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武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皇帝守孝三年是不现实的,太子为了不成婚,这理由也是够了。

    程谨安嘴角一抽,也不再说,再说也没想到太子竟然如此无耻,连先帝都搬了出来。

    最难以理解的是,皇帝竟然也答应了,可不是见了鬼,不知道的还以为当儿子的对当爹的孝期还要孙子帮着守。

    萧安一副你没伤到我的模样,让程谨安对萧安那残臂都没伤感了。

    程谨安与常凤回三关,自然是要上捷报,以及带着一群没见过大庆风光的部落使者往京城里去。

    萧安本是元帅,因战事才在边关里停留,此回也一道要回京,因此三人倒是一路了。

    魏氏如今有孕在身,虽不过小两月,但也是喜事,萧安是万事不敢惊动她的,只是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在魏氏那说了一回,卖了几个乖,就朝着京城去了。

    一路上,萧安还跟程谨安道:“你到了京城,也快点回边关里来,我爹还在胡马关呢,我娘守着两城也不容易,她有孕在身,劳苦不得,你早点回来我爹就轻松点,还能陪陪我娘。”

    程谨安都听得翻白眼,最后受不了了,只得道:“好!好!好!去了就回来!你闭嘴吧。”

    其实程谨安也把柳贞当长辈看的,没当父亲看那是嘴里没说过而已,魏氏有孕,就是他心里的父亲有后,他心里也高兴得很,自然也有萧安说的那想法,哪还用萧安提醒。

    萧安也不避讳常凤,就把对程谨安的安置给说了,“我如今不比以前,朝廷里的人也是不会再让我掌军的,到时候于情于理,三关的主将都得是你。”

    常凤在一边道:“那你呢?朝中打算如何安置?总不能说你没了只手,就让你在京城里养老吧?”

    要这般,还不如呆在三关里不动了,反正九关方骓那老匹夫也没动,比的不就是个不要脸。

    她们两个女人,都敢在战场上厮杀了,不要脸这种小事儿,干起来也得心应手得很。

    萧安没说,倒是说起常凤来,“唉,你跟着要个子爵也好,就是哪一日不领兵了,也有所依仗。”

    常凤倒是不担心自己,“要死也死在战场上,退下来当个缩蛋有什么意思。”

    程谨安在一旁道:“日后哪来仗打?”

    常凤不出声了,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然后与萧安道:“我们姐妹两,还有你娘,都是有仗打,才有的机会掌兵。要说这回,日后真要没了仗打,你说朝廷里会不会把我们三个排挤出去?”

    常凤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自古出女将军之时,都是边关军情严重或者天下大乱之时,太平时候可没听说有男人容忍女人骑在他们头上掌兵的。

    萧安看着前路,道:“谁知道。不过我们不是好欺负的就是了。”

    常凤也同意,“我辛辛苦苦这么久,命都差点丢在关外,要进京去只想随便把我打发了,要我手中的兵权,简直做梦。”

    萧安安抚她道:“你放心,这事儿没那么容易。”

    就这么一路回了京城,京城里也早接到了捷报,又知关外蛮子使团前来,便令了礼部侍郎与下属打理番馆的主事一道前来迎接。

    此回因有关外部落的使团,又与大庆将士有恩,献俘这些事儿就免了,毕竟关外的部落们几百年前说不得还是一家分出去的,还是要给些颜面,也别让他们给吓着了。

    何况还是之前萧安那一仗干得漂亮,把该抓了抓了,该杀的杀了许多,后面程谨安与常凤杀的,虽也有部落里身份贵重之人,到底还是不如之前震撼。

    朝廷里也有懂蛮语的官员,就是程谨安与常凤,在草原上一年后都能用蛮语跟各部落正常交流,只有萧安一人,一脸无赖,“我就是个打仗的,学蛮语做什么?我跟他们有什么好说的,一刀杀下去就对了,谁耐跟他们费心眼儿?”

