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沐春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什么?”萱玲有些急了,小姐脸色明显看上去不好,想拿信来看,却被宋如沐一把藏起,里面有皇甫天佑对她的称呼,如何能让萱玲看见。
    “是太医院医正亲自为蓝晴诊治,他们母子暂时无恙了,只是蓝晴日后怕是不能再生了”宋如沐没说陆翊轩的事,倒是把蓝晴母子的事情说了。
    萱玲知道两人的关系,知道宋如沐心里难过,可保住命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宋如沐也是这样想的,她是心里担忧陆翊轩的安危。想来想去,便将此事告诉了宋念之。
    原本郁郁的宋念之,替陆翊轩担心的同时,因再次与姐姐有了共同秘密,心里好受许多。赖在宋如沐房里几日,见姐姐没事人一样,把精力都用到了堂侄身上,宋念之索性将自己关入书房,完全不需宋翰监督,一股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
    女儿儿子都有事可做,宋翰也没闲着。他一改往日闲云野鹤的性子,勤往族中族学走动起来,并留心选了几名天资高又肯用心向学的晚辈,带在自己身边悉心教导起来。
    族中几房有孩子被选上的拍手称快,未被选中的则加紧训导子孙,族学之中学风大盛。各家姻亲听说了宋翰的举动,不由想尽办法托人把自家孩子塞进宋氏族学。笑话,放眼整个墨城,就是整个青州,有哪家私塾是探花郎做先生的?更何况宋翰为官十几年,多次主持过秀才试举人考,今有他出手指点,这是有钱都找不到的好事啊。就连方家公子也托人进了族学,准备来年一鼓作气考上举人。
    宋翰瞧出族人的变化,便时常到族学里,给其他孩子开上一两堂课,以便督促他们能够更好的上进。
    族学风气一日好过一日,宋翰又找到族长,说他愿意出资重修族学,让更多的孩子进来读书。
    族长一口应下,既可以贴近宋翰又不用他出钱,何乐而不为的事。话说东街这几年的日子是蒸蒸日上,惹得到青州查案的太子都前来拜访,甚至还留了宿,他看着眼热心热,恨不得所有好事都是他们南街长房的。可他又是族长,要纵观大局,不能小心眼。东街好了,整个宋氏有光,且此事关系整个宋氏子孙,他更不能有私心,其他几房都看着呢。
    把几房召集起来合计此事,几房无不赞成。更有从宋翰出入族学后,每家都有姻亲孩子前来附学,族学已是拥挤不堪,重修族学在所难免。扩建族学和重修族学不一样,牵涉到的事情很多,光搬迁一事就涉及到两家。好在都是宋氏族内之事,有族长出面商议解决尽够了。
    此事就此敲定,年后,宋氏族学重修并扩建。
    重修扩建族学是福及子孙的好事,宋翰想的长远,更是他身为一个父亲对女儿无声的支持。原本他是不会关心这些的,只是他想到若是圣旨下来。宋氏更上一层楼指日可待。族中风气就不得不改变。假如不能改好,那也要起到约束作用,族学是最好的下手点。
    宋如沐对于此事绝对赞成。痛痛快快拿出银钱。宋氏族学有相应祭田供应,用来每年房屋修缮与支付先生们的束脩,可既然宋翰说了是他们这一房出钱,那就不能让人觉得小气。
    对于父女俩的举动。宋家老太爷老太太全无二话。管家理事的大夫人看着白哗哗的银子溜出去,有些内急。可她不敢越过男人们插手族学之事,只能暗自与儿媳妇嘀咕,三房的银钱是哪儿来?大少奶奶也糊涂着,明明三房回来时交了足够的银钱到公中的。难道是?大少奶奶脑筋一转,低声道:“不会是三叔为官之时贪来的吧?”
