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三国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十月,从江北传来曹操兵发洛阳迎立天子的消息,年初,曹操在成功消灭张邈反叛势力后,从荀彧、程昱之计,率军大破青州黄巾军,收其强健者充军卒,声势复壮。帝以曹操为镇东将军,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加封有功的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并赠射声校尉沮俊为弘农太守,自此朝政为曹操一派所把持。
  与此同时,淮南的袁术籍地广粮多,又有孙策所质玉玺,遂思昔汉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吾袁姓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心中早暗生称帝之心。为扩张势力,心存野心的袁术命大将纪灵引军十万攻徐州,刘备派张飞守住下邳,自已与关羽将兵拒袁术于盱眙、淮阴一线,两军互有胜负。
  正僵持不下时,下邳相曹豹被张飞鞭责而死,城中丹扬兵旧部乘势叛乱。袁术见刘备后方不稳,遂修书与暂居小沛的吕布,许以军粮,劝其袭取下邳,吕布大喜,引军水陆东下,张飞接战大败,刘备的妻子及将吏家口悉数成虏。
  待刘备得到败报回援时,被纪灵随后追击大败,只得屯兵于海西。其后吕布忿恨袁术运粮不继,又重召刘备,表为豫州刺史,使之屯兵小沛。吕布自表为徐州牧。
  诸侯争霸,你争我夺,弱肉强食,这一出仿佛又回到了二百余年前的战国年代,其中,又有哪一方诸候会把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而我现在虽然在豫章站稳了脚跟,但要不被强大的别人吞并,除了屯田富民,加强军备外,还需开立学馆,广召博学儒士来投才行。
  好在刚刚经过一场恶战并没有影响到豫章的根本,与饥寒中的江北诸州相比,豫章的情形要好上了很多,充盈的府库也使我有了一点争霸的底气。
  这一日,我刚与刘晔、仓慈、郑浑从上缭赶回豫章城,负责接待礼仪的许靖便匆匆赶来。他道:“将军,淮南袁胤已在驿馆候了多日,不知——?”。
  袁术这个贪欲淫侈的家伙,到了淮南后养媵御数百,无一不兼罗纨,厌粱肉,致使府库空尽,百姓饥困,一听说豫章富庶,就马上派来从弟袁胤借粮,名虽为借,实却是以武力逼迫我们无偿的给他粮食。
  我一皱眉,道:“子鱼不是接见过他了吗,怎么还不依不侥的,你再去跟他说,就说我身体不适,不便见客。”
  刘晔见许靖面有难色,谏言道:“那袁胤乃是袁术的从弟,恐怕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正说话时,甘宁从外面跨步而入,听到刘晔的话,接道:“袁术虽是四世三公之后,但为人器量狭小,不过是徒有虚名,有什么可怕的?”
  我虑道:“袁术坐拥两淮,甲兵数十万,若真的兴兵来犯,仅凭我们一已之力是挡不住的,况且若战火再度波及百姓,使好不容易的复垦的土地再次荒芜,豫章刚刚安定的局面又将破坏,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刘晔听我这么一说,笑道:“其实,要打发走袁胤,也不是难事。”
  我急问道:“子扬有何妙计,且说来听听。”
  刘晔不慌不忙,说道:“说穿了也没什么,其实只是一个字——钱。昔日我初投庐江太守刘勋时,正遇上袁胤授袁术差遣,到皖城筹措军粮,刘勋素知袁胤贪财,便一面向袁胤大吐苦水哭穷,一面便暗中送与袁胤大量的金银珠宝,那袁胤受了贿赂,回过寿春后便慌称庐江水涝,百姓困苦,无粮可供,由此征粮之事便蒙混了过去,这一次,我们何不依样而为。”
  我大喜道:“就依子扬所说,敢情这袁胤赖着不走,目的是想要敲竹杠,也好,且让这小子得意一回。”
  刘晔又道:“今岁淮南诸地飞蝗侵袭,颗粒无收,袁术既来豫章借粮,我想他定也会差使向江东的孙策求粮,孙策现在羽冀已丰,岂会再把袁术放在眼里,我虑孙策必不借粮,两者必失和耳,孙策现在内有会稽末平,严白虎等众寇袭郡,外有袁术虎视,必不会再启战端与我军撕杀,因此,此时若我等遣使往江东谋和,事必成矣。一旦与孙策合谈成功,那袁术必投鼠忌器,即使事后知道了真相,也不敢拿我们怎样。”
  刘晔的想法实在是出人意料,我军刚与孙策恶战过,在短时间内去商讨和谈,成功的可能性实在要打几个问号。
  但是,刘晔适才的分析也是句句在理,孙策在江东驱逐了吴郡太守许贡后,已尽占丹扬、吴郡,同时引大军兵取会稽,与会稽太守王朗在西津决战,杀故丹扬太守周昕,并大破王朗军,后王朗退守固陵,坚守不出,孙策数次渡水作战,均未能奏效,两军相峙,已有数月之久。
  对于孙策来说,若不顾内患未平,发兵征讨豫章复仇,与我军决战的话,那么正好给了严白虎、许贡这些人机会,刚刚平定的丹扬、吴两郡又会反复,所以,孙策现在最要紧的是集中力量,击破会稽王朗,迅速的统一江东三郡。
  不过,猜测归猜测,若是真的遣使前去,此一行又过于凶险,毕竟孙贲的首级尚在我这里,而且对于一路所向披靡的孙策来说,此等大败之辱岂能不报。
  我环视众人,道:“子扬之计虽好,可是这东结孙策,不知何人可堪此重任?”
