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梦新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相并,呜呼!琴柱顿摧,案尘谁拂?招魂不下,愿九死以相从;同穴为期,待双棺之夹我!椎心衔恨,屑涕作铭,铭曰:原则平,地则灵,妥君之体兹永宁。石可泐,木可揭,思君之心终不绝!这篇文字还算精彩而真挚,足可传这位画家而兼佛学家的刘三姑了。借此可窥刘氏一门之情况,刘宽夫、刘子重的为人,不难推见一二。乔还有两篇祭文,感情甚笃,又由她姊妹二人的生年卒月和年岁,大约可以知道刘铨福也生于嘉庆,而卒于同、光之年。

金武祥《粟香三笔》卷二有一条说:大兴刘宽夫侍御位坦,有婿三人,皆以〃 年〃 字命书,时人撰出联云:〃 刘位坦三' 位' 令' 坦' ,乔松年、吴福年、黄彭年——刘家女待' 年' 而字〃 ……由此知道刘子重尚有一姊妹嫁吴福年。

李濬之《清画家诗史》庚上叶四十六记云:刘位坦,字宽夫,大兴人,道光乙酉拔贡,以御史出守湖南辰州府。家富收藏金石书画,工花鸟,兼善篆隶。子铨福,字子重,官刑部主事,能世其学,亦善花卉。

下载刘宽夫诗二首,自成一格,不落陈套,颇有滑稽突梯,掉臂独行之概。

李氏又曾把凡关于君子馆甎的拓片题咏都搜集起来石印为一册,兹不具引。他有一幅刘子重所藏馆甎拓本,南皮张药林补为一盆花卉,唐玉题记。

此外,《萝藦亭遗诗》卷二叶三十一有一首〃 广济寺蜡梅一株,京都所无,与刘宽翁外舅,马研翁舅、戴云翁侍御、何贞翁编修置酒其下赏之,甩东坡《海棠诗》韵〃 的七古,可证广济寺为其家〃 叠书龛〃 的话。《陶楼文钞》卷十四叶十六有《祭外舅宽夫先生文》,可征其生平大略,据知卒于咸丰十一年九月。因找不到一篇刘铨福的墓志行状,不便拿他父亲的祭文来算数,只好〃 割爱〃 了。都说完了,只是甲戌本的来源线索,一些也无,实在没有办法。勉强拉扯,只何绍基在他的《诗钞》卷十八叶七有一诗提到半亩园,下注:〃 主人崇朴山' 注14'侍郎〃。按崇氏即女诗人恽珠的后嗣。恽珠也能画,能传南田的家法,嫁给旗人,曾有和大观园菊社、兰社的诗,很令人注意。而甲戌本后面的濮氏兄弟的跋' 注15' ,则写明是在半亩园所记。可注意的是这一线索。何、崇、刘等人皆同时,又彼此辗转有认识交游的可能。因此,我疑心并假设:甲戌本很可能是崇氏的东西,后来归入刘铨福手的。但须要再发现材料来证实或推翻这个说法。

「补记」冯其庸先生惠示一幅刘铨福的手迹,是题开元铜简拓本的诗文二则,皆小楷。一录叶润臣的题诗(叶润臣即叶名澧),末署〃 己未季秋,鹤巢夫子大人命书,大兴刘子重刘加诤M踹椙磐げ费庹!ā∫晃约牵小ā《∷认娜涨仍⒊ど场ā≈摹U饪晒┭芯克慕挥涡屑!<耗┪谭峋拍辏ㄒ话宋寰牛淝仍⒊ど吃蛳灯吣辏胙詈仓锖稀

注:⑴孙橒原名桂,字丹五,号诗樵,遵化人,监生,有《蜨花吟馆诗钞》,单行四卷,亦见收于李长荣《柳堂师友诗录》。

⑵名国瑾。

⑶按此诗下文接云:〃 东风入帝里,残雪消鳷鹊。〃 乃甲午初春作。

⑷按即黄彭年之寓舍,参看《柏堂集馀编》卷四叶五《京师会文册跋》。

⑸名宝臣。

⑹名宝箴。

⑺名锡鬯。

⑻按《晚香斋诗钞》乃李敬之诗集名。

⑼按系元耶律楚材集名。

⑽复园未闻,疑即后园之误刊。

⑾按上一题为〃 五十岁初度日题所藏翁题延年益寿瓦当拓本用苏斋元韵四首。〃 ⑿幼云乃黄彭年前妻陶琭之字。

⒀即黄辅辰,字琴坞。

⒁即崇实,完颜麟庆(字见亭)的儿子。

⒂参看下面的《青士椿餘考》。

附青士椿馀考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虽由刘铨福所藏,第一个为之作题记的却是青士、椿餘。 其题记全文云:《红楼梦》虽小说,然曲而达,微而显,颇得史家法。余向读世所刊本,辄逆以己意,恨不得起作者一谭。睹此册,私幸予言之不谬也。子重其宝之。

