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梦新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旧关系,是怎么样呢?那就是厮抬厮敬,而并不相亲相爱。

有人说:〃 黛玉死后,宝钗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宝玉感情上。。。的一段空缺。。。〃 又说:〃 宝玉、宝钗之婚事,宝玉是十分情愿。。的。〃 并根据第二十回的一条〃 脂批〃 而论定:〃 此批充分说明二人婚后感情美满。。。。,谈心话旧,多少婚前无机会表达的话,现在都可一一倾吐。〃〃在黛玉死后,宝玉、宝钗之结合,也变成十分自然。。之事,并无丝毫勉强。所以二人婚后,还有相当长的文字描写二人谈心,情话缠绵。。。。。〃 (《红楼梦新探》上篇页二三四、二三五)——是这样子吗?这种合二为一论,我期期不敢苟同。〃 谈心话旧〃 可以说是对的,但并不会是〃 情话缠绵〃。那条批语是〃 庚辰本〃 、〃 戚本〃 的批,文云:妙极。凡宝玉、宝钗正闲相遇时,非黛玉来即湘云来,是恐曳漏(戚本作漏泄)文章之精华也。若不如此,则宝玉久坐忘情,必被宝卿见弃,杜绝后文成其夫妇时无可谈旧之情,有何趣味哉!这批很重要,就连二人有〃 成其夫妇〃 的后文,也还得以此批为正面的明文确证。但是,他二人所〃 成〃 的,是怎样的〃 夫妇〃 呢?这事恐怕并非是同一般想像的那样简单。本文主要想说明的即在此点。

照我看来,他们成其夫妇了,可又未成其夫妇。这是怎么句话呢?就是说,他们〃 拜了花堂,入了洞房〃 ,履行了家长给安排下的喜事礼仪——仅仅如此。他们实际上还是姨姊弟。

这怎么讲呢?请看宝钗的那首为贾政悲叹不祥的诗谜: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读者都能知道,在曹雪芹笔下,常常是一笔两用甚至是数用,诗词雅谜,都是暗对本人的情事命运而设言的。琴瑟、衾枕,皆喻夫妻之义——但是〃 总无缘!〃 这话可怎么解?再看,咏白海棠诗(应注意这次诗社是紧接〃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宝玉梦中反抗〃 金玉〃 姻缘之后。而白花白色大抵暗寓宝钗,如她所服冷香丸皆四季白花蕊配成),宝钗写道: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这个第七句又是宝钗的自道。意思就是说,我以本来清洁的童身来回报造物自然。

在全书中,这一类性质的暗示是很多的,例如提诸人的名字多出唐诗,对宝钗一名的出处,特举李商隐的〃 宝钗无日不生尘〃 ,皆是。且说一说,这都是怎么回事情?我们不妨来推测一下,其经过大概应是这样:到曹雪芹写至八十回后,玉、钗二人确已〃 成婚〃 ,二人的〃 话旧〃 ,也可能就在〃 洞房花烛夜〃 开始。他们谈的什么心呢?宝玉必然首先要向宝钗推心置腹,开诚布公,诉说自己平生对黛玉的情分,誓若山河,死生不渝,如今奉旨,无法违背,但我如何忍与你为婚,怎么对得住亡者黛玉?若毁弃誓盟,我实为不义。宝钗对于宝玉的一切,可说彻底了解,早已看透了他的心思,他的这一着,大约也料得着,要想再笼络宝玉,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只好决断地回答说:你愿为林妹妹守约,我也不能只图自身有靠,陷你二人于不义,那样我固落于嫌疑,咱们纵为夫妇,亦无意味;我亦无法勉强你,如今我情愿以名义夫妻自处' 注1',同室异居,各保清洁,使你有以对亡者的情分,这是我们各为自己的心,外人知道不知道,明白不明白,可以不用去管。宝玉不想宝钗竟能如此,深为她的这种决断和谅解精神所震动,对宝钗在。这一点上。。。。异常地感激和敬重,认为这是成全了他的品格,遂了他的心愿,把她当作高人(而不是昵侣)相待。这就是为什么在《红楼梦》十二曲《终身误》里写出的真意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 高士〃 一词,不明其故之时,看来岂不全无义理?但曹雪芹焉能滥下字眼?而〃 晶莹〃 ,仍贴切〃 清洁〃 一义,也不可误作〃 聪明灵透〃 去看认。这样再来读〃 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句,也才觉妥恰。〃 怀〃 正是感念之义,高本点窜,妄改为〃 悲金悼玉〃 ,全走了样子。

