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留王对此非常满意,尤其是在华纪九年八月初,赵国大将裴元庆、魏云光领兵攻取室韦国之后,被赵国军队强大战斗力震撼的荣留王更是庆幸自己作了正确的选择。
    ※※※※※※※※※※※※※※※※
    华纪九年八月初,赵国大将裴元庆、魏云光领兵,以闪电般的速度攻取室韦国,室韦国亡。
    赵国迅速灭亡室韦国,向东亚诸国家彰显了大赵军队的强悍,而且其与高丽的交好,也让结盟不久的百济、新罗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
    早在大赵历华纪九年六月,新罗与百济结盟之后,百济国王扶余璋便将太子丰璋作为人质送往倭国,并对倭国作出了不少承诺,只为求得倭国出兵相助百济、新罗两国联军征伐高丽。
    倭国为岛国,而岛国特有的闭塞、狭隘使其长期处于落后、贫困的状态。面对之前中原大隋、大唐的繁华,及至如今大赵国的昌盛,倭国民众的心理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因而养成了他们极度自卑的性格。但同时,由于其靠近大陆的地理位置,其民众又有着开放、吸收快的特性,因而也使其能迅速适应潮流、赶超先进,进而产生无比的优越感。
    极度自卑的人是不会保有自尊的,而没有自尊,却又拥有过分优越感的民族,注定了是一个狂妄、自大,而且凶残的民族,或者说,就是一个存在普遍心理变态的民族。
    观倭国热衷于与其他民族对抗的主要根源,除其国内资源贫瘠需要掠夺之外,这种变态的民族性格,也正是根源之一……倭国人需要在所谓的“征服”中寻找其失落的自尊。因此,倭人把被其侵略一方的人不当作人,而是当作动物任意杀戮、残害奸淫,并在“征服”中奉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如此国家,如此民族,对于百济国扶余璋的出兵要求怎会不答应?
    华纪九年七月,倭国集中其国所有战舰,准备渡海作战。
    按照倭国大臣苏我虾夷制定的作战计划,将由新罗、百济联军自陆地北上进攻高丽,而倭国军队则乘战舰沿半岛西海岸驶入黄海,在百济国白村江地区补充给养之后,继续北上,自海路直接攻击高丽都城平壤。
    这苏我虾夷却忽略了赵国……苏我虾夷想不到,黄海在武帝李元霸眼里就是赵国的领海,那容得倭国随意进出?而且,倭国、新罗、百济三国在攻下高丽后,下一步必定会打赵国的主意,李元霸又岂会坐视不理?
    不过,这也怪不得苏我虾夷忽视赵国。
    一则,赵国因为一直没有着手经略东方,倭国对其的强大也只是耳闻而已。因此,实际上倭国并没有真正领教过赵国的强势……就如紧邻赵国的室韦都会小看赵国,更不要说与赵国隔着千山万水的倭国了!
    二则,狂妄自大本就是这个民族的特性,就是室韦国的灭亡,在自大的倭国人看来,也只是室韦太弱,而不是赵国太强。他们在没有被打倒之前,是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败的!……哦,不!即便是在被打倒之后,他们也不会真正承认、正视自己的失败!
    ……
    大赵历华纪九年八月初,倭国舰队自本土出发,驶向黄海。而高丽荣留王自知无力抵抗三国联军,遂向赵国武帝寻求援助。武帝应允相助,并立即在北平军区辽东道、冀东军区东莱两地,集结军队、战舰,欲从水、陆援助高丽。
    八月下旬,就在倭国舰队将要驶入黄海的时候,新罗、百济联军自陆路向新罗发动了攻击。两国联军首战即胜,迅速攻取高丽国三座城池。
    高丽荣留王急遣使者上书赵国,大赵武帝李元霸乃出玺书,警告两蕃,让他们从高丽国境退兵。但两国已攻取高丽城池,正是士气最旺时,哪里会听从大赵武帝的示谕?他们置大赵武帝警告于不顾,继续攻城掠地。
    武帝闻之大怒,遂召集群臣,就要商讨出兵事宜。
    ……
    大殿之中,武帝李元霸高坐龙椅之上,群臣在其下肃然而立。
    “众卿家,百济、倭国、新罗三国无视我大赵示其退兵的警告,朕决定不日发兵,相助高丽!今日朕召集众卿家,正为着制定出兵作战的尺度而来……究竟是助高丽抵御进攻就好,还是,相助高丽一统半岛?或是一举灭了几国,永除后患?”李元霸扫视群臣,静待臣子们提出建议。
    政务部总管凌敬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我大赵以仁义治国,当不宜过多介入它国事务。就如此次裴将军贸然进击室韦,并灭其国,这已经让周边国家、甚至赵国民众质疑我大赵朝廷奉行之‘仁义’!因此,臣主张此次将三国联军驱逐出高丽境就好!”
