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胜低下头,眼泪不停。
“杨司令怎么啦?快说!”
“杨司令,他,他,牺牲了。”
刘胜咬咬牙。
什么?
乔向阳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有点不相信似地盯住鲁队长。鲁队长也点了点头,刚才说话的劲头全没了。
晴天霹雳!
提起杨司令,山东抗日战场无人不知。
老百姓爱戴他。
日本鬼子僧恨他。
国民党军队排斥中伤他。
杨瑞元司令,是抗战期间山东地区最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之一,也是抗战期间山东地区我党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干部之一。
他原是周山中学的校长,北洋大学的高才生,1937年底,日军飞机第一次轰炸了周山城,到处一片混乱。杨瑞元组织学校和附近商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把师生拉到周山农村地区进行抗日,并打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游击大队的番号。他把学生编了队,成立时,全队只有五支枪,他当即变卖家产筹来800元大洋,继而他以自己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请求当地乡乡绅大力支援,慷慨解囊,此后游击队开始操练,每天都有人自发地送给养或粮食。
游击队的旗号打出之后,就像一块巨大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有志之士。
游击大队发展很快聚集,编设了五个中队,队伍近500人,有枪230余支。
日军占领周山城后。为鼓舞军民斗志,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在他的亲自带领下,50多名游击队员队员,化装进城,一举偷袭成功。守城的两个排伪军被一网打尽。
后来他们还多次成功伏击日军小股部队,鼓舞了游击队的士气和乡亲们的抗日热情,同时也让鲁南日寇恨之入骨。1938年,根据**中央决定,山东各地起义部队进行整编,开始正规化作战,统一使用八路军山东纵队的番号。
杨司令从此成为了山东纵队直属独立支队的司令员。长期的战斗中,杨司令与士兵同甘共苦,在他的带领下,独立支队不断壮大,
从开始时候的五百多人,两年不到就发展到了三千多人。
在乔向文从游击大队调入独立支队以后,很多工作直接受杨司令指挥,杨司令对乔向文的机智果敢、冷静沉着向来夸不绝口。部队大部分安全脱身,具有极高威望的一名高级指挥员,却怎么会遇害的呢?
通过收集情报,以及与突围出来的一团战士们谈话,乔向文很快调查清楚了杨司令壮烈牺牲的经过:
那天晚上,杨司令随一团突围后,连夜转移到东都县曹张庄,那里地形较好,有利于甩掉鬼子,他准备在此宿营,让大家稍事休整,第二天继续转移。。
不料刚刚住下,就有村里的汉奸偷偷向附近的保安大队告密。
日得知独立支队的最高首长在这里,喜出望外,立即调来重兵,形成合围。
一团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终于朝北方向杀开了一条血路,冲出铁桶一样的包围圈。
但在战斗中,杨司令因为被敌方认出,穷追不舍,以致多处负伤,终因流血太多壮烈牺牲。
年仅41岁!!
就在打扫好战场的敌人陆续撤离,杨司令的遗体被他们运到村里准备拍照庆
功的时候,一群发了疯一样的八路军突然杀了回来,用最快的速度抢走了杨司令的遗体。这是一团的副团长亲自带着敢死队的战士参加的。
日本军人见此情形,在稍作抵抗后有意无意地为他们放开了一条路。
英雄,总是令人敬畏的。
不管是自己人,还是对手。!
杨司令,就是这么一个活着让日寇胆战心惊、死了也让对手佩服敬重的英雄!
