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个月在清风村,趁独立支队反击日军扫荡之机,有意制作事端,继而派一个连偷袭击一营的库房驻地,好在事先有所防范,损失不大,但八名战士不幸牺牲,支队迅速以牙还牙,派出机动分队火速出发,在该连回营路上,狠狠教训了他们。
在支队和纵队的严正交涉下,张华云不得不找了个替死鬼处理,
后来张华云虽有所收敛,但他依仗自己的九千多兵力,对独立支队和邻近的几个抗日根据地仍是虎视眈眈。
“我看,以接待和保卫工作的名义,马上请纵队设法要一份记者团名单,你们提前摸清这名特派员的详细资料,然后迅速制定一个方案,坐等他来,怎么样,这个任务不轻吧?”
马政委理了理思路,说了自己的意见。
“同意政委的看法,乔部长,你觉得呢?”眼镜背后,杨司令的眼睛看着乔向文。
“我没意见,我们社会部尽快把这事办妥,不让中统从抗日根据地带走一份情报!”
表态坚决,他当然知道这个任务确确实实有点重。
军人嘛,哪能谈条件,完成任务是天职!
工作在紧张地开展着,纵队很快通过总部要来了采访团的名单。
好家伙,这个采访团规模还真够庞大。
国外的,美国纽约时报,英国伦敦日报,荷兰的鹿特丹周刊都来了采访组,国内的报道组那就更多了,中央日报,西南日报,中华时报,中央电台。
中国**创办的新华日报也派出了两名记者参与采访。
采访团团长由国防部新闻局的何副局长担任,规格不低。
在三十多名中外记者中,社会部很快将视线锁定在中央日报张忠孝的身上。
采访团提供的公开资料显示,张忠孝,三十八岁,中央日报综合新闻部副主任,资深记者。
*为何锁定张忠孝,接下来的发展究竟如何,明天江湖为你揭开迷雾*()
第二十三章紧急磋商
第二十三章紧急磋商
三十多名中外记者中,社会部为很快将视线锁定在中央日报张忠孝的身上
采访团提供的公开资料显示,张忠孝,三十八岁,中央日报综合新闻部副主任,资深记者。
看起来,此公来头不小,新闻专业水平不浅。
那么多人当中,乔向文等为何锁定这一个资深记者呢?
原来,通过与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联系,经反复核实,日报综合新闻部有一正两副共三名主任,副主任一个姓贺,一个姓张,确实叫张忠孝,但年龄已经超过五十。。
这个张忠孝,极有可能为冒名顶替。
换个角度讲,此人无疑正是担负重要使命的中统特派员!
如果不是重庆办事处负责文化界统战联络的同志亲自和熟人核实,光看材料,表面是决然看不出破绽的。
锁定了对象,无疑为整个反谍工作开展赢得了先机。
社会部立即抽掉了精干人员,组成了一个特别行动小组:
刘胜,白兵,胡小涛,鲍杰,吴琴。
乔向文亲自担任这个行动小组的组长,刘胜担任副组长。
刘胜,还是乔向文担任独立大队一排长时候的兵,为人机警,胆大心细,在组建锄奸科、社会部的时候,乔向文都向政治部打了招呼,把他要了过来,如今已经是社会部调查组的组长。
和行动组的组长白兵一起,成为乔向文的左膀右臂。
胡小涛、鲍杰都是调查组的干探,平时一身便服,神出鬼没地用鼻子,用耳朵,用眼睛开展工作。
吴琴,行动组干事,上海人,金陵女子师范毕业后,投笔从戎,学得一手好拳脚,短发齐耳,大眼睛,长睫毛,一张俏丽的脸,平时看人的时候总是不冷不热,刚毅中别有一份柔美,一旦动起手来,两三个大男人不是对手。
调查组,对内又称情报组,负责各类情报的采集,汇总,甄别。
行动组,顾名思义,就是执行锄奸和反特反谍任务。
鲁南地区,提起它,汉奸特务都要全身哆嗦。
在汉奸中传着一句话,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锄奸队来谈话。”
当了汉奸,有了一时的荣华富贵,有了所谓的靠山,他们在百姓面前有恃无恐,但是,面对来无影、去无踪的独立支队锄奸人员,他们天天烧高香,祈求神灵保佑不让八路锄奸队找上自己。
谁人不知,独立支队锄奸队一旦出击,从未失手过。
特别行动小组很快召开了一次会议。
乔向文先把采访团以及张忠孝的情况介绍了一下。
社会部的会议一向开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因为情报工作靠的是集体的合作,众人的智慧,每个人都不是单个人在战斗,背后都站着一群人。
老规矩,乔向文从抽屉里摸出了一包“大众牌”香烟,这是一种山东地产烟,价钱不贵,但烟丝质量很好,在山东八路军干部中很有市场。
每人一支,女士除外。
点火时候,突然想到了啥,转身去把办公室窗户全部推开,然后抱歉对吴琴打了招呼,抽屉里再取出了一包瓜子,凭空扔到她手里。
大家都知道乔部长是文化人,工作大刀阔斧屡建奇功,但对女同志一般不发火。
烟雾袅袅,四只烟枪一齐开火。
乔向文开了口,“还是刘胜你先说说吧。”
情报组是社会部的发动机,所有的工作围着情报转。
“这次任务非常艰巨,我们连日来开展工作,但还是找不到张忠孝的任何资料,可以说,这个名字只是个临时代号,这给我们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采访团三天后就要来到山东,时间很紧了,如果再没有情报传过来,我的建议是派人以保卫工作的名义,二十四小时盯紧他。”刘胜吸口烟,首先发言。
“对,看死他,反正这是我们的根据地,瞧他能玩出什么花招。”鲍杰大声地赞同。
短暂的沉默后,胡小涛发言,
“按照部长的要求,我昨天已经和河北我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他们情报部门的同志反映,张忠孝在那里有点心不在焉,基本上没有单独活动,河北同志推测,张忠孝的主要任务是在山东,河北的采访是瞎子戴眼镜——装装样子,做给我们看的。”
“这个情报很重要,再次验证了我们之前的判断,张华云那里有什么动静没有?”乔向文看着刘胜。
独立支队眼前最大的敌人,不是日本人。
日本人一扫荡,我们内线都能提前得到情报,一般都会安全转移,甚至还会给他们留下点地雷,鬼子气得发疯,就拿乡亲们出气,烧杀抢掠。
后来,独立支队总结了经验,帮助乡亲们分散隐藏。
但是,这国民党张华云的军队,却日益威胁我抗日根据地的安全。
说是敌人,他们表面上并未撕毁国共合作协议,当然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干这事,可是他们嘴上喊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不断制造摩擦,杀害抗日军民,蚕食抗日根据地的地盘。不久前的偷袭行动,远非那么简单的一次“友军误会”,背后很有可能隐藏有什么阴谋。
刘胜简要汇报了他们掌握的情报:
“前几天他们的部队换防频繁,操练明显比以前要加强,而且还举行了一次规模演习,这是他们以前从没干过的,沈鸿烈还专门派人来观摩,据我们侦察,他们这次演习是有针对性的,矛头直指我们独立支队。”
乔向文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他要把这一情况尽快报告给支队领导。张华云,看样子你的屠刀终于还是要举起来了。
刘胜继续汇报着:
“昨天开始,张华云所部突然换了个面孔似的,偃旗息鼓,当官的逛街喝茶,当兵的也松散了下来,行动很是反常。”
不是个好兆头。
是不是大战前夕,有意放松独立支队的警惕和注意力呢?
“这个情报很有价值,你们派人继续盯着那里,我会请我们的“狼毒花”
密切关注,有事随时向我汇报。”乔向文接口道。
“狼毒花”是张华云师一团的一名参谋,由乔向文亲自策反,为独立支队秘密工作,先后为独立支队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
为保护他的安全,除了乔向文,部里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情况。
“白兵,说说你的想法。”乔向文继续点将。
部里每一位同志他都了如指掌,家庭,性格,年龄。,甚至生日他都能随时报得出。
白兵属于那种不善言谈,但做事果断,嫉恶如仇的山东汉子,当初来支队锄奸科时把他带过来,就是看中他的这种素质。
记得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