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论注》·二十四卷(通行本)
  汉张机撰,国朝徐彬注。机字仲景,南阳人。尝举孝廉,建安中官至长沙太守。是书亦名《金匮玉函经》,乃晋高平王叔和所编次。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此书乃王洙於馆阁蠹简中得之,曰《金匮玉函要略》。上卷论伤寒,中论杂病,下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今书以逐方次於证候之下,以便检用。其所论伤寒,文多简略,故但取杂病以下止服食禁忌二十五篇二百六十二方,而仍其旧名云云。则此书叔和所编,本为三卷,洙抄存其后二卷,后又以方一卷散附於二十五篇内,盖已非叔和之旧。然自宋以来,医家奉为典型,与《素问》、《难经》并重,得其一知半解,皆可以起死回生,则亦岐、黄之正传,和、扁之嫡嗣矣。机所作《伤寒卒病论》,自金成无己之后,注家各自争名,互相窜改。如宋儒之谈错简,原书端绪,久已瞀乱难寻,独此编仅仅散附诸方,尚未失其初旨,尤可宝也。汉代遗书,文句简奥,而古来无注,医家猝不易读,彬注成於康熙辛亥,注释尚为显明,今录存之,以便讲肄。彬字忠可,嘉兴人。江西喻昌之弟子,故所学颇有师承云。
  △《伤寒论注》·十卷、附《伤寒明理论》·三卷、《论方》一卷(内府藏本)
  《伤寒论》十卷,汉张机撰,晋王叔和编,金成无己注。《明理论》三卷,论方一卷,则无己所自撰,以发明机说者也。叔和,高平人,官太医令。无己,聊摄人,生於宋嘉祐、治平间。后聊摄地入於金,遂为金人。至海陵王正隆丙子,年九十馀尚存。见开禧元年历阳张孝忠跋中。明吴勉学刻此书,题曰宋人,误也。
  《伤寒论》前有宋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上序,称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能考正。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今先校定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三方(案:一十三原本误作一十二,今改正),今请颁行。又称自仲景於今八百馀年,惟王叔和能学之云云。而明方有执作《伤寒论条辨》,则诋叔和所编与无己所注多所改易窜乱,并以序例一篇为叔和伪托而删之。国朝喻昌作《尚论篇》,於叔和编次之舛,序例之谬,及无己所注,林亿等所校之失,攻击尤详。皆重为考定,自谓复长沙之旧本。其书盛行於世,而王氏、成氏之书遂微。然叔和为一代名医,又去古未远,其学当有所受。无己於斯一帙,研究终身,亦必深有所得,似未可概从屏斥,尽以为非。夫朱子改《大学》为一经十传,分《中庸》为三十三章,於学者不为无裨。必以谓孔门之旧本如是,则终无确证可凭也。今《大学》、《中庸》列朱子之本於学官,亦列郑玄之本於学官,原不偏废,又乌可以后人重定此书,遂废王氏、成氏之本乎?无己所作《明理论》凡五十篇,又论方二十篇,於君臣佐使之义,阐发尤明。严器之序,称无己撰述《伤寒》义,皆前人未经道者。指在定体分形析证,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释战栗有内外之诊,论烦燥有阴阳之别。讝语郑声,令虚实之灼知,四逆与厥,使浅深之类明云云。其推挹甚至。张孝忠跋亦称无己此二集自北而南,先以绍兴庚戌得《伤寒论注》十卷於医士王光廷家,后守荆门,又於襄阳访得《明理论》四卷,因为刊版於郴山。则在当时固已深重其书矣。
  △《肘后备急方》·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晋葛洪撰。洪字稚川,句容人。元帝为丞相时,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迁散骑常侍。自乞出为句漏令。后终於罗浮山,年八十一。事迹具《晋书·本传》。是书初名《肘后卒救方》,梁陶宏景补其阙漏,得一百一首,为《肘后百一方》。金杨用道又取唐慎微证类本草诸方附於肘后随证之下,为《附广肘后方》。元世祖至元间,有乌某者,得其本於平乡郭氏,始刻而传之。段成己为之序,称葛、陶二君共成此编,而不及杨用道。此本为明嘉靖中襄阳知府吕容所刊,始并列葛、陶、杨三序於卷首。书中凡杨氏所增,皆别题附方二字,列之於后。而葛、陶二家之方则不加分析,无可辨别。案《隋书·经籍志》,葛洪《肘后方》六卷,梁二卷。陶宏景补阙《肘后百一方》九卷,亡。《宋史·艺文志》止有葛书而无陶书。是陶书在隋已亡,不应元时复出。又陶书原目九卷,而此本合杨用道所附只有八卷,篇帙多寡,亦不相合。疑此书本无百一方在内,特后人取宏景原序冠之耳。书凡分五十一类,有方无论,不用难得之药,简要易明。虽颇经后来增损,而大旨精切,犹未尽失其本意焉。
