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嘉诚全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 霍英东 广东番禺、信德船务主席 140亿
  8。 吕志和 广东新会、嘉华置业主席 130亿
  9。 陈廷骅 浙江宁波、南丰纺织主席 120亿
  10。 许世勋 广东湛江、吕谨企业主席 100亿
  10。 利荣森 广东新会、希慎兴业主席 100亿
  10。 邵逸夫 浙江宁波、邵氏影业主席 100亿
  10。 何善衡 广东番禺、恒生银行名誉主席 100亿
  10。 张玉良 广东新会、张兴业堂主席 100亿
  注:1。共16位,其中郭炳湘为郭得胜之子,龚如心为王德辉之妻;2。以个人所持股份、私有财产及公开商业活动估算。
  第二十七章 楼利滚滚 立足香港再拓展
  20世纪90年代是李嘉诚收获的大好时节。他推出的大型屋村先后竣工,楼利滚滚而来。他大举进军海外的同时,未放弃在香港的拓展。然而,有些事却难遂人愿,售楼大比拼,李兆基再挡超人势头;9号码头,却让他人捷足先登。
  长实系在海外投资回报不利的情况下,在港的投资却令集团和李嘉诚本人,赚得盘满钵满。
  业界最看好的,是该集团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推出的大型屋村计划,步入90年代进入收获旺季。
  以茶果岭的丽港城为例,第一期工程于1989年3月开工,第一批楼花于1990年5月推出,每平方英尺售价为1700港元。而到次年5月底,每平方英尺飚升到2100港元以上。
  这个大型屋村是长实与和黄共同发展的,整个计划预计1993年完成,地产经纪商估计,发展商在此项大型工程获利润约56亿港元。
  1991年财政年度,长实公司盈利48亿多港元;1992年盈利62亿多港元。
  1993年8月19日,长实集团宣布上半年(截止到6月31日)盈利情况,长实盈利453亿港元,和黄纯利则为25。2亿港元。长实、和黄两公司主席李嘉诚表示,下半年盈利会优于上半年。
  据《资本》杂志1993年11期刊文估计,长实一公司的售楼收益,1994年将达70亿,1995年可达87亿。
  又据《资本》杂志1990年2期公布的资料,1979~1989年10年间,长实盈利112。4亿,和黄盈利139。2亿,1985年加入长实系的港灯盈利107。7亿。
  长实系在20世纪80年代的盈利状况,仅次于汇丰集团,优于怡和,亦优于太古。众多的华资大财团,无人可出其右。
  骄人的盈利,是李嘉诚大举进军海外的坚实后盾。也难怪有人会说,长实集团“赚钱在香港,投资在海外”——与怡和洋行的“恐共举措”如出一辙。
  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1984年,怡和掀起的迁册风甚嚣尘上,李嘉诚发表声明:长江集团绝不会迁册,将一如既往立足香港发展。
  1986年中,李嘉诚开始大举海外扩张,他频频接触加拿大政府官员,引起本港工商界的不安,李嘉诚表示,投资加拿大仅是本集团投资计划的一部分,本集团仍以香港为主要基地,海外投资只占一成多,至多不会过三成。
  舆论界仍将信将疑。
  1987年1月1日,李嘉诚与合和主席胡应湘,赫然推出“西部海港—大屿山战略发展计划”。立即轰动全港,亦引起港府的高度重视—此乃香港开埠以来与地铁相当的浩大工程。
  该计划提出由长实合和为核心的私人财团,投资250亿港元,在香港岛西部海湾的大屿山东角,移山填海兴建双跑道国际机场及西部海港。并开发工业区、住宅区,兴建多条跨海大桥及海底隧道,使机场新区与港岛、九龙连接。另追加投资兴建联系香港、广州、澳门的广深珠高速公路。
  李嘉诚再一次显示出超人气魄和立足于香港的信心。
  1月3日《明报》刊文评论道:
  “即使在现阶段,这已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对本港和长线投资,是香港前途之所系,一直十分为市民关注。本地财团提出这样庞大的计划去发展香港,使人感到他们对香港足具信心,愿意为香港的将来作承担。”
  这个计划虽然被否定,但催促了新机场方案早日出台。这年下半年,港府成立“新机场发展研究小组”。对纷至沓来的方案进行对比研究。1989年10月11日,港督卫奕信宣布确立在大屿山北端小岛兴建新国际机场的方案。以是年价估计,完成整个工程需动用1270亿港元,为本港历史上最庞大工程,由政府和私人财团共同开发。
  土木工程不是长实的强项,长实的强项在楼宇工程。至1995年11月,李嘉诚先后投得机场铁路车站上盖001号、013号的发展权,权益由长实、和黄、中泰三家分享。
  据1995年10月11日《信报》报道,机铁青衣站上盖总面积5。4公顷,总楼面积为29。2万平方米。发展项目包括3500个住宅单位和一座商业中心。
  这财团在这两幅地皮发展中,估计投资在百亿以上。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长实系在香港的重要投资还有:五大屋村的续建工程、兴建现代货柜码头、亚洲卫星公司、亚洲电视、购买股票及可兑换债券,等等。
  长实集团的实质资产负债率惊人之低,作为一间拥有巨额现金的超级财团,这些投资不如人们所臆想的多,并且声势似乎一年弱似一年,不如他海外投资那么“火暴水响”。
  是李嘉诚食言吗?
