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有!”杨应麒冷笑道:“君是君,民是民!国君之立,便在为民。若皇帝与民同欲,则君民一体之说尚可自圆,但若皇帝荼毒百姓,祸害万民,这样的皇帝便是万民的仇寇!”
    邓肃默然无语,忽有一头小兽从草丛中窜出,他张弓发箭,却落了个空,杨应麒看得出他心里正在龙虎交战,也不出声打扰。两人一前一后,任马随行。
    走出数里,邓肃才叹道:“这段时间我四处游历,以见闻验证所学,颇感自东汉以降,陋儒颇失秦诸圣之意!古人云:‘四方无君者,其民少者使长,长者畏壮,有力者贤,暴傲者尊!日夜相残,以至于族尽种灭!’如今北国形势,不正如此么?网蛮夷之人,不知长幼之伦,遇事论力不论义,知暴力不知公理,杀人盈城不以为过,灭人种族不以为非!想来如今北国蛮夷之情势,与我春秋先儒所见乱世略同。其时圣人大倡君臣父子人伦之道,正是要平息纷争以利天下万民。是则立君王非为君王,乃为百姓。而我等臣工出仕,亦非为君,乃是为民。故范文正公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非‘先君之忧而忧,后君之虑而虑’!为人君当与贤士大夫共治天下,非驱小人荼毒万民!”
    杨应麒听得怔住了,他也没想到自己一句冷笑会引发邓肃的这番宏论。
    邓肃续道:“我在管宁学舍与进祖兄读应麒兄手迹,其中骇人听闻之处甚多,想来是应麒兄家世受祸惨酷,因恨花石纲暴政,便连带着不满朝廷,甚至不满当前的君臣之道!”
    他说到这里杨应麒心道:“其实我自己倒不是受祸惨酷。那些原君非君难君的言论,很多倒都是剽窃梦中‘后贤’之语。”幼年被迫出海的记忆在他心中印记很淡,并未将杨应麒的性情往愤世嫉俗的方向推。
    却听邓肃继续道:“但进祖兄仍道:‘七将军所言虽有过犹不及处,但却也是堂堂正正的道理。比只知道谄媚君王的腐儒强出百倍!’如应麒兄言:‘原君之立,非因缥缈天道,乃在时势民心。’又云:‘民为主,君为客。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君之本职也。至于以天下之利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归于民,则为独夫!人之视独夫,当如视仇寇!’此言进祖兄与志宏均颇感动,因此言而观大宋之乱政,再对照辽南民生,乃知汉部百里之治,非由来无因。”
    杨应麒呆呆地看着邓肃,这半年多来他一直在算计着如何拉拢李阶、陈正汇,既盼着他们能留在汉部,又时常盘算着如何监督、防范他们,总是认为和他们敞开胸怀畅谈的时机还没到,但邓肃这番话一说,杨应麒才知道这些人对汉部认知和认可的程度远在自己估计之上!
    邓肃道:“当初你们走出大鲜卑山时,折大将军曾与部民立下誓约,说要带领大家去建立一个同寒同暖、共饥共饱、知礼崇文、自强自立的国度。那誓言你们分别铭刻在津门市集、辽口城墙、朱虚山壁上,我们这些大宋来的新民,可读了不止一次了。”
    杨应麒问道:“志宏是因为读了这些铭文,所以才决定加入汉部的么?”
    “也是,也不是。”
    “这话是怎么说?”
    邓肃道:“我加入汉部成为二将军的参谋,固然是因为读了这些铭文后觉得加入汉部不会使祖宗蒙羞,也是因为从二将军那里得知汉部将有助宋之行动,因此想出一分力气。”
    “助宋?”
