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努尔哈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他踏着北斗降临人世
  吃着朱皇帝俸禄的建州卫都督塔克世,根本也没想到眼前这个脚心生着七颗红痣的儿子会在多少年后杀到山海关下,撼动铁桶一般的大明江山。他漫不经心地听妻子说完梦中的奇遇,随口说道:“既然你梦见的那个人披着野猪皮,那就给这孩子起名叫野猪皮——努尔哈赤吧!”……
  一、黑店里的蒙汗药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尼堪外兰高唱凯旋歌得胜班师之时,半道上听说努尔哈赤率领一万五千精兵找他报仇来了。他自认为不是努尔哈赤的对手,虽然老窝图伦城被努尔哈赤攻占了,父母妻子儿女全被努尔哈赤杀了,他也没有勇气找努尔哈赤报仇,只得偷偷摸摸收拾金银细软,化装成兵士,丢下一万五千多兵马,来个脚底抹油——溜之乎也。
  再说努尔哈赤本是建州卫老都督党昌安之孙、塔克世之子。塔克世共生五子,长子努尔哈赤就是大清国第一代皇帝,后来被清朝子孙称为太祖高皇帝。次子舒尔哈齐,三子雅尔哈齐,这三个儿子是塔克世的大福晋喜塔拉氏生的;第四子巴雅齐,是二福晋纳喇氏生的;第五子穆尔哈齐,由宠妾所生。那二福晋生得标致狐媚,深得塔克世的宠爱。大福晋体弱多病,生下三个儿子之后,便一病不起。在喜塔拉氏病得奄奄一息时,曾拉着塔克世的手说:“善待野猪皮,让他有出息。”原来,喜塔拉氏生产努尔哈赤前夕,梦见一个披野猪皮的人告诉她说:“红痞长脚心,必定坐龙廷。”醒来以后生下了努尔哈赤,因此得名。又见孩子右脚心上确实长了七个红痞子,塔克世欣喜万分,觉得这孩子将来必有出息。以后又听人说:古书上就有“脚蹈北斗”的话,也是指脚心长红痣子的人,于是更加看重努尔哈赤了。说来有些神奇,努尔哈赤从小就与众不同。跟同年龄孩子相比,他的身材高大,体格健壮,长得凤眼大耳,仪态庄重。他说话声音宏亮,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中迸射出智慧和顽强的气质。长到六七岁时,努尔哈赤跟别的孩子一样,就开始习射了。他常常跟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做射击的游戏:每人出箭两枝,树为一簇,各人站在三十步远的地方,依次射击,谁射中了,谁就得箭,以此为乐。努尔哈赤每次都得箭最多,因为他射中的次数比别人多。毕竟生长在都督世家,努尔哈赤整日在使枪弄棒的人中间厮混,初步学到一些轻功武打,拳脚工夫也非一般孩子所能及。八岁开始,塔克世让他在家塾里读书,时间虽不长,已能认识不少汉字,对蒙古文、朝鲜文也略知一些。这些都使他在众多孩子中间能够鹤立鸡群,成为小朋友们尊崇的偶像。可是后母的寡恩,加上父亲惯听老婆话,自然是冷落了对努尔哈赤的关心。在生活的逼迫下,小小年纪的努尔哈赤常常爬山越岭,出没在原始森林里,去采集松子、人参、木耳、蘑菇和猎取野禽等,然后再随同管家将这些山货送往抚顺、宽甸。清河等市出售,作为家中生活费用的部分来源。这一切使努尔哈赤在艰苦的磨炼中较早的成熟起来,养成了勤奋、谨慎、机警、善于思考等优点,尤其是在抚顺等马市交易中,他接触到了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汉人、蒙古人。与这些商人长期交往,交际面日益广泛,见识也日益增多,视野逐渐开阔。汉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文化生活等,在努尔哈赤的心目中,逐渐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努尔哈赤小小年纪干着跟大人一样的劳动,纳喇氏仍不满意,经常在塔克世面前说他的坏话,让他终日得不到好气。家中没有温暖,就到外面寻乐趣。一天,他跟几个小朋友一块闲唠嗑,各人说将来打算干什么。有的说想当将军,有的说想做买卖,还有的说想当教书先生。这时候不知道从哪儿走来一位白胡子老头,听了孩子们的议论说:“不管干什么,都得精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完这白胡子老头就问努尔哈赤:“你想干什么?”