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动了动两人抓住的手,道:“你我几十载也过去了,如今我比你要先去,只有对不起你啦。”
皇后听得心中悲凉,眼泪终也忍不住大滴大滴往下掉,失声道:“陛下。”
皇帝应了一声,终于满足的闭上了眼。
七月二十一,皇帝崩。太子登基。
朝着京外报丧的马纷纷而出,京城里一片素洁,家家户户大门紧闭,为天子忘而悲痛。
萧安在三关里收到皇帝崩的消息,立马收拾行李回京。
旧天子亡,新天子立,边关诸主将都得回京奔丧与庆贺新天子登基。
萧安跟魏氏道:“不曾想,陛下竟是没撑过一年。”
魏氏本想说活该,但好似如今人死了也不好多说,就道:“回京多去见见你姐姐,有什么事儿都听她的。”
小安点头,将三关布防下去,没过两日,就等到了新帝召诸处主将进京的圣旨就到了。
霍彭生还跟着萧安一道进京,萧安就有些不明白了,莫不是这是真爱不成?
是不是真爱的,只有霍彭生他自己心里明白。
两人一道进京,其实魏氏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萧安那武力值,就是霍彭生想要算计,那也要他有那本事。
萧安一路疾驰回京,不敢有半步耽搁,更是顺着驿站而走。
到京城之时,新帝已经登基十余日,恰好在京城门外跟六关常乐相遇,两叔侄便一道进了京城。
此回萧安终于露了面,牵着马进了京城,一路上遇见认识的花娘子,人家丢下一块锦帕,还收得理当气壮,对着人家抛了个媚眼,看得常乐连连咳嗽。
萧安嘻嘻一笑,就把东西收着了。
两叔侄一道进宫,面见了新君。
新君对两人也熟悉,或者说新君等是并不是萧安与常乐,只跟两人说了些话,便让他们前往拜祭先皇了。
新君登基,太后与皇后及太子还未来得及封,但也被朝廷上下默认。
萧安走进装着先帝棺木的殿门,正看见太孙带着一众人正跪在最前面,身后跟着的是还未有封号的四皇子,然后再以此才是太孙泽与新皇另外的儿子。
萧安跟在常乐身后,先拜祭了先皇。
常乐上完香,跪在棺木一头,就开始哭,哭先皇对他的提拔和对他的信任,哭得是上气不接下气。
这一瞬间,满殿的悲伤都被常乐带动了起来,诸人又开始哭了起来。
萧安寻了位置跪下来,暗想没想到常叔还有这般本事,说苦就苦啊。
这实在也是常乐真心实意,当初他只是被魏侯捡来的,后来跟着魏侯一路提拔,但也是自己拼命拼出来的,然而魏侯出事,先皇愿意提拔他当六关大将,其中恩情,怕是给大庆守一辈子边关都难以回报。
这哭,是哭的先皇对他的恩宠,也是哭这世上只怕没有再对他那般看重的人了。
常乐一哭起来,说话就有些糊涂,反正横竖不是魏侯就是先皇,倒是哭出了忠义来。
就是新帝得知,也只得一叹,还亲自把常乐劝出了宫去,到底长途跋涉不曾得以休息,明日再来哭灵也一样。
萧安倒是没眼泪的,就低着头往太孙那瞄,看着太孙那苍白的脸色都心疼,太孙明显伤还没好,这没日没夜的跪着,哪是可行的。
新帝也劝了萧安,萧安比他小一辈,劝的自然也是长辈对小辈之话,体贴温柔无比。
萧安不肯走,就道:“臣陪着景王妃一道。”
景王妃带着两个还在还在前面跪着的,萧安不愿意走,新帝也不好多说。
他才登基,给先皇守灵是要守的,然而才登基也不是没有国事要处理,他被先皇亲手养大,许多地方都继承了先皇,又才处在了当初先皇的位置上,并不愿意耽搁半点政务。
因此,新帝只是跪在最前面又哭了会儿灵,就起身走了。
萧安见新君走了,爬了几步上前,跪在了景王妃身边,离太孙更近了一些。
但萧安并不敢叫太孙,先帝灵前,谁敢无礼,太孙的身份,可不能胡乱做些小动作的。
这一跪就跪到天快黑之时,太孙膝下虽有厚厚的蒲团,但也支撑不住,不得不回东宫休息。
因太孙替皇帝挡箭之后,身体一直不好,群臣也不会在拿此说太孙的不是。
萧安便顺着角落里跑了出去,怀里还抱着睡着的锦绣。
太孙被人扶着,耳尖的听见脚步声,就回头看,见萧安抱着孩子还跑得飞快,又是心疼又是高兴的,也不知该说什么话才好,就道:“莫让锦绣冷着了。”
萧安哪懂这个,以前她自己小时候也这般的,也没见有生病过,何况这才八月,正是热的时候,此时也不过是微微凉了一些。
“殿下身体可好?”萧安也没管太孙对锦绣的关注,只问道。
太孙脸色虽是苍白,但还算是有些余力,就点头,“我没事儿,你匆忙回京,还是先回去休息了。”
萧安应了一声,就道:“殿下也快回东宫吧。”
太孙点了点头,准备走了,又回头道:“这一回你要留京多久?”
