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释迦牟尼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本,所以才逃出宫城,出家修道,以求满足我巨大的心愿。叫她不要为我而反生许多痛苦。”太子又将身上其他华丽的服饰脱下来,交给车匿,说:“你将这些东西交给耶输陀罗,也同时告诉她这些话:‘人生在世,恩爱终有别离,离别即有痛苦,我现在就是要消灭这种种苦痛,所以才出家修道,不要因为我的原因而陷入痛苦之中。’”太子又告诉车匿对其他亲朋好友们也都一一如法解释。太子一一叮嘱完毕,就对车匿说:“你走吧!”

  车匿听到太子要他马上就回去,心里异常悲痛,但他不忍违背太子的命令,因此强忍悲痛,当即长跪于太子之前,恭敬地捧受宝冠、明珠、璎珞以及其他华丽的服饰,他流着泪对太子说:“我听到太子如此坚决的志愿,全身震颤,无法抑制。即使是一位心如木石的陌生人,只要听到太子前面说的话,也应当为之悲痛和感动。何况我生来就侍奉太子,不离左右,听到太子发出如此坚决的誓言,岂有不感到万分悲痛的呢?只希望太子舍弃这种志愿,不要使父王和摩诃波阇波提、耶输陀罗和其他亲朋好友们横生巨大悲痛和苦恼。如果太子决意不回去,那么我只希望太子不要在这里将我抛弃,我现在归依太子足下,发誓将来永远跟随太子,不离开太子一步。”车匿的恳求遭到太子坚决的拒绝。“假设我回到宫中,大王必定会责备我,为什么将太子您丢下,而我一个人单独跑了回来。我拿什么话回答大王呢?”车匿见到太子心意无法挽回,改而以退为进,以求使太子将自己留下。太子说:“你现在不应当说出这样的话。世上到处都有离别之事,人生岂能长久聚合?我生下来刚七天,我母亲就离我而去。母子之间尚有死生之别,而何况其他人呢?你不要对我单独生出恋慕之情,你还是和白马犍陟一起回去吧。”

  太子反复开谕车匿,但车匿还是不肯离开。太子见到如此情状,心想,“我必须用更果敢的行动才能使他相信我的决心。”于是,太子当即拔出利剑,自剃须发,并起誓道:“今天我将头发胡须一起剃去,愿从此与世间一切脱离关系,断除烦恼,以及人生所有虚妄困惑的障碍。”车匿见到太子如此坚决,当即呆在了当地,不能作声。






释迦牟尼传……4.跋伽仙苦行林






4.跋伽仙苦行林

  悉达多太子剃掉了胡须和头发,觉得很像一个出家人了。但有一桩缺憾,就是衣服还是王宫所著七宝之衣,华丽希有,为修行求道所不宜。太子当时心里想道:“过去各佛出家时,是不应当穿着这么华丽贵重的衣服的。”然而,喜马拉雅山的气候尚不允许在初春季节轻易将衣服脱下。正当太子左右为难之际,只见前面的山林里走出一位猎师,身穿袈裟之衣,正从太子身边经过。太子一见之下,大为高兴,于是对那位猎师说:“你穿的衣服,是适合寂静修道的衣服,是过去各佛修道时所着的样式。你怎么穿着这样的衣服而去干那些杀生的勾当,犯下杀生的罪行呢?”猎师回答说:“我穿着这袈裟,可以方便地诱使群鹿上当。因为这袈裟之服,为修行者所用,牲畜都知道他们是不会来伤害它们的,因此那些鹿见到穿着这样衣服的人,都会前来亲近,表示友好,我正好趁机向它们下手,因此每每都能满载而归。”太子说:“如果像你这样说,你穿着这袈裟之衣,就只是为了杀死那些鹿,而并不是为了求得人生解脱才穿上它的了,那么,我现在将我身上所穿的七宝之衣,和你交换,你觉得如何?我穿着这袈裟之衣,是为了要救护一切众生,使他们各种烦恼都得到消除。”猎师听到太子这话,一看太子身上所着七宝之衣,华丽贵重,觉得十分划算,因此很高兴,于是当即答应交换。太子便脱下七宝之衣,交给那位猎师,从猎师手中接过袈裟,随即按照过去各佛所穿着的法式将它披在身上。