    其实比起大庆人,关外的部落们就要简单许多,萧安嫌弃他们心眼多,实在是冤枉人了。

    不过萧安连大庆人自己的书都没读过几本,偷懒不想学蛮子的也不奇怪,再说她身边也跟着个精通蛮语的张传,对蛮语的的确不需要多学。

    此回三人被皇帝特许骑马入京,三人也并未躲着,骑着马从城门里进去,马路周边早就站满了人来看热闹。

    程谨安的美貌,到现在京城里还偶尔有谈论之人,萧安的英气与常凤的冷冽,三均着男装,一身兵甲在身,都是大庆俊俏郎君的待遇,一路上收了许多锦囊、绣帕、鲜花等。

    最倒霉的不过程谨安,姑娘们大娘们的果子丢得最多,差点就被这么“看杀了”。

    萧安虽只有一只手了,然而把刀别在腰上,单手也灵活,人家砸的果子一接手过来,就直接往嘴里塞,享受这种待遇得很。

    这一路到皇宫,萧安的肚子也就吃饱了,嘴也不渴了,精神也好上了许多。

    比起程谨安的狼狈,和常凤不习惯的拘谨,萧安算是面色最正常的那一位。

    就是维护京城治安的护城兵们,也觉得萧安不愧是元帅,就是比其他两个要端得起一些。

    入宫觐见皇帝还有群臣,先得在皇城门□□了身上带的武器,这才在内侍的带领下朝着议政厅走。

    萧安是熟门熟路,一点也不紧张。程谨安以往也来过,也并不为奇。只有常凤是第一次,少不得要暗自打量一番。

    皇城自然不比别家,其恢宏富贵等闲难以学得一二,也的确是能够让人开眼。就这一路下来站着没动的御林军,都能让常凤看着摇头,不明白皇帝一家何必这般破费。要这些全变作了军饷,他们就还能打上几年都说不准。

    在议政厅外站了一会儿,皇帝就召了萧安携三关程谨安与六关常凤见驾。

    萧安单手整了整衣裳,昂首挺胸,走在了前面。

    等见到皇帝,半膝跪地,三呼万岁,朝廷里都十分安静。

    皇帝看着单手的萧安,连忙让起身。

    萧安起身下意识看向前面的太子,在目光寻找到太子之后,终于目露微笑。

    萧安看见太子是高兴了,然而太子的目光却一直看着萧安那垂着的一只衣袖,脸色苍白如雪,竟是突然晕了倒地。

    太子身后的臣子们吓了一跳,有些犹豫不敢上前,皇帝连忙叫御医,萧安想也没想,上前几步,竟是单手把太子扶了起来,“臣送太子回东宫。”

    好在太子也还没彻底晕厥过去,身体还能应对,萧安架着太孙,一脸着急,转身就要走。

    皇帝也只好应声,暗想什么事儿啊,多高兴的日子,太子这也是太不注意情绪了,就是高兴也别表现得太激动才端得住不是。

    其实太子也只是当时眩晕了一下而已,因眼前一黑,周围也没能撑住的,这才倒在了地上,在萧安扶他转身的时候,他的视线就已经能慢慢看得见东西了。

    “我没事儿。”视线渐渐明朗的太子推开了萧安的手道。

    群臣见太子醒了过来,也就放心了,要说之前太子替先皇挡箭,臣子们最担心的就是太子会因此身体不好,影响到继承。

    如今太子突然晕在朝廷上,虽是极快的醒了过来,许多臣子心里也都有了数,看来太子身体的确是不太好。

    嘴里关心太子如何,心里面的算盘已经拨得噼里啪啦的响了。

    萧安被太子推在一边,一时间有些茫然,跟太子从小相识到大,好似自己从来都没被太子如此排斥过,都不知该如何反应。

    太子却是转过身,对着皇帝告别道:“儿臣偶感不适,想回宫休息,还请父皇成全。”

    皇帝自然是愿意的,就道:“来人,扶太子回东宫!”

    宫外的太监早跑了进来,扶着太子就往外面走。

    萧安走了两步,到底没跟上太子急急的脚步,只看着一道背影消失在眼前,心里叹了口气,又不知自己何时跟太子如此见外了,只得继续留在朝廷上。

    朝上三人之功,皇帝和朝臣们都是知晓的,皇帝说了些好听的话,朝臣们也纷纷附和,就是不提怎么安置他们的问题,最后就让他们三人先回府休息了。

    赏赐自然是有,等着几人分开回自己的府邸之后,前来赏赐的内侍就到了。

    常凤自然是要回常府,程谨安跟着住在萧安的永定侯府。

    萧安与程谨安接了各自的赏赐,其实都是些金银器具,非皇帝赏赐不可用的,拿回去也只有供着的份儿。朝廷被这一杖打得花费了不少,就是皇帝也变得抠门了。

    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