前八十回中,其实也暗示的明白:宝玉对宝钗一向只有敬重,而绝无轻薄狎昵之心。即如写到因见宝钗膀臂,不无羡爱之意,但是随即写清:只因生在了她的身上,今生无分了。何等明白。再如〃 梦兆〃 一回,宝玉睡中不知宝钗曾在身旁刺绣,醒后得知,他赶忙说了一句话,不是别的,就是:不该。。!我怎着睡着了,亵渎。。了他。

这种地方,不但说明了宝玉对待宝钗素来的态度,也预示了日后〃 成其夫妇〃 时的实际关系。明白了这层要义,就不会再认为将来玉、钗之间还会有什么〃情话缠绵〃。宝钗名为婚嫁,实却孤居。所以薛姨妈说她自幼脾气古怪,不爱花儿粉儿,贾母说她住处如雪洞一般,使不得,年轻的姑娘也要忌讳。都是暗示此情。李纨每评社作,必盛推宝钗之句为首席,中间也含着同情敬重特殊处境的意思在。再有,凡诸题咏中涉及星月、嫦娥的,大都是暗指宝钗的身世,所谓〃 宝婺情孤洁。。。〃 ,所谓〃 幽情。。欲向嫦娥诉。〃 ,悉皆指此。盖嫦娥误吞灵药,奔向广寒,碧海青天,永伤孤独,不同于一般孀居,而是由于自己。。所致之故。

曹雪芹所要写的这层关系,异常特别,迥出世俗意想之外,一般人所难理解。

正因此故,后来有人觉得〃 琴边衾里总无缘〃 这种话而由宝钗口中说出,为不可解,觉得一定有误,遂将诗谜改派给黛玉。这一事象,极可注目。读者试一细思,当能恍然于误解错派的关键何在。

敬重而不亵昵,是他二人关系的基本特点。但是这是否即等于〃 感情美满〃呢?却又不尽然。八十回前,有一段写及宝玉以杨妃比宝钗,宝钗大怒,反唇相稽,词色俱厉,锐不可当,给了宝玉一个大〃 下不来台〃 ,以致黛玉说今日你也遇见厉害的了。试看这种情形,和宝、黛之间的那种实因情重而引起的角口怄气,全然不是同一个性质。〃 美满〃 二字,未可轻下。若论八十回后,则请看第二十回前的一段〃 脂批〃 :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之三十回犹不见此之妙。此曰〃 娇嗔箴宝玉,软语救贾琏〃 ,后曰〃 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今只从二婢说起,后则直指其主。然今日之袭人、之宝玉,亦他日之袭人、他日之宝玉也。

今日之平儿、之贾琏,亦他日之平儿、他日之贾琏也。何今日之玉犹可箴,他日之玉已不可箴。。。。耶?今日之琏犹可救,他日之琏已不能救耶?箴与谏无异也,而袭人安在哉?宁不悲乎!救与强无别也,甚矣,今因平儿救,此日阿凤英气何如是也;他日之强,何身微运蹇,展眼亦何如彼耶?人世之变迁如此,光阴倏尔如此。今日写袭人,后文写宝钗;今日写平儿,后文写阿凤。文是一样情理,景况光阴,事却天壤矣!多少恨泪洒与此两回书中。(〃 庚辰本〃 、〃 戚本〃 合校互采)这是亲见八十回后原稿的脂砚在告知我们,后半部有〃 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这样一回书文。宝钗异日,步袭人的后尘,还是要对宝玉施以讽谏。但是,那时的宝玉,依然并不接受宝钗的一套〃 正论〃 ,〃已不可箴〃。这又何等明白。

所以,玉、钗婚后,是齐眉举案,相敬如宾的了,他们并不像薛蟠、夏金桂那样,反目成仇,大吵大闹式的出尽洋相。但是这并不等于思想上的融洽,在这方面,他们始终是异致的。因此才一个要讽要谏,一个是难箴难规。由此而言,说他们情话缠绵,固然不对;说他们感情美满,也不恰切。——那么,再说他们在黛玉亡后成婚,是十分〃 自然〃 之事,而且宝玉是十分〃 情愿〃 的,我看就更不是那么一回事情了。

高鹗续书,违背原书本旨,本来有其目的性,他绝不是无所谓而续,他是利用伪续的方式来篡改原著的思想的。他写玉、钗二人婚后的情景,庸俗不堪,特别是他写的宝钗身边的宝玉,早已不再是曹雪芹笔下的那个宝玉了。今又有研究者推论玉、钗婚后关系,略附拙见于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