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努尔哈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宏又问道:“那皇上整日干些什么?”
  马承林笑着说道:“说来也好笑,这皇上整日喜欢做些小玩具。他能模仿皇宫里的宫殿,自己动手做一个高不过三、四尺大小的宫殿,形状活像那大宫殿。因此,皇上的屋子里,刀、锯、斧、凿,样样都满了。连油漆、颜色也不少一样。惟独把朝廷大事丢在脑后,全让那太监魏忠贤去处理。”
  “所以这个魏忠贤便可以胡作非为,无恶不干。满朝文武,谁敢得罪他呢?咱这辽东的经略熊廷弼,就是未给他送去黑貂皮、东珠什么的,得罪了他,被他削了职,免了官。你说他厉害不厉害?”
  李小芳听着,不时地笑出声来,他又问道:“大哥,你这趟游玩,还有什么稀奇古怪的见闻,再讲给咱听听。”
  马承林说道:“这趟游玩,真是多见多闻。就说魏忠贤的那生人祠里,也洋相百出。里面供奉的魏忠贤的肖像,多用罕见的枕香木雕刻成的。那眉眼口鼻,四肢衣著,活像他本人。连肖像的肚子里,也装满了金玉珠宝。在头髻上留下一小孔,里面插着四季的鲜花,香溢满祠堂。”
  “据说有一祠堂,因人像的头刻大了些,戴不上帽子。那木匠性子一急,就将头削小一点。谁知这事被一个小太监知道了,他竟抱头大哭又严厉地责罚那木匠,并让木匠连续跪了三天三夜,才算拉倒。……”
  “大哥,别说这些了,俺听得肚子都要气炸了。这个魏忠贤如此无法无天,大明的江山必然败坏在他手里。”
  大宏不让马承林再说了,气呼呼地喝着酒,一句也不吭了。
  马承林喝了两杯酒,又说道:“看样子,后金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从长远形势判断,将有取代大明的可能。不知二位兄弟有什么看法。”
  李小芳看了看高大宏,那意思是“你不说俺可要说了”,于是,他平静地说道:“萨尔浒一战,明朝在民心和兵力上,都输给金国了。如果用太阳来打比方,明朝是西下的夕阳,而大金则是东升的旭日。”
  高大宏笑着说道:“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小芳兄弟,既不是秀才,又整日钻在珠宝店里做生意,对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真不简单!“
  马承林说:“这就叫有心人啊!”
  李小芳红着脸说道:“姐夫是有意跟俺开玩笑的,大哥别跟他后面说,俺算啥有心人啊!”
  “大宏,你在府里任职,近水楼台,你有啥看法,也说给俺听听。”
  高大宏端起酒杯呷了一口酒,又夹起一块熊掌,送往口里嚼着,笑眯眯地说:“俺天天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俺的字。在府里,俺是有名的算盘珠子。上面布置什么,俺干什么。至于战争形势,俺很少考虑,觉得自己跟老百姓差不多,想它干啥。到时候再说。”
  “不行,你这样不行!其实,你更应该要考虑。你是府里的下级官员,怎能与俺们老百姓一样!到时候,俺可以东风朝东,西风朝西,你怎么办?”
  李小芳接着马承林的话,说道:“大哥说得对,姐夫应该考虑了。这里没有外人,就俺三兄弟,何去何从,你怎么打算的,不妨说出来,咱弟兄们斟酌一下。”
  “好!这里既没有外人,小芳兄弟,你先把向俺讨辽阳城防图作什么用,向咱说清楚。”
  李小芳听了高大宏的话以后,不由得心里格登一下。但立即镇定下来,遂站起身来,走到马承林与高大宏之间,噗嗵跪在地上,说道:“在二位兄长面前,俺不能隐瞒下去了!俺是奉大金汗王的差遣,来辽阳做谍报工作的。俺开那珠宝店,是为了掩盖身分,便于开展工作……”
  马承林上去一把将他拉起来,说道:“你的身分俺早就知道了。这次俺去关内游玩,就是随你那大金的谍报头子——何和理的儿子何连山一起去的。表面上,俺去游玩,实际目的,是了解关内情况,绘制主要关隘形势图,侦察军事部署等。”
  “好啊!你们早已站过去了,把俺蒙在鼓里,还说信任俺呢!……”
  “姐夫,可别那么说。俺不信任你,敢向你公开要那图么?”
  这时候,只见高大宏站了起来,从衬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递给李小芳,说:“你要的这图,现在就给你。不过,有两个条件,一是让俺也加人进去;另外,这东西可是价值连城啊!”
