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寒资料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吟游诗人有一项特殊才能,他们能敏感的把握宫廷中风向的流动。不用看到鬼魂,他们就知道****的禽兽正戴着哈姆雷特父亲的皇冠。如果感受到危机,他们弹奏的乐音中就会加入微小的变化与延迟,观众未曾察觉,同样高明的乐师却可以分辨。听起来神乎其技?是的,相关记载很少,因为口头的吟唱不着文字,早已湮没。
仅在少量寺院典籍与威尔第的歌剧中有所提及,倒是留下了有趣的线索供学者探讨。如何做到这点的尚不为人知,但并不是所有的吟游诗人都有这种才能。更多的业余爱好者希望籍卖唱糊口——他们连自己的乐器都不能熟练的弹奏,与其说是艺术家实则更像逗趣的丑角。真正的吟游诗人用乐器创造出氛围拢来观众,然后开始讲述他的经历,他们的歌中贯穿着很讲究的韵律。
那么吟游诗人怎样得到各种消息,如何掌握种种暗中的阴谋呢?他从不用自己打听,特殊的职业使他身边总是积聚着大量的听众。当时的老百姓虽然及不上晋朝的士大夫,但同样喜好泛泛的空谈。如果他们心里有什么念头,大到政府的换届选举,小到邻居妻子品行不端,哪怕只是猜测,都会煞有介事的告诉走街串巷的吟游诗人,提供了这样的情报,参政意识强烈的市民就会要求为他单奏一曲,也算件乐事。(当然,深闺中的贵族小姐也可能有种种高级的秋思或低俗的春望,她们就私下让使女将吟游诗人请来,一般艺术家总是多才且多情的,于是很应景的题材在父执辈的期盼外上演,附带产品不表。)吟游诗人将道听途说谱成曲,在晚宴上颂唱。那些场合通常很扰攘嘈杂,所以要唱两遍,每个人都仔细的从曲子中总结出有用的情报来。这样的传统随着版图的扩大被散布到罗马帝国的各个角落,就连北方的蛮族,也可以从来往的诗人那里,打听到邻近部落的动向。
我们可以由此得出为什么吟游诗人在中世纪受到相当尊敬,也是其价值所在,他们散播着有用的信息。当然,在贩夫走卒出没的市场中卖唱的艺人不在这些精英之列,他们为数众多,但学识与精力都无法与真正的吟游诗人相比,故而得不到相同的尊敬与认可。宫廷学者也不在此列,靠着赏赐做学问或卖弄小把戏的御用文人其时尚未诞生。
希腊罗马时代就是如此闭塞,往来各地的行脚商人、冒险家有时也扮演这样的角色。当然,吟游诗人散播的不仅仅是谣言与噩耗,爱情或是丰收的喜悦亦是流行的素材。但前者往往更耸人听闻,容易吸引听众。凯撒遇刺后,布鲁图斯的作为很快就被编写成背弃的主题;亚西比德远征西西里的舰队尚未登陆,民谣歌手就传唱他对神灵的亵渎,果然街头的赫尔姆斯像统统被捣毁了,于是雅典的暴民放逐了他们最伟大的统帅。他们的歌谣往往作为正式的陈供。
1286年,丹麦国王艾力·;克理平在田猎中遇刺身亡,其子艾力·;孟斐德继位,有一批贵族随即被告以谋杀先王的罪名。原因呢?吟游诗人讲述了一个奇怪的故事:老国王与一位贵族的妻子有染,而那位贵族很忠诚的侍奉着主子,直到一次出差归来无意中发现了妻子的访客。于是他邀集了另外几位密友在国王出猎时报复了妻子的不贞。虽然人的名字都做了巧妙的修改,也没有宫廷乐师敢将这种作品送上公开的殿堂,新国王还是听说了。于是有关人等经过私下的审判,一概被送上断头台。
同样被涉及的吟游诗人,则包好简单的行李与他的乐器,漫步离开了权贵的城堡,避过了灭顶之祸。他没有固定的目的,只是随着风继续自己的旅程与修行,这么信步走着,走出了正史愿意收录的范畴。
西方炼金术
西方的炼金术,起源于公元一世纪的亚历山大城。这座以亚历山大大帝之名命名的城,位于埃及尼罗河入海口,是个繁华的城市,有很多民族杂居在一起。
埃及人的冶金技术很发达(比中国都早哦),这是炼金术产生的基本条件。不过埃及工匠们都很实际,虽然也会偷偷往黄金里掺点黄铜,以次充好,赚点不义之财,但还没有直接把黄铜变成黄金的妄想。希腊人在与埃及人的交往中发现了这一点,再加上希腊人的哲学思想中原本就有关于金属转变为黄金的理论,于是,炼金术产生了,只是单纯的想把普通金属变为黄金,还真是实际啊。
炼金术的基本思想是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学说(地水火风),各种元素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不完善的金属(铜、铁)终究会转变为完善的金属(金),炼金术就是要让这个转变的过程加速。
