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尾生的报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老将军为其孙子起名唐武扬,意在弘扬武艺,苏宰相唤其长孙苏思哲,思慕先哲,品行端正。
  
  当日,群臣得知这个消息,纷纷上门祝贺。只是,有一个难题,是先去唐家还是先去苏家,这两家,谁都怠慢不起啊。
  
  最后大家互相通气,看皇上先送贺礼去谁家,自己就随皇上,这样以后追究起来也可以将责任推给皇帝,他们是谨遵圣意。
  
  却不想,英明的皇上同一时间派出两位总管,送出两份贺礼。
  
  于是,百官纷纷称病不能出门,只派门下家丁送礼。两位令公沉浸在喜悦当众,并未在意。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只是,两位公子的满月酒,却不能称病了。人家是发了帖子邀请的,都不去两位令公的面子如何挂得住?
  
  百官私下商议了许久,最后想出办法,谁家的请帖先到,就去谁家,以后说起来也好推脱。
  
  两家人大概是知晓了他们私下商议的结果,提前十多天就抢着将请帖交到众人手上,最后谁也没有领先,基本上是对半开。
  
  皇帝依旧是两家送礼,人未出现,任是他们再家大势大,也只是臣子而已,皇帝肯送礼,已经是莫大的恩宠。两份礼物都是无价之宝,唐家长孙的是一件上古兵器—清霜剑和一本兵法;苏家长孙得到了一本朱晨国第一圣贤孙夫子的传世名作《治世》手写本,整个朱晨国仅此一本,历来存储于帝宫宝库之中。足以见得,皇帝对苏唐两家的倚重。
  
  去苏家的官员有幸见到刚刚满月的苏小公子,虽然五官还未长开,从眉宇之间,可窥其以后的俊美,定是一代翩翩公子。
  
  而另一批目睹唐小公子真容的人,赞叹其棱角分明,有其祖父风范。
  
  双方都认为自己见到的婴孩更为出众些,一时间僵持不下,甚至有赌坊开出这样的赌局:唐武扬和苏思哲谁更俊美,谁先开口说话,谁先学会走路。足以见得坊间对两位公子的浓厚兴趣。
  
  看来苏思哲和唐武扬,注定要并列在一起,被别人谈论。
  
  两位公子刚满月,众位百官就在商议抓周时要备什么礼物,如何决定出席哪家?众人不得不赞叹,这两位公子,还真是磨人啊,为何要选在同一天出生呢?其中一人早一日或晚一日,不就什么都好办了,偏偏他们要同年同月同日生。
  
  。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的朱晨国和另一篇文的朱晨国没有多大关系,某轩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听。呵呵




3

3、第二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 。。。 
 
 
  第二章第一次亲密接触
  
  两位小公子众星捧月,健健康康成长到一岁。帝都中有关于他们的传言不绝于耳,对于他们之间的比较,人们乐此不彼。数次交锋下来,各有胜负。
  
  拿开口说话、下地行走来说吧。苏家公子8个月会叫爹娘,爷爷奶奶,苏老相爷笑得合不拢嘴,说自己的孙子就是比另外一个要聪明,甚至质疑,“唐家长孙该不是傻子吧。”
  
  急得唐大将军四处找大夫,大夫都说,小孩子一岁左右甚至是一岁半以后不会说话都正常,唐令公偏偏不相信。为什么苏家小儿都开口了,自己家的孙子却还整天依依呀呀?十多天以后,唐武扬大概是不想祖父着急,也说话了,唐家人的心才定了下来。
  
  总归是苏思哲抢先一步,苏老相爷在唐大将军面前显得要高人一等。唐大将军不屑一顾,“小孩子应该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下长大,不该当成被比较的筹码。”
  
  苏相爷听罢哈哈大笑,“他的孙子没出息,当然要如此推脱。”
  
  苏相爷刚刚得意没几天,唐家就高调的宣布,他家小少爷会下地走路了,灵活的像只小老虎,偏偏苏思哲还停留在爬的阶段。这回唐家略胜一筹,苏家只能暗地里干着急,还不能表现出来,否则有失风度。
  
  比完了成长比长相,还不到一岁的婴孩,基本上看不出谁优谁劣。可偏偏唐家奚落苏思哲长得太白净,跟个女孩一样。要说苏小少爷,长得还真是粉雕玉琢,皮肤白得跟透明似的。见过的都说,“将来不知道要伤多少女孩子的心。”
  
