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璇病中日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小姐,直说不妨。” 
  “我问你,”她的外交手段完全使了出来,“像你今天和我谈的话,我不敢要求你不发表,那么就直写我的男朋友很多很多,这不完了!”说过后她竟哈哈大笑,那时在房里的她的母亲和女佣也跟着笑起来了。 
  “那么你预备在什么时候和石先生结婚?” 
  “我不否认,也不承认,结婚不结婚,那还得听命运和环境的支配,不过一时的友谊,还好。”她这时非常镇静。 
  “从友谊的立场,你看石先生有何优点,有何弱点?” 
  “他吗?”周璇脸红了一下,很快就改口道,“石先生的优弱点,我一时还批评不出,见不到什么特殊的显着之处,不过我觉得他虽不温柔,也不粗暴,给他四个字吧:沉默寡言。” 
  “你理想的结婚生活要怎样才觉得美满?” 
  “但求生活能够安定而已。” 
  …… 
  这和当代演艺圈里的同行林青霞、巩俐她们的想法差不多,她们都找了一个家底殷实、生活稳定的商务人员。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无可厚非的。 
  而石挥却不可能给予周璇这种安定的生活。石挥的个性非常孤傲,在和周璇的交往中已经表现出来,当年的报上有人说:“倘周璇正式下嫁石挥,这将仿佛与严华没有离婚一样的会受到他严厉的管束……” 
  当时的记者看得很准。无疑,聪明的周璇也看到了这一点。 
  “……最近的一、二年,周璇还不至于走上结婚之路。她正走向生财之道上,周璇可能成为电影明星中的巨富者。”(刊载于1947年6月《青青电影》) 
  而自身也在动荡飘泊中的石挥,不可能给她提供安定的生活环境,就像张艺谋不可能给巩俐、秦汉不可能给林青霞安定的生活环境一样。和石挥的交往最终是没有结果的。而对朱怀德的热情也在渐渐消褪,“忆江南、忆江南”,江南的这两个使她牵挂的男人都令她失望。 
  周璇只有选择投身到《忆江南》这部电影的拍摄中。多拍片、多赚钱,在“十里洋场、花花世界”,在这非同寻常的名利场上跌打滚爬了十几年的周璇心里很明白,这是唯一靠得住的。这也是她无奈的选择。 
  '上一篇' '下一篇'   
  唯有《忆江南》   
  《忆江南》这部影片是由国泰影业公司投资拍摄的。与周璇在《马路天使》中有过合作的编剧田汉在他的《影事追怀录》里这样写道:“当柳中浩搞国泰电影公司的时候,应卫云、吴天、周伯勋等兄都参加了。被称为‘金嗓子’的周璇新从香港回来,也被聘为‘当家’演员,因而我被约替他们写一个以周璇为主角的剧本《忆江南》。” 
  “国泰”的老板柳中浩是从票房角度考虑的,必须打周璇这块“金字招牌”,请高手田汉为周璇量身定制。 
  还有一个被人忽视的因素是导演应卫云对周璇的关照。 
  在以往所有的舆论中,都把周璇的养父一家贬得一文不值,其实不尽然。据记载,她的养父周文鼎的儿子周履安和应云卫是至交,应云卫在当时的上海滩上、在中国的电影史上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能与应成为至好,周履安也不算是一个等闲之辈。显然,这种家庭渊源,也在起着作用。 
  总之,在银海生涯中,周璇是一个幸运的骄子。 
  周璇从香港飞回上海后,即被作曲家黎锦光邀请到百代公司灌制《忆江南》的唱片,(这种影片和唱片同时推出,借以造势的四十年代上海滩娱乐业的商业运作手段,是当今影视圈的制片商也望尘莫及的。)这时被一位记者撞见,对她进行了即兴采访:“那天上午10时半许,周璇和她的知友、名歌星姚莉、吴莺音二小姐在徐家汇的百代唱片公司灌音部灌音。她穿着黑呢的旗袍,脂粉不施,不认识她的人,谁也猜不到她就是当今红透影坛的大明星周璇。 
  周璇在影片中演出,聪明的导演必在片中加以插曲,而作号召。同时,作曲家制成了歌曲,为了生意眼而每多请她灌唱,因此在唱片公司周璇灌唱的片子特别多。 
  胜利以后,制片家们认为内地出来的新明星能有号召,而结果秦怡、白杨、舒绣文诸人主演的片子,卖座只是平平,没有留沪的老牌明星足以号召……周璇因她年轻……各公司争相聘请之……” 
  田汉也在《影事追怀录》里说:“周璇在电影里两次唱过我写的歌,一次在《马路天使》,一次在这个《忆江南》里。我很满意她的唱歌。” 
