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康熙国策顾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秦有福这会还挺得意的,虽然朵蓝郡主还是必须要娶的,不过有了自己这三板斧,相信即使那个小丫头再纨绔,到了秦府以后也得老实点了。按照自己的办法,郡主即使嫁过来也就是个平妻的命,封建社会就是好,夫为妻纲可不是乱说的,别看朵蓝是顶着郡主的头衔嫁过来的,但是规矩还是民间的规矩,如果到时候现郡主不老实,秦有福完全可以用婚嫁时民间的手段证明自己与郡主之间名没有从属关系,到时候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也省得别人说自己攀龙附凤什么。
    可惜秦有福千算万算,他怎么也没有算到,就在他迎娶朵蓝郡主的头天下午,秦府后院刚刚新开的院门上挂上了康熙御笔的郡主府的门匾。硬生生的,秦府被这块门匾分成了两部分,而且新围起来的那一部分愣是让人给抢了去了。偏偏秦有福还只能心里惦记着,却不敢怎么样。毕竟那可是康熙写的门匾。
    接下来的事彻底让秦有福没脾气了,本来还打算在迎亲的时候挣回来一点面子的,可是随着太子的出现,秦有福几乎成了一个配角。别看太子还是个孩子,什么都还不明白,可是就算他现在只是个抱着奶瓶的婴儿,可也是太子不是?更何况小家伙人小鬼大,一套礼节像模像样不说,连马也骑得很好,再看看他时不时跟远处看热闹的老百姓招手的样子,秦有福甚至有一种错觉,他觉得自己正儿八经的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好容易想来个办法想压郡主一头的,谁知道别人背后还有高人,直接就把秦有福给顶翻了,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这婚结得窝囊。
    。。。。。。
第一百三十三章康府玉蓉
    第一百三十三章康府玉蓉
    第一百三十三章 康府玉蓉
    一般来说,康亲王的嫡长子将来是要袭爵的,也就是未来的铁帽子王,其余的兄弟则会被封为贝勒、贝子什么的,康亲王的嫡长女则会被封为郡主,也就是和硕格格,其他的女孩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除非是皇帝比较喜欢的,才会另外给一个封号或爵位,而康亲王的孙女这一辈,嫡长孙女会被封为县主。WwW、当然了了,这指的是一般情况。朵蓝虽然颇受他爷爷康亲王的喜爱,他父亲小王爷也很喜欢她,但朵蓝并不是康亲王的嫡长孙女,正常情况下,别说封郡主了,就是县主也是轮不到她的。不过也不是说一定不能封。一般来说,为了彰显皇家的气度和表示诚意,大清皇室送往蒙古和亲的皇室之女一般都会得一个郡主的封号,而且这个封号是不占用王室爵位传承的指标的。
    朵蓝的姐姐玉蓉是县主,康亲王府的原来的郡主十几年前嫁到蒙古乃木部当上了王妃,可惜到蒙古以后一直水土不服,生下孩子的第二年便丢了性命。如果没有意外,待老康亲王过世以后,现在的小王爷便会袭爵成为新的康亲王,玉蓉也会变成郡主。
    皇室贵女抚蒙古是满蒙联盟的重要纽带,蒙古大大小小几十个王爷的王妃大清宗室的贵女,年轻一代的王爷基本上都有大清的血统。当然了,大清这边也一样,包括康熙皇帝,也是有蒙古血统的。对于蒙古各部来说,如果那个王爷的女儿被选进了宫里,那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要是再能生下个儿子什么的就更不得了了。至少在蒙古各部盟的地位马上就会大涨一节,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不过皇帝只有一个,虽然每年都选秀,但是这个竞争就太厉害了,不但有蒙古各部的秀女,还有满八旗和蒙八旗,是因为历史的缘故,大清皇帝选秀的时候一般只考虑蒙古科尔沁部或是当年对大清贡献最大的几个部族,一般的秀女即使是选上了也多是指给了皇子、皇孙或者各位王爷家里,这其中,相比那些不受重视的皇子、皇孙,康亲王等几位铁帽子王家或许更受重视,皇子、皇孙如果没什么出息,将来也就是个混吃混喝的命,搞不好就连命都丢了。 ~可是几位铁帽子王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权益是有保证的。