青士、椿餘同观于半亩园,并识。乙丑孟秋。(有〃 青士〃〃椿餘〃 二朱文方印)他们早能看出小说作者的手笔的造诣与当时坊间俗传程本中所存在的窜乱之间的不相协调,怀有疑问,颇有见地识力。我因为要追索一下甲戌本流传的来历,便注意此本的藏者刘铨福与题者青士、椿餘二人。《刘铨福考》未写得之前,却先写了这篇《青士椿餘考》。今摘要重录于此,或亦不无些小参考价值。

我原来不知道青士是谁,曾疑心或是朱篔(篔字青士,为其父朱秉鉴鹿坪辑刊《茹古堂诗文集》,同治间人)。随即因读《见在龛集》而寻着了青士、椿餘兄弟的〃 下落〃。本文即据此集而稍加论列。

《见在龛集》二十二卷,十二卷是诗,十卷是文。作者濮文暹,即青士。

集首附有一篇江宁举人陈作霖所撰《濮公行状》,又有门人唐晏所撰的一篇传。前者已为闵尔昌收入《碑传集补》。参对诗集,使我们对青士的生平有了较清楚的了解。

濮文暹,字青士,号梅瘦子,江苏溧水人。其父名瑗,字琅圃,道光丙戌进士,官四川涪州知州;卒于任。瑷遗四子:文暹居长,次文昇,字蘧生;次文昶,即椿餘;次文曦,字柚笙。

文暹原名守照,补县学附生,因太平天国革命军兴,道阻,遂改今名而应顺天乡试,中咸丰己未(一八五九)恩科举人,同治乙丑(一八六五)会贡士,殿试二甲进士。历官刑部陕西司主事、员外郎,四川司郎中;京察一等简放河南开封府遗缺知府,题补南阳府知府,中间数经调署开封彰德,升用道员,赏戴花翎,加二品衔,〃 传旨嘉奖〃。先后对提牢、断讞、〃 化凶〃 、〃 抚乱〃 、积谷、筑堤……,皆有〃 政绩〃 ,以致〃 绅耆〃 献联建坊云:〃 召父杜母,包严欧宽。〃 ——他是一个忠实于清封建统治利益而颇为皇帝和地主阶级所赏识的正统派官僚,但是只做到中级地方官,不是什么公卿大吏。

传记资料又说他善忤内璫,风节凛然——敢于得罪当时权势极大的太监。这个人也笃守封建礼教的信条,据说曾刲臂医父,孝奉继母,友爱兄弟,敦睦亲友——所谓〃 至性过人〃。他又精研内典(佛教的东西),通天算、地理、壬遁、刀槊诸术,好鼓琴。《天咫偶闻》卷二说他〃 诗古文得阳湖恽氏之传〃。他和他三弟椿餘都喜欢作诗,集中附录了椿餘的一首长歌。

妻陈氏,名藕青,封为〃 夫人〃 ,能诗,集之卷四附有《与内子联句得七绝一章》。妹文漪,字弹绿,嫁典史何镜海芷泉,工诗词,有《弹绿女史诗稿》、《弹绿词》,后者徐乃昌已收入《小檀栾室汇刻百家闺秀词》第五集。又文湘,有《怀湘阁诗钞》,当亦文漪的姊妹行。这却是很值得一提的,也是〃 一门风雅〃。文暹于继母殁后,年逾六十,服阙不再出仕,迁居金陵,优游园林,〃 拥高柳千株〃。乙巳(光绪十一年,一九〇五),始就养于长子贤恪山东任所。宣统元年己酉十二月初九日卒,年八十岁。由此可以推知其生于道光十年庚寅(一八三〇——一九〇九)。

从资料看,青士、椿餘兄弟少小齐名;乡试同榜举人,会试殿试,又同榜进士,同出吴可读皋兰之门。当时科名中人把这种事传为〃 佳话〃。从诗集看,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也很深厚。他们和当时一切地主统治阶级一样,对太平军是持反动立场的。但对老百姓的态度,在清季官僚中还要算是较好的' 注1'。 诗集卷四叶十有《寄椿餘弟四首》,其二云:群溺作孤援,岁饥民则丰。

下有注云:谓弟赈溺事。凡养之自秋至明年春,十三万人,仍资送回籍。

所以卷八叶十五《哭椿餘三弟》诗又说:初政汉之阳,声光功殊俗……其间最大事,援溺登平陆;一十三万人,到今尚尸祝。

这是椿餘先卒,青士追念他初作汉阳知县时曾于灾荒饥年中救赈灾民十三万人,历时甚久,且资助回里。这在一个小县官来说,实在是事非容易。

卷二叶二十一有《寄椿餘》诗:悲风从西来,浮云向东去;风云本同根,须臾不可遇。昨闻汝之官,已是十月暮;冬冬衙鼓催,森森有司怒;冻拳握手版,徘徊邀一顾。家居我厌客,阍者不敢诉;时于蒲团间,孤觑生死路。而汝复何堪,棘丛学鹭步。高浪升与沈,布帆新又故;风色故善占,虚舟安可住。去春长安花,今秋汉阳树。哀鸿遍大野,茫茫安所赴?莫设矰与罗,伤哉犯霜露;其惜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