顺便说一句,这个四元素学说在西方相当有基础,很多传说都是用这个学说来解释世界的组成的,《玛丽/艾莉》中的物品也是按照这个来分类的。
前面说过,这个亚历山大城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当然不仅仅是埃及人和希腊人在做炼金术士,各个民族的人都拿出他们的神话来为炼金术尽一份力。
结果炼金先得祭天求神,念咒驱鬼,还要符合神秘的仪式,总之是玄之又玄,一个不注意就会失败。其实呢,那时候炼金的基本方法就是把普通金属混合熔炼,得到黑色合金,再加入水银让它转白,再用硫化钙溶液让它变黄,再洗干净就行了。
这样炼金术炼出的黄金,当然也并不是真金,大量制造之后,终究会引起市场混乱。这时的亚历山大城隶属于罗马帝国,这个注重军事的帝国对经济和知识不怎么重视。公元四世纪,罗马皇帝整顿金融市场,炼金术由于制造了大量伪金而被取缔了。
不过,有一部分炼金术的书籍被景教的信仰者带到了中东。
景教是基督教的支派,既肯定神性也肯定人性,所以认为世俗的文化技术是有益的,甚至是上帝故意安排的,可以与神学共存。当时罗马的国教是正统的基督教,不能容忍这种宽容的思想,对景教十分排斥。
于是景教东迁到波斯。波斯的官方宗教是拜火教,不过对其它宗教也很宽容,景教教徒凭借他们的医学技术得到波斯贵族的支持,终于可以安下心来研究,炼金术又有了一点复兴的迹象。
结果战乱发生,阿拉伯人入侵。
八世纪初,阿拉伯人建立了以波斯为中心的大帝国。阿拉伯人本身的文化十分落后,但对于接触到的先进文化就要全盘吸收,不过要翻译成阿拉伯文。那时候的阿拉伯帝国统治者,非常重视希腊人哲学著作的翻译,据说当时做翻译的报酬是与译稿等重量的黄金。不过造纸术也是在那个时候传入阿拉伯的,如果是用纸写的译稿可就亏多了,呵呵……
到了九世纪,阿拉伯社会繁荣昌盛,丰衣足食,炼金术也进入了鼎盛时期。
阿拉伯的炼金家中,扎比尔是最出名的。这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没有受到重视,在他死后,街道修建时,人们发现了他做实验的地下室,里面有大量炼金器具,还有一大块黄金。于是人们认为他掌握了真正的炼金术,他的著作成了畅销书,以至于后来有很多炼金术的书籍都假托扎比尔之名。
在八世纪的时候,阿拉伯炼金术中就出现了一个新词语——丹药,是指一种点人长生、点铁成金的物质,显然是来自中国的炼丹术。在这之前西方的炼金术还只是以炼制黄金为目的。
那时候的中国,正是盛唐时期,西域胡商往来频繁,炼丹的思想,也被他们传播到了阿拉伯。与西方不同,中国有足够多的成仙故事,所以中国炼金术士一开始就是以炼丹成仙为目的的,至于炼药治病,只是副业而已,如果要炼金发财,那更是俗念,至于炼伪金发横财,简直是天诛地灭,祸及子孙的。
很多宗教都有神仙传说,但似乎只有道教相信普通人也可以通过修炼长生不老,变成神仙,所以也只有道教才有那句极有气势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样阿拉伯的炼金术中也有了炼药治病的内容,而且阿拉伯的炼金术士们还大胆猜测:丹药可以点铁成金,点人成仙,说不定也能点物成*人。基督教不是说人类是上帝用泥土做的吗?希腊传说中也有用神水做的神像可以变活,所以,人造生命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炼金术士艾莉》中也有人造生命法,比如爱赛尔的人造人,还有艾莉的木鸡,好像还有“活生生扫帚”也该属于这一类。
十一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度过了鼎盛时期,开始走下坡路。因为这时的阿拉伯帝国开始变得腐败奢靡,经济衰退,又有外族入侵,炼金术这种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和实践的研究性工作,是没办法在这种动荡的社会中进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