  △《褚氏遗书》·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旧本题南齐褚澄撰。澄字彦适,阳翟人,褚渊弟也。尚宋文帝女庐江公主,拜驸马都尉。入齐为吴郡太守,官至左民尚书。事迹具《南齐书·本传》。是书分受形、本气、平脉、津润、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问子十篇,大旨发挥人身气血阴阳之奥。《宋史》始著於录。前有后唐清泰二年萧渊序,云黄巢时群盗发冢,得石刻弃之,先人偶见载归,后遗命即以褚石为椁。又有释义堪序,云石刻得之萧氏冢中,凡十有九片,其一即萧渊序也。又有嘉泰元年丁介跋,称此书初得萧氏父子护其石而始全,继得僧义堪笔之纸而始存,今得刘义先鋟之木而始传云云。考周密《癸辛杂识》,引其非男非女之身一条,则宋代已有此本,所谓刻於嘉泰中者,殆非虚语。其书於《灵枢》、《素问》之理颇有发明,李时珍、王肯堂俱采用之。其论寡妇僧尼必有异乎妻妾之疗,发前人所未发。而论吐血便血饮寒凉百不一生,尤千古之龟鉴。疑宋时精医理者所著,而伪托澄以传。
  然其言可采,虽赝本不可废也。中颇论精血化生之理,所以辨病源、戒保啬耳。
  高儒《百川书志》列之房中类,则其误甚矣。
  △《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隋大业中太医博士巢元方等奉诏撰。考《隋书·经籍志》有《诸病源侯论》五卷,目一卷,吴景贤撰,《旧唐书·经籍志》有《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吴景撰。皆不言巢氏书。《宋史·艺文志》有巢元方《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又无吴氏书。惟《新唐书·艺文志》二书并载,书名卷数并同。不应如是之相复,疑当时本属官书,元方与景一为监修,一为编撰,故或题景名,或题元方名,实止一书,《新唐书》偶然重出,观晁公武《读书志》,称隋巢元方等撰,足证旧本所列不止一名。然则《隋志》吴景作吴景贤、贤或监字之误。其作五卷,亦当脱一十字。如止五卷,不应目录有一卷矣。此本为明汪济川方鑛所校,前有宋绶奉敕撰序。考《玉海》载天圣四年十月十二日乙酉,命集贤校理晁宗悫、王举正校定《黄帝内经》、《素问》、《难经》、《巢氏病源候论》。五年四月乙未,令国子监摹印颁行,诏学士宋绶撰病源序,是其事也。书凡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二十论。陈振孙《书录解题》称,王焘《外台秘要诸论》,多本此书,今勘之,信然。又第六卷解散病诸候,为服寒食散者而作,惟六朝人有此证。第二十六卷猫鬼病候,见於《北史》及《太平广记》者亦惟周、齐时有之,皆非唐以后语,其为旧本无疑。其书但论病源,不载方药,盖犹《素问》、《难经》之例,惟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法,亦不言法出谁氏。考《隋志》有导引图三卷,注曰立一坐一卧一,或即以其说编入欤?《读书志》称宋朝旧制,用此书课试医士,而《太平兴国》中集圣惠方,每门之首亦必冠以此书。盖其时去古未远,汉以来经方脉论,存者尚多。又裒集众长,共相讨论,故其言深密精邃,非后人之所能及。《内经》以下,自张机、王叔和、葛洪数家书外,此为最古。究其旨要,亦可云证治之津梁矣。王祎《青岩丛录》尝议其惟知风寒二湿,而不著湿热之说,以为疏漏。然病机万变,前人所未及言,经后人阐明者甚多,未可以一节病是书也。
  △《千金要方》·九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唐孙思邈撰。思邈,华原人。《唐书·隐逸传》称其少时,周洛州刺史独孤信称为圣童。及长,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徵,不起。则思邈生於周朝,入隋已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