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一封。
凌娇便写的很简单,只告诉周敏娘家中万事安好,叫敏娘好好养身子,等她生孩子,她就和二郎去看她,到时候给孩子准备了礼物,又把和周二郎之间的趣事说了一二件,又告诉敏娘她也想早些生个孩子,让阿宝有个伴,也告诉敏娘,就算有了孩子,她也会待阿宝好的,又告诉敏娘用她给的银子买了田地,田挖了鱼塘,地种了瓜果,也希望敏娘到时候能够回来,吃上家里的饭菜,住在家里,带着孩子们去地里摘菜摘瓜,去池塘里捞鱼。
怕出意外,还写了两份,一份给连幸,一份给连福。
其他几个人,凌娇是根本不相信的。
周二郎送他们出了周家村,才回到家里。
凌娇看着那些东西,心里叹息,看着敏娘是嫁得好,可算计也多啊。就送个贺礼,也能生出风波来。
把布料整理了,拿出一些来,让三婶婆、孙婆婆裁了做衣裳,夏天要来了,一人起码要做三身,敏娘带回来的布料也足够多,尤其是棉布,各种颜色的都有,还有好几匹碎花的,凌娇瞧着非常喜欢,打算拿来做个床上四件套。
至于首饰什么的,凌娇不得不感叹周敏娘的细心,都是些大方不华丽的银首饰,凌娇数了数,七七八八足足五十多样,一个盒子里全是各种样子的耳坠子,还有一个盒子是手镯,大大小小的有三十多对,想来是为了给凌娇拿来做人情的,还有三个玉坠子,两龙凤呈祥,凌娇摸了摸质感,非常好,一个准备给周二郎戴,一个自己戴。另外一个观音坐莲花台的,凌娇打算给阿宝戴。
男戴观音,女戴佛,既然是观音的,便给阿宝吧,希望有观音菩萨的保佑,阿宝健健康康长大,将来做个有本事的人。
瞧着那满满当当的东西,凌娇不由得感叹,有个有钱的妹子就是好,什么都给准备的妥妥当当的。
东西家里人有,周芸娘娘几个凌娇也一人一匹,周敏娘送来的布很大匹,一匹布大人最少能做两套,加一条裤子,小孩子起码五套,所以凌娇这么一给,周芸娘激动的。
毕竟孩子们的确没几身像样的衣裳,马上就要去学堂了,她心里正急着呢。
如今凌娇给了,连忙道谢,“谢谢嫂子!”
“一家人,只是这衣服呢,就不能一下子全部做出来,先一人一套吧!”凌娇说道。
“不用的嫂子,我们娘几个的我来做,就是要麻烦三婶婆、孙婆婆给裁一下了!”
家里孩子的衣裳都是她做,周芸娘虽做不出多少花样,好歹针脚细,针脚孩子是衣裳自己做,意义不一样。
这些都是从凌娇这里学来的。
凌娇见状,“也行!”
四月初九
周家村要修建学堂了。
这是大事儿,周家村男人们都来帮忙,女人们则去周二郎家,帮着弄吃的,周二郎家这次不管中饭晚饭,就是管上午下午的点心。
但是这么多人,光几个人也做不来,周家村的媳妇婆子、大姑娘们便自告奋勇去帮忙,顺便学些手艺回来。
香烛大案都已经准备好,只等空虚大师来后便挖屋基。
却不想附近十来个村的村民都由村长、族长带着,扛着锄头过来。
“二郎,你看……”
周二郎顺着看去,会心一笑,“既然大家都愿意来帮忙,以后孩子们都过来读书吧!”
只要孩子们过来读书,周家村慢慢的就会兴旺起来的。到时候有什么买东西根本不必去镇上,在周家村就能有,那该多好。
所以周二郎巴不得呢,哪里会拒绝。
空虚大师带着人来,一番念唱后便指定位置,周二郎挖了一锄后,算是礼成,这修学堂便开始了。
因为这是山脚下,多为山地,要挖山开石,而空虚大师所指定的位置,这学堂修起来可是相当大的,外院、内院足足有十个周二郎家大,更别说那山包了,按照空虚大师的意思,在山顶上,也是要修几个院子的。
好在这山属于周家村,而周二郎又是做好事,只给了二百两银子便把这边一个小山包以及周围山地都给买了下来,按照空虚大师的意思,这学堂修好了,是要用围墙把这山包给围起来的,到时候他还要亲自给这学堂起名字,写对联。
“以后这周家村定会出无数秀才、举人,便是状元怕也是两只手数不过来的!”
