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月照孤舟作者:白马王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有人重伤,我们这边,也可以重病。”那人笑得意味深长,手伸到周敏颈后摩挲,“苦肉计,你最拿手的,不是么?”
  “是,那要劳烦殿下帮我拿药了。”周敏垂目道。
  “当然。”再次欺身上前,目标是脖颈。
  周敏由着对方摆布自己,直到一只手滑进裤腰,这才一把按住。“殿下,时辰不早,你该走了。”
  白衣人抬头看看天色,临行前,附到他耳边吹气,“好,反正我们俩,来日方长。”
  周敏望着他离去,又在原地恍惚了一阵,这才进了屋。
  过了一晚上,周敏便病倒了。
  病情来势凶猛,整个人又冷又热,躺在床上打摆子。请了御医来,也看不出所以然,不过说些水土不服,入秋受寒的屁话,开些不温不火的方子。
  霁妃一死,又经乱离,近侍散尽。吴王在宫里住着,几乎是孤家寡人,吴阔只好时不时进宫陪他。
  出征的事,本是君臣一心,本来已是箭在弦上,如今也硬生生搁下了。
  京城这边按兵不动,没有乘胜追击,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形势不明,没人愿意做出头鸟,所以南下这一路,周栎竟然畅行无阻。
  陶舟病好后,腿伤却还未愈,大队人马因为他停停走走,又是两月有余。到应天时,即便是南方,也是北风呼呼,冷得杀气十足。
  此时,已是入冬时分。
  应天是前朝都城,亦是本朝旧都。
  当年太祖在此登基,建立大宣朝,休养生息了三十多年,才将都城北迁。如今应天作为旧都,宫城保存完好,城内设一干闲职,无非也就是应应景。
  大军进城后,由季无戈把持城内军政,周栎并不露面。
  日子仿佛闲适下来。
  冬日里,细细的雨丝飘洒,南方的叶子不褪绿,无风也飘摇。
  陶舟立在廊下,伸手去接眼前的檐水。
  “气色不错,看来你还是喜欢南方的气候。”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陶舟并不转身,雨水溢出手掌,沿着腕子流进衣袖。
  周栎掏出薄薄一页纸,展到他手心。
  “送到了?”陶舟缩了手,转身,低头看。上面书了四句话:春去秋来,缘尽缘灭。花还是花,叶还是叶。
  瞬间,手上的雨水渗入,纸上的墨迹转浓,又晕。
  “这是苦有大师……”
  “落烨已经平安送到洛阳白马寺,至于老和尚打什么禅机,朕懒得理。”
  “谢陛下。”陶舟将纸揉成团,随手一抛,丢入雨中,“那么臣也会守信,与陛下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对手许下诺言,周栎却不语,也无笑意。
  眼前人的身后,是朦胧的雨雾。空中阴霾满布,望眼过去,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混沌。
  应天府尽是虚职,更何况是区区六品的都察院都事。
  严旧安年迈体虚,向来都是应个卯便撤,今日却安安分分坐在衙内。当然,也无公干,只是闲坐喝茶烤炉子而已。
  茶是热气腾腾,炉子亦暖,正烘的人昏昏欲睡。门一开,便有冷风侵入,进门的人伞一抖,更落了一地的水。
  “坐吧陛下。”严旧安推出一杯茶到对面。
  周栎几步走到桌前,举杯茗了一口,却并不落座,“朕不想久留。”
  严旧安笑着点头,慢吞吞地起身,去取了个锦盒交与周栎。周栎打开锦盒,抖出里面的纸,扫一眼便揣入怀中。
  “果然,陛下早已料到。”严旧安又颤巍巍地坐回去。
  “你该谢谢朕现在才来找你,至少你又多活了几年。”
  “可老夫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阎王爷的生死簿上,严旧安的名字只差最后一笔……”
  周栎不再听他絮叨,提了伞,转身出门而去。
  严旧安坐在原处,又花了些时间将茶喝完,这才上前将门窗关死。屋子里静悄悄的,再没了一丝声响。
  严旧安的死讯传到京师,周敏身卧病榻,斜躺着听完了消息。
  “父皇摆了我们一道。”此次又是一身黑衣,那人隐身在暗处,冷冷道,“严旧安,梁将军的至交好友,当年为他苦苦说情,才被贬到应天。结果呢,遗诏竟然在他那里。”
  “秦王拿到遗诏,应该不日就会昭告天下。”周敏低声道,“你要做足准备。”
  “放心,皇兄调兵城郊,正欲南下,城内都是我的人。”顿了片刻,对方伸出手来,扶上周敏的额,“你脸色不好,这次的药是不是重了点?”
