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霸摇摇头:“当时情况紧急,我还来不及盘问。”
    李世民点点头:“先进城去,待会儿咱们再来提讯他!哥哥总感觉咱们在其中会有所获。”
    “也好!……哥哥,我有一事相求!”李元霸心中念念不忘一件事情。
    “说吧,只要哥哥能办得到的,哥哥都会答应你!”
    “哥哥,李密的随从中有一人是我麾下大将尉迟恭的好朋友,我想将他留在我军中。”李元霸并没有说出徐世勣的名字。毕竟李世民是个爱才之人,要是让他知道这几人中有那文武双全的“瓦岗智多星”在内,他肯定会同李元霸争。以李世民的手段,只怕李元霸除了动强耍横以外,也只能将徐世勣拱手相让……李元霸心中一直想着组建一支天下无敌的队伍横扫六合,此间要用上李世民的地方可不少,就好比现在风旅的一些战马和单弓弩都是通过李世民帮忙得到,他可不想如此就同这个哥哥翻脸。因此,趁李世民把注意力放在李密身上时,瞒天过海将徐世勣抓在手里当是最佳方法,如此之后李世民也必然不好意思再开口要人。
    果然如李元霸所想,此时李世民的注意力全在了李密身上。听得李元霸的请求,李世民随口答应道:“这是小事情,人是四弟擒获的,你要怎么办都行!”
    李元霸大喜,道:“如此甚好!……曹章何在!”随时都跟在李元霸身后的亲卫曹章应声来到近前。“曹章!你快去叫尉迟将军把他的朋友带回风旅大营安置,其余几人就交给秦国公属下!”
    曹章应声而去。
    “哥哥,我很累想回营休息,待会儿提讯李密我就不去了,你多辛苦一些吧!”李元霸急着回军营去收纳徐世勣,当下就向李世民告辞。
    感觉到李元霸的举动有些反常,李世民警觉,问道:“四弟,你要留下的那人叫什么名字?”
    李元霸闻言含糊支吾着,装作很平常的模样跳上万里云,在走出一段后他才回头大声说道:“那人叫徐世勣!”
    “啊!……”
    李世民在提讯李密之后,顺利的得到了传国玉玺。大喜之下,李世民将此事快马报与李渊,并在第二日将李密悄悄处死……李密在李世民心目中算得上是个人物,李世民可不愿意留下他成为后患!两日之后,留下柴绍领军驻守潼关,李世民与弟弟李元霸率部将传国玉玺一路护送回了京师长安。
    李渊得知玉玺就要送到手中之后欣喜若狂。在这之前,李渊一则因为害怕树大招风,二则因为没有传国玉玺,担心天下人道其名不正、言不顺,因此迟迟不肯登基。此时玉玺既得,李渊再也按捺不住称帝的欲望。与一干谋士密谋之后,李渊决定登基称帝。
    这年十月十四,大隋皇帝杨侑将皇位禅让给唐王李渊,自己退居代王官邸。
    十月二十,唐王李渊于京师长安太极殿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唐”。其时李渊率文武大臣祭拜天地,并下诏大赦天下,改隋义宁元年为唐武德元年。同时改国中“郡”为“州”,改其长官“太守”为“刺史”。
    又,按五运推演,李唐本朝天运为土德,因此唐以黄色为最尊贵。
    随后,皇帝李渊任命二子李世民为尚书令,掌管统理六官、纲纪庶务,为百官之首;任命李靖为尚书左仆射,实际负责尚书省政务;任命裴寂为尚书右仆射,辅助李世民、李靖处理尚书省政务;任命刘文静为纳言,原河池郡太守萧禹为内史令,原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为兵部尚书。
    十日后,皇帝李渊迫于传统和世族宗亲的压力,放弃了立次子李世民为太子的想法,仍是立长子李建成为唐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封四子李元霸为赵王,另又封十几位宗亲为王,其余文武百官各有封赏。同时,因李靖、刘文静等大臣在征战中功劳显赫,功名威望俱盛,且长子建成在立为太子之后依例也会掌控东宫六率兵马,皇帝李渊唯恐他们有异心,为了平衡各方势力,李渊又下了一道诏书,以赵王李元霸战功卓著为由,特许赵王在京师中驻下一支万人以内、可由其自主调动的武装队伍,并由朝廷提供给养装备。
    经过无数次的战争之后,山河虽然依旧,可时世却有了变迁。隋朝的基业至此也算彻底崩塌,而各地的烽烟在与隋廷的斗争中、在自相残杀中亦是渐渐势微。就在这更朝换代的风雨中,一个盛世王朝已经初具雏形,它将主宰神州大地,它绚丽的光辉将会照遍整个世界直至千秋万代!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男耕女织丝路繁忙
    纸香墨飞辞赋满江
    豪杰英气大千锦亮
    这就是唐!
