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努尔哈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那大汉正往外城东门逃去,突然被一队守门士兵拦住,并将大汉围在中间。大汉舞动大刀,左劈右刺,兵卒却越逼越紧。
  费格拉哈追到这里,正想上前,只见大汉猛地一跺脚,身子飞起,大刀使了一个“寒鸦展翅”,将一名士兵刺倒,又是一个纵身,跳出人圈,来到外城墙边上。
  这时,费格拉哈也一个纵身,跳到墙边上,大声喊道:“哪里来的强盗,快快投降!不然的话,俺叫你人头落地!”
  大汉也不搭话,一横大刀,来个“秋风扫落叶”,拦腰砍来。
  费格拉哈身子一闪,躲过那刀,正要反击,黑压压一队土兵蜂拥着,围了上来。
  忽然士兵身后大乱,只见一人冲入士兵群中,手中刀上下翻飞,如砍瓜切菜一般,士兵们纷纷倒下,那人上去拉着大汉往城楼飞跑。
  费格拉哈忙喊道:“快放箭!快放箭!”
  那城墙只有六尺多高,二人跑上城墙,纵身向下跳去。士兵们忙对城下放箭,一连射了几十箭,也不见动静。
  费格拉哈心想:这刺客还有接应的人,说不定城下还有人接应。这时,天已四更,仍是黑咕咙咚的,也就未组织人马去追。
  天亮以后,努尔哈赤才得知消息,费格拉哈说道:“那大汉腿已被俺刺伤,因为有人接应,当时未让人去追。”
  努尔哈赤说道:“以后城外的几个路口,另设暗哨,形成联防。一旦有事,鸣锣为号,让他有来无回。”
  费格拉哈听了,点了点头,走了出去。他带几个头目,到城外去勘察地形。在每个路口上,修了暗堡,昼夜值班,防卫能力进一步加强了。
  从这以后,努尔哈赤深居简出,夜晚更少出来,内城的警戒更加严密。
  由于刺客的出现,努尔哈赤对明廷更加恼恨,便实行蚕食的方针,即实行试探性的不断向前推进的方针。
  同年五月十九日,努尔哈赤派次子代善领兵三千,攻取抚安堡、花豹冲。又派第五子莽古尔泰带兵五千人,一举攻克三岔儿大小十一堡。二十日,又招服了崔三屯及其周围的四堡。总计攻下十七个堡,并将掠夺来的人、畜、财物、窖谷都运往都城赫图阿拉去。对明朝边境的田间禾谷,都纵马牧放,使之颗粒无收。
  鉴于明朝调将和集兵的缓慢,努尔哈赤立刻进行重大的军事行动,推进占领辽沈的总方针——夺取清河城。
  清河城是努尔哈赤的眼中钉,肉中刺,使他时刻感到是个威胁。
  四年前,明朝巡抚山东都御史翟风翀曾经说过:“努尔哈赤最贪的是清河、抚顺两个市场贸易之利,最害怕的是抚顺、清河两处官军的围剿。”
  这话讲的有道理,因为抚顺、清河两城是后金通向辽沈的门户,离赫图阿拉最近,路途也比较方便。这自然对后金是个最大的威胁。使努尔哈赤时刻不能安枕。
  清河城,位置在赫图阿拉“城西南一百六十里,周围四里零一百八十步,东、南、西、北四门。”战前,辽东经略杨镐曾来视察过,清河城守将邹储贤等陪同,他们登上周围高山,认真观察地形,曾制定了一个清河城的防守作战方案。
  辽东经略杨镐说:“清河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它四面高山,左近沈阳,右邻靉阳,南面是辽阳,北边是宽奠。这里只有正东一条路通向鸦骨关(今辽宁省新宾县西南三道关)。因此,鸦骨关是清河城的屏障。”
  邹储贤说道:“鸦骨关在清河与赫图阿拉之间,但是它距离赫图阿拉较近,此关易攻难守。”
  杨镐一听,马上说道:“能派一员上将守住鸦骨关,清河城就能安然无恙;一旦鸦骨失守,清河城就变为海中的孤岛,飘摇危险了。”
  但邹储贤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说道:“当前,清河城守兵不到一万人马,再派重兵到鸦骨关去,势必分散兵力……”
  杨镐听了,很不耐烦地说道:“鸦骨关守住,清河城才有易守难攻的地利;一旦鸦骨关失陷,清河城就变为易攻难守了。地利的优势,将转变为劣势了。”
  但是,邹储贤却固执己见。此人作战勇猛,是一员难得的猛将。为人耿直,但任起性来,却又有些刚愎自用。他认定了那条路,九条牛也拉不回来的。
  杨镐临走前,又叮咛再三:“若是孤守清河城,将面临绝境;若是在鸦骨关以重兵防守,与敌作战,清河城万无一失。”
  但是邹储贤不以为然。杨镐走后,他用四个月时间,对清河城进行认真修筑。在清河城上,布列火炮、枪、铅子、铁弹子等武器。
  杨镐离开清河前,还嘱咐他:“敌人若来侵犯,还应设伏于城外的山径小路,或是山间之地,以牵制敌兵,万万不可以拥兵于城内,束手待毙。”
  邹储贤将杨镐的指令置之脑后,给努尔哈赤造成有利的形势。
  七月二十日,努尔哈赤率领众贝勒、各大臣,统兵马二万余人向清河城进发。当天就把鸦骨关围困起来,然后兵马直抵清河城下。
  努尔哈赤对部下说道:“明朝的皇帝派这样的人来守城,岂能不败?”
