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梦新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秽语、隐去署名的现象或可获得解释。——有一种可能是,此种本原为某大官僚准备〃 进呈〃 之用,但后来发现〃 删而未净〃 ,其间〃 碍语〃 触讳之处尚多,未敢即用,后遂为戚蓼生所得。

总之,《红楼梦》的历史是十分复杂的,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研究。

读戚本时,与正文同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它的很多不见于他本的回前回后批语。我觉得很值得着重研究。多年来亦未见有人论述,本文不揣,拟试作一些初步探讨,聊备参助。

这些批语,在回目之前的,不标名目,回后的则标曰〃 总评〃。回前批皆自占一叶,不连正文回目。回后总评款式较活,如正文后面有空白地位容得下,即接写总评,不另起单叶。从内容看,回前回后亦无明显区别,文体都是散、骈、诗、词、曲,杂出不一。

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本中,主要批者自应是脂砚,但也夹杂了少数另外如松斋、梅溪等人手笔,有时已颇费分疏。到戚本里,想要解决批者共有几手、都是何人的问题,就更感困难。粗略分析,其中一部分明显是脂批,一部分似乎出于另一批者。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原作者曹雪芹的遗笔。

如第二回回前批云:以百回。。之大文。。,先以此回作两大笔以冒之,诚是大观。世态人情,尽盘旋于其间,而一丝不乱,非具龙象力者,其孰能哉?这条批,加上第二十一回回前批所说的: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之三十回。。。。。,犹不见此之妙。……(按此条亦见庚辰本,小有异文)可以证明曹雪芹的真本原著,全书是一百一十回(清代小说时有章回数目是故作奇数而打破偶数陈套的,《儒林外史》即然,鲁迅先生指出过:〃 吴敬梓著作皆奇数,故《儒林外史》亦一例,为五十五回。〃 ),那么作这种批语的,已然看见曹雪芹原著全稿无疑,而具有这一资格的,只有脂砚等极少数〃 圈内〃 人。

更如第四十三回有一条总批说:写办事不独熙凤,写多情不漏亡人。……此所谓〃 情情〃 者也。

〃 情情〃 是曹雪芹原书末回中的字样,则此批者不但知全书为百十回,而且已然见过末回了。所以都可证这一类批就是脂本所遗阙的脂批,却在戚本中保存下来。这个绝不可能出于不相干的后人之手。

戚本这些批中偶尔留下一个署名:〃 立松轩〃。如果暂不纠缠这〃 立松轩〃 究为何人别署或化名的话,那么可以说,在脂批之外,又有一位立松轩作了批。对这个人,当然需要研讨。

〃 立松轩〃 一号,署在第四十一回回前一首七言绝句之下。由于戚本批中有很多七言(偶有五言)绝句,这就又需要先对绝句式批语进行重点考察。先引带署名的这一首看看: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

这是就本回〃 品茶栊翠庵〃〃醉卧恰红院〃 情节中妙玉、刘姥姥等人的遭遇和处世态度而抒发感慨的,着眼在〃 世情〃 即封建社会中的世念人情这一点上,引人注目。所谓世态人情,其实指的就是那个历史社会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即阶级关系的各种表现与反映。

我们稍为留意下,便可看到其他篇中也有与此相关联的文义。如第六回回前绝句云:风流真假一般看,借贷亲疏触眼酸。总是幻情无了处,银灯挑尽泪漫漫!这是因刘姥姥初会凤姐而作。又如第三十九回回前:只为贫寒不拣行,富豪趋入且逢迎。岂知著意无名利,便是三才最上乘。

亦因刘姥姥而发。

第四回回前: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悲伤说世途。作者泪痕同我泪,燕山仍旧窦公无。

这个第四回,写〃 护官符〃 ,过去很少人加以注意,它却是总括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是全书的一篇纲领。绝句特作如此揭出,要人着眼。

第十六回回前:请看财势与情根,万物难逃造化门。旷典传来空好听。那如知己解温存?这是就元春晋封而畅言抒感。在乾隆时代,敢于如此措语见意,胆量之大,令人惊异。这些绝句,从思想感情、文笔风格来看,都相一致。在能够提出有力反证以前,我们恐怕可以说,这该都是立松轩的作品,因为不应要求他在每首绝句之下都必定要署上这个别号。