  车匿见到太子刚才剃除了胡须头发,现在又跟山中的猎师交换了衣服,知道了太子的意志无法挽回,心里一着急,又闷绝于地。太子等车匿醒转过来,便对他说:“你现在不应当再悲愁了,赶紧回宫去吧。回去之后,就将我的意思一一向各位亲朋好友禀明。”太子说完,就慢慢地向前走去。车匿唉声叹气,知道无法劝解,于是跪下来,向太子头面作礼,目送太子向苦行林中冉冉而去,直到看不见太子的身影,才颤巍巍地从地上爬起来。他回头看看身边的白马犍陟,白马犍陟发出哀鸣。车匿从地上捧起宝冠以及明珠、璎珞等物,仿如人亡物在,悲不自胜,竟放声大哭起来,这一哭哭得地动山摇,哭得山川变色。哭了许久,车匿才牵着白马,一步一回头地向着都城的路走了回去。

  悉达多太子于是缓步走向跋伽仙的住处。太子虽然换了一身袈裟之服,又将须发剃掉,全身打扮,极像一位苦行僧人,但他高贵的气度,庄严的外表,使人心生敬畏,就连林中的鸟兽见了太子也不禁为他的奇特庄严的仪形所慑服,都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太子。跋伽仙苦行林中的仙人远远看见太子向他们走过来,都不禁为太子庄严的气度和仪表所打动,他们心底下想道:“这是什么神啊?是日月天吗?还是帝释下凡了?”他们猜测着太子的身份,不由得聚集在一起前来迎候太子。太子对他们非常恭敬,说:“你们好吗?你们是真正的仁者啊!”太子见到众位仙人,感到十分高兴,心意即时变得十分柔软,言语也不知不觉中透出一种温和的气息。各位仙人因为太子的到来,都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因此,他们都纷纷前来向太子施礼问讯。

  太子在盛情邀请下,在他们身边坐了下来。他看到这些仙人修道的方式,各各不同,不禁大吃一惊。他们有的以草为衣,有的只披着树皮树叶,还有的只吃些草木花果,有的一天只吃一顿饭,有的是两天一顿饭,有的甚至三天吃一顿饭,他们就这样实行简陋的、饥饿的修行方法。有的苦行僧奉日月为教,有的则奉水火为教。有的翘起一脚,只用另一只脚站立;有的就睡眠在尘土里,有的甚至睡倒在荆棘之上,还有的成天睡卧在水火之侧,使身体经受水深火热般的考验。他们的修行方式是自惩性的,是痛苦的。太子见到他们这样的苦行,非常感动,于是上前问跋伽仙苦行林中的仙人:“你们现在修炼这样的苦行,非常奇特,请问你们要用这种修行方法求得什么样的果报呢?”仙人们回答说:“我们修炼这种种苦行,为的要升天。”太子又问道:“各种天界虽然快乐,但一旦福德用尽就会从天上降落下来,依然要轮回六道,最终还是要受尽种种痛苦。你们为什么要修炼这种苦(因)行,最终得到的仍是痛苦的果报呢?”太子问完,当即默默地不作一声,心下自思道:“商人为了得到宝物,所以不惧艰难险阻,到大海里去寻找;国王为了拓宽国土,于是不顾民劳国困,动辄兴师征伐他国。现在这么多仙人也是为了升天,所以才修此苦行啊。”想到这里,太子不觉发出了一声感叹。然后,又默默地停住了。跋伽仙见到太子如此模样,心中不解,于是当即探问太子道:“你这位仁者为什么喟叹一声后又默然不再说话了?莫不是我们的修行不是真正的办法吗?”太子回答道:“你们的修行,不是不苦,可以说是达到非常高的苦境了,然而求得的果报,与愿相违,最终总是不能脱离苦痛。”跋伽仙听到太子如此言语,心中大是不服,于是和太子争论起来。太子将这层意思与跋伽仙苦行林中的仙人们反复论说,还是无法说服他们,唇枪舌剑,一直争论到太阳落山。

  太子见到无法说服这批仙人,于是,就在这苦行林中呆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起来,又将昨天议论的话题反复思考了一番,觉得这些仙人修炼这种种苦行,都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他想,“我现在不应当留在这里,我应当再到别的地方去寻求最终解脱之道。”太子一想到此,于是就跟那些仙人告别,准备到别的地方去。当时众位仙人听到太子要走,就纷纷对太子说道:“你这位仁者来到我们这里,我们都是十分欢喜的,而且你使我们这么多人陡增了许多威仪道德,我们都很感谢你。但现在你为什么要突然离开这里呢?是不是我们有失礼仪,在言语方面有所冒犯,得罪了你呢?究竟是什么原因不在这里住下来呢?”太子恭敬地回答道:“不是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