    第一卷终
……(本卷结束) ……
第二卷 唐之天下
第一章 虎牢关(1)
    武德二年三月,唐京师长安,内城乾元殿中。
    李渊与三个儿子一道举行家宴。自李渊以下,太子李建成坐在李渊的左侧,秦王李世民与赵王李元霸坐在李渊的右侧。宴会的气氛并不如平常家宴一般温馨祥和,当李渊招呼几个儿子一起举杯时,众人的动作都显得不那么自然。
    李渊看在眼里,心情颇为复杂:建成与元霸之间的隔阂……不,严格地说应该是仇视,是从朔方战突厥那时就有了吧?而世民与建成之间的嫌猜应该是从太原起兵时,或者是在家族谋划起兵之初就有了的吧!两人不外乎就是为着皇位……唉!世民能征善战,用兵如神,这两年里连薛仁杲、刘武周这些强势的反王都被他一一平定,他确实是太子的最佳人选。只是……自古立长不立幼,而且太子之位已经定下,如何能轻易更换呢?若贸然易储只怕会引起朝中动荡,致使天下大乱!如今大唐虽然立国,可根基未固,易储之事……唉!……
    感觉到一丝头疼,李渊放下酒杯,将手缓缓扶上额头,“我手上触摸到的沟壑是皱纹吗?”李渊仔细摸摸,“不觉得啊!原来皱纹已经爬满了额头了,我开始老了!”大椅上的李渊须发尽白,前额和眼角上皱纹密布。
    李渊手指用力压压太阳穴,开口道:“闻得三月初四东都留守官员拥立了杨侗即位称帝,还大赦了天下,追谥杨广为“明皇帝”,嘿嘿!东都百姓都说他颇有帝皇之风呢!……对这事,你们怎么看?”
    此时大唐初立,东都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尚被杨广之孙越王杨侗占据,李渊是承接的大隋基业,当然要承认杨侗在东都的统治权。因此,李渊虽然有心收取东都,却一直不能下手。
    论长幼尊卑此时都该李建成说话,李建成起身恭敬说道:“禀父皇……”话没说完就被李渊打断,“坐下说!……今天是家宴,不用讲那么多规矩!”李建成遵命坐下。
    “禀父皇,儿臣以为父皇承先隋皇帝将皇位禅让,又有传国玉玺在手,当是真龙天子。而那杨侗即位后不过是个伪帝,即是伪帝当然得去剿灭,而我大唐正可以此为由收取东都,清除统一中原的障碍!”
    李渊听罢暗暗点头:这两年建成不但稳重了许多,事理分析也更加周详,看来魏征与徐师谟辅佐有方,不负朕之所望啊!
    “世民,你看呢!”李渊面带笑容问向李世民。
    李世民心中正在思谋。自武德元年起,李世民就与李元霸领军东征西战,两人在一年中打了两场大型战役。第一是消灭了西秦薛举、薛仁杲,消除了唐王朝来自西北方面的威胁;第二是平定了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牢牢巩固了唐王朝的大后方。如今中原能与大唐一搏的就只剩下了东都洛阳杨侗和河北窦建德两股势力。窦建德与大唐中间隔着个杨侗,因此暂时不是大唐平定的目标,而洛阳杨侗虽然一直是李渊的眼中钉,可李渊因为承接大隋一脉,对杨侗这位先隋朝的王爷也不好随便下手。如今机会来了,杨侗竟敢称帝对抗大唐,这可当得上谋反叛乱之罪了!……若能借机平了杨侗,就只剩下了窦建德,中原一统就在眼前!
    李世民心中考虑甚多,口中却只说道:“禀父皇,儿臣赞同太子所言,如今确实是一统中原的大好机会!”满以为李世民会对形势详加论断,没料他短短一句就没了下文,李渊颇感失望。
    “元霸,你说说看!”
    一直在把玩着空酒杯的李元霸闻言,懒懒地说道:“父皇,两位哥哥说的都非常有理,儿臣没有多的话说。”
    李元霸的话等于没说,因为他知道在这种场合下……言多必失。自从父亲李渊作了皇帝之后,李元霸就避无可避地卷入了皇室兄弟之间的权力争斗。李元霸心知自己功勋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