不久,**山东分局、纵队,专门为杨司令开了一个追悼会。八路军总部、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以及各界群众五千多人参加。
蒋介石从重庆发来悼电表示哀悼。马政委,此时已被任命为支队司令员。他带着乔向文等很多独立支队的老战士参加了凭吊活动。追悼会上,来自各方的人士一片肃穆。
有的人心怀鬼胎,有的人无比悲痛,有的人咬牙切齿发誓要报仇雪恨。
杨司令从前担任校长的学校,后来被改名为瑞元中学,以此缅怀这位为抗日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英烈。
不久,支队社会部部长乔向文,亲自带着刘胜、白兵等人,一夜之间取走了出卖杨司令的汉奸的人头,一起干掉的还有八名保护他的保镖。据说日本特高科专门为这名汉奸在县城安排了严密的保安,白天足不出户,晚上保镖住家。
谁知,这八名保镖非但没有保住汉奸的命,反而把自己的命也赔进去了。
独立支队的那么多汉子,从此记住了秋山这个名字。
血债血还。
不把杀害杨司令的这个鬼子头目干掉,那么多鲁南八路何以再战。
等着机会,看你还露不露头。
*你的每一票,每一个收藏,江湖都将铭记并时刻提醒自己,用心写书,用心回报,多谢了!*
《北上南下》军事连载原创发表于(起点网。)搜索北上南下即可分享,如果您阅读后有更好的建议,请记得及时告诉我,我不胜感激;如果您觉得可读,请不要忘记投上你宝贵的一票,因为你的支持与鼓励是我后续创作更大的动力,QQ394915357或Q交流群171584042,更多精彩故事邀您快乐共享,因为有你——我的朋友!()
第三十三章肃托
第三十三章肃托
到处都是汉奸。
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关进自己的监狱。
稍微有点个性,就可能被当成革命意志不坚的托派。
进入1940年以后,自上而下突然刮起的肃托风暴,席卷了山东所有八路军部队和抗日根据地。
那年春天,**山东分局指示:“根据中央要求,立刻在党内、部队内坚决开展肃清托洛斯基分子,保卫党的布尔什维克化。”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肃托”,就是从鲁南开始的。
所谓“肃托”,就是肃清托派。
托派,原本是苏联**中以托洛茨基为首的一个派别,在党内对有些问题持不同证件。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在苏联曾开展了大规模的反托斗争,清除异己,许多人被当作托派而遭到杀害。1937年11月;王明和康胜等三人从苏联一回国,便照搬苏联模式,大肆鼓吹“肃托”,康生还抛出了《铲除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托洛茨基匪帮》的长文,毫无依据地把“肃托”和反对汉奸相提并论。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受到了中央的重用,担任主管全党全军情报保卫工作的中央央社会部部长,后来兼中央情报部部长。
王明担任中央统战部长,陈云则担任了中央组织部长。
对苏联回来的干部优先重用,这是中国**成立初期乃至很长一段时间的既定方针,有其较为复杂的历史原因,因为**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与它长期时间保持着上下级关系,共产国际、斯大林本人对中国革命的很多意见,都是通过中国驻共产国际传达的。康作为副代表,参与了共产国际的很多情报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这是为当时**领导人十分看重的。
一位领导就曾说过一句话,中社部长,负责审查干部,保卫中央,必须要由最好的干部担任,可见康胜当时受到的器重。
很快,康胜就学习苏共,在全党内大规模开展“肃托”运动。滥杀无辜,大开杀戒,全国范围内一大批好党员好干部,无数次躲过日寇、国民党的追捕,没想到现在反而倒在自己人的枪口下了。
当时,广大干部甚至许多领导“肃托”的人,其实并不真正懂得托洛茨基派一词的含义。他们直接间接地从康胜的小册子受到影响,甚至有些人简单地把“托派”这个词当成“汉奸”,既然是中央的决定,自然没有错!
这里,谈到肃托,谈到**秘密战线,康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重要人物。
晚年,他以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央特殊时期顾问的身份,呼风唤雨,最终投入**、四人帮的怀抱,75年病死以后,还被开棺定罪,落得个开除党籍,遗臭万年。
但是,在**秘密战线领域,曾几何时,康就是老板,就是说一不二的头。
中央社会部自成立之日起,他就是部长,主管全党全军秘密战线工作。
接着,他兼任了中央情报部的第一任部长。
李克农,只是副部长。
在此之前,就是王明上台的那次六中四届全会上,他担任中央组织部长,大权在握。
从组织部长,到社会部长,今天看来,似乎是官运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