再进一步,可以把这些绝句的情况和书中原来的〃 标题诗〃 比比看。例如戚本中第五、六、七回各有一首在回目之后、正文之前,标明〃 题曰〃 的标题诗(其它脂本开卷数回亦多有这样的标题诗),除第六回为五绝、俟后另论而外,两首七言的如下: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何名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到第八回,原无〃 题曰〃 的标题诗了,却有回前绝句云:幻情浓处故多嗔,岂独颦儿爱妒人。莫把心思劳展转,百年事业总非真。

同样情况,回数很多。兹举数例:幻景无端换境生,玉楼春暖述乖情。闹中寻静浑闲事,运得灵机属凤卿。(第十一回)生死穷通何处真?英明难遏是精神。微密久藏偏自露,幻中梦里语惊人!(第十三回,切秦可卿之事)欲显铮铮不避嫌,英雄每入小人缘。鲸卿些子风流事,胆落魂销已可怜!(第十五回,切秦锺之事)这些现象,使我开始疑心回前绝句,莫非即为陆续补撰的〃 标题诗〃 ?为了便于帮助说明问题,今将诗词密集部分,即从开卷到第五十四回的情况,列表如下:回标题诗回前回后备注数(七律仅见于甲戌本,总冒全书)五绝即〃 谁解其中味〃 一首,此在1 (七律)五绝散诸本正文中皆有,唯甲戌、梦觉二本脂批指出:〃 此是第一首标题诗。〃 盖实居〃 楔子〃 与正文暗接之处。

23七绝散曲、词、散、七绝散、散、七绝此回标题诗除程本外诸本所同。

散45七绝七律、七绝散词散七绝亦见杨、蒙、舒本。(词似《一剪梅》而不全)6 五绝七绝曲五绝亦见甲、杨、蒙本。

7 七绝词散七绝亦见甲、己、庚、蒙本。

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七绝)七绝散七绝七绝七绝七绝七绝七绝七绝散、五绝七律七绝词散散散散散散散散散七绝散散散(唯甲戌本有标题诗七绝)回前散、绝,亦见己、庚、蒙本。

(词似半首)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散、散、散七绝词散五绝散散曲曲七绝曲曲散五绝、七绝散、散词曲散、散四言四句诗散四言四句诗散散散七绝、散曲散散散七绝散七绝散五绝七言六句诗散、散散七绝散七绝散(词似半首)回前散文批后引汤显祖七绝,亦见庚、蒙本。

414243444546七绝七绝七绝词词词散散散、散七绝散散七绝署立松轩。

474849505152535455「附注」

词曲词散散散散散七绝散散散散、散散、散散、散、散散、散、散散、散散散以下参看「附注」。

一、批语中偶有四六骈句,为数极少,今概以〃 散〃 字,不另分类。

二、自第五十五回以后,除第六十四回回后、第七十回回前,又两次出现七绝外,再无他例。

三、自第五十五回以后之其他诸回,前后批语,除第七十九回回前为词(半首)的形式(第六十四回回后七绝之后又有曲一首)以外,扫数为散文批。(最后一首七绝,系他人窜入)四、唯第六十七回前后无任何批语。盖此回在脂本中原缺,戚本中系后补。

五、《红楼梦》原著为一百一十回,前半写〃 盛〃 ,反衬后半之衰,故以第五十四回为分水岭,前后笔墨迥然不同。韵语题句集中于前五十四回,恰为半部,此现象似说明,此一工作仅仅完成一半,后半尚未及作。

六、所引汤显祖七绝,确见《玉茗堂诗》之九,题为〃 江中见月怀达公〃。按达公指庐山归宗寺僧真可,真可字达观,号紫柏。

由上表及附注,可以看清的便有几点。在戚本中:一、有回前七绝的计二十回,有回前五绝的计三回,共得二十三首。

一、此二十首七绝中,与戚本原有标题诗并出者只一首,即第六回,而此标题诗原系五绝(即〃 朝叩富儿门〃 一首),并不是七绝体的重出。

一、此二十首七绝中,与他本的标题诗七绝体并出者只一首,即第八回。但此标题诗(即〃 古鼎新烹凤髓香〃 一首),仅见于甲戌本,他本皆无之。

一、此二十首七绝、三首五绝,绝大多数独出,居于回前。少数与曲体、散文体批语并出者,但绝句皆居最后,无一例外。

基于以上几点,我更增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