空虚大师在大禹国虽然没什么名气,但在泉水镇名气却是极大的,很多人都极其相信空虚大师,如今空虚大师说了,他们自然也相信的。
想到周家村会出无数秀才、举人,甚至是状元,谁的心不活泛,都想把自己孩子送这儿来读书,以求将来真中个状元。
干起活来,更是认真了。
滁州
郡王府
周敏娘怀了孩子,又是双胎,这身子便有些臃肿,走路也不是很方便,却坚持每日都去院子里走走,锻炼身体,以求生孩子时顺利些。
“侧妃娘娘,这几日花园花开的正好,娘娘要不要去瞧瞧?”身边婆子笑着问。
周敏娘想了想,整日在院子里走也难受,加上闻人钰清不在家,她心里有些发闷,便道,“那便去瞧瞧吧!”
如今郡王府没王妃,就周敏娘一个侧妃,又怀着孩子,郡王爷又爱重,平日里都要陪周敏娘在院子里走几圈,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就像周敏娘是稀世珍宝一般,府中下人多尖,顿时都来讨好周敏娘。
周敏娘是个聪明的,自然也愿意给她们希望。
周敏娘出院子,那是大事,五个婆子,十几个丫鬟在身边伺候,四个抬着软轿跟在后面,就怕周敏娘累了想歇息,毕竟周敏娘掉了三次孩子,身子骨可不怎么好,如今又怀着双胎,更是大意不得。
若真有个好歹,她们这些人便死一万次都是不够的。
花园里花开正盛,朵朵漂亮,瞧着这些花儿,周敏娘心情大好,摘下一朵,让丫鬟给她插到发间,以往闻人钰清在,这插花的事儿都是闻人钰清干的,如今他不在家……
周敏娘叹息一声,她想闻人钰清了。
也不知道他到周家村没有。
“侧妃娘娘放心,今儿都四月多了,郡王爷指不定就要到滁州了!”
周敏娘闻言笑了起来,“我倒不希望他一路紧赶慢赶的,我只希望他好好的出去,平平安安回来便足矣,反正我生孩子还有一个多月呢!”
到时候孩子生出来,第一眼便能看见自己的爹爹,该多好。
“娘娘和郡王爷情深意重,奴婢们羡慕呢!”
一个人说,后面人连忙附和,哄着周敏娘开心。
一番走,又一番牵肠挂肚,周敏娘也有些累了,便起身准备回去,却听得两个小丫头在角落里说,“听说了吗?有消息传回来,说侧妃娘娘送回娘家的东西出茬子了!”
“什么?怎么回事,你仔细说说?”
“听说一箱子里的东西被换成不吉利的东西,当时就把舅夫人吓晕死过去,舅老爷当场发火,把连幸、连福都给撵了出来!”
周敏娘一听,跌跌撞撞退了几步。
怎么可能?
东西她亲自看着装的箱子,抬出去的,当时郡王爷也在一边瞧着呢。
周敏娘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心里乱哄哄的,身子也提不起力气来,身子一软就要倒去,好在丫鬟婆子个个利索的,连忙扶住了她,周敏娘手一指,“去,把那两个贱蹄子抓住,乱棍打死!”
敢在她面前胡言乱语,打死不足以泄她心头之气。
婆子领命,去了假山后,哪里还有两个丫鬟,根本没人。
但先前的话,她们却是听得清清楚楚。
既然没人,周敏娘也不去计较了,“抬我回去!”
她现在要做的,可不是去生气,而是要养好身子,万事等郡王爷回来再说。
嫂子的性子如何她不知道,因为没相处过,但是二哥的性子却是知道的,决计不是那种莽撞行事的人,虽然那两个丫鬟说的信誓旦旦,但为什么就跑了呢,无非是想给她添堵罢了。
回到院子,周敏娘让身边婆子去请管家过来,管家不敢犹豫,毕竟郡王爷出门前交代,“万事以侧妃娘娘为先!”可见看中之意。
他又怎么敢轻视。
周敏娘给管家吩咐了几句,管家领命下去了。
接着又过去二日,周敏娘是日日不出院子,整个院子被丫鬟婆子们围得水泄不通,外面是根本探不到丝毫消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