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三国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未落,坐下一人出列道:“某愿附合一篇,定叫王朗这苍髯老贼羞面而走!”
    高宠拧神看去,却见说话之人羽冠飘飘,俊朗的脸上神采飞扬,不是诸葛亮还有何人。
    “久闻诸葛先生文才敏捷,我等倾慕之至,正要瞻仰一二。”听得诸葛亮话气狂妄,信列中的刘晔、崔琰、张昭等谋士俱面露不服之色。诸葛亮‘变节弑主’的行径让人不齿,虽然张昭也是投降之人,但那是不得已而为之。
    诸葛亮见众人样起而攻之,面色坦然笑答道:“王朗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后为会稽太守,建安初年征辟入朝。吾观其言行,不过一缩首芶食谄谀之臣,朽木为官之辈,奴颜婢膝之徒。今吾以大义斥之,何所惧哉!”说罢,诸葛亮朝着高宠一揖后,施施然退下议事大堂。
    对于诸葛亮和江东众谋士的这一番唇枪舌创,高宠饶有兴趣的听着,诸葛亮的锋芒毕露让高宠看到了他的才能。同时,也让高宠提高了警惕,一个人要想生存得长久,就不能树敌太多。诸葛亮初来乍到,就如此咄咄逼人,一定另有玄机。
    第四卷 蜀道难 第一百九十七章 妖言惑众
     更新时间:2008…11…6 16:47:52 本章字数:4099
    “——汝为南吏,今辱身甘做北狗,安敢做狂?皓首卖老,若乞犬摇尾而食,江东三岁幼儿皆啖,想王子乔泉下知,亦当羞面而走——。
    建安八年二月春,许都的天气还带着缕缕雾气,不过在朝堂之却,走另一番热火朝天、激烈热闹的情景。
    当侍御史司马懿抑扬顿挫的朗诵起诸葛亮的这篇反驳檄文时,两厢文武官员的反应可谓百态横生,有暗自窍笑的,有抱打不千的,有骂骂咧咧的,也有古井无波不作声响的。那些与王朗相近的官员自然是个个义愤填膺,而象华歆等平素与王朗明争暗斗的,却是一付幸灾乐祸的模样。
    至于丞相曹操,则走捻着颌下短短的须然,眯起细长的双目,不动声色也许在他的心里,早已有了另番的盘算。
    王朗在兴平至建安年间曾为会稽太守,后为孙策所迫不得已投降。至建安二年,曹操立天午于许都,征辟各地有名望之士充盈朝官,王朗也在同时受邀北上。诸葛亮的这一篇檄文中‘南吏’一词便取自潦呲处;而王子芥则是王姓的始祖,此人本是周灵王的太子晋也,善于吹篓作凤凰鸣,曾游历伊洛之间,后遇上得道成仙的隐士浮丘公,修缭几载之后,有人看见其乘白鹤游驻嵩高山上,飘然升仙而去。
    在汉末之际,王姓人氏多以子乔自傲。诸葛亮在驳文中毫不客气的直言子乔羞面而走,意思就是王朗的所作所为让他的老祖宗也受不了了,只得用袖子遮住颜面逃走。
    “诸葛村夫,竟敢欺吾——”未等听完,性情刚烈的王朗已是须发俱颤,面红气喘。当着百官之面被人当众斥骂为乞犬,身为太尉的王朗怎能无动于衷。以王朗的地位和身份,就算是皇帝和丞湘曹操见了他,也走客客气气的。现下不期然被一个从来没有见过世面的山野村夫斥骂,当真走奇耻大辱。
    听得王朗如此说,除了对笔墨官司不感兴趣的武将外,在朝上大多数的官员都兴奋起来。一场南北之间的舌战对于这些枯噪得守着一份俸禄的官员来说,是最好的消遣方法和津津乐道的饭后谈资。就连唯唯诺诺看曹操脸色行事的天子刘协也一脸的兴奋,对于王朗和诸葛亮即将开始的论战,刘协也走充满期待。
    自董卓图逆之后,中原诸侯并起,在唯武英雄的岁月里,文官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现在,天下统一的趋势已经显现,受曹操压制多日的皇帝村于南方那个敢于自封为大将军的‘高宠’,倒并没太多的恶感,这是因为在皇帝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的渴望着有另个势力来代替权倾一时的丞相曹操。
    看着朝堂众人因为这件事吵吵闹闹得不可开交,曹操微一皱眉露出此许不悦之色。本来他想借这个机会提出“村锁淮河、宛城一线边境以阻止南方的货物入境地提议”现在则被王朗、诸葛亮的这一意外插曲于扰了。
    曹操脸上这极为微小的变化闪而过,就连坐在旁的皇帝刘协都不曾注意到,在朝堂上众人之中,也唯有始终关注着曹操动静的司马懿看到了这一点。
    “王大人切勿动怒,这不过是诸葛村夫的激将之法,我等坦然笑纳就是!”刚刚奉旨宣读的侍御史司马懿识机上前,连忙上前扶住已气得身躯颤抖的王朗,宽慰道。
    “仲达,士可杀不可辱,我,我要立即写文章批驳无知的诸葛小而——。”王朗一边叫骂着,一边挣脱开司马懿的扶持。
    虽然以司马望,司马孚为首的河东司马家族逐渐得到曹操的重用,但与资历、年龄都远在其上的王朗相比,才刚刚二十出头的司马懿只能算是小辈。
    一语未毕,王朗因为过于激动,一口浓痰堵在喉间,顿时憋得他面色通红。在连着咳了好几声后,一口带着腥味和血丝的啖液从王朗嘴里喷出。
    “太尉大人,你吐血了?”旁的侍从惊叫道。
    此刻,王朗的面色腊黄,如同一张被抽去了血色和生机的金纸。好半天他方回过神来,断断续续的说道:“老臣污侈朝堂,罪该万死,罪该万死,请皇上恕罪!”
