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哥和小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的那几千块钱,把摩托车也还回去,将自己的东西收拾利索就走了。

郑德昌带郑哲去见了他的战友。

他这位战友下海下的很早,八几年就辞职去了深圳,赶上92年‘安居工程’启动,借着经济浪潮吸了第一桶金,赚的腰包溜鼓,这不93年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泡沫回落,他便想着回老家开工厂干点实业,其实工厂开在东北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决定,但那人看准了这边的人际关系,因为郑德昌是国企单位的领导,单位有需求,郑德昌还在这方面又有采购权利,所以两人一拍即合,当即注册一个小公司,找个仓库当厂房,做有目的的生产加工,说白了就是郑德昌自己买自己卖,将自己公司制造的东西输入他所任职的大型国企。

公司日常运转由战友出面,郑德昌私下入股,有钱赚,还能解决儿子不务正业的问题,真可谓一箭双雕。

郑哲就这么摇身一变,从一个拿着刀的小流氓成了骑着自行车的上班族,他年纪小,又什么都不懂,所以一开始学起来也很是痛苦,但是最痛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再怎么难他也不觉得多难了。

新生活就这么开始了,年轻人充满干劲的投入进去,他肯吃苦,讲义气,办事缜密,所以基本上没出什么大乱子,学东西也学的有模有样,加上又有个老奸巨猾的爹,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那个脑瓜就像是忽然开了窍似的,变的伶俐起来,兴许也只是因为对这个行业游刃有余,然而不管怎样,郑哲不再是以前的郑哲,他开始真正的长大了。

他17岁离家出走,在外头混了两年,19岁又回家,在家人的安排下走了正途,他开始成熟,不再像个做梦的少年,因为他做过梦了,而且已经梦醒,醒的还非常痛苦。

他很久没有在想起顾铭这个人,他没功夫想,他的脑子被现实和工作塞的满满的,没有地方去回忆以前,他的眼睛放在未来,之前的事都被他抛在脑后,他想也不想。

直到有一年,肖亮开始给他介绍女朋友,他才想起自己以前喜欢过那么一个人。

郑哲很认真的想了半天顾铭,他发现他连顾铭具体长什么样都给忘了。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还有

第31章

97年的经济忽然不太景气,上半年还没什么动静;可下半年就很明显了;郑德昌所在的企业是动力机械,因为经济形势不好;国家批钱批的少,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采购;这就对他跟他战友的工厂影响很大;上班年不开工倒也毕竟正常;可下半年还没什么活儿;那就不正常了。

郑德昌的战友心气儿高;干了两年发现油水甚微,就撒手不干了,但他没有撤股;而是把工厂的主导权都交给郑哲。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艰巨,但实际上真算不了什么。

那么一个小工厂,其实就是个作坊,里面的机床寥寥,还都是做最普通的零件,整个公司从老板到员工加起来不超过二十人,且大多数都是工人,除了上头的两位老板,办公室里只有一个会计和两个文员。

就这么少的人,大老板还甩手了,留下个小老板兼业务员,继续维持这几十号人的饭碗。

因为干这行当主要是靠关系吃饭,有关系才有活儿干,好在郑德昌战友走前给郑哲留下不少关系,所以人脉都是现成的,基本上都是各大供应站的几把手,郑哲的年龄简直能当那些老家伙的儿子,相处起来肯定不如郑德昌战友跟他们那么自如,但总也不算太生疏,毕竟因为郑德昌的关系,郑哲多少也算有点来头。

然而郑德昌不满足于此,这个老灰毛脑袋思索的时候,每一根头发丝都在冒精光。

郑哲忽然明白为什么他留不住女人,管不好儿子了,这老家伙整天都在想这些事,如何搞关系,如何求发展,自然没有心思放在家长里短的破事上,所以他的事业如此成功,婚姻却很失败。

但郑哲在这方便却不太像他,至少眼下郑哲没有他那种奸准的眼光和独到老辣的决策力,同时郑德昌虽然有想法,也没有从国企辞职的胆量,他衡量再三,认为自己只适合做幕后,所以他像个腐朽的老师爷,操纵着,教导着年轻人如何东征西站,郑德昌认为只盯着眼下这一点小生意是不行的,近些年很多国企效益越发的差,连接倒闭,不能指望一辈子靠这样的企业吃饭,应该把目光放到效益更好的国企,长久都不会衰败又有巨大需求的国企。