    闻得凌敬提起灭室韦之事,李元霸眉头微蹙,道:“裴将军攻取室韦,实乃室韦边境守军挑衅所致,为室韦咎由自取。此事朕会另行诏告天下,此处暂时不议……”李元霸望向阶下的徐世勣,道:“嗯,徐总管,对出兵高丽一事,你怎样认为?”
    民部总管徐世勣连忙上前,道:“禀陛下,臣以为,大赵经略西方多年,现已处在稳固阶段,如今朝廷的经略重点正应放在东方……观前望今,东方诸国因我大赵的无暇顾及,已经逐渐壮大,而其中的倭国、新罗、高丽三国经过多次革新,国势更是日渐昌盛。若我大赵不及早将其扼杀,日后必成大患!”
    扼杀,好强硬的语气!
    许多大臣敏锐地注意到了徐总管用的这个词,武帝也注意到了。
    “扼杀……依徐总管言中之意,是借此机会灭掉对大赵有威胁的诸国?”李元霸问道。
    徐世勣正容道:“禀陛下,臣正是此意!”
    众大臣动容!大赵自华纪二年后就没有再进行过大型的战役,朝廷一直施行“仁义治国、以德服人”的王道方略。此次裴元庆、魏云光领军灭室韦已经在朝野掀起了大波,而在这时候,五部总管之一的徐世勣突然提出以武力吞并东方诸国,而且态度坚决强硬,这已经涉及到了朝廷今后的政策走向,众大臣如何不惊!
    更何况,裴元庆出兵室韦,虽然朝廷言称是其与室韦边境守军发生冲突,继而进击室韦国,但是,有谁不知道这就是武帝的意愿?……不然,裴元庆与魏云光都是朝廷大员,没事跑到室韦边境去屯兵干嘛?
    从出兵灭室韦国到徐世勣的强硬言词,众大臣难免会猜疑:“难道,武帝要走回老路,以霸道治国?”
    商务司都督洪修平站出,躬身道:“陛下,臣不认同徐总管所言!”
    李元霸面色平和,道:“哦,为何?”
    洪修平道:“禀陛下,‘务广德者昌,务广地者亡’……我大赵当秉承一贯的国策,以仁义待诸国,方可得以万世昌盛!若一味出兵灭国攻城,一则已臣服我大赵的诸国将会因此心生疑惧;二则只会为大赵增加沉重的负担,使大赵的经济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后退!”
    洪修平此言直且尖锐,但也甚为有理。大赵在立国后的九年间,停止扩张休生养息,其综合国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赢得了周边不少国家的臣服。若此时贸然发动侵略它国的战争,势必让诸国对大赵现行的政策质疑,继而影响已归附国家和地区的稳定。
    徐世勣辩道:“禀陛下,洪都督所言甚为有理,但是,洪都督却也小看了百济等三国的野心。中原地大物博,向来为诸国垂涎。而我王一直奉行‘王道’,且无暇东顾,致使东方诸国以为我大赵无力制约它们,因而更无视我大赵的存在……三国敢于公然攻取与我大赵相邻的高丽便是明证!既然无视我大赵,那么,三国在攻取高丽之后,必然会将目光转向大赵。其时三国已取得高丽为进击大赵的基础之地,三国就可避开其相对势弱的海路,自陆路将战火燃到赵国……”
    李元霸点头,心道:“看来,还是经历过沙场的徐世勣能够看穿三国的野心,凌敬几位文士出身之人终究过于迂腐了一些!”
    此时凌敬要待出言相辨,却见武帝一挥手,道:“几位卿家,稍安勿燥,且来听听朕之所言有无道理!”李元霸扫视群臣,朗声说道:“新罗、百济、高丽三国从古到今矛盾不断,积怨极深。此次百济、新罗两国联合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实因出于其自身发展的目的。因此,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攻取高丽,继而将其分之。但是,由于新罗与百济的联合只是出于维护共同的利益,在高丽亡后,他们原本的积怨必会爆发…朕敢断言,若只是这两国,那么,他们在攻取高丽之后,必然会起内讧,实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