    大夫人没好气,狠狠剜一眼儿媳妇道:“快闭嘴吧。不会说话就别说,没人当你是哑巴”。若真是那般,最不能说的就是他们东街,夹起尾巴做人都来不及,还敢说出口,不要命了?算了,反正他们该交的交了,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就不提了,左不过烫手山芋而已。
    大少奶奶委屈至极,明明是姑母想知道人家的银钱哪儿来,怎么到头来又不准她说了呢。
    接下来大夫人忙得飞转,再没心思去管这些,过年了。
    喜气洋洋的浓郁年味,宋如沐非常喜欢。不过这次有宋翰带回的圣旨,整个宋氏喜庆之余显得庄重不少。据说大年初一祭祖那天,隆重庄严之气几十年未见。
    出了正月十五,圣旨被从宋氏宗祠恭敬的请出,放到了东街四房的佛堂,这里是东街四房用来供奉的地方。一场属于宋氏阖族的盛事,缓缓落下帷幕。
    接下来整个宋氏关注的事情,就变成族学的扩建和宋瑞溪的婚事。
    银子充足的情况下,族学扩建有条不序。
    至于宋瑞溪的婚事,当京城长公主府送来的聘礼,一路浩浩荡荡抬进宋氏大门时,整个墨城都沸腾起来。
    聘礼里皇上钦赐的玉如意闪瞎人眼,不愧是长公主府呀,皇亲国戚啊!宋氏也由此成为墨城第一大族。
    而经此一事,有个人却在宋氏火了。
    那就是公主府派来的主事公公,与传说中太监的阴阳怪气、心狠手辣不同,这位公公可谓是慈祥可亲长袖善舞。
    战战兢兢的宋氏族人,眼珠子满满掉了一地。只有少数知道实情的几人,明白这是京城局势大好的表现。
    果然,不日之后,新任青州知府走马上任,另有新任胶县平县等地的县令也陆续赶到。
    这些官员甫一上任,一系列举措也随之上台,归还田地发放救济粮,大力安抚青州拢地案中的受害人,同时将被抄家的富户田地收归国库,直接佃给无家无业之人。
    青州自此慢慢恢复往日活力,民生日渐安稳起来。
    在与几位上门拜访的大人闲聊时,宋翰也知道了楚府的现状。楚国丈中风了,楚国丈的儿孙全部下了刑部大牢,所剩女眷与楚国丈被禁军困于楚府之内,皇后为楚家求情,亦被幽闭殿内不得外出。
    宋翰叹息之外,又疑惑难道没人怀疑楚国丈使诈?毕竟姜是老的辣,楚国丈才是楚派真正的头脑人物,其他人都只是听命而已。
    “皇上念及旧情,让太子殿下亲自出面负责此事的,殿下亲自看到楚国丈中风,有御医诊脉为证,当属确实无疑”青州知府捏着胡须沉思,他当时在京中候补,亲身经历了这场殊死搏斗。整个楚府被围的水泄不通,几位追随楚国丈的重臣家中,也在一夜间被炒下狱。
    太子,那个吊儿郎当让众人几度失望的太子,竟如天神降临,利剑出鞘,只用了一夜,就让人恨了二十多年的楚派,就这么轰然倒塌。(未完待续。)
    ps:今晚是跨年夜,明天就是元旦!祝所有的亲们元旦快楽!2016好事连连,好梦圆圆!!!

  ☆、第167章 皇甫天佑

且说京城风云涌动波澜诡异,楚派陨落,与其一脉相承的太子丝毫未受影响,反而愈加受到皇上的信任,概因太子是此次捣楚成功之第一人。
    太子此举不但赢得了皇上的认可,更得到了清流们的大力推崇,不过也又有不少人在暗里质疑太子的所作所为。
    太子是皇后所出嫡次子,楚府乃是他外家,如此不顾亲情一力打压,是不是过于不近人情了?
    只是将楚派党羽全部抓捕归案之后,太子于皇后宫前长跪不起,求皇后原谅他的不孝。
    听着宫人一声声回禀,什么太子体力不支,什么太子发起了高烧,皇后毫不动容,他爱跪就跪吧,不知好歹的东西,死了才好。皇帝心疼太子,让人给皇后传来适可而止的口谕,并让人将太子请回东宫。皇后心如刀绞又无可奈何,砸了满殿家什,扬言皇甫天佑可以动楚府,但不能灭了楚家,更不能碰楚新柔一指头。
    至此,皇甫天佑的心愿达成了一半。
    众人疑惑难道楚新柔比楚国丈还重要?唯有心知肚明的皇甫天佑闻言,叩首应允,并答应为楚新柔请封郡主之位,保她一生平安富贵。
    若非当年在楚府偷听到的惊天秘闻,皇甫天佑也理解不了皇后的举动,尤其是,这么多年来对楚新柔超乎异常的疼爱。现在的他,不但理解,还觉得皇后可怜又可悲,十年如一日护着仇人的女儿如珍似宝,心心念念的女儿却不知道在哪儿受苦。
    呵呵,这算不算是他们为保守秘密,而肆意屠杀无辜之人的报应?皇甫天佑心里痛快。他曾经发誓要为奶娘报仇,要把楚府永远踏在脚下,现在他办到了,楚府完了,他的奶娘也终于可以安息了。
    当年他还是无忧孩童,因天资聪颖倍受父皇重视,恣意享受众人追捧与楚府的宠爱。后来他知道那叫捧杀。那时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