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纪晓岚全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彩符这时却笑得喘不过起来了。撒娇地用两手捶着纪晓岚的肩膀。纪晓岚故意装傻,问道:“你为何傻笑?”郭彩符也不示弱,双目一瞪:“'平平仄仄仄平平',是啥意思?咯咯咯。……”郭彩符话刚说完,又止不住笑出声来。
  “没啥意思呀!一时语塞,顺口吟来而已。”纪晓岚一本正经地说着。
  郭彩符把头一歪,诘问道:“那你给王熙平的对联,也没啥意思啦?”这回纪晓岚憋不住了,“嗤嗤嗤”地笑了起来。笑后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郭彩符这回是笑而不答了。
  前不久,二十五岁的新科进士王熙平,大登科之后又小登科,在京中娶了一位侍郎的女儿。
  大礼之日,宾客盈门,纪晓岚也前往祝贺。但是,他送的一份礼物与众不同,写的一副对联。对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还有一句横批:平上去入。
  这下可把人家难住了,谁也猜不透他的用意何在,讨论了半天,终不得其中要领。
  王熙平是位深思好学的俊才,早听说纪学士才学超人,所以对他的贺联不敢等闲视之,越是不明白,越要不停地琢磨,非要深刻领会方可罢休。直到入了洞房,新郎还在耿耿于怀。
  夜深人静后,他在烛光下面,拿着对联看个不停,思来想去,还是打不开这个闷葫芦。
  新娘出身的书香门第,也通翰墨,见新郎痴痴地发愣,觉得十分奇怪,凑到跟前看来看去,也像坠到了五里云雾之内,弄不清其中的底细。
  偏偏到了他们同享夫妻之乐时,新郎灵机一动,忽然大叫一声:“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接着就哧哧地笑个不停。
  新娘子先是吃了一惊,接着又被他笑糊涂了。想到此刻之中,心中甚不自在,终于按捺不住,问道:“你这是咋了?”“我问你,纪学士的贺联,写得是什么?”新郎说。
  “好像是两句对韵呀!”新娘答道。
  “不。我说是连同横批,这里面讲答什么?”新娘在床上摇头不解。
  “那么,我再念一遍,你就明白了。你可听好。”“噢。”新娘应了一声,听着他念。
  “平!上去入(日),平平仄仄平平仄。……”“哎呀!羞死了。……”新娘子恍然大悟,赶紧扯被角把脸遮了起来。……前几日,新娘子到纪府走动,和郭彩符一见如故,非常平合,悄悄地将此事告诉了彩符,彩符笑骂几句,红着脸陪罪道歉。
  听完彩符的讲述,纪晓岚更是得意。彩符止住笑声,语重心长地劝告老爷:千万收敛一下这个老病,尤其是官场上,老爷更要出言谨慎,自尊自重。
  郭彩符说得句句在理,纪晓岚频频点头。没想到这个小妾竟如此通达事理,简直可以同夫人马月芳不相上下了。于是更加喜欢这位只有二十六岁的如夫人。
  郭彩符的话,对他触动很深,使他久久不能入睡。几年来陪伴在皇帝身边,倒是极其荣耀,可他总是感到如履薄冰,常常不免胆颤心惊。现在蒙圣上恩宠,官运亨通,接连升迁。
  可是常言伴君如伴虎,今后的前途如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六、督学福建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仲春,刚到不惑之年的纪晓岚,被任命为福建省提督学政,几日后即将启程赴任。
  消息传出来,翰林院那些久慕外任、而又没有机会的翰林,对晓岚荣膺此任羡慕不已,说他蒙圣上恩宠、上司赏识,在读了万卷书之后,又有行万里路的机会,这将会是飞黄腾达、再举青云的阶梯,他的前途不可限量。看来皇上是很会用才的。
  几年来,他曾任过山西乡试正考官、会试同考官和顺天府乡试同考官,为国家选拔了一批评学兼优的人才。同时所到之处也留下了一连串脍炙人口的故事。
  传说那年担任会试同考官时,乾隆为了看看纪晓岚的选才眼力,就化了装,顶了关东才子王尔烈名字,亲下考常在考试中,乾隆一面伏案答卷,一面留心观察考场情况。此事做得非常隐密,三场顺利考过,纪晓岚等人却没有发现。
