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妖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  


☆、第 18 章

  半夜,段朗明从会馆出来,偷偷来到河间府诸县知县府中,告诉他们王才把他们以往贪腐的证据已经交给了纪祯,纪祯为人刚正不阿,他们的小命就要保不住了。
  没想到这些知县哪一个没有一屁股的贪腐证据,人人自危。
  王才已经死了他们一个个都吓得头皮发麻。
  段朗明说:“我跟宁王的关系最为不好,大家都知道。不为别的,就为了不让宁王立功,这一次我一定会帮助大家的。”
  知县们如遇到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纷纷慷慨解囊。
  “哪能让段大人白为我们做事,我们都懂的,这是一点孝敬,不成敬意。”
  为了保命,知县们都大方的很,外官的口袋丰富,不是吹的。
  加上王才给的,赈灾的银子已经足足的了。国库也不会紧张。
  这一次段朗明利用了纪祯跟他唱了段双簧,虽然纪祯被蒙在鼓里什么也不知道,可是段朗明已经办完了所有的事情。
  段朗明连夜写了请旨的折子,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皇帝批了之后,户部直接带着银子来了。
  加上段朗明从当地贪官那里搜刮的加起来解了燃眉之急。
  有纪祯和段朗明在,知府们担心自己贪污的证据已经被纪祯掌握,虽然他们人人大出血,但是却不敢动赈灾银一分一毫。
  纪祯脾气一上来,直接杀了知府王才。他们多大的胆子也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灾民如愿领到赈灾粮。都对纪祯顶礼膜拜,纪祯一刀杀了王才,大快人心。宁王不仅仅是战神,而且爱民如子,刚正不阿。自此宁王的形象更加光辉灿烂了。
  河间府的百姓中流传着纪祯大战“妖臣”的传说。
  百姓都认为这一次能够得到朝廷的赈灾银,而不是被“妖臣”和当地贪官贪污都是是因为纪祯。有了宁王在“妖臣”段朗明才不敢放肆。
  百姓拥护纪祯,纪祯确实当得起百姓的爱戴。虽然黑锅,误会都背段朗明身上,段朗明也一笑置之。
  事情办完二人回京复命不提。
  一些进步青年长期以来接受段朗明的资助,又在科举中获得一官半职。他们大部分现在翰林院任职。这是段朗明改革的一大举措。
  其中文生,当年因为无钱看病差点死在破庙里,更是与段朗明结为至交。
  文生做梦也想不到,当今朝中人人得而诛之的妖臣段朗明根本不是他想的那个样子。更加想不到的是在为难之际,会获得段朗明的帮助,而且让他在科举中崭露头角。
  他本是主流之外的骚客,平日里文生没有少散布批评当朝的文章。俗称“文流氓”。
  他做的那些文章中就有专门骂“妖臣”段朗明的。真正接触认识了段朗明之后,文生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文生此后在自己的随笔中写“天下人都不懂他,就算天下人都不懂,我文生不会不懂。普天之下,当今朝中,能够下定决心改革的,只有段相爷。要想改革也一定要依赖段相爷也只有段相爷有这个本事。”
  段朗明第一次读文生的文章,文生那铮铮的文人傲骨,志向的高远和刚毅令段朗明自愧不如,热血沸腾。连声说一定要见见作者。
  不认识之前文生把段朗明骂的狗血淋头,认识之后,文生赞段朗明惊为天人。
  段朗明经常调侃说:“骂我的人里面,文生骂的最得我心。”
  段朗明和文生更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好友。
  段朗明每年都拿出很多钱资助穷困的学生,排除万难,扛着顽固老学派的阻挠,和文生一起努力推进大学制。
  即在城市设立大学,让更多的人学习文化知识。改革科举,从八股论证向多元化的考试内容变革。
  翰林院一时成了进步思维学馆,许多由段朗明提拔的年轻学子成了翰林院的中坚力量。老学派也无能为力,不断的写谩骂讽刺段朗明的文章。
  为此段朗明曾经在朝上,跟翰林院老学究干过几次嘴仗。
  纪泰一贯的纵容段朗明的政见。老学究不敢直面批评皇上,把一切罪责都扣在段朗明以男色魅惑君主上。而这正是纪泰最不喜欢听的,自然在纪泰那里也讨不了什么彩。
  从河间回到京城,想起跟段朗明一同在马车里抢饼,纪祯就觉得心痒。当时那种情形,真应该吻上去。
  上一次吻他还是在王府里,段朗明的身份只是一个戏子,纪祯一进屋,段朗明就操着肉麻的尖声跟他说话,还自己把自己灌醉了,羞涩的硬要往他的怀里钻,投怀送抱索吻。纪祯想想自己笑了,那时候那么好的机会真应该上了他,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心痒难耐,当时怎么会说“做个好梦”,做哪门子的好梦!