    “帮大宋取回燕云十六州的事情……”邓肃恳切地问道:“七将军,能让我在这件事情上略尽绵力么?”他忽然叫出了七将军,那便是以汉部属僚自居了。
    ——————下一章《临潢风沙迷眼》
第一零三章 临潢风沙迷眼(上)
    当杨开远举荐邓肃的时候,杨应麒就知道眼前这个豪迈的书生已经取得了二哥三哥——甚至大哥的信任。而邓肃的一席话也让杨应麒大受触动。
    在对付耶律余睹这件大事上,他到底该不该延引邓肃入局呢?到目前为止,陈正汇尽管是地方大员,但他对汉部军务的了解也是通过政务动向来间接揣摩。而现在这件大事虽然是暂时性的事务,但其中涉及军谋,其深入程度远非李阶从事的学政可比。如果让邓肃加入这次行动,那汉部的谍报系统和军务系统也将向他敞开大门。
    杨应麒忽然想起了林翼,这个少年陪自己经历了许多事情,是个十分机灵的小伙子了,但让他去监视邓肃显然是失败了。邓肃暗中进行的几件最重要的大事林翼居然都没看出端倪!想到这一点杨应麒的第一反应并非降低对林翼的评价,而是加深了对邓肃的认知:这个书生非但决不迂腐,而且机谋颇深。
    跟着,杨应麒又想到了曹广弼。邓肃的种种行动,没有曹广弼的配合是不可能的!杨开远向自己推荐邓肃,其中未必没有曹广弼的意思。“也就是说,邓肃在某些事情上已经可以代表二哥了。”
    “这次在东线的事情,我需要二哥的配合。”杨应麒忖道:“光就这件事情本身而言,邓肃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其实我自己也认为他不会搞砸,那我究竟还在担心什么呢?担心他叛变?”
    邓肃如果叛变,能把汉部出卖给谁呢?大金?不可能!大辽?更不可能!大宋?
    杨应麒心中把最后一个答案也否决了。敢直指大宋朝政腐败、宰相无能,又能说出方才那一番话的邓肃,应该不至于如此迂腐!那么自己还在担心什么呢?
    当杨应麒把陈正汇、李阶、邓肃和曹广弼连接起来之后,心脏猛地狂跳了几下。他知道远在邓肃前往辽口之前,二哥便和李阶有来往的。而二哥的立场,杨应麒是知道的。
    “部内的党派,到底还是出现了……”杨应麒心中忽然感到某种失落:“如果这样的话,那这次是否让邓肃助理南方事务,就不是我一个念头能轻易否决的了!”如果没来由地否定曹广弼的意思,有可能会招来二哥的恶感,从而导致两人之间出手打现罅隙,而这不是杨应麒所希望的,因为在汉部的外交策略上,曹广弼的态度和他是最接近的,如果他们兄弟几个在这个问题上起了纠纷,曹广弼也将是他最有力的同盟。更何况这件事既有二哥的影响在,又是由三哥来说的。
    在七兄弟里面,杨开远是他的堂兄,也是唯一和他有血缘关系的人,因此两人的关系又与别人不同。这次邓肃的事情不是由曹广弼开口而是由杨开远来说,既可能只是出于偶然,也可能其中隐含着微妙的人际方法。
    “既然二哥有意让邓肃上位,便卖二哥一个面子吧。何况邓肃在这件事情上应该也可以胜任。”以上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在杨应麒脑中一晃而过,跟着他口中便回答邓肃的话道:“燕云的事情,正要借助志宏兄的大力!不过在和大宋夹攻大辽之前,得先把耶律余睹解决掉!”
    邓肃沉吟道:“耶律余睹,我上次潜入中京,对大辽朝中事务也有所了解,这个耶律余睹确实是个不可小视的敌手。”
    杨应麒道:“在战场上他不可小视的敌手,但我并不打算在战场上解决掉他。”
    “不在战场上?”邓肃眼光一闪,似乎刹那间便看到了问题的核心:“七将军要从大辽内部入手么?”
    杨应麒道:“不错。”
    邓肃道:“阵前易将是大忌!要用反间计让大辽撤换刚刚打了胜仗的将帅,只怕不易!”
    “在君明相贤的情况下,确实不易。”杨应麒道:“但如今大辽朝局百孔千疮,不但君昏相佞,而且将相之间也是猜忌重重。一些事情就是没有外人出手只怕迟早也要发生。我现在要做的,不过是顺应某些人的心愿推动一把罢了。”
    邓肃沉吟半晌,试着说道:“萧奉先?”
    杨应麒会心一笑,点头道:“还有他外甥秦王。”
    邓肃跟着道:“晋王!”
    “文妃!”
    “元妃!”
    两人对视一眼,一起放声大笑!
    邓肃又道:“就算他们本来就有心病,但我们也得有个由头让他们的矛盾在我们需要的时刻爆发!”
    “由头……”杨应麒道:“辽廷满朝的贪官污吏,都可以是由头!”
    邓肃道:“志宏颇知七将军在大辽内部经营不浅,却不知可深入到某个具体人物没?”
    杨应麒道:“李处温如何?”
    邓肃击掌笑道:“妙!”
    和聪明人一起做事,有时候是很开心的,因为不用废话!不过和聪明人做事,往往也要小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