  在纪晓岚阅卷的时候,有一篇文章写得气势恢宏,立意高深,从那文词上看出,考生不是等闲之辈,就把这份考卷进呈御览,让皇帝评判一下。乾隆接过试卷一看,正是自己答的那张,心中暗暗称赞纪晓岚的眼光,但为了不使事情败露,乾隆便亲自批道:“此卷不能入眩”纪晓岚莫名其妙,只是觉得这样一个有才的举子,而不被圣上欣赏,不免有遗珠之憾。几次进谏,皇上依然不准。
  究竟有无此事,当时传说不一,但都晓得,乾隆很欣赏纪晓岚选才用才的眼力,这次命他督学福建,确实是皇上的有意安排。
  连续几天,同僚和亲友们纷纷到府上看望他,叫他应接不暇。
  这天一大清早,侍郎陶序东就来了,午宴过后,上午来的一帮客人陆续告辞,陶序东还是舍不得离去。几年来,陶序东和纪晓岚非常投契,这次一别至少三年,人事变化无常,三年之后自己是否还能留在京城也是很难预料,陶序东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纪晓岚与陶序东结为知己,那是三年前的事,两人去山西主持乡试时,这其中还有一段趣事呢。
  那年纪晓岚36岁,就被任命为山西乡试主考官,确属前所罕见的事,按照惯例主要大省份的乡试主考,都是由皇上钦命年高资深的翰林出身的人担任,纪晓岚荣膺此命,确实出乎一般人的意料,因为和朝中众多的文官比起来,他还不过是个毛头小伙儿。
  担任同考官的,是比纪晓岚年长十几岁的陶序东,虽然只有五十多岁,但须发灰白,显得更加苍老,位居一个毛头小伙之下,心里难免有些不是滋味。陶序东虽然早就听说纪晓岚知识宏富,反应机敏,但从未接触过,心中自然产生了要试一试这位主考大人的想法。
  适逢有位山西籍的纪晓岚的同年,回乡祭祖,邀请纪晓岚、陶序东等到家中饮酒,并邀请了一些名士作陪。赴会的人早已耳闻纪主考的才名,酒席间十分敬重,恭维之词不绝于耳。
  众人在酒足饭饱、品茗闲谈之际,从楼窗中望见一个妇女正套马驾车,但那母马因恋着马驹,正在院中打圈子,不肯上路,急得那妇女用鞭子抽打起来。
  大家看过那场面之后,又接着闲谈起来。这时陶序东说道:“刚才情景很是有趣,在下占成一联,哪位能对出下联?”人们听了这话,兴趣很浓,便要他说出来看。陶序东把茶碗一放,不紧不慢的朗声吟出来: “妈妈驾马,马恋马,妈妈鞭马:”众人先是“哈哈哈哈”地笑起来,但笑声过后,感到此联出得很刁钻,是双声叠韵,看起来很平常,没有一点文采,但对出确实不易,一时无词答对,便各自沉吟起来。
  纪晓岚心里清楚: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陶大人口头上虽然说是请大家来对,他的本意不正是冲着自己来的吗?
  纪晓岚站起身来,面对楼窗,向四下观望,忽然回头,向大家微微一笑说道:“我的下联有了。”众人连忙请教。纪晓岚把众人叫到窗前,用手指着窗外说道:“那不是吗?”众人看去,原来是个小姑娘要牵走一条老牛,可是老牛正用舌头舔着自己的小牛,小姑娘怎么咋唬牵拽,老牛也不肯动一步,直到小姑娘用树枝抽打它,才起身跟着向前走。
  众人正要询问,纪晓岚说道:“此乃'妞妞牵牛,牛舐牛,妞妞打牛'。”众人听后,都兴高采烈地笑了起来,纷纷赞扬主同考两位大人都是幽默风趣。
  恰在这时,楼上的天花板咚咚作响,鼠声吱吱,众人十分诧异,主人感到十分扫兴,苦笑着向大家解释,每逢夏秋,鼠辈即在天花板上跳闹,虽十分厌恶,但又无可奈何。
  这时一位客人说道:“此必是因为天热,鼠为乘凉而入其内。鼠所怕的是猫,何不以猫置于天花板上。”主人说道:“也想到这个法子,但猫总不能老在里边埃”另一位客人说道:“那好办,何不叫名画匠,画一个猫放在天花板上,老鼠看见就不敢去了。”众人听后笑了起来。
  这时,天花板上老鼠的闹声已经停止,人们正在寻找话题,陶序东用手捋了一捋胡子,向大家笑道:“刚才之事,令我又想出一联,请诸位赐教。”这次众人不敢应允,一位客人说道:“两位大人之才学,非我辈所及,还是由纪大人来对吧!”纪晓岚心里话,你不又是朝我来的吗?也不谦让,便说道:“陶大人,不妨说出联语,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