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8部股票分析宝典打包下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平均线分析比较简单,使投资者能清楚了解当前价格动向。

  缺点:

  (1)移动平均线变动缓慢,不易把握股价趋势的高峰与低谷。

  (2)在价格波幅不大的牛皮期间,平均线折中于价格之中,出现上下交错型的出入货讯号。使分析者无法定论。

  (3)平均线的日数没有一定标准和规定,常根据股市的特性不同发展阶段,分析者思维定性而各有不同,投资者在拟定计算移动平均线的日子前,必须先清楚了解自己的投资目标。若是短线投资者,一般应选用10天移动平均线,中线投资者应选用90天移动平均线,长期投资者则应选用250天移动平均线。很多投资者选用250天移动平均线,判断现时市场是牛市或熊市,即是,若股价在250天移动平均线之下,则是熊市;相反,若股价在250天移动平均线之上,则是牛市。

  为了避免平均线的局限性,更有效掌握买卖的时机,充分轨挥移动平均线的功能,一般将不同期间的平均线予以组合运用,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平均线组合有〃6、12、24、72、220日平均线〃组合;〃10、25、73、146、292日平均线〃组合等,组内移动平均线的相交与同时上升排列或下跌排列均为趋势确认的讯号。
 
第三节 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 
 

  MACD是根据移动平均线较易掌握趋势变动的方向之优点所发展出来的,它是利用二条不同速度(一条变动的速率快──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另一条较慢──长期的移动平均线)的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来计算二者之间的差离状况(DIF)作为研判行情的基础,然后再求取其DIF之9日平滑移动平均线,即MACD线。MACD实际就是运用快速与慢速移动平均线聚合与分离的征兆,来研判买进与卖进的时机和讯号。

  1.MACD的基本运用方法

  MACD在应用上,是以12日为快速移动平均线(12日EMA),而以26日为慢速移动平均线(26日EMA),首先计算出此两条移动平均线数值,再计算出两者数值间的差离值,即差离值(DIF)=12日EMA-26日EMA。然后根据此差离值,计算9日EMA值(即为MACD值);将DIF与MACD值分别绘出线条,然后依〃交错分析法〃分析,当DIF线向上突破MACD平滑线即为涨势确认之点,也就是买入讯号。反之,当DIF线向下跌破MACD平滑线时,即为跌势确认之点,也就是卖出讯号。

  MACD理论除了用以确认中期涨势或跌势之外,同时也可用来判别短期反转点。在图形中,可观察DIF与MACD两条线之间长间垂直距离的直线柱状体(其直线棒的算法很简单,只要将DIF线减去MACD线即得)。当直线棒由大开始变小,即为卖出讯号,当直线棒由最小(负数的最大)开始变大,即为买进讯号。因此我们可依据直线棒研判短期的反转点。

  一般而言,在持续的涨势中,12日EMA在26日EMA之上,其间的正差离值(+DIF)会愈来愈大。反之,在跌势中,差离值可能变负(-DIF),负差离值也愈来愈大,所以当行情开始反转时,正或负差离值将会缩小。MACD理论,即利用正负差离值将会缩小。MACD理论,即利用正负差离值与其9日平滑均线的相交点,作为判断买卖讯号的依据。

  2.计算方法

  (1)计算平滑系数

  MACD一个最大的长处,即在于其指标的平滑移动,特别是对一某些剧烈波动的市场,这种平滑移动的特性能够对价格波动作较和缓的描绘,从而大为提高资料的实用性。不过,在计算EMA前,首先必须求得平滑系数。所谓的系数,则是移动平均周期之单位数,如几天,几周等等。其公式如下:
  2
  平滑系数=─────────
  周期单位数+1
  22
  如12日EMA的平滑系数为───=──=0.1538;
  12+113
  2
  26日EMA平滑系数为──=0.0741
  27


  (2)计算指数平均值(EMA)

  一旦求得平滑系数后,即可用于EMA之运算,公式如下:

  今天的指数平均值=平滑系数×(今天收盘指数-昨天的指数平均值)+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依公式可计算出12日EMA
  2
  12日EMA=─×今天收盘指数一昨天的指数平均值)+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13
  211
  =─×今天收盘指数+─×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1313
  同理,26日EMA亦可计算出:
  225
  26日EMA=─×今天收盘指数+昨天收盘指数+─×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2727

  由于每日行情震荡波动之大小不同,并不适合以每日之收盘价来计算移动平均值,于是有需求指数(DemandIndex)之产生,乃轻需求指数代表每日的收盘指数。计算时,都分别加重最近一日的份量权数(两倍),即对较近的资料赋予较大的权值,其计算方法如下:
  C×2+H+L
  DI=────────
  4
  其中,C为收盘价,H为最高价,L为最低价。

  所以,上列公式中之今天收盘指数,可以需求指数来替代。

  (3)计算指数平均的初值

  当开始要对指数平均值,作持续性的记录时,可以将第一天的收盘价或需求指数当作指数平均的初值。若要更精确一些,则可把最近几天的收盘价或需求指数平均,以其平均价位作为初值。此外。亦可依其所选定的周期单位数,来做为计算平均值的基期数据。

  3.研判

  (1)DIF与MACD在0以上,大势属多头市场。DIF向上突破MACD可作点交叉向下,只能看作行情的回档,不能看成空头市场的开始。

  (2)反之,DIF与MACD在0以下,大势属空头市场。DIF向下跌破MACD,可作卖,若DIF向上突破MACD,是高价位抛售股东的股档的回补现象,也可看作少数投资者在低价位试探着去接手,只适合买入走短线。

  (3)牛差离:股价出现二或三个近期低点,而MACD并不配合出现新低点,可作买;

  (4)熊差高:股价出现二或三个近期高点而MACD并不配合新高点,可作卖;

  (5)MACD可配合RSI(相对强弱指数)与KD(随机指数),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

  (6)高档二次向下交叉要大跌,低档二次向上交叉要大涨。

  4.评价

  MACD技术分析,运用DIF线与MACD线之相交型态及直线棒高低点与背离现象,作为买卖讯号,尤其当市场股价走势呈一较为明确波段趋势时,MACD则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但当市场呈牛皮盘整格局,股价不上不下时,MACD买卖讯号较不明显。当用MACD作分析时,亦可运用其他的技术分析指标如短期K,D图形作为辅助工具,而且也可对买卖讯号作双重的确认。
 

第四节 相对强弱指数(RSI) 
 

  相对强弱指数是通过比较一段时期内的平均收盘涨数和平均收盘跌数来分析市场买沽盘的意向和实力,从而作出未来市场的走势。

  1.计算公式和方法

  RSI='上升平均数÷(上升平均数+下跌平均数)'×100

  具体方法:
  上升平均数是在某一段日子里升幅数的平均而下跌平均数则是在同一段日子里跌幅数的平均。例如我们要计算九日RSI,首先就要找出前九日内的上升平均数及下跌平均数,举例子如下:

  日数收市价升跌
  第一天23.70
  第二天27.904.20
  第三天26.501.40
  第四天29.603.10
  第五天31.101.50
  第六天29.401.70
  第七天25.503.90
  第八天28.903.40
  第九天20.508.40
  第十天23.202.80
  (1-10天之和)+15.00+15.40
  ───────────────────
  15÷9=1.671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