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阶又重复了一句,还是没有得到回应,于是他只好按照程序,宣判了萧铁奴的罪名,然后萧铁奴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再次被抬了下去。
    执政席上,完颜虎、杨应麒、杨开远和欧阳适都站了起来,目视萧铁奴的远去。不管萧铁奴做了什么,这个男人总归是他们的亲人。但是他们也知道,萧铁奴这一去,双方也许就再也见不着了。
    代表们也纷纷起立,要看这个绝世的大元帅最后一眼——毕竟是发动叛乱的大元帅啊!毕竟是发动叛乱的开国元勋啊!毕竟是发动叛乱的绝世名将啊!大多数的时代,这样的人是见都见不着的。错过了这次,以后也许就看不到了啊!
    看萧铁奴被抬进来,看萧铁奴被审判,再看萧铁奴被抬出去,这一切就像一个节目一般。可惜的是萧铁奴不肯配合,才让这个本该精彩非常的节目显得冗长而沉闷。现在这个节目终于要结束了。
    “六……六……”
    担架经过林舆跟前时,林舆轻轻地呼唤了一句。这并不是一句有意义的话,只是当近距离看到萧铁奴时林舆情不自禁的冲动。可是一直没有什么反应的萧铁奴忽然动了起来——他仿佛在嘈杂的声音中听到了林舆的呼唤!
    “停下!”
    萧铁奴忽然喝了一声,就像他仍然是大元帅般下令。抬着他的属吏也真的就停下了,动也不敢动。萧铁奴睁开了眼睛,看见了和他只隔着一条栏杆的林舆。
    “六伯……”林舆是想叫的,可不知为什么这两个字到了喉头却忽然出不来。
    萧铁奴盯着他,既像在看一个兄弟,又像在看一个仇人——林舆从没见过萧铁奴这么看着他!他有种奇异的感觉,他觉得萧铁奴眼睛里的自己不是自己,他觉得萧铁奴仿佛是在看着另外一个人。
    对于萧铁奴的担架忽然停下,法官席上,执政席上,代表席上,所有人都有些紧张起来。李阶在想萧铁奴是不是准备为自己辩护了?完颜虎想萧铁奴是不是准备发怒了?而更多的人则想这下可能有热闹看了。毕竟,萧铁奴虽然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人物,可是他现在手下没兵没将,那就像被拔了牙齿关在牢笼中的老虎,越凶猛就越有乐子看。
    杨开远忽然感到一丝恶心,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他觉得作为兄弟他不该让萧铁奴受到这样的作践!可是作为国之重臣、大汉执政,他似乎又必须维护着这个国家的法度,必须让这个叛乱的元帅接受最严厉最残酷的惩罚以儆效尤!
    “当初我为什么不直接挥师南下,来一个痛快呢!”
    其实杨开远知道就算给他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他也不会这么做,但这时却忍不住有些后悔,因为他也觉得像萧铁奴这样的人没死在战场实在是一种遗憾。
    四岳殿在经过一番数百人的嘈嘈窃语之后静了下来,这段时间里萧铁奴一直没有说话,只是怔怔地盯着林舆,不知过了多久,才挣扎着起身,指着林舆似乎要说话,跟着又忽然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林舆脱口问道。他问萧铁奴这句话时,那语气既不像子侄在询问伯父,也不像代表在询问罪犯,而像是某个人在通过林舆的口问出了这句话来。林舆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用这种语气问出这种话来。
    “老七……”萧铁奴摸着胸膛喘息着,眼睛依然盯着林舆:“没想到……我会输给你两次!”
    林舆忽然明白过来了,在萧铁奴眼中自己根本就不是林舆,而是杨应麒!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觉?是他眼花了么?还是……林舆忽然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可惜……没第三次较量的机会了……”
    萧铁奴说完了这句话便从担架上滚了下来,身子一挺,再也不动了。在那一瞬间林舆的脑海陷入了某种混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竟然跳过栏杆扑在萧铁奴身上,叫道:“六哥!”
    然而萧铁奴却已经不动了,他的脸上没有李阶期盼的悔改,而仅仅带着惋惜,带着不服!李阶期盼萧铁奴这头狼会认罪,那是做梦!他承认的,仅仅是他输了!在萧铁奴的世界里,只有胜败生死,没有对错是非!
