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叶落长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独李元雍一身黑衣,手捧光烈帝仅存的骨殖,在数位内侍都监的搀扶下,走过长长的司马道,穿越眉目如画的石刻群,进入上陵祭祀宣殿。
    
    众人跪在他的脚下。
    
    宫人躬身退到一边。太子居高临下回望山脚。宣殿凌空俯藐,南面而立,北向而朝,仍具有王族的庄严气势。
    
    永光公主、新城郡王,安国公等功臣贵戚陪葬墓众星拱月,陪在一旁。
    
    他们静静矗立在风雨岁月中,将会与皇帝相伴千载春秋,永世不灭。
    
    宣陵四处有高大垣墙围绕玄宫,墙四隅建有角楼,正中各开一门,南日朱雀,北日玄武,东日青龙,西日白虎。
    
    太子独自捧着骨灰坛一步一步走入墓室,在四处皆是明黄绸缎与珍玩玉器的宽阔地宫中,将李愬恭的骨灰放入皇帝身旁。
    
    父子君臣,生不能得享天伦,唯愿死后阴冥相会,可以悯却前尘恩怨,再能聚首。
    
    李元雍低声道:“祖父,父亲……来陪伴着您了。有朝一日,孙儿……也会躺在您身边。祖父,您不会觉得孤单的。”
    
    太子殿下泪水早已干涸声音枯竭。他抚着冰冷金玉骨灰坛,似乎能够汲取光烈帝在天之灵所能给予他的一点温暖。
    
    他慢慢说道:“祖父,先恕孙儿不孝之罪。孙儿……心中最想陪伴的,是他。……若有那一日,请允许孙儿将一身灰尘洒落大漠,惟愿上天宽宥,能够……让我与他再相重逢,从此……从此……”
    
    太子默然不语,他站在棺椁旁边看着厚重金丝楠木之下皇帝枯索晦暗的脸。
    
    皇帝脸上似有一丝满足。死亡对于他而言,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太子慢慢走出陵寝地宫,起初还有些虚弱。但他竭力挺起自己脊梁,面无表情步步走过众星拱卫之势,巍峨壮丽,阳光映照,四处悬帜的神龙道。
    
    他走向自己的宿命,自己的臣子,和这万里常在的疆土。
    
    萧卷率文武百官跪在地上,叩首高声道:“请太子登基!”
    
    李元雍心中惊讶,停住脚步。
    
    萧卷身后跪着三省六部内外官员,宗正寺卿与鸿胪寺卿紧随其后,再度叩首道:“国不可一日无主,请太子登基!”
    
    “请太子登基,此惟先皇遗愿!”
    
    满城缟素白幡猎猎。四周北殿、神策、十二卫武将面面相觑,而后纷纷解鞍下马,半跪于地,刀剑交鸣,道:“请太子殿下登基!”
    
    李元雍微微抬头,忽觉漫天阳光,如针扎一般,刺痛起来。


第一百零三章 鸿雁

    冷雨其零,湖光山色被濛濛细雨染得黯淡无光。似乎荏苒岁月亦覆盖了所有的过往,长风白驹过隙,匆匆卷走长安最后一丝暑热之气。
    
    太子益发沉稳。
    
    他自两仪殿重回大明宫,在昔日皇帝所居住的侧殿中安稳度日。
    
    麟德殿一丝一毫都未作改动,唯一改换的,是这里的人。新旧交替,权势轮回。
    
    雨落凄迷。花园中牵动金铃,如仙子不停弹奏烂柯游,又如更漏不眠不休催送光阴,雨打残荷叶,凡世的喧嚣和明亮,故去的快乐和幸福,如同被雨水冲刷后的大明宫,永远只见表面的悬阔和壮丽堂皇。
    
    背后的故事,又有谁知道,又有谁会问呢。
    
    太子案牍之余,时常孤魂游荡,面色苍白。
    
    他的太子妃居住仙穗殿,与他相看两相厌。她遵奉本分,日日着七破斑斓长裙,青色钿钗衣,高髻上满簪珠玉花冠,高坐华堂,聆讯后宫之事。他见过她烦躁不堪面容抽搐,若是手持药杵,只怕这一身华贵无比的枷锁,会让她不堪重负。她也见过他枯坐身旁与她貌合神离,精神疲惫,面色阴沉听着一片阿谀奉承之词。
    
