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不知道的是,每当她熟睡的时候,夫君都会宠溺地亲她额头一下。
这两天他们二人时不时的在爹娘面前讲绸缎铺一天卖出去多少布,收入了几两银子。而杏花则忙着帮荀鹰鼓捣馄饨蒸包的事,没得空去店铺逛逛。
而慧娘的公婆也是和善之人,当听说荀鹰家里逢了大难,不仅没有低看他一眼,而且让他暂时住在家中。当听说他要自己干点小买卖时,更是帮衬着,感动的从小没爹娘的他热泪盈眶。
这天晚上慧娘和张程缘继续唱双簧,“娘、杏花,你俩明天有没有空去绸缎铺帮帮我们?”慧娘忽然问道。
杏花着急荀鹰的事,这两天馄饨和包子做好开始卖了,可就是没几个人买,她都快愁死了,怎么可能有心情去给嫂子帮忙,快速地说道:“嫂子,我得忙过这几天,娘,还是你去吧?”
慧娘的婆婆刚想说让杏花去,结果杏花就将难题抛给自己,她倒是想去帮慧娘,可是就怕夫君不同意,她若去店铺帮忙,就没人给夫君和小工做饭了。她抬眼看了看夫君,向他征求意见,“孩他爹,你怎么看?”
慧娘的公公虽然之前排斥接受开绸缎铺,但大儿子接手店铺,没让他丢掉土坯事业,故而他也开始支持大儿子,“孩他娘,你去帮帮老大家吧,明儿,让老二跟着去打下手,帮忙做点饭。”他虽然不懂绸缎,但还是知道娘子去绸缎铺的作用要比老二去强。
老张家的男人在张定义的带领下都会烧火做饭,而且他们从来不觉得烧火做饭是件丢老爷们脸的事。
“谢谢爹,谢谢娘。”慧娘甜甜地说道,她把二老哄得开开心心地吃晚饭。
张程缘在一旁看着,更加佩服娘子的气度,丢了银票,不仅没有颓废反而更加斗志昂扬。更令他感动的是,在娘子接连遭受打击的情况下,还是坚持要把店铺送给爹娘。
翌日,天刚亮,荀鹰便推着他那些卖馄饨蒸包的家伙什来到街上,摆摊。希望今天能多卖出几碗馄饨,摆好摊,他洗了洗手,开始揉面准备做蒸包,他动作很娴熟,很快便包好五笼蒸包,炉子的火很旺,一刻钟的功夫便有蒸包的香味飘出。稀稀疏疏的人来到他的摊位喝馄饨,他有些心急,当初想卖馄饨时正是看到街上的那家馄饨摊人来人往,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没人喝馄饨了呢?
这会儿,荀鹰的馄饨摊上又空无一人,这样下去,何时才能攒够钱娶到杏花啊?他无聊至极,望着板上的面,拿起刀,削着玩,正好慧娘、张程缘和他娘入过这里,看到发愁的荀鹰,上前打招呼。
“大娘、嫂子,你们这是要去绸缎铺啊?”荀鹰一见他们几个,立马来了精神。
慧娘和她婆婆均点点头。慧娘看了看荀鹰,又看了看桌椅板凳,生意如何的话,没好意思问出口。
荀鹰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也不知为何,街头那家馄饨摊生意那么好,我做得馄饨比他家还要便宜,怎么没人来吃呢?”
慧娘他们几个都尝过荀鹰做的馄饨,很好吃,张程缘笑着说:“慢慢来!”
荀鹰点点头,慧娘他们刚要走,慧娘的眼睛扫到了面板上的薄而细长的面,“咦?荀鹰你这是怎么做到的?”
荀鹰不解地问道:“什么怎么做到得?”
慧娘上前轻轻挑了挑被荀鹰用刀削下来的面,“就是这个,你怎么做到的?”她惊讶于荀鹰的刀工,包蒸包的面是发面,很软,这样的情况下,他都能把面削得又薄又细长,若是不用发头和面直接和硬一点的面,他岂不是能削得更好?
“我闲得无聊,自己削着玩。”荀鹰不好意思的笑笑。
慧娘神秘的笑了笑,“若是我告诉你个生财之道,你要如何谢我啊?”
