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武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安笑得十分猖獗,方骓面色终于变了变,许是没想到萧安能猜出他所为的目的。

    “元帅想多了。”方骓面无表情道。

    萧安摇头,并不再说,背着独手一阵风似的走了。

    张传在后面跟着,等着萧安进了帷帐,才道:“只怕他不会让你如意。”

    萧安道:“如意不如意的,下面的人恨的又不会是我。 ”

    所以,萧安根本就不会在乎方骓舍不舍得让人来跳这个坑。跳不跳,对她而言都有好处。

    萧安坐在主位上,道:“他以为我真玩不来他们那一套?我是珍惜我士兵的命,可不是会珍惜他手下人的命。他当主将的都不在乎,我为何要在乎?”

    张传正准备说话,帐子外面就有郎中进来了,“元帅,该喝药了!”

    良药苦口,萧安脸色顿时苦了起来。

    郎中才不会管这些,把药碗往萧安面前一端,臭得萧安几天都不想吃饭。

    萧安端过来一口闷了,才笑嘻嘻跟郎中道:“有件事儿,可能想要麻烦先生一回了。”

    郎中把药碗一收,道:“今天闹事儿那些?”

    萧安道:“先生知道?”

    郎中坐在萧安面前,神色严肃,“其实他们身份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会怎么对付元帅。”

    萧安杵着下巴道:“不是弄死我,就是想把我拉下马,反正现在又不需要我顶着去送死了。方骓他儿子进京,肯定得告我一状。”

    “告什么?”郎中道。

    萧安笑嘻嘻的,“强抢民粮么。”

    朝廷上,新帝看着跪在下面要皇帝给九关百姓一个交代的武将,脸色十分难看。

    萧安强抢民粮的事情,早已经给了朝廷密折。虽是早知晓九关方家会反咬,但真反咬出来了,这事儿还真不好处置。

    太子藏在袖中的手一颗一颗的数着手中的佛珠,面色苍白,看不出喜怒来。

    萧安强抢民粮,这事儿就好似一滴水落入了油锅里,顿时把朝廷里给炸了,然而这炸却不是炸在外面,而是炸在朝臣的心思。

    大约全都觉得这事儿扯淡,之前萧安再狡诈,也没狡诈得做出这种事来。但众朝臣心里,又觉得这事儿许也有些可能是真的,不然萧安哪来的底气深入草原跟蛮子打。

    最后还是户部尚书出列道:“方将军,此事为真?”

    方骓的长子不说话,但面色为难,很明显就让人看出答案来。

    户部尚书点了点头,明白了,就道:“陛下,臣还记得前些年九关还向六关借粮,说是九关连连多年灾害,不知萧元帅这强抢的民粮是从哪里来的?”

    户部侍郎立即出列跟着道:“陛下,九关知府这几年一直请求户部减赋税,说是九关灾害严重,如今说永定侯强抢民粮,这民粮多到能伐蛮子的地步……臣请陛下立即严查九关税赋,看是否地方官府勾结逃避赋税!”

    逃避赋税,此乃大罪。

    户部尚书、侍郎接二连三的的话一说,方骓长子脸色立即变了,万没想到本想告萧安一状,反而被咬住了。

    下了朝,皇帝召见了户部尚书与左侍郎,又召了右相留下。

    “今日之事,诸位有何看法?”皇帝道。

    右相摸着胡子并不开口,户部尚书道:“臣无话可说。”

    户部侍郎道:“臣也无话可说。”

    太子看了皇帝的脸色,再看向户部尚书与侍郎,道:“两位大人在户部多年,此事重要与否,岂是一句无话可说就可推卸的?”

    “九关年年叫穷,然而被萧安随意那么收刮一层,竟然就能撑起一支军队来,这里面户部每年少收了多少税赋?支出了多少灾粮前往?”太子又追问了一句。

    户部尚书觉得自己挺冤枉的,他要推责,之前在朝廷上就不会说那么一句,现下无话可说,实在是真没什么话说了,就是皇帝猜的那样。

    “借天灾以谋粮,偷国库而肥民?若真是这般朕还高看他们一眼!无非是借百姓之名屯粮,好等有一日犯上作乱罢了!”皇帝盛怒之下,将萧安的折子砸了下去。

    右相将地上的折子捡了起来,打开一看,脸色巨变,失声道:“陛下!”

    新帝看着右相,道:“诸位看了这密折,再拿出个法子来吧!”