  不是的,是他在港拓展遇到了一些麻烦。
  9号码头的发展和经营权,鹿死谁手?夺标呼声最高者,非超人莫属。
  李嘉诚旗下的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在葵涌坐大。20世纪80年代,葵涌集装箱港现有的6个码头,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拥有2、4、6号3个码头,另3个码头由其他集团分别拥有。
  1988年4月,拥有葵涌半壁江山的李嘉诚,以44亿港元在政府投标中中标,获七号码头发展经营权,7号码头共3个泊位。两年后,国际货柜码头、现代货柜码头两公司与中国航运公司联合投得8号码头,该码头在昂船洲西北填海区,共4个泊位。
  李嘉诚不仅是本港屋村大王,还是货柜码头大王。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占据同业市场约7/10,是同业的绝对霸王。
  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一词的李超人,当然不会满足现有占有额。香港经济迅猛发展,国际航运越来越集装箱化,葵涌现有和兴建中的货柜码头越来越难适应形势发展。9号码头的选址及招标渐上议事日程,李嘉诚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李嘉诚至少占有地利人和。国际货柜执同业牛耳,业绩骄人,经验丰富,素有葵涌地头蛇之称。论人和,即李嘉诚在方方面面的良好关系,尤其是港府决策机构立法局,9名非官方议员就有6名是李嘉诚私下“幕僚”,他们是长江集团“特邀”的董事,每年可享不菲的酬金。行政局通过的决议,港督通常不会否决(港督亦兼行政局主席)。
  若论天时,则发生重大变化。1992年7月,英国职业政治家彭定康接替卫奕信出任香港总督。“肥彭”到港不久,视察葵涌码头,正值国际货柜码头公司举行处理2000万个货柜庆贺盛典。有好事者评议道:李氏与其说是庆贺自己,不如说是借盛典之名来取悦港督。
  好些有意角逐9号码头的财团,看见肥彭与李嘉诚父子晤面时的微笑,如寒天里淋了一身雪水,心想事情黄了。
  具有地利人和的李超人,现在又占尽天时。
  不料事情又有变化,“肥彭”对港府大动干戈,撤换了一批议员,使李嘉诚在港府数载经营前功尽弃。彭定康这一招,并非针对李嘉诚来的,“一朝君子,一朝臣”——新官上任,都喜欢提拔新人。彭定康的这一切,都是围绕他的“政改方案”。
  可这一招,给李嘉诚竞投9号码头抹上一层阴影。先前,与李嘉诚关系甚密的行政局议员,公开发表言论,主张宜将码头公开招标,价高者得。这与国际货柜码头公司竞投先声,口径惊人地一致。如果这样,无人敢与掌握了百亿现金的超人较个你死我活。
  与李嘉诚关系最密的议员下台,新一届行政局议员们,不再于7号码头上,做李嘉诚的“御用议员团”。结果,9号码头的招标方式不再是公开招标,而是协议招标——不以价高为中标惟一标准,而是看竞投者的综合条件。
  综合条件是个软指标,有很大的灵活性。不过,国际货柜码头公司的综合条件甚佳,李嘉诚亦会像昔日中标中环金钟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那样,拿出“煞食桥”(妙计)。
  协议招标消息传出,各大财团蠢蠢欲动。李嘉诚自然跃跃欲试。
  结果,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