所以在经商生涯中,胡雪岩经常说:“做人无非是讲个信义。”由此可见,胡雪岩对“信用”二字极为重视。在胡雪岩的眼里是容不得背信弃义的沙子,为了能够维护自己的信义,他甚至少赚一些钱,也要赢得合伙人的利益。

背信弃义不可为

背信弃义不可为,这是胡雪岩的经商之道。对人讲信义,还表现在对自己的许诺要慎重。在商场上,讲究的就是干脆漂亮,一句话就要定局,说话就是银子,所谓一诺千金。因此,你可以不答应别人,但是一旦答应下来就一定要做到。如果没有充分把握,就不要轻易许诺,否则,你将会背上背信弃义的罪名。

有一次,胡雪岩与王有龄、张胖子一起去上海解决上一任留下的运粮问题。到了上海,为了解决此问题,他们可以说是大费周折。终于经过一番的努力,胡雪岩、张胖子与松江漕帮老大尤五达成协议,松江漕帮在上海的通裕米行先为官府垫付十几万石大米,以解浙江海运局漕米难运之困。等到浙江漕米运到上海,浙江海运局再以等量大米归还松江漕帮。当时漕运改为海运,漕帮也遇到了一些麻烦。漕帮外在力量虽然雄厚,根深蒂固,派头、场地都过得去,但尤五作为龙头老大,心中自有一本难念的经。整个漕帮从乾隆年间就开始一直以借债度日。而眼下漕帮有一批大米想卖掉,换些现银,让帮中兄弟心里有个安慰。但胡雪岩借米,还仍然是米,不是现银。所以使得漕帮资金周转很紧张。但胡雪岩这位生客,又是师傅魏老太爷看重的人,实在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难处。所以尤五只好自己再想其他办法来解决眼下的困难了。

这时,胡雪岩也看出了尤五的难处。所以胡雪岩心里在想,为人处世总要为人设想,别人才会尽心地帮你。于是,他诚恳地请尤五说出漕帮的难处。听了尤五遇到的困难,他当即答应给他们兑换为现银。此时,尤五听了很是高兴,困扰他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第二天,胡雪岩向王有龄报告运粮的事解决了,王有龄也很高兴。此时,王有龄脸上有一种令胡雪岩不解的表情。原来,王有龄有一个更好的赚钱办法,他对胡雪岩说:“我们先用尤五的这批米交兑,浙江那批漕米我们先暗中囤着,等到青黄不接,加上兵荒马乱年代粮食一定会猛涨,到时能卖个好价钱”。胡雪岩说:“主意倒是好,可是我们做不得,江湖上做事,要说一句算一句,我们已经答应了漕帮的事,就不能反悔。否则会叫人看不起的,以后也就吃不开了。”听了胡雪岩的话,王有龄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就舍弃了自己的好主意。

由此可知,胡雪岩作为生意人,他从不因贪图眼前的利益,置信义于不顾,而做出毁约的事情。他在经商中,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说一句算一句,只要答应了的事,绝不反悔。因此,胡雪岩赢得了他在生意场上一个个好朋友。而他的这些朋友为他以后的生意也都给予许多的帮助。

胡雪岩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他都能够坚守自己的诺言,对别人守信用。他深知,要做一个讲信义的人,自己说出去的话是不能收回的。有时候,他明知能够大赚一笔的,但是他也不做背信弃义的事。尤其是在江湖上做事,就必须做到“一句顶一句”,也就是说,答应了的事情或达成的协议,只要没到万不得已,就一定要认真地履行,不能随意反悔。

雪岩启示:

商业买卖双方的关系,就是一种交换关系。这种交换,本质上应该是一种互惠的自愿交换,只有以自愿为原则,以互利为目的,这种交换关系才能长期保持,也才会有生意的兴隆。俗话说,“信义通商”、“诚招天下客”,能以自己的信用诚实招来天下客,生意也就没有不兴隆的道理。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做人背信弃义之事不可为。

第六十三章  凡事忍让,以大局为重

“忍”字头上一把刀,没有谁愿意“忍”。有时候,被人们视“忍让”为懦弱的表现。但是,凡成就大事者,必须要学会“忍”,要以大局为重。居高临下看问题,忍一时之气,求一事之全,何乐而不为?在中国历史上,“忍”则被视为修身养性之本。俗话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让,对成大事者而言,则是一种具有深远宏大眼光的策略。

忍让,以大局为重

忍让,以大局为重,是胡雪岩经商之道。在商场中,胡雪岩以宽容和忍让、得饶人处且饶人来制止对其报复。从而为他收服别人、让人忠心为自己做事做好了铺垫。胡雪岩的忍让并不是一味地“忍”气吞声,而是有技巧地“忍”,也是以大局为重的“忍”。

有一次,胡雪岩与庞二合伙做丝业收购。两人齐心协力,目的是为了逼压洋人,从而能抬高国人丝价。为这件事,胡雪岩费了大量心血,做得也很是不容易。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临近交货的时候出了一个乱子,被朱福年暗地里捣了鬼。

朱福年是庞二的档手,人们都称他为“猪八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