  李小芳急忙双手接过图,说道:“你真是俺的好姐夫!你那两条,俺全接受。从今往后,俺三兄弟就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了。”
  李小芳说完,随即走进里屋,出来时,手里拿着十根黄闪闪的金条,放在高大宏面前,说道:“这是姐夫应得的奖赏,请你收下罢!”
  高大宏坚持不收,马承林说:“那又不是他李小芳的,不要白不要!收下罢,说不定以后还会有用处的。”
  听了马承林的话以后,高大宏也就收下了,他对李小芳说:“今后有什么要俺办的事,尽管提出,俺一定会竭诚尽力去完成的。”
  自此兄弟三人,在辽阳城里分头展开谍报攻势。李丹已被高大宏吸收过来,二人在府里相互配合,十分默契。
  马承林在辽阳城里,本来就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有些话从他口里说出来,分量不一样的,真有一句顶一万句的效力。
  “浑河路上第一好人”的李小芳,早把辽阳城防图送走了。他现在一门心事作宣传鼓动,强调明朝必亡,后金必胜的形势。
  不久,沈阳城被攻破的消息传到辽阳,引起了一阵紧张、混乱。由于他们及时作好舆论工作,城内居民都在暗地里盼望后金攻打辽阳。特别是浑河路上的人们,正翘首欢迎努尔哈赤的到来。
  一天午后,柯汝洞来到小芳的珠宝店。在赫图阿拉时,他们一起共过事,曾是好朋友。
  这柯汝洞,是费英东的义于。那是他随努尔哈赤最后一次进京朝贡途中收的。
  当时柯汝洞正害着痢疾,病得不能走动,亏得费英东救了他的命。
  病好后,费英东便认下这个义子,并将他带回赫图阿拉。因为他有一身好武功,便让他随着费格拉哈一起做警卫工作。
  原来柯汝洞是山东济南府郊区人。九岁时候,因家中不幸失火,父母外出未归,祖母病逝,仅剩下他这孤苦伶仃的孩子,只得独自出外乞讨。
  一连几个月,在外过着乞讨的生活,辗转来到北京附近的宛平县。一天,他在道旁遇到一个卖艺的班子。这班子总共只有四人,全是女的。班主叫林玉梅,四十多岁,带着三个女儿在外面跑码头。最大的女儿十六岁,最小的女儿还只九岁。
  柯汝洞见她们玩拳使棍,极为精采,内心十分羡慕,便一直跟着她们跑。她们到那儿,他也跟到哪儿。连肚中的饥饿也忘记了,真像着了魔似的。
  这样一来,竟引起了班主林玉梅的注意。一天,林玉梅拉着柯汝洞的手问道:“你几岁了?叫什么名字?为何流落到外乞讨的?”
  柯汝洞毫不隐瞒地将出外乞讨的经过,告诉了她。林玉梅非常同情他的遭遇,有意收留他。遂又问道:“你愿意学武艺吗?”
  柯汝洞高兴地说:“俺就是喜欢武艺,才跟着你们的,怎么不愿意学呢!”
  林玉梅又问道:“你念过书吗?”
  柯汝洞答道:“俺从六岁起,就读书,一共读了三年书。”
  林玉梅想试试他有无才华,含笑问道:“你既读过三年书,俺出个对联,你能对上吗?”
  柯汝洞答道:“俺就试试罢!”
  林玉梅笑道:“上联是:武艺谋生。”
  柯汝洞思索了一会,说道:“俺对的下联是:文章报国。”
  林玉梅非常高兴,随即对他说:“俺就收你做徒弟吧!不过,练武很苦啊!你吃得了苦吗?”
  柯汝洞立即朝地下一跪,叩了三个头,道:“师父!俺是不怕吃苦的。”
  林玉梅双手将他扶起,笑着对三个女儿说:“他就是你们的师弟,今后便是一家人了。”
  林氏三姐妹同时亲热地叫了一声:“师弟!”
  柯汝洞也拱手对三姐妹喊了一声:“师姐!”
  从此,柯汝洞找到一个安身的地方,心中十分高兴。他每天清晨和晚上,与林氏三姐妹一同练功,同时又读书写字,白天则一同到各处去卖艺。
  原来,林玉梅是个世代书香女子,读过几年女塾,丈夫是明朝的武官,她经常与丈夫一同练习武艺。什么刀枪剑棍,门门精通,后来丈夫病逝,家中一贫如洗。娘家父母早已去世,家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