于是郑哲在98年的时候去了本省的油田。

主意跟关系是郑德昌的,实践却是他自己的,他出了门去找郑德昌八竿子打不着的老同学,在外地漂了一年,连跑带磨的到处找饭吃。

第一年毫无成效,愁的郑哲过年都没回家。

不过这种挫折他完全能抗的过去,他虽然年轻,一颗心却是经了砂纸,抗磨又坚硬,他会尽力,但不强求,不行就不行,他现在已经不强要不是他的东西。

同年张春明因为市里严打进去了,他手下的小混混一哄而散,除了几个主心骨还在勉强的经营他那些生意。但人走茶凉,张春明主要搞的就是交通,他进去了,便有新人来抢,所以那生意也很快改头换面,成了英哥的生意。

张春天五月末回来考的大学,因为他本来就不行,镀金回来依旧是草包,高考失利后,他也没在本地久留,而是直接回了山东,但具体是个什么安排,郑哲也不清楚,他跟这些人的联系越来越少,没交流也不关心。

99年郑哲总算得到了第一笔加工采油配件的生意,钱虽然赚的艰难,而且不多,但算是个不错的开端,有第一回就有第二回,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顺利,然而总也是有的赚,老家那个小工厂多填了几台机床,又买了一辆货车,用于省内的配件运输,到了年底一年的收入扣除各方面支出,剩的钱数还算客观。

肖亮年末生了个儿子,可郑哲怎么看都不像肖亮,肖亮是清寡长脸儿,那孩子脸却黄红黄红的,是个倭瓜脸,他跟张驴儿围着看了半天,怎么品也品不出来哪里长的像肖亮。

肖亮很看不起他俩:“小孩生下来都这样,过两天皮褪了就白了,你们一个个都二十好几了,赶紧找对象结婚去,结了婚自己生一个就知道了,别在这嘲笑你大哥,再说哪里不像我俩了,你看看这脸型,这鼻子,多像我媳妇儿,圆胖圆胖的。”

郑哲抬头看肖亮那坐月子的媳妇,好家伙,可不就是个大饼脸么,郑哲记得当初为了她跟王达吹打架的时候,她好像有下巴啊,怎么跟肖亮结婚这几年胖成这样,吹起来似的。

不过肖亮也没好到哪去,他年纪轻轻的也长出了个大肚子,说是因为他媳妇怀孕怀的,这老娘们整天嘴馋,啥都想吃,买来了又吃不两口,最后只能肖亮吃,所以把肖亮也吃胖了。

原先瘦的肖亮胖了,胖张驴儿却瘦了,他今年才二十岁,刚刚拔完节,两个小胖手瘦成了鸡爪子,没事就挠他脸上那几粒青春痘,扣的血糊淋漓的,很是怖人,这小子现在很认真的在混社会,谁劝也拦不住,张驴儿没事就爱跟郑哲聊天,试图复制郑哲当年的路。

然而时过境迁,流氓早就不是当初那批流氓了,而且这群人现在也很少没事打架,大家都忙着赚钱,一个个收拾的人模狗样,西装革履,乍一看都跟生意人似的。

郑哲24岁的那年,郑德昌被平调了,手里忽然就没了实权,是个养老的闲差,好在郑哲这边已经完全走入正轨,郑德昌每每想起这事都一脑门子汗,总觉得这一步一步都是踩点来的,晚一点就错一步,幸好幸好。

他一直未婚,也不想找个女人一天天管他,他老了老了跟郑哲的关系反倒好起来,也不知道是他脾气好了,还是郑哲大了,他俩没事聊聊天,郑德昌还挺开心的,觉得这孩子总算有了那么一点出息,虽然出息不多,但足够他在那群同僚面前挺直腰杆。

别人儿子考上大学怎么样,出来不照样给人打工,他儿子现在可是老板了,养着几十号人呢,每每想起这些,郑德昌都牛逼哄哄的,仰着头走路,都不稀罕看地面,也因此摔过好几个跟头。

郑哲这时候已经在外头工作了5年,认识了不少三教九流的朋友,他手里有了闲钱,就开始琢磨着干点副业。

他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地产商,那时候房地产还不算火,而且又刚刚经历前几年的低迷时期,正是个重新起步发展的时候,赶上当时单位分配房子越来越少,很多人开始按揭买房,所以势头还不错,郑哲阴差阳错的跟着入了一股,不了无心插柳柳成荫,过了一年竟赚的翻本,比正业还赚钱。

与此同时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