  纪祯喝了酒回到家倒头就睡。
  纪祯去河间一去就是一个月,完颜珍独守空房,朝夕盼望。谁知道一回来纪祯根本就不理她,还喝的烂醉。完颜珍虽然天真烂漫可是结婚这么久了,她自然也被人问肚子怎么还没有动静。她才知道原来只睡在一张床是不会怀孕的。
  她脱光衣服,与纪祯肌肤相亲的贴在一起。
  纪祯血气方刚的汉子,心里刚刚还在后悔没有在马车里抢饼的时候趁机吻段朗明。酒精作用下,大脑不听使唤,便同完颜珍圆了房。
  东南方倭寇横行,战况危机。得到战报之后,段朗明第一时间召集大臣们商议。
  “南下抗击倭寇,非战神宁王莫属。”
  大家的意见都是这样。
  段朗明想到纪祯身上的伤口,心疼的不忍心。他太了解纪祯了,纪祯英勇无比,即便为国捐躯也不会皱一下眉。可是纪祯为人正直,最喜欢意气用事,到时候容易中敌人的埋伏。
  可是这正是宁王建功立业的机会,宁王必须去。
  段朗明思前想后,决定让文生作军事,随纪祯去南方打仗。文生足智多谋,心思缜密,有他在纪祯一定如虎添翼,万无一失。段朗明就真的放得下心了。
  段朗明跟文生说明情况后,文生说:“我的命是段相爷救的。别说去做军师,就是让我去杀敌我也愿意,好男儿志在沙场。男人就应该在战场上驰骋一遭才不枉这一生。我太愿意去了。”
  段朗明从来不会担心文生,文生和纪祯一样都是让他敬佩的人。他们跟自己不同,他们注定被历史赞扬,而自己注定要入佞臣传。
  宁王妃完颜珍被太医确诊为怀孕,整个宁王府,兰平王府都欢腾起来。
  纪祯也喜出望外,仅仅行过一次房就怀孕了。
  可是马上纪祯就要南下上战场,来不及高兴。完颜珍却贤惠的说:“王爷,珍儿和孩子会在家中等你得胜归来,你是我心中的战神。”
  跨上南下的战马,挥别京城,宁王踏上南征的道路。
  朝中的一些人又开始惶恐,宁王一旦出去打仗,朝中又是妖臣一手遮天,再也没有人来与他抗衡,不免为将来的日子感到忧心。
  段朗明陪着纪淳在太学念书。纪淳不断的央求段朗明给他讲新政的事情。
  段朗明上一次带纪淳出宫,到翰林院与那些进士们聊天,让纪淳大开眼界。
  “原以为我每天读的书就够多了,翰林院的学子们个个都学富五车。看来我还要多多努力啊。翰林院的人说的新政与孔子的说法颇有些不同,倒是有新意的。”
  纪淳从那之后对新政非常感兴趣。
  段朗明就经常跟他讲,跟他讨论,虽然纪淳还是个孩子,但是段朗明却非常愿意跟他分享新政的事情。
  在段朗明看来,孩子们正是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时候。
  从京城到东南边疆,快马加鞭,需要走半个月。
  战事紧张,急需救援,文生建议纪祯先带领骑兵轻装上阵。
  纪祯接纳了文生的建议,带着精锐部队,轻装先行。
  东南部战场,山地崎岖,又有沼泽。纪祯不了解当地地形,愁眉不展。文生说:“我们必须找到当地人带路。”在当地人的带领下,终于在雁门外找到誓死抵抗的闽南将士。
  纪祯率领精锐士兵杀入战场,把当时的将军刘劲从敌军中带回来。
  “终于盼到战神来了,我们闽南有救了。”刘劲难掩心中的欣喜。
  纪祯看到兵力不足,刚刚招募的农民军也上战场杀敌,心中酸楚。
  战争让百姓处于炼狱,本应过着安稳日子的百姓,家破人亡,作为大瑞过的将军他感到强烈的使命感,势要杀净倭寇。
  “倭寇作乱,侵我疆土,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坏。”
  文生,纪祯,刘劲一同商议了地形地图和进攻方略。
  因为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