  相比之下,唐少爷更为结实一些,吃得多,养得胖嘟嘟的,逗他的时候咯咯大笑,甚是惹人喜爱。于是苏家有话说了,他那时营养过剩,将来不知道长成什么样子,怕是个好吃懒做的主吧。
  
  还没有见过面的两位小少爷,就结下了如此多的恩怨,不知道见面时会是何种光景。
  
  这样的机会来得还挺快。眼看两位小少爷的抓周之礼日期将近,必定又是同一天举行,这样势必又一次造成文武百官苦恼该去哪家观礼。年少有为的皇帝大笔一挥,出了一道这样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唐大将军和苏相爷皆为朝中重臣,为国为社稷劳心劳力,贡献颇多。近日两位爱卿的长孙将迎来抓周之喜,可喜可贺。凑巧两位公子都是同一日出生,不得不言这是一种缘分。
  
  为表彰两位爱卿对社稷的贡献,朕特赐两位公子于宫中举行抓周之礼,届时百官皆来观礼。
  
  钦此
  
  接下圣旨,唐苏两家喜忧参半,喜的是皇上对自己的重视,优的是要和死对头一起,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偏偏圣旨已下,谁敢抗旨不尊?
  
  倒是其他文武百官,大叹皇上英明,如此一来,他们就省去了许多心思。
  
  当日,御花园中百花盛开,人潮涌动。阳光暖暖的洒在人的身上,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吸取花朵的芬芳。好一派春光灿烂!
  
  苏致远和唐辉怀抱婴孩一人一边,站在专门搭置的木桌旁边,恭迎帝后、太后的到来。他们并未等多久,一个略有些阴柔的声音传来:“太后驾到,皇上驾到、皇后驾到。”
  
  百官和家属连忙下跪。太后温婉的声音响起,“众卿家平生,今日是大喜之日,不应如此多礼。”
  
  皇上也说:“母后说得是,今日的主角是两位小公子,大家随意就好。”
  
  众人依言起身。
  
  太后三人往苏唐两位重臣身边走过去,近距离观测婴孩。两个小孩子仿佛知道今日的不同寻常,不哭不闹,睁开一双灵动的眼睛四处观看,对过来的人露出浅浅的一个笑容,唐武扬双颊的梨涡清晰可见。
  
  “果然是名门之后,现在才刚刚一周岁,就与旁人有所不同,长大后必定是成就非凡。”
  
  “太后过奖了。”两位老人谦虚道,眼中的神色却透露出他们的自豪。
  
  人已到齐,仪式正式开始。
  
  内监铺了一块毛绒毯在木桌上,放入笔、《初学》、小印章、木剑、金银等物件。待一切准备好以后,两位令公分别从两边将长孙放到台面上。
  
  在几百双眼睛的注视下,两位小家伙倒也不怯场,他们的爷爷将他们站立着放在桌上,他们看看众人,再看看对面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像要跟对方比试似的,摇摇晃晃的往前走。有几次大家都以为他们要摔下去,想要伸出手扶他们一把,结果他们又站住了,继续往前走,直到目的地。
  
  “果然是虎父无犬子,英雄出少年啊。”众人纷纷赞叹。
  
  太后对皇帝说:“你一岁的时候,还是哀家将你抱过去的?”
  
  “皇上是万金贵体,自然不用亲自下地行走。”苏致远恭敬的说。
  
  “是啊,我等凡夫俗子如何敢跟皇上比较,就是图大家一乐而已。”唐辉接口。
  
  正当他们说话之际,两个小家伙已经走到木桌中央,看着一大堆物品,似在考虑要选哪样?
  
  他们嘟着嘴认真的样子又逗乐了众人。
  
  几乎同一时间,两个小家伙坐下来,东拣拣西看看,然后,穿大红袄的苏思哲拿起《三字经》抱在怀里,一身黄衣的唐武扬捡起做工精细的木剑,爱不释手。
  
  苏唐两家同时展露笑容,百官齐喝,“唐将军、苏相爷后继有人,可喜可贺。”
  
  “呵呵,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还要看将来的造化。”两位老人精神百倍的说。
  
  本来以为这样就结束了,两家老人伸出双臂,准备将自己的宝贝孙子抱下来。却不想,两个小家伙同时盯着一块桂花糕,憨憨的流出口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