他瞅瞅天,又看看地,反问老头:“你猜呢?”老头看这小孩挺机灵,说:“你瞅瞅天地,莫非你想当管理天地的帝王?”“俺是想改天换地。”努尔哈赤一本正经地说过之后,老头又说道:“看你人不大,口气倒不小。想改天换地你有什么本事个”“俺百步穿杨,百发百中。”“还有什么本事?”“俺干活能拿动二三百斤重的东西。”“还有什么本事?”“俺会使枪弄棒,打拳踢脚。”“好,就请你在这儿亮几手。”努尔哈赤就走下场子,打了两路拳。“你这几招都平平常常,成不了什么大事。”努尔哈赤一听,马上急了:“老爷爷,那就请你教教俺们吧!”“俺也不行,你想学真本事,就去找九鼎山八宝洞的七星长老。”努尔哈赤急忙走过去,拉着白胡子老头的手问道:“老爷爷,那九鼎山在哪儿?”“那九鼎山俗名南山,离此地有一千余里,从这往正南方向走,能看到大海,就到了。”老头儿说完,飘然而去,那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不由人不联想到玉皇大帝驾前的太白金星老人。
  话说那白胡老头走了之后,努尔哈赤就急忙回家作准备。到了第二天,东方刚露出鱼肚白,努尔哈赤就悄悄地骑上马,带了些干粮和银两,匆匆上路了。一路上,努尔哈赤可吃了苦啦。年仅十三岁的孩子,一人一骑,每天晓行夜住,饿吃干粮,渴饮泉水;在那荒山野岭,人迹罕至的地方,有蛇蝎蚊蝇的叮咬,还有狼熊虎豹的威胁。面对这些艰难险阻,若没有顽强的意志,是经受不住考验的。一天晚上,努尔哈赤投奔一家小店住下,店掌柜一看,来了个单身骑马的客人,连忙说:“好啊,请到里面坐,想吃点什么?”努尔哈赤说道:“请先把马拉去喂上料,俺走得又饥又渴,随便吃点就行。”店掌柜喂上马回来问:“还喝酒不?”努尔哈赤心里想:酒能解乏呀,就说“来一碗吧。”不一会工夫,店掌柜把下了蒙汗药的酒给端上来了。努尔哈赤一看来了酒,咕咚咕咚几口,就喝下去半碗,上的菜也不管是成是淡,大口大口就吃。稀饭、大馍一上来,又狼吞虎咽起来。不一会儿,他就觉得天旋地转,心里明白事情不好,但已经晚了,便扑通一声倒在地上了。原来这是一家黑店,专等单身客人住店,以便暗中下毒手。店掌柜见人已死了,就把他身上的银子全掏出来,弄来一领破席子,把他一卷,扛到河边上,趁没人注意,扔到河里去了。也是努尔哈赤命不该死,这工夫正碰上打鱼的老两口,到镇上看完病往回走,见上游漂来一个蓆卷子,赶忙打捞上来,一看里面捲着一个年轻人,老头一摸心口,忙说:“还活着呢。”又对老伴说:“咱买的药里头,有两味能解毒,快拿来给他喝。”夫妇俩忙着给努尔哈赤灌药,又帮他放在铁锅底上控空水,好歹算是救过来了,努尔哈赤醒过来以后,又哇哇地吐了好几口水,看见面前两个老人,心里一发热,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下来了,哽咽着说:“俺这是怎么啦?”老头说:“你是被人害了,又被扔到大河里,让我们救上来了。”这时候,努尔哈赤才回忆起来,自己在店里吃了蒙汗药,赶忙翻身爬起,跪在老两口跟前,说:“多亏大爷、大妈救我一条命,俺这辈子也忘不了你们的恩情。”那妇人忙拉起努尔哈赤问道:“你是哪里人?是来干什么的?”他便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说了一遍。老两口听了,劝说道:“你的身体被折腾得这样,走不了多少路的,先在俺们家休息一阵子,等身体恢复了再走吧。”努尔哈赤心里想:天下的好人还是多。就不再说什么,便随他们一块回家了。
  且说搭救努尔哈赤的夫妇俩,本是山东大明府人氏。老头名叫张一化,举人出身,有功名的,原是大名府的一个文学博士,因得罪了知府大人,被迫出逃,途中独生儿子病死了,便来到这老河口子靠打鱼为生。今早他们到五十里外的镇上去看病,顺便买些药回家;又因这河里经常有人下药,张一化到底是有知识的人,多一个心眼,就买了一些解药,正巧搭救努尔哈赤的一条命。再说努尔哈赤在张一化老人家里养息身体,发现屋里桌子上堆了许多书籍,又听老人谈吐不俗,便知老人不是一般打鱼人。每天茶余饭后,努尔哈赤跟老人拉起家常话,渐渐熟悉起来。身体稍一恢复,就主动帮助老人做事。张一化的三间草屋建在大山脚下,大河从屋门前流过,正是依山面水的好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