萧安道:“总要等到殿下册封太子的。”
新帝召集诸主将回京,圣旨上就这么写的,太孙封太子就在这一月里。
太孙放心下来,又转过身,道:“先回去吧。”
萧安抱着锦绣,目送太子往东宫的方向去了,才回头看见里面的景王妃抱着另外一个孩子出来。
殿门外跪着的是各家的女眷与官员,此时年长者,都纷纷被人扶起了身,开始往回走,见景王妃出来,便让出了一条道。
景王妃见各家的老封君,也多关怀了两句。
萧安跟着景王妃出了宫,上了马车,才道:“姐姐这些日子辛苦了。”
景王妃把两个孩子放在一起躺着后,才掏出手帕来擦了擦脸,跪了一日着实是有些难受,靠在马车壁上,跟萧安道:“可有九关的消息?”
萧安道:“这一路赶来,倒没时间打听别的。”
景王妃一声冷笑,“按道理,九关离京中还比三关和六关都要近一些。”
可萧安赶路赶得紧,常乐赶得更紧,九关却是比他们两处的都要晚一些。
但这是新君该愁的事,景王妃也不多言,跟萧安道:“今日你就睡在王府,等明日一道进宫再继续守灵罢。”
萧安非京中官员,没有政务需要处置,到了京城,自然要多守灵一点才好,毕竟当初是先皇执意令萧安掌的三关。萧安没常乐能哭,自然就要心诚才行。
作者有话要说: 呼呼,第二更,么么哒。男主女主又见面啦~撒朵花~~~~
第165章 1。28
先帝过世二十一日,入皇陵,新帝亲自扶棺,子孙捧盆,百官相送。
然而相比起送先帝入皇陵这样的事情,新帝心中更关切的还是九关,至今十余日,九关还未曾有人回来,竟是半分信也不曾收到。
新帝再回皇宫之时,神色严肃,便召集了左右相爷与兵部尚书共同义士,询问九关。
九关主将多次借故不回京城述职,相比起三关与六关的积极,还有先皇临终前的嘱托,新帝不得不起忌惮之心。
萧安回了京,倒不关心这个,太孙要给先皇守孝,她便趁着跟着景王妃进宫陪着皇后的机会跑去东宫寻太孙去了。
因这近一月的守灵,千防万防下来,太孙还有些不舒服,萧安见到人的时候,太孙正躺在床上。
萧安进门见人躺在床上,就上前了两步,低下头看,“殿下?”
太孙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让萧安坐。
萧安没坐远了,反而凑近了些,坐在了床边的凳子上,跟太孙道:“怎的病了?”
太孙道:“只是有点乏而已。”
萧安才不会信,“你身上的伤也不知好没好彻底,又跪了这么一个月,你哄我作甚?”
受伤专业户萧安经验丰富,对伤口的愈合也有数,就太孙这伤口,萧安以为,至少也要一两年。要伤及心肺了,只怕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太孙知道这种事不好瞒过萧安,就道:“只是伤了叻骨,没有大碍。”
两人就在太孙的寝殿里说了许久,萧安才道:“平王是怎的回事?我听闻陛下要将平王父子迁入皇陵?”
既然是逼宫造反,削为平民了,又何须再入皇陵,反而弄得朝野上下别有心思。就是萧安这种只管打仗,不太管朝中事的,也觉得这事儿荒谬。
换了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