    右相把折子往户部尚书手里递,户部尚书不得不接下这个烫手山芋,看后面色惨白。

    九关里的官僚,这是已经自成一个体系了,联合起来欺骗朝廷。

    此事别说是户部,只怕是吏部也逃不掉,兵部也事涉其中,也幸亏他们之前出列说了那么几句话,否则此份折子还轮不到他们过目。

    右相不得不道:“陛下,九关知府欺君在上,实该万死。然实情如何,双方谁真谁假,还得请人查证后才得具体知晓。”

    户部尚书却知晓萧安所言必然为真,右相此话也不过是想要将罪推在九关知府身上,也是并不想沾上此事。

    新帝才登基,先帝晚年着实是闹了几场,要真查下去,牵涉太广,也并不一定能查到最后,最多也只能到九关知府那。

    而九关的方骓,要真如折子所言,在没有铁证之下,新帝也总不能让天下百姓觉得方家乃是被冤枉的。

    想通这一点,户部尚书才道:“永定侯素来军纪严明,怎可能会强抢粮草,又我户部拨出粮草无数,怎差军粮?今日朝上所言之事,必是污蔑!”

    牵涉太多,干脆就一被子全盖下去算了,连九关知府都别查了。

    反正作为证据的粮食都被萧安直接抄了个底朝天,就是查九关知府又能查到多少,右相觉得只能查到九关知府,户部尚书觉得还不如不查。

    查了,永定侯强抢民粮的事情要如何收尾?那些粮食,到底都以老百姓的名义藏在粮库中的。皇帝总不能逼反整个九关,让九关真脱了朝廷的掌控,好如了别人的意了。

    户部侍郎是尚书的人,自然也只有复议的份儿。

    右相看了户部尚书一眼,当然明白户部尚书这并非是想保萧安,而是想保下户部罢了。

    九关里年年找京城里要粮食,请求减免赋税,全都要从户部过一道手,户部也并非在地方没有管辖之人,要真往这一条线上查下去,只怕户部得全军覆灭。

    “臣请圣上裁决。”右相低头道。

    萧安哪是抢的老百姓的粮食,抢的是方家的暗藏的粮食才对。

    如今方家说萧安强抢民粮,不查只说是污蔑,日后萧安头上就要背个大锅了,还随时可能要了萧安命的锅。然而要查下去,粮食都被萧安用了,连证据都没有不说,就是有其他的辅证,甚至是萧安没动那批粮食,也不好定九关官员的罪。

    于老百姓而言,只要是自己所纳税赋少了半分,都得是个好官,谁会在意国库里的粮食少了,这天下会运转不下去。到时候一翻出事来,九关民心所向就很明显了。

    所以,虽右相觉得最多查到三关知府为止,但也比较赞同户部尚书的意思,只当是污蔑,走个过场,不查为妙。

    唯有对不起萧安,让她背一背黑锅了。

    作者有话要说:  3000字补上,么么哒。

    方骓这一招,换现在的一句话来说叫:借屌丝以胁天下。当初马云爸爸的余额宝就是这一招,绕过了很多正规程序与手续,然后这一笔本该是违规的资金,成为了马云爸爸金融帝国的基石。

    谢谢乌衣妹子的营养液*1,爱你,么么哒。(づ ̄3 ̄)づ╭?~

 第174章 1。28

    “密折里,永定侯说的是寻百姓借的粮食,抢粮本就无稽之谈。”太子最后一锤定音道。

    要萧安真正大光明的抢粮食了,九关还不知会乱成什么样,将士们哪来精力跟蛮子打。

    所以萧安只算是半骗半强的把粮食搞到手的,来告状的自己脑子有问题。萧安连锅都不用背,这事儿跟她就没关系。

    户部尚书想要萧安背锅的缘故,也无非是萧安先把借粮这锅甩在户部身上了,说是征用后户部还粮。

    历代户部尚书少有不抠门儿的,一水儿继承下来的铁公鸡,一毛不拔得出名。萧安把锅往户部甩,虽那批粮草是用在的朝廷大事上,可户部的算计是只让萧安守住九关就算了,没想让萧安打到蛮子祖宗那去。

    如今那么一大笔本该是进户部的粮草给花了出去,还要户部再背上一笔相同的账,等于是丢了两笔大进项了,户部尚书除非是傻的才觉得这事儿他会同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