  未等我话音落下,只听到一人大声应道:“基愿出使江东!”
  我定睛一看,却是刘繇长子刘基,这一趟江东之行,危机四伏,万一孙策为孙贲之死迁怒到使者头上,那可是要被砍头的,刘基有如此胆量,单就这一点,比他父亲刘繇就要强上甚多。
  我正犹豫不决,刘基以为我信不过他,又道:“基父繇,先为扬州牧,今我承父遗命持节出使江东,孙策也不能奈我如何!”
  的确,眼下豫章诸君中,除了刘基外,我还真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人选,孙策现在虽然占据了江东,但还未得到朝廷的认可,刘基此去,孙策若是加害,则必为拥汉之士所弃,为朝廷而不容,孙策胸有大志,素有北上中原争霸之雄心,当不至于为泄一时之忿,而做出损害自已利益的事来。
  权衡再三,刘基要是出使的话,结果肯定比别人去要好,我点头应了刘基的请求,说道:“此行江东,一为奉还孙贲之首级,留死去之人以全尸,此积德之举也;二为具陈我等承继先主遗志之决心,表我军将士守土卫疆之决意,事关重大,为周全计,子扬兄可随往,一路之上也有个照应。”
  刘基笑答道:“有子扬兄随行,此行吴郡定能如愿。”
  吴郡,是的孙策现在正在吴郡,那里有太多我所熟悉的名字和地方,只不知物是人非,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陆逊,那个天真可爱的怀橘陆绩,更还有存在于我梦中的陆缇,他们都还好吗?
  陆缇——,那个在太湖之上软语温存的美丽女子,那个用纤纤玉手给我端来汤药的姑娘,这一生我又如何能将她忘记,此时此刻,只不知她现在又在何方?
  也许是时候了,现在我在豫章站稳了脚跟,应该去把陆逊他们接来,隔了大半年的时间,小陆绩一定又大了不少吧,恐怕我要认不出他了。
  待众人散去,我独留下刘晔,将一封书信递交于他,我道:“昔日我留驻吴郡之时,与吴中陆逊有旧,今有我亲笔绢书一封,子扬若到了吴郡,可将此信转交于他。”
  刘晔接过绢书,藏于怀中,这一去出使江东,是生是死,何时回来都难以预料,在刘晔走的前一夜,我二人彻夜长谈,是一夜无眠。
  扑跳的灯火忽闪忽暗,就象豫章这个地方一样,落到大汉朝这块版图上,不过是最不起眼的一个黑点而已,要想刘表、袁术、孙策三大强豪的夹缝中生存下来,一切都又谈何容易。
  这一晚,刘晔的神情是如此充满自信,他道:“晔以为唯今之计,当东和孙策,北安袁术,西结刘表,先定南方百越,拓边扩疆,以为豫章之固,待天下突变,我军可伺机而动,择一而攻之,方为上策!”
  刘晔的见解甚有道理,眼下袁术虽有称帝之心,却未露于形,又有纪灵、张勋等枭将相佐,冒然与之翻脸实为以卵击石,谋取江夏虽是稳固豫章之上策,但兵取江夏,势必要冒与刘表开战的风险,此也不可为也。
  再说孙策现在坐领江东,根基渐固,手下周瑜、程普、韩当皆万人敌,又有张昭等人代为谋划,我军能守住现有之地,已是不易,如何还能惹火烧身,自取灭亡。思来想去,也唯有南击山越,拓展疆域,巩固根本方为上上之策。
  我击掌赞道:“子扬果是军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