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要过去了。记得小臣当年入盈许,也是这个时候,腊梅花开了满树。”
“季冬之后,便是孟春。入了春,就要好好耕作了,今年的春祀,要隆重些。”姚铮依然闭着眼睛,但说话却极为流利,并无丝毫困意,“现下是几时?”
“食时初。国君要用膳吗?”
姚铮摇了摇头:“不必,寡人吃不下。待到隅中初时喊寡人。然后随寡人去治粟内史那里一趟。”
“诺。国君不召他至殿中吗?”
“寡人是带着你去请罪的。”姚铮笑了笑,“数月征战,粮草辎重哪一处不是他细心斡旋才调度出来的?战时最耗钱粮,恒国可没太多钱能花在这上面。如今得胜归来,定要向治粟内史请罪,除此之外,自然还有明年的税赋要商量打算,民需休养,国也需休养。对了,还有卫尉淳于重那边,寡人要见见公车令,只怕是要等到日昳时分。不说了,寡人困了。”
“国君还是到……”
“不必,这里便可。反正宫人都屏退了。”姚铮伸出手,向上握住了谢扬落在膝上的手指。
他的手指温暖,又带着搭弓握剑而生出的茧——若是有什么不测,这个人肯定会保护我的。
带着这样全然的安心,姚铮终于沉沉地睡熟了。
揣着手的应念白站在寒风泠泠的殿外青石大庭中,目光比寒风还要冷峻。
(中卷完)
作者有话要说: 估计应念白在心里狂草泥马了一万遍:到劳资面前秀尼玛的恩爱!要脸吗!
_(:з」∠)_
说好的3P就这么没有了我真对不起自己= =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看来年景不错。”姚铮笑着把竹简搁在桌面上,抬起头对治粟内史祝忽说道,“再加上山林水泽的税赋,祝卿以为如何?”
“自应相登相位之后,四境之内,十郡各有特产,加上这三年雨水调和,比起六年前国君攻打柴国的时候自然是好上百倍。只是……”祝忽看了姚铮一眼,“国君这么问不会又想着打仗了吧?”
“祝卿是怕一旦战事再起,寡人又得从你那边要钱了罢。”姚铮开起了玩笑,“恒国有祝卿这样的治粟内史时时提醒着寡人,寡人也消磨得无甚战意了呢。况且国无战事方可养民,这一点寡人还是明白的,若无必要,恒国这几年也不会再战。不过,和随国之间,最终总是要有一场血战的。”
“治粟内史的钱粮要给也是给太仆和前线军士,哪能落在国君手里。”坐在一旁的应念白笑道,“血战只须一场,但求一仗而定,连年征伐损耗极大,随恒之间谁胜谁负就未可知了。只是如今时机未成,也只能坐等了,先发制人未必能占领胜机。”
“此事的确着急不得,倒是冶铁铸剑一事须得应相放在心上,恒国良马不缺,但却少了能工巧匠能够铸造上好的兵器。人人都道随剑乃是天下千金不易的至宝,又有钩戟无数,我恒国倒只有箭矢能勉强与之争高下了,宫中那么多骁勇的郎卫,能配得上他们的兵器却实在不多。”
应念白听到这里,拱手道:“回禀国君,今夏小臣延请至盈许的那位蔺冶,不知国君可还记得?他这几个月来都在铁城教导工匠,专为国君铸造兵器。这几日大概会有消息传来,到时小臣立刻禀报国君。”
“如此最好。今日便议到这里,你们退下罢。”
应念白与祝忽两人起身应诺,躬身退出了小殿。
姚铮坐在案后愣神了片刻,便听到宫人禀报颜瑕已至。
“国君。”颜瑕快步进入殿中,向姚铮行了礼。
“起来罢。”姚铮指了指旁边的席子示意颜瑕坐下再说。
颜瑕大剌剌走过去,却又摸了摸席上的软垫:“刚才谁坐这里?要是那个应念白,我可不想坐。”
“你挑拣个什么?”姚铮虎着脸,“你又不是女人,再说就你是女人,坐过男人刚坐的坐垫也不会怀孕。还是说你怕他了?”
“鬼才怕他啊!”颜瑕气呼呼地说道,“老子就是看不惯他那副拿鼻子看人的模样,慢待说老子看不过他,整个朝中几个真心喜欢这位丞相的?国君既说了为了保护他让他住在宫中,这便不理论了,可他第一年就斩了一位郡守,这几年朝中多少臣子被他寻了闻所未闻奇形怪状的差错就给贬出去的?我知道那一些人都是反对与随国打仗的,可国君不觉得他也太狠辣了一点吗?他自己想要打随国便让他自己去吧,国君还真要出动倾国之兵为他打仗吗?”