    “来人,快送老大人回府静养。”见朝堂之上一片乱哄哄的样子,曹操沉声站起,对着徨恐不安中的刘协及众臣吩咐道。面对这个场面,也只有曹操才能镇慑得住混乱。
    年轻的侍御史司马懿看着站在天子跟前威仪凝重的丞相曹操,心头一阵激动,这一刻他忽然意识到,真正的大汉天子其实并不是刘协,而是曹操。
    “天下,早已不再姓刘了。”司马懿在心底暗道。
    建安八年二月十四日,在朝堂上被诸葛亮篇文章痛骂得吐血的王朗在病倒多日后,终于油尽灯枯。本来应该好好静养的他终日冥想苦想反驳诸簧亮的词句,尽管王朗有心惮尽竭力,但他的身体却已支撑不住。
    二月十六日,天子刘协亲书挽词,为太尉王朗祭祠,丞相曹操、太傅华歆、司空荀若等一干官员悉数来到王朗府中为其送行。不日后,年轻的侍御史司马懿得到曹操的提拔,由无权清闲的侍御史改任实权在握的镇武将军,许都令。
    二月末,王朗病死的消息传到江东,官吏、百姓一片欢腾。
    “诸葛多智几近妖”与指挥干军万马方能杀敌一将的勇士相比,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让敌方重臣亡故,令敌士气失挫,这无疑更让江东民众为之津津乐道。而丞湘曹操在得悉王朗死讯后说的这一句话更让诸葛亮名声大震。
    更有甚者在金陵市井间,有好事之徒将“诸葛修书骂死王朗”这一段故事改成传唱曲子,交相流传。在三天交接之后,诸葛亮的本事被传得神乎其神。市俚百姓多言诸葛亮乃走天外飞仙,能杀人于无形斩,首于千里之外,王朗之死实际上是被诸葛亮用飞剑杀死的。这一个满足百姓想象快感的说法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江东的荆、扬两州。
    由得王朗之死,这一番笔墨交锋,终以南方获胜而告终。在这其中自然以诸葛亮的功劳为最。在众望所归之下,高宠拔诸葛亮为副军师,地位仅在徐庶之下,与庞统同列。
    自此,一个妖字,让诸葛亮披上了层神秘的面纱,也让江东信奉鬼城伎俩、神仙求道的普通百姓一个个对求仙测字趋之若鹜。
    按《周易》所记,易经八卦,坎、震、坤、离——。芶活于世谋生的手段自古有干万种,这测算于夏商之时即有之,传姜尚垂钓于磻溪,“意不鱼,而在王侯”,适同文王遍求贤士,听了姜尚一番皇皇宏论之后,立拜为军师。由此始,以参悟天机为职业的测士孕育而生,就算是春秋战国时名躁于世的军事大家孙武、吴起也在著作中时时弓用‘天时’莫测来旁注。
    “每遇乱,百姓多惶恐,神棍群起而惑。”有识之士针砭时弊毫不客气的将那些以似是而非的妖言迷惑愚民的人斥之为神棍。
    汉末天下夭乱,在刚刚开化的江南一带,测算这一行业出乎意料的兴旺起来。虽然在孙策治理时期,或医感巫的于吉死于非命,但这一斩却起到了反面宣传的作用,孙策之死乃走遭刺客袭击伤重不治之致,但在百姓的传言中,于吉死后施法、别策遭到报应的说法却更能得到认同。于走乎仅在短短的二、三年间。有更多的测士冒了出来,在扬州所属的七郡,这些大大小小的所谓‘异人’不知其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