  范文程听了,笑了笑说道:“这邹储贤都说他是一员猛将,现在看来,他徒有虚名。他若是把鸦骨关以重兵把守,咱的军队插翅也难飞过。或是在清河城外埋伏一支兵马,对咱也极为不利……”
  努尔哈赤大笑不止,遂说道:“在明朝将领中间,像范先生这样的人才,能有几人?”
  范文程听了,脸上腾地红了起来,低下头去,不再说话了。
  努尔哈赤又说道:“当年楚汉相争之时,刘邦手下有张良、韩信、萧何、陈平、樊哈、彭越等大将,真是文武兼备,人才济济;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谋士,他还不大听从他的建议。终于导致兵败境下,乌江自刎。这是历史的教训!”
  众贝勒与大臣们听得聚精会神。努尔哈赤这时候又想起了张一化老人,这些历史往事,全是跟他学来的,他在心里默默地说:“安息吧,张大爷!……”
  范文程听了以后,又说道:“古人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说的就是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万事顺利。“
  努尔哈赤又说道:“话又说回来,明朝皇帝能像朱元漳那样,范先生这样的人才怎么会到俺大金国来?俺的势力也不能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壮大呀!”
  大家谈历史,摆现实,热热闹闹,欢欢喜喜,不觉天色已晚,遂各自休息。这且不提。
  再说清河城守将邹储贤,看到努尔哈赤的军队,围困了鸦骨关之后,大军沿路西下,直抵清河城下,遂立即命令关闭城门,准备死守。
  邹储贤的副将张筛与守堡宫张云程私下里议论说:“鸦骨关且不说,若在城外山间小路上,埋伏两支兵马,拦腰打击后金军队,使他们措手不及,准能取得胜利。这样好的地利却不用,俺真不理解。”
  后金兵马刚到清河城下,张旆向邹储贤请求带兵出城迎战,张旆说:“努尔哈赤兵马刚到,在他们立脚未稳之时,打他一下,会取得胜利的。”
  邹储贤听了,拒不听从,不准出战。
  张云程又竭力相劝,说道:“兵法上说:”敌驻,扰之也。‘张副将的请求是对的,应该让他出城去打一下。“
  但是,邹储贤仍然不予采纳。甚至连出城砍草的军卒,听到后金兵马来了,急忙奔回城下。邹储贤拒不开城门,不让他们进城。结果数百名士兵无路可走,只得四散奔逃,大部分被后金兵马捉住,砍杀了。
  邹储贤率领守军六千余人,利用城上设置的一千多座大炮,以及大量的滚木、镭石等武器,据城设防,决心死守清河城。
  万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七月二十一日清晨,努尔哈赤立即传令各旗兵马,将清河城包围起来。刹时间,一座偌大的清河城被围得水泄不通。
  努尔哈赤命令士兵喊话,让邹储贤出城说话。喊了好长时间,邹储贤不予理采。最后,他立在城头上,对努尔哈赤说道:“咱们水火不相容,誓不两立,有什么好谈的!你想要俺投降,痴心妄想!”
  努尔哈赤说道:“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明朝的气数已尽,你还保它,不是死路一条么?”
  邹储贤听了,嘴一撇说道:“你是什么东西?俺是泱泱天朝的大将,能向你个野人胡儿屈膝?俺誓与清河城共存亡,你就死了这条心罢!”
  努尔哈赤气得满脸胀红,立刻下令攻城。
  刹那之间,角螺齐鸣,八旗将士争先恐后,有的冲到城下竖云梯,有的放箭,喊声如雷,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