  在文艺界受田汉这样的权威表扬不容易,周璇却能获此殊荣。不仅是唱,在《忆江南》中的表演,周璇也不孚众望,演技之精堪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1947年10月影片在上海公映,再次轰动,再度在上海刮起一股“周璇”热。 
  当时报上的广告是这样措词的:金嗓子周璇主演:一曲史诗,宏大广阔,醇朴庄严,满篇锦绣。拥有观众最多的歌唱巨构:国泰超特,光荣巨献,万千影迷,要求重映,四支名曲,脍炙人口…… 
  其中的《人人都说西湖好》一曲流传最广:(白)人们都说西湖是个好地方,可谁也没有想到西湖儿女的悲伤,就说采茶女吧,你们只听到她们歌声的悠扬,可没想到她们心里的凄凉在你们的面前就有那么一位姑娘在别人家里度过了十七八年的时光春天她采茶夏天她采桑靠着一双手换一碗粗饭和几件旧衣裳她哭不敢哭她笑不敢响她怎能不看人家的颜色呀(白:先生)倘若你是一个孤苦无靠的儿郎啊西湖虽好有钱才能享如今生活一天天难物价一天天涨她怎能不更皱着眉头望着那刘庄汪汪灵隐韬光堤边的柳浪湖上的残阳啊(白:小姐们先生们你们好)我曾替她们想过一想对于周璇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中国电影发展史》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周璇一人兼演两个角色,对善良质朴做农村姑娘谢黛娥和娇惯泼辣的香港小姐黄玫瑰,她演来各有特色,性格气质完全不同,都符合角色身份,显示了周璇的表演才能和技巧。” 
  '上一篇' '下一篇'   
  光明的彩虹来去匆匆   
  1947年,香港的电影界是周璇年。她继《长相思》和《各有千秋》后,又参与了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拍摄的喜剧黑白故事片《花外流莺》。在影片中,她演唱了《高岗上》、《晚安曲》、《春之晨》、《花外流莺》、《桃李春风》等插曲。 
  嗣后,周璇穿梭于上海、香港两地,不断地忙碌于拍片和歌唱生涯。 
  1948年2月,文化影业公司推出了黑白故事片《夜店》。这部电影是柯灵根据高尔基的舞剧《在底层》改编的。该片导演是黄佐临,男主角石挥。这是周璇第一次和石挥在水银灯下的合作。 
  周璇在这部影片里演唱了《大年初一头一天》这首插曲。 
  1948年4月,曾被周恩来誉为“神童”的吴祖光亦涉足香港电影界,他为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写了电影剧本《莫负青春》并亲自执导,这部影片是根据《聊斋》故事改编的影片。周璇在该片中扮演了女主角阿绣,并演唱了片中的插曲《小小洞房》、《莫负青春》、《阿弥陀佛天知道》、《月下的祈祷》、和《桃李春风》。 
  1948年12月,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又为周璇量身定制了一部黑白故事片《歌女之歌》。周璇的一生似乎和“歌女”这个词有着不解之缘。正像她自己在十几岁时就对记者说过的:“我是为唱歌来到这个世界的。”她在这部影片里又演唱了《爱神的箭》、《知音何处觅》、《一片痴情》、《歌女之歌》和《陋巷之春》五首插曲。 
  1948年12月,在香港永华影业公司拍摄古装故事片《清宫秘史》中,周璇与舒适再度合作,在该片中扮演珍妃这一角色,并演唱了影片中《御香飘渺歌》和《冷宫怨》两首插曲。这部影片是周璇的电影代表作之一。 
  到了五十年代初,毛泽东主席曾把《清宫秘史》这部电影提高到“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的理论高度予以评述。这就使得这部影片载入了我们的史册。 
  1949年,周璇参与了香港长城影业公司摄制的喜剧故事片《彩虹曲》。这是周璇拍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在这部影片里她与富于喜剧表演才能的男明星韩非再度合作。影片反映了一个船长的女儿在睡梦中乘船出游南洋,在影片里周璇载歌载舞,充满诙谐和幽默,是香港最早的搞笑片之一。 
  周璇在影片中主唱的插曲是《彩虹曲》、《青春之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