“攻打随国终究还是为了恒国,怎么成了为应念白打仗?”姚铮挑一挑眉——尽管当年命谢扬不要说,最后却是应念白自己在众人面前大方承认了他就是当年游说秦钺刺杀姚铮的罪魁,“寡人知道朝中这六年都在传着什么蜚短流长。满朝济济不思恒国之国计,就知道传些有的没的。还有你除了兵书也该读读别的了,什么叫‘奇形怪状’的差错,依寡人看,你再这么下去,往后恐怕连战报都写不清了。”
“若是不传他和莒成连,恐怕就要传谢扬和国君了。”颜瑕咕哝一声,犹自不肯落座。
“行了行了,那里是祝忽坐过的,简璧的信呢?”
颜瑕把怀中的信囊递给姚铮,在对方“别磨磨蹭蹭快坐下”的微嗔中坐在了席上,又对姚铮说道:“妹子的信里说来说去就一件事,刚生下来的是个儿子,取名叫做‘沃’。”
“六辔沃若。沃者乃温驯之意,恐怕不是简璧起的,是姜祀起的名。想要表示对恒国的臣服之心倒也不必至此。”姚铮一边看信一边说道,“简璧嫁到胤国已为姜祀育有一女一子,女儿今已四岁。你这个当弟弟的倒好,怎么也不可娶妻,我偌大恒国就没有你看得上的姑娘吗?即便没有,只要不是随国的女子,你想娶哪国的便娶去,再不济也要有个婢妾吧。”
“得了吧,国君怎么说起小臣来了?世子都娶了世子妃,国君不也没有继室吗?”
“寡人是不会娶继室的,世子只能是姚光——若是娶了继室,将来有了寡人自己的孩子,那又置光儿于何地?即使不换世子,寡人百年之后,肯定免不了国君之争,到时恒国内乱,基业尽毁——与其如此,不如不娶继室。至于你,寡人当然盼着你多生儿子,也好培养出一位一位小将军啊。”
“那国君怎的不让谢扬娶妻?”
“你给寡人住口!算了,寡人也不想再和你磨嘴皮。光儿这几日只管围着纪子团团转,也不知世子妃这头一胎生下的会不会是男子。”
且说六年前姚光出使去了王都谷声一趟,回来时便带了个跛足的女孩子,小名叫阿采,据同行的章欣说是在客舍中看中的烧火丫头,可把一向镇定自若的姚铮唬了个目瞪口呆,后来又生了几番事端不提,总之虽有波折,这位阿采依然成为了世子妃,唤作纪子。
“国君不如让栾太卜占一占?”
“这种事情怎么能让栾息占卜?”姚铮摆摆手,把白绢所制的信塞回信囊,“不过少府那边已经制了玉璋。若是公孙自然好,若是女孩儿也同样是喜事。信还给你,寡人出宫去谢将军那里看看,你要不要随着寡人去?”
“国君别命小臣驾车就好,小臣要骑马。”
“那寡人也骑马吧。”
去年谢扬刚刚登了国尉之位——恒国鲜少在休兵之时立国尉,颜共华便是这鲜少的“
破例”之一,谢扬则是之二,为此各国还纷纷流传着恒国又要出兵的谣言,不过之后姚铮却没有丝毫发兵的迹象,谣言也渐渐不攻自破了。姚铮心里却清楚,朝中已然出现卿大夫不服应念白的景况,虽然应念白的种种决策都要自己亲自过目之后才能发布,但在众臣看来却是应念白这个客卿大权独揽。朝中失衡却不是什么好事,只有在立了国尉才能平衡丞相之权,思来想去,便只有此策可解了。
出了内城之后,谢扬的府邸便不远了,姚铮和颜瑕各自下了马,松松挽着缰绳,往那边行去。姚铮素来眼尖,在颜瑕还说着要到谢扬那边蹭个夕食的时候,他便远远瞧见了谢将军府门前停着一辆小小的马车。
那马车的样子简陋,并非是恒国将军的规制,姚铮也从未见过谢扬有这样的车驾,看来是有人登门拜访了——但姚铮清楚,谢扬为了避从前楚偃之嫌,向来对于访客避之不及,除了公事到前府处理,卿大夫们也习惯了不去谢扬府上搅扰。姚铮示意颜瑕噤声,又停了步子,他的坐