    他充满恶意的观赏她的窘迫,她亦在不动声色暗讽他的无能。
    
    萧卷殚精竭虑搬至中书省。裴嫣长袖善舞,身在高位便渐渐沾惹官威堂皇,不复昔日青衣书生的风流偏狭。
    
    所有的人,都在渐渐的离他而去。
    
    唯独宫殿仍旧威仪棣棣。李元雍独坐富丽堂皇的麟德殿龙椅一侧,偶尔望着九龙窜顶的殿顶怔怔出神。
    
    秋风牢落故营空。秋风凛凛月依依。
    
    星光一闪,落入原野。
    
    钦天监夜观天象,提笔刻刀,记上重重一笔:九月乙卯晦,月掩轩辕。有星西北流,或如瓮,或如斗,出天津,入紫宫,须臾有细流星或五或三相续,又有一大流星从紫宫出,入北斗魁,须臾又一大流星出,贯索中,经天市坦,当为星宿下凡,神祗归位。
    
    宫人即刻将奏本捧至麟德殿。
    
    秦无庸袖手靠在龙柱一侧,昏昏欲睡。
    
    李元雍叹息一声,合上奏章。只觉双眼干涩肿痛,难以视物,心中烦闷不已。说道:“孤只是睡不着。秦无庸,陪我走走。”
    
    秦无庸猛然站直身子,手捧拂尘,低声道:“是。”
    
    太子亲自开了偏殿大门,手提金箔紫莲蓉灯,缓步行走在雨落之后的狭长宫道中。
    
    柴卢与秦无庸紧随身后,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
    
    满宫花草树木受风吹雨打,如被尘世所遗忘,各个自生自灭。
    
    宫内鸦雀不闻,偶有断断续续声音传来,不知道是谁在调丝竹之音。
    
    龙楼凤阙砖瓦黯。夜色掩映淡金碧辉煌。他一路走来,仿佛走过春日灼灼繁花,夏天苍郁树影,秋季萧萧落木,冬日白雪皑皑。
    
    善尽繁华,终不过孓然一身。
    
    李元雍停住脚步,他突然转身,看向大明宫西南方。
    
    崇文馆中隐约有灯火泄露。
    
    众人心头一凛,仔细看去却发现果有一线摇曳灯光掩在门后,曲折穿透黑暗,若不仔细则黯淡不易察觉。
    
    崇文馆像是一个梦魇,亦像是一个令人不能碰触的伤口,渐渐无人再记起,渐渐至于荒废。
    
    秦无庸待要说话,李元雍抬手止住了他,低声说道:“随孤去看看。为何此处还有灯火?守殿将领何人?”
    
    守殿军士刀剑铿锵,瞬间点燃烛火,纷纷向太子抱拳行礼。
    
    首领将军上前抱拳,躬身说道:“末将奉车都尉,灵州策将杜光嗣,参见太子殿下!”
    
    李元雍上下打量他,良久才道:“你叫杜光嗣?灵州刺史杜忠嗣,是你何人?”
    
    杜光嗣心头讶异,仍旧躬身回道:“回殿下,杜忠嗣与末将同气连枝,乃是末将五堂兄。”
    
    李元雍颔首喃喃道:“侠士勿轻结,美人勿轻盟,恐其轻为我死也。将门虎子,满门忠烈,很好。”
    
    杜光嗣肃声道:“谢殿下!”
    
    李元雍看向崇文馆大门。道:“为何崇文馆中会有灯火?”
    
    杜光嗣禀道:“末将自四卫调防至宫中驻防,所得第一条命令便是崇文馆中永不得熄灭灯火。至于何种原因,末将不知。”
    
    李元雍面色苍白,一颗心沉沉浮浮不知飘荡到了何处。他知道这下令之人是谁。也知道他为何下这等命令。
    
    他遭逢刺杀便心中惊恐,屋中长留壁灯方能心静。他守在帐侧自然对他的习惯一清二楚。
    
    斯人已逝,一片真心却未曾泯灭。
    
    李元雍沉默半晌,亲手推开了崇文馆久已蒙尘的大门。
    
    殿内依旧珠玉焕彩,锦绣成堆,宫人勤勤打扫整洁雅致,仿佛旧日主人随时会归来,并无任何离人伤心感。
    
    寝殿寂静风声不闻。太子独自一人面对这几只的寂静,渐渐品出一丝冷漠的味道。
    
    他心中痛楚加剧,却连痛楚的头绪都寻不出来。他看着一件一件熟悉之物,一颗心都已揉碎,却又不知道向何处控诉。
    
    李元雍轻轻躺在榻上。
    
    那丝竹之声断断续续,隐约吹的是一首离歌,歌尽落魄,有诗云:
    
    圜户杳其幽邃兮,愁人披此严霜。见河汉之西落,闻鸿雁之南翔。
    
    山有桂兮桂有芳,心思君兮君不将。忧与忧兮相积,欢与欢兮两忘。
    
    李元雍慢慢伸手在玉枕下摸索,那袖箭依旧还在。他将那沉甸甸的铁铸之物咔嚓一声,合在了手腕上。
    
    从此之后,艰难险阻,风雨交加,都靠他自己来阻挡了。
    
    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