    对于玉蓉来说,她的未来只有两条出路,一个是跟她的姑姑一样和亲蒙古,另一个就是被皇上指给那位大臣或他们的孩子。相比起来,后一条路当然是最好的,毕竟这样就不用远嫁到苦寒之地的蒙古,留在熟悉的京城,到时候她阿玛袭爵以后,她便是郡主了,虽说不上能在京城里横着走,但是不管是看在康亲王的面子上还是她自己郡主的头衔,小日子想要过得滋润一些还是非常简单的。当然了,玉蓉非常清楚,她的这个想法怕是很不现实的。康亲王的爵位是大清第一等的,身份地位无人能及,别看铁帽子王不掌兵不掌权,但是他们可以直接影响宗人府,必要的时候,只要几个铁帽子王联合起来,架空皇帝也不是不行的。大清皇室虽然限于当年的盟约对几位铁帽子王优待有加,但是也一直防着他们,所以历来铁帽子王家的女人是不参加选秀的,而且多数(特别是郡主、县主)都得远嫁蒙古,剩下几个即使能留下来,多数也是嫁给一些不起眼的小官。可以说娶了铁帽子王家女人的官员,这一辈子升迁到总要部门的可能性已经是非常小的了,更不可能掌管兵权,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当初康熙和康亲王、索额图以及纳兰明珠他们几个商量的时候,本是考虑让玉蓉嫁给秦有福的,他们都分析过,反正秦有福不想当官,那么让玉蓉嫁给秦有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原本事情都已经商量得差不多了,康亲王回家问了一下玉蓉,哪知道一荣一听说自己要嫁的是汉人,而且还是平妻,关键的是只不过是一个连品级都没有的同进士上书房行走,当时就不愿意了,在她看来,汉人的地位本就较满人和蒙古人低,再说自己将来怎么说都是郡主,怎么能嫁给一个连品级都没有的汉人当平妻?玉蓉的地位是一出生就定下来了的,自然较其他姐妹更有优越感,在说从小在王府长大,见到得有地位的人太多了,即使是家里来了一品、二品的大员,见了她也得规规矩矩的行礼。 ~所以在她看来,她的丈夫就该是好的,该是最优秀的。虽说她不愿意嫁到蒙古当王妃,但是她宁愿被指给一个好些的满人,至少得是个翰林什么,这样生活也会有些情趣。玉蓉是知道自己若是不嫁到蒙古,那么她的丈夫不可能是什么要害部门的官员,但是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反正她的收入不少,用不着担心生活问题,只要好好的守着郡主仪宾,能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就好了。
    相对于玉蓉,也许朵蓝本身没有什么出身的优势,于是从小就收敛得多,比玉蓉更乖巧听话,也更得康亲王和她父亲的喜欢和疼爱。当初一说起要选一个地位比较高的满人家的女儿嫁给秦有福的时候,康亲王就想到了朵蓝。康亲王的姐姐和大女儿都死在蒙古,如果有可能,康亲王实在是不愿意再把自己的女儿送到蒙古去的。相比起玉蓉,朵蓝不但年纪小一些,而且也羸弱一些,至少康亲王是这么看的,毕竟因为身份的问题,朵蓝不可能像玉蓉那样经常出去玩,便经常在家里缠着康亲王和小王爷,见得多了,印象也就更清晰了。
    康亲王毕竟是王爷,特别是在在他这个位置上,不管平时的工作还是生活,公正是非常重要的,他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一旦平时的态度出现了偏颇,或许只需一次两次,皇上就会认为自己有失公允,不再信任自己了。久而久之,即便是在家里,康亲王也很讲究公平。即使对让谁嫁给秦有福的事他意属朵蓝,但是为了公平,还是需要问一下玉蓉的意见。谁知道玉蓉想都没想就表示不愿意嫁给汉人,这事情就便的简单了,朵蓝成了唯一的人选。
    也许是因为康亲王的心里还是有些偏向朵蓝的,所以当初跟玉蓉提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康亲王是说皇上希望通过康亲王府县主嫁给汉人的事情为满汉和婚铺平道路,并没有说出要嫁的这个人是秦有福,玉蓉当时想的是自己居然成了和亲的礼物、而且还是平妻,当然是不肯的。所以回绝了康亲王。
    可是玉蓉没有想到,不过两天的时间,皇上的圣旨就到了,自己的妹妹朵蓝突然被升了郡主,王府也开始为她准备出嫁的嫁妆。
    咋一听到这个消息,玉蓉心里还暗自庆幸了一番,她当然没有想到朵蓝升郡主是为了嫁给秦有福的,毕竟这太匪夷所思了,没道理为了满汉和婚的事就平白升一个康亲王府的姑娘当郡主,而且嫁的还是一个没有品级的汉臣。按玉蓉的理解,十有,朵蓝是被那个蒙古王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