  “我没事,不劳殿下忧心。”还是恹恹的口气。
  “这么多年忍辱负重,就等这一天,你不高兴?”烛火一动,晃出对方的半边脸,病容不减,瘦的颧骨高耸,眼神却是炯炯。
  周敏苦笑不语,合眼慢慢躺倒,被子蒙上头,一动不动,静静地似乎睡去。
  那人无奈,恨恨地欲言又止,随即闪出房门。
  应天城终于云销雨霁。
  太阳出来便升温,这是南方的特色,周栎踩上被雨水洗刷过的青石板,叹道,“应天城,真是好地方。”
  “是偏安的好地方。”陶舟在旁边应道。
  “怎么,你不喜欢这里?”
  “山外青山楼外楼,乱世美景,恕臣欣赏不来。”
  “你是怪朕,在此过的太安逸?”周栎偏过脸来,看着陶舟道。
  “眼下黄河决堤,民不聊生,流寇四起……”陶舟慢吞吞道,“臣只是提醒陛下,不要顾此失彼。”
  “这番话,你该跟皇兄去说。”周栎冷笑数声,搂过人往路边的树上靠,枝叶间残留的雨水,便扑头盖脸地淋下。
  两人湿漉漉的激吻,脚下的泥土翻腾,空气中混入了浓浓的草腥味。
  “可这烂摊子,是陛下留下来的。”两人分开后,陶舟继续不依不饶。
  周栎闻言不语,脸色却慢慢阴沉下来。
  “陛下明知晋王不会修堤赈灾,还是将钱交到他手上,一来让他激起民怨,二来引他北上起事,真可谓一箭双雕。”
  “你倒是看得明白。”周栎压着怒火,冷冷道,“如今皇兄取了晋王的身家,又坐了天下,难道不该由他来收拾?”
  “陛下断定是太子殿下拿了晋王那笔钱?”
  “看来,你始终不信皇兄是幕后元凶。”周栎叹道。
  陶舟迟疑了下,终于还是开口,“听说陛下与太子一起长大,按理说,该了解他的为人。”
  “皇兄生性仁厚,但母后她……”
  “这几日我闲来无事,在宫里翻了翻内阁册录。”陶舟忽然另起话头,“上面记载,青蜡曾是蜀中的贡品。”
  “没错。”周栎点头承认。
  “既如此,那太后手上有这个,就丝毫不足为奇了。”
  周栎闻言一笑,笑的意味不明。                    
  作者有话要说:  
    
    ☆、黄河水患

  新皇上位,也面临同样问题——黄河水患,流寇成灾。汝宁城告急的情报就摆在案上,养心殿里,双方正相持不下。
  “如果分兵去救汝宁,那南下的事又要拖后……”说话的是吴阔,话一出口,便引来万世冕一阵白眼。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皇上新登大统,人心不稳,赈灾御贼,正好收拢民心。”万世冕据理力争,一再请求出兵汝宁。
  “要不这样吧。”周然考虑半响,勉强道,“吴将军你南下时绕道汝宁,顺便救救急。”
  吴阔一听更急,连忙回道:“陛下,绕道汝宁,不说粮草负担,就怕秦王趁机来攻,到时我们腹背受敌。”
  这次万世冕也不吭气,绕道汝宁,的确不是个好主意。
  “那……这事就暂且搁下,等明日再议吧。”周然头疼不已,只好叫众臣退了,自己回宫喘口气。
  “皇帝不好当吧。”太后搂一只白猫,施施然道。
  “恕儿臣驽钝。”一般请完安,周然会在怡安宫陪坐片刻。
  “你这孩子,向来有些优柔寡断,这一点,你还真得学学你三弟。”太后叹口气道,“哀家就想问问,南下之事,为何一拖再拖?”
  “眼下黄河决堤,中原流寇四起,儿臣正为此事……”
  “小小民贼,何足为虑,他们还能夺了你的江山!”太后不客气打断周然,“眼下最大的威胁是秦王,他在一日你就一日不能安心,所以南下之事不可再拖,明白么?”
  “是。”周然俯首听命。
  有太后说话,南下一事就此拍板。
  圣旨一下,万世冕大闹朝堂,又连夜跑到寝宫,想求皇上收回成命。无奈周然心意已决,让太监挡在门外,由他跪等,就是不见。
  天明时分,万世冕颓然而归。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