    华元一六九二年,大汉元帅萧铁奴以旧病发作,在四岳殿中逝世。
    同年,南方的岳飞以众人指证,坐尝自言己与太祖以三十岁除节度使,为指斥乘舆,情理切害,论罪当斩!阆州观察使、御前前军统制权副都统制张宪,坐收飞、云书,谋以襄阳叛,当绞;飞长子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提举醴泉观云,坐与宪书,称“可与得心腹兵官商议”,为传报朝廷机密事,当追一官,罚金。诏飞赐死,命领殿前都指挥使职事杨沂中莅其刑,诛宪、云于都市。参议官、直秘阁于鹏,除名,送万安军,右朝散郎孙革,送浔州,并编管。岳飞家属流于岭南。
    岳家军星散,萧字旗幻灭。
    时萧铁奴四十六岁,岳飞三十九岁。
第三五五章 姻幻(上)
    时间进入华元一六九三年,大汉皇帝折彦冲的病情仍未转好,两位皇子至今下落不明。北国关于南征、关于囚君的流言越来越盛,不过,第二次全国性的元国民代表大会还是如期召开。
    在过去的半年里,汉宋终于达成了和议,种去病派军进驻“南北共管”的开封府,二十年来一直被几大势力交替占据的汴梁此刻已经破落得不成样子,种去病进城之后完全找不到这座东方梦幻都会留在脑海中的印象。不过,根据汉宋协议,这座共管之城在今后将成为汉宋之间最大的陆上榷场,可以预见,作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多年来不断走下坡路的汴梁势将触底反弹,再次焕发生机。
    大汉建都后的第二次全国性元国民会议召开时,东北和流求地区已经有许多年不知战争为何物,漠南地区、山东地区、河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在西夏平定以后虽有数惊却无一险,河东地区去年所遭受的战祸持续时间不长,造成的损失也没有伤到根本。由于几大产粮区的农时没有因战祸而耽误,大汉境内已经大范围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在此基础上,塘沽、流求、津门、长安、兰州等局部地区更是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一旦国家重新进入和平,所有外省地区便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繁荣景象。
    与外省地区相比,反而是京畿地区充满了变数。各地代表轻裘快马走进这座分明还不到十岁的大都时,却发现满城弥漫在都城上空的是和外省歌舞生平背道而驰的紧张气氛。一些新代表不明白,大汉的经济情况分明转好了,民生状况比之五年之前也大有改善,对外的强硬姿态与有效手段更让国民在安生之余能分享国家的自豪,但这一切,都不能改变部分人对当今执政的怀疑与不满。
    不过,站在漩涡中心的杨应麒却没有因为这些怀疑与不满而退缩,而是作为国家的代元首继续推行各项改革。
    在军事上,枢密院在平叛战争的基础上整编旧伍、训练新军,继续加强枢密院对各路大军的控制,重新调整各军将帅在训练、指挥和后勤上的职责,彻底结束大汉建国初期那种部分将帅军、政、财一把抓的现象,将境内大部分的兵力纳入以中央军为模式的国家军事体系。
    在行政上,杨朴在杨应麒的支持下加大了打击贪官污吏的力度,汉政权的行政改革与司法改革依照循序渐进的理念,在进入榆关之后先对河北东路、山东地区以及长安太原等中心都会进行整改,而河东路除太原之外的其它地区,西北除长安之外的其它地区,以及河北西路、云中等地区则在刚刚并入大汉版图的前三年内政制大体不变,三年以后次序向河北、山东看齐,南征期间改革的进度曾有过将近一年的停顿,杨应麒执政以后重新推行,到了这次元国民代表大会召开之时,大汉境内除了漠北之外的绝大部分州县基本上都确立了新式的行政体系与司法体系。
    在军事改革与行政改革中,教育的力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二十多年来在大汉政权的支持与鼓励下,境内学校林立,每得一州一县都必设立官学,而私学之数量又必是官学数量的数倍。到了南征前夕,河北、山东、辽南、河东与陕东地区基本上每乡每里都有了学堂,而京师、塘沽、津门、登州、太原、长安等中心城市以及泰山、蓬莱、王屋等名山的教育则更加发达。杨应麒执政以后相府又颁布法令,确定一套统一的考核制度,将境内的官私学堂整合起来。而这些学堂培养的大批学生则成为行政改革与军事改革中用以替换旧人的新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