荀鹰自是知道慧娘的过人之处,忙虚心请教:“还望嫂子帮着出谋划策,荀鹰此生都不会忘记嫂子的恩情。”
“恩情不必了,出谋划策也谈不上,好好对某人就行了。”说完,慧娘与夫君相视一笑,而慧娘的婆婆则云里雾里。
荀鹰连忙点点头,“还请嫂子赐教。”
“你这用刀削面的本领可是一绝,从明天起,你别卖馄饨和蒸包了,先把削面推销出去。不要用发面,把面和得硬一点。还有给自己得削面起个名字,说不准以后要名扬天下的。若是还有不懂的地方,等回家后,再来问我吧。”慧娘指点道。
荀鹰一拍脑袋,“我怎么就没想到,还是嫂子聪明,在下在此谢过嫂子了。明天就开始卖削面。”他要回去好好想个响亮的名字。
之后,慧娘他们离开,朝恒顺绸缎铺走去。
此时隐没在人群中观察他们的人,对慧娘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这样聪慧的小农妇还真少见,他要去提醒县令一声了……
------题外话------
亲们,首推第三天,还有两个多小时首推即将结束,感谢亲们的支持与厚爱,记得不要养文哦,亲们的追文率和收藏决定文文能走多远。这几天仔麻麻絮絮叨叨说了好多,不要打偶,偶再喊一句话,立马闪人,求收,群么么哒。
第三十五章 上新花样
慧娘的婆婆踏进恒顺杂货铺后,小红和王掌柜分别恭敬地拜见她,一时间,她有些不适应。不过,看着店铺里得各色绸缎,她渐渐地适应了,她从小就爱裁衣绣花自己做衣服,如今听慧娘说让她来帮忙选布料制几件女子的衣服,挂在铺中售卖,自是欢喜地不得了。
张程缘低声和慧娘说了几句话,便与王掌柜进了柜台后面。
慧娘轻轻地说道:“娘,趁着这会人少,您和小红开始选布料吧,一会客人多了,我们就顾不上了。”
慧娘的婆婆和小红应声答应,之后二人开始忙活的选布料,选来选去最终定下来五个颜色的绸缎,具体要绣什么,她们二人低声商量着。
慧娘一直不会自己裁衣制衣,绣花倒是会一点,但不精通,故而她插不上言语。她四下打量店铺,寻找挂衣服最适合的地方。
最后慧娘的婆婆和小红商量好后,便准备裁布。裁好布后,慧娘的婆婆就想拿回家去做,慧娘拦下婆婆,“娘,您在这里做衣服吧,万一有需要商量的地方,也省得你来回跑了。”她不能让婆婆回家,好不容易把婆婆起来了,怎么着也要让她看看店铺的红火再放她走。
慧娘的婆婆想想也是,便答应下来,与小红去里间开始做衣服。慢慢的店铺开始上人,人来人往,小红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从里间出来招呼客人。慧娘的婆婆看到店铺实在是忙,她便出来搭把手。
本来两个人招呼客人是一点问题没有,只是慧娘介绍布料的本领实在是不行,婆婆程芳草便出来帮忙介绍,这几年家里越过越好,她见过的布料也越来越多,故而还是比较了解的。又加上她一眼就能帮客人选中满意的布料,望着客人满意而归的背影,她竟然有些许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慧娘躲在一旁,心中暗喜,婆婆越来越上道了,过不了几天,婆婆就会不自觉地往这里跑了。
期间,还有人看到慧娘的婆婆在做衣服,忍不住打听衣服是否会在店铺中售卖。慧娘便担当起解说的角色,告诉他们,不仅会在店铺中售卖女子衣服,而且以后会接量身定衣的活。
就这样几个人忙活了一天,临近天黑时,王掌柜捧着账本递给张程缘,“东家,你看看,这是今天的进账,总共五两三百文钱呢,今天比平时挣得多出一两多银子呢。”
张程缘笑着说道:“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最大的功臣是夫人呢。往常我忙不过来,有些人就不愿意等了,今天夫人在这里,可是卖出去好多布料呢。”小红边说边看着慧娘的婆婆,她故意这么说的,因为之前慧娘悄悄嘱咐过她,一定要把功劳推到她婆婆那里。
慧娘的婆婆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哪有那么大得功劳?大家都出力了。”
“娘,您明天再来帮忙吧,您来了,一来,留住了好些客人,我们可以多挣些银两;二来,人少的时候您可以做衣服。”慧娘赶紧说道。
“好咧。”慧娘的婆婆爽快地答应。
一天的功夫慧娘的婆婆和小红便抽客流少的空档,做好了两件衣服,临走时,小红带走了一件白色的绸缎女外装,说是晚上赶工绣上红梅,明天可好放在店中售卖。慧